中国中医基础医学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杂志简介:《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554/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理论探讨、实验研究、临床基础、针灸研究、中医写作与翻译、临证验案、述评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6-3250
国内刊号:11-3554/R
全年订价:¥ 300.00
创刊时间:1995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75
复合影响因子:0.92
总发文量:7469
总被引量:56287
H指数:56
引用半衰期:5.8269
立即指数:0.034
期刊他引率:0.9747
平均引文率:3.6708
  • 基于阴阳辨证的“五脏之伤,穷必及肾”研究

    作者:王彤; 杨卫彬; 郭霞珍; 雷顺群 刊期:2007年第08期

    张景岳强调“凡诊脉施治,必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由此可见阴阳辨证在疾病辨证中的重要地位。由于肾中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五脏之阴阳根于肾,即肾阴和肾阳是各脏腑阴阳的根本,肾阴可以滋生五脏之阴,肾阳可以产生五脏之阳。所以,无论五脏的阴虚或阳虚,日久皆会导致肾阴或肾阳的虚衰,故应从补肾之阴阳作为“治病求本”的大法,...

  • 从古代典章制度浅析《内经》中“被服章”的含义

    作者:林永青; 赵百孝 刊期:2007年第08期

    中医学是一门深奥的科学,中医典籍内容浩瀚,涉及天文、地理、民俗、典章、历史、诗赋、兵法、农艺等多学科知识,所以对中医典籍的理解和解释离不开多学科的知识。本文用典章制度中的章服制度解释《黄帝内经》中“被服章”的具体含义。章服制度是中国古代典章制度的一部分,它是中国古代通过国家而制定的服装制度,详细规定各个阶层所应穿着服...

  • 家族性肾阳虚证转录组研究:理论基础探讨

    作者:丁维俊; 王米渠; 严石林; 陈晓玲; 张新渝; 李炜弘; 张天娥 刊期:2007年第08期

    证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是充分体现中医整体观与辨证论治思想的重要概念之一。但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证候基础研究,多采用还原论、分析重构型、局部细化的研究方法。由于两者所依赖的理论依据迥然不同,缺乏实质性可结合位点,其研究结果及其价值便十分局限。本文基于课题组的系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着重从理论方面阐述,与证候...

  • 《伤寒明理论》与《伤寒明理续论》的比较研究

    作者:李玉清 刊期:2007年第08期

    《伤寒明理论》选取了《伤寒论》中常见的50个症状以“定体、分形、析证”进行论述,所论条文不出《伤寒论》的范围,是单纯《伤寒论》的阐释之作。《伤寒明理续论》采用了《明理论》的编写体例,选取的症状有70余个,辨证时较注重温热病与伤寒的辨别,摆脱了单纯《伤寒论》的范围,所选的方剂不限于《伤寒论》中的方剂,采用了许多时方。

  • 论王冰对中医病因学的贡献

    作者:陈震霖; 张景明 刊期:2007年第08期

    王冰,号启玄子,是中唐时期著名的医学家。他“精勤博访,刻意研精”,历经12年对当时“纰缪百出,篇目重叠”的《素问》进行了全面的编次和注释,使《素问》藉以流传,至今被岐黄家奉为圭臬。王冰《素问》次注包含了丰富的病因学内容,对后人启发和影响很大。

  • “阳化气,阴成形”与现代医学的代谢观

    作者:宋清江; 白晓莉; 刘红燕 刊期:2007年第08期

    “阳化气,阴成形”源自《内经》,其本义是论人体阴刚两方面与人的形体和功能之间的关系。笔者在“读经典,做临床”的过程中发现,这一论点与现代医学的新陈代谢理论相比较,不论从过程分析还是从结果判断,都是高度一致的。

  • 对中医四诊现代研究的思考与难点分析

    作者:闪增郁; 张智; 陈燕萍; 向丽华; 于友华 刊期:2007年第08期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对四诊的现代研究日益深入,取得不少进展,但研究中亦遇到诸多困难与困惑,需要作出新的思考。

  • 《黄帝内经》消渴相关病名考辨

    作者:赵昱; 周丽波; 董柳; 刘素宾; 仝小林 刊期:2007年第08期

    《内经》中对消渴病症有一定认识,后世医家发展消渴理论时往往源据于此,然而在《内经》时代,尚未形成对消渴病的系统认识和科学分类,《内经》中提到的和利消渴相关的病名亦非现代所指的糖尿病。《内经》中提到的和消渴相关的病名约为10个,分别为“消痒”、“消渴”、“肺消”、“鬲消”、“脾瘅”、“肾热病”、“漏风”、“风消”、“消中...

  • 古代文献中消渴病的主要病机

    作者:吴童 刊期:2007年第08期

    阴津亏耗,燥热偏盛是消渴病早期病变的主要特征。中医学在论述消渴病发病机理时大多以阴虚燥热立论。如《素问·阴阳别论》日:“二阳结,谓之消”,就已指出胃肠热结、耗伤津液是消渴病发病的主要机理。《医学心悟·三消》说:“三消之症,皆燥热结聚也。”《临证指南医案》亦指出:“三消之证,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亏阳亢,津涸热淫...

  • 关于古典经络文献梳理的原则与方法探讨

    作者:马晓彤; 潘桂娟 刊期:2007年第08期

    本文试图通过对《内经》中关于经络问题的文献梳理,发掘出一些有益于经络学说乃至适用于中医理论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 左归丸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分泌骨钙素的影响

    作者:刘梅洁; 吕国红; 邹军; 于智敏; 王燕平; 赵宏艳; 鞠大宏 刊期:2007年第08期

    目的:通过观察左归丸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分泌骨钙素(OC)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成骨细胞,实验分为2组:成骨细胞(OB)+正常血清组、OB+左归丸含药血清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成骨细胞分泌OC的变化。结果:OB+左归丸含药血清组与OB+正常血清组相比,OB分泌OC的量显著增多,有统计学意义(P〈0....

  • 通络保肾复方对5/6肾切除大鼠肾功能及肾组织FN表达的影响

    作者:孟瑶; 李建民; 任文英; 赵丹阳; 黄翠玲; 赵德龙 刊期:2007年第08期

    选取雄性Wistar大鼠40只,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周龄6~8周,体重180g~220g,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代文组、保肾康组、中药组(通络保肾复方组)5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按照文献介绍的方法做5/6肾切除模型。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按5ml/kg灌胃,保肾康组、

  • 虾青素改善H2O2对成骨细胞损伤的影响

    作者:裴凌鹏; 董福慧; 惠伯棣; 朱佳 刊期:2007年第08期

    虾青素是一种非维生素A原的羟酮式类胡萝卜素。其中文习惯命名为虾青素,英文习惯命名为Astaxanthin。中文系统命名为3,3’-二羟基-4,4’-二酮基-β,β-胡萝卜素。虾青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海洋动物体、藻体及少数陆生植物体内,并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其中尤以抗氧化、防止心血管疾病、提高免疫力和抗癌作用突出。而虾青素对成骨细胞抗氧化损...

  • 理中丸对利血平所致脾虚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赵宁; 贾红伟; 张皖东; 查青林; 吴志鹏; 吕爱平 刊期:2007年第08期

    脾胃为后天之本,“四季脾旺不受邪”,脾胃气虚,百病由生,可见脾虚证在疾病发生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利血平塑造脾虚证模型是较经典的方法之一,它属于外周交感神经阻滞药,可以使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耗竭,使交感神经功能低下,副交感神经功能相对亢进,同时引起腹泻而耗气。模型出现的各种虚弱症状与临床脾虚症状十分相似,且具有条件易控制...

  • 痛泻二草方对肝郁脾虚型UC模型大鼠的防治及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段永强; 成映霞; 朱立鸣; 梁玉杰; 程畅和; 雷作汉 刊期:2007年第08期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炎症性肠病,临床以腹痛、腹泻和黏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其病程长,病情复杂,迁延难愈。现代医学对本病多采用柳氮磺胺吡啶结合皮质激素来进行治疗,但疗效并不理想。痛泻二草方经临床应用在治疗UC中疗效显著,故笔者选用大鼠对该方进行研究,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