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物理学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Physics

杂志简介:《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351/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医学放射物理、医学影像物理、医学信号处理与医学仪器、医学生物物理、生物力学与材料、医学人工智能

主管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主办单位:南方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物理学会
国际刊号:1005-202X
国内刊号:44-1351/R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3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26
复合影响因子:0.91
总发文量:2817
总被引量:10830
H指数:27
引用半衰期:4.8404
立即指数:0.1226
期刊他引率:0.8868
平均引文率:14.8774
  • 同步双光谱受激拉曼成像用于实体瘤无标记快速病理检测

    作者:刘琦; 贺若愚; 徐永奎; 张莉丽; 季敏标 刊期:2016年第12期

    受激拉曼散射(SRS)显微成像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无标记分子成像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分辨率等优势。其对分子的选择性来源于分子的内禀振动特性,因而可以针对生物组织中的不同化学组分进行分别成像,如脂质、蛋白和核酸等。该课题组前期的工作初步证明了基于脂质和蛋白的双光谱SRS技术可用于脑肿瘤边界的术中活体成像以及...

  • 利用太赫兹技术实现皮肤癌早期精确诊断

    作者:祁峰; 汪业龙 刊期:2016年第12期

    “面向皮肤癌早期诊断的多参数有源太赫兹成像技术项目”以高精度、安全性为目标,从皮肤癌入手和非侵入式早期检测的需求出发,通过采用基于电子学多参数反射式成像方法,从电磁角度全面获取信息并结合皮肤及癌变组织的具体物理尺度、特性分析其对电磁波的响应行为,融合信号处理技术以及近年来雷达、红外探测方面的一系列前沿技术。通过改进先...

  • 双稳态超声可视化引导技术助力神经外科精准医疗

    作者:孙长河; 姜森林; 刘玉菲 刊期:2016年第12期

    神经系统疾病逐渐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神经组织的高精度实时成像及可视化引导,将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术中的精准治疗提供重要的安全保障。本文简介了国内外超声成像技术与电容式超声换能器(cMUT)的研究进展,提出将实时超声成像cMUT阵列器件与神经微电极阵列单片集成的技术方案。采用双稳态超声共振模式,cMUT阵列器件可...

  • 磁共振组织介电特性断层成像在癌症早期发现中的应用

    作者:辛学刚 刊期:2016年第12期

    基于新原理、新机制、新材料、新发现的新型成像前沿技术研究及其实现将为早期诊断、精确诊断、微创治疗、精准治疗提供核心技术支撑。“高场磁共振新成像机制一组织介电特性断层成像技术及其在临床乳腺、颅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项目获得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该项目将开展磁共振组织介电特性断层成像(MREPT)技术研究,以实现无...

  • 血管内光学成像与血流的融合:冠心病介入诊疗评估新技术研制

    作者:涂圣贤; 田峰; 姜永军; 刘冰; 曹苹 刊期:2016年第12期

    介绍目前临床上判断罪犯血管病变的方法及其局限性,分析融合血管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与血流动力学的生理功能评估在识别罪犯血管病变的意义。拟开展的项目将采用保圆偏振敏感光纤,通过精确控制偏振敏感态的相对变化计算双折射随斑块组织深度变化特征,并优化成像导管及其驱动电路等硬件,实现在迂曲血管中的快速稳定OCT成像;基于采集的...

  • 结合生物体形态学信息实现功能血流成像的近红外漫射光新技术

    作者:尚禹; 刘祎; 王冠军; 韩建宁; 丁婷; 钱丽霞; 郑育聪; 郭娟 刊期:2016年第12期

    近红外漫射光相关断层成像(DcT)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基于光场相关原理的血流成像技术,我们针对该技术提出的新型研究方案获得2016年“数字诊疗装备研发”的立项支持。项目目标是结合生物体形态学信息建立新的DCT血流成像模型,并将共性的图像重建方法与DCT物理特征相结合改进重建算法,由此获得精确和稳定的血流成像。拟使用计算机仿真和仿体实...

  • 医学成像质控标准器的自主化——“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点专项“医学成像与放射治疗中的质量控制体模研发”

    作者:邱建峰; Bob; Lei; Hou; 张照喜; 姜忠德; 徐桓; 张福全 刊期:2016年第12期

    医学成像与放射治疗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医学影像符合诊断治疗标准、保障医疗辐射安全的重要工作。“体模”是质控工作的重要工具,是成像过程中模拟人体信号的测试标准器。随着功能成像、放射治疗的发展应用,大力发展用于功能成像、多模态成像、分子成像和三维适形放疗等先进成像与放疗技术的质控体模,变得尤为重要。相对于国外完善的医学成像...

  • 新一代常温运行心磁图仪设备研发

    作者:国强; 廖艳苹; 郑宇 刊期:2016年第12期

    提前预知心脏疾病不再是奢求,“非接触式无创伤心脏磁图检测诊断系统”项目荣获2016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点专项基金支持,用于常温运行的心磁图仪有望在2018年问世。该项目研究团队通过引进国外所研制的高灵敏度常温磁性材料梯度仪,并在此基础上研制用于常温情况下运行的心磁图仪。该系统研发新一代非接触式无创伤心脏...

  • 太赫兹光谱技术挑战检测循环肿瘤细胞难题

    作者:颜识涵; 姚春艳 刊期:2016年第12期

    检测血液中循环肿瘤细胞(CTCs)对与其相关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简单介绍目前CTCs判定方法以及太赫兹光谱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提出太赫兹光谱技术运用在CTCs检测方面的潜在优势。改进与优化现有太赫兹细胞检测技术。以CTCs为模式样本,筛选不同组织学分类肿瘤细胞在种类、结构和丰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的细胞成分(如脂质、蛋白和糖类等生...

  • 高精度低剂量乳腺专用CT成像技术

    作者:欧树同; 朱磊 刊期:2016年第12期

    早期检测与诊断是目前乳腺癌控制的最有效方法。本文主要介绍目前已获得科技部资助的重点研发专项项目:新一代乳腺专用CT系统的研发。与现有系统相比,新型的双能CT成像能更好地区分乳腺材料构成,提高检测与诊断准确度,其中单扫描双能CT成像方法更是革命性的技术突破。本文所提出的乳腺专用CT系统不仅在成像精度上有突破性提高,所需超低辐射...

  • “看清”颅内血管——高分辨率经颅超声诊疗系统

    作者:宗瑜瑾; 路舒宽; 万明习 刊期:2016年第12期

    超声引导的脑部疾病治疗一直是科学家研究和关注的重点,超声监控在基于微泡介导的血脑屏障开放和脑部血管溶栓过程中具有独特优势。针对经颅超声在探测灵敏度、微小血管造影成像和血流灌注参量成像的分辨率和治疗过程中瞬态实时监控等方面的不足,本次首批获国家科技专项计划支持的高分辨率经颅超声诊疗系统将实现小区域脉冲逆转谐波造影成像/...

  • 无创血管弹性与矢量血流融合成像及其在国产便携式超声诊断设备中的实现

    作者:黄成武; 罗建文 刊期:2016年第12期

    血管功能的定量评估,对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清华大学牵头的“无创血管弹性与矢量血流融合成像及其在国产便携式超声诊断设备中的实现”项目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点专项的资助,本研究基于超声成像的新型血管弹性成像、矢量血流成像方法及其之间的融合。本文简要介绍该项目的研究背景...

  • 基于光声-超声协同的多模成像系统

    作者:陶超; 项四平 刊期:2016年第12期

    光声成像兼具声学成像和光学成像两者的优势,在生物医学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实时成像、多模成像满足了对动态生理过程实时监控的需求,提高了临床诊断准确率,因而是生物医学成像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本项目拟集成光声-超声技术,在实现光声.超声双模实时成像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光声-超声两者物理效应的协同机制。解决两者不能独立解决...

  • 体内超声成像设备研发及质量评价

    作者:轩辕凯; 白宝平; 韩志乐 刊期:2016年第12期

    超声成像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四大影像技术之一,具有灵活、低成本、安全无辐射等优点。体内超声成像是指将高频微型超声探头放入人体,并在人体内部进行成像的诊断设备,如消化介入超声内镜、血管内超声成像仪等。随着医疗超声设备逐渐向专科化发展,体内超声成像设备也越来越被广泛关注和使用。本文首先介绍消化超声内镜和血管内超声成像...

  • 电容式微机械超声换能器技术概述

    作者:何常德; 张国军; 王红亮; 薛晨阳; 张文栋 刊期:2016年第12期

    电容式微机械超声换能器(CMUT)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型换能器,在医学成像领域的应用潜力得到了广泛关注。对CMUT超声换能器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我国超声医疗设备及其关键核心部件的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首先介绍了CMUT超声换能器制造工艺技术的发展过程和现状,其次总结了其在各种医学应用中的基本情况,包括器件的结构、尺寸和性能,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