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人文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部级期刊

Chinese Medical Humanities

杂志简介:《中国医学人文》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0-1290/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封面故事、述评、抗“疫”一线、抗“疫”之歌、抗“疫”先锋、图片人文、生命·诗、抗“疫”随笔、爱的见证、港湾·心声、箴言·读...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国际刊号:2095-9753
国内刊号:10-1290/R
创刊时间:2015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
总发文量:2170
总被引量:643
H指数:11
引用半衰期:5.2083
平均引文率:0.5745
  • 论压力

    作者:季羡林 刊期:2017年第03期

    什么叫“压力”?《参考消息》曾经以半版的篇幅介绍外国学者关于压力的说法:“压力是精神与身体对内在与外在事件的生理与心理反应。”我一向认为,定义这玩意儿,除在自然科学上可能确切外,在人文社会科学上则是办不到的。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压力呢?我认为,是的。我们常说,人生就是一场拼搏,没有压力,哪来的拼搏?佛家说,生、老、病、死、苦,...

  • 用一生做好一件事

    作者:刘欣 刊期:2017年第03期

    封面图片是云南省洱源县疾控中心麻风病医生李桂科出诊的照片。他笑颜盈盈,背后青翠的山林像他带给麻风村的希望一样,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老话说“相由心生”,看着麻风病人从“患者”到“康复者”的心理转变,看着让人心生畏惧的“麻风村”变成崭新的“山石屏村”,看着麻风病人的后代终于走出封闭的大山……他的内心一定是最敞亮、最幸福的,所以...

  • 甲子之年话时光

    作者:张雁灵 刊期:2017年第03期

    地球转了一圈又一圈,它永远不会退回去一圈;生命过了一年又一年,它永远不会退回去一年。墙上钟表的指针不停地移动,逐渐缩短的不是时间,是生命;桌上日历撕去的每一张,不是日期,是我的岁月……那一年除夕夜,鞭炮声声送走了我的59岁,迎来了我的甲子之年——60岁。50岁以后,我就开始不喜欢过年,甚至恨它。有人说,“年”像一把刀,把我的生命一寸一寸...

  • 王林现象告诉我们……

    作者:袁钟 刊期:2017年第03期

    气功大师王林因病死亡的消息传播很快,是因为大师不神?因为神功不灵?还是人们好奇……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气功大师、特异功能大师层出不穷,形形色色的神功不仅创造了杂耍的奇观,更满足了人们追求生命无限的实践希望,于是信徒一拨儿接一拨儿,无论地位高低、财富多少,同样的向往、同样的追求,前赴后继。同严新、张宏宝、张香玉、庞鹤鸣、沈昌...

  • 转变落后的就医观念已成当务之急

    作者:李国 刊期:2017年第03期

    请让我用一个患者的故事开始我的讲述。我们的医生下乡义诊时,测得一位60多岁的女患者血糖30多,而且伴有高血压,我们问她是不是在治疗,她说,从来没测过血糖,更不用说治病了,不疼不痒的不用治,家里农活儿多没时间住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的农民朋友的防病意识落后,就医观念存有偏差。有病了不知道,把体检当作瞎花钱,小病不治,等把病攒大了再...

  • 医学人文属性与医学生人文教育

    作者:纪超凡 刊期:2017年第03期

    医学是人文与科学的结合,当下社会紧张的医患关系凸显部分医者信奉工具理性主义,过度追逐科技和利益,忽视或缺失医学人文精神。对此现象呼吁医科院校重视医学生的人文教育,搭建提供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平台,培养整合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师资力量,设置医学人文教育课程,并能将之制度化以保障其持久性。

  • 教育先行视域下的医学人文建设

    作者:周佳娴 刊期:2017年第03期

    医学与人文的结合是医学属性的本质体现,也是医学发展的现实需求。以医学人文教育为视角,分析当前医学人文建设的现状及问题,确立教育先行的意义和路径。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理实一体的医学人文教育模式。

  • 为医而生——林巧稚

    作者:刘欣 刊期:2017年第03期

    导语:在张清平所著《林巧稚》一书的封皮上,写着这样一段简洁动人的介绍:“她终生未婚,却拥有最丰盛的爱;她没有子女,确是最丰富的母亲;她是东西方文化交融陶冶出的杰出女性;她是母亲和婴儿的守护神”。1901年,林巧稚出生在美丽的鼓浪屿。林父是当地的英文老师,教女儿英文和先进思想。母亲在林巧稚5岁时就被宫颈癌夺取了生命,这也是她日后学医...

  • 肺部磨玻璃影的自白诗 “我喜欢呼吸醇馥幽香的雾霾”

    作者:赵晓刚 刊期:2017年第03期

    肺部磨砂玻璃影是我的大名,朦胧的身影披着神秘与诡异,……你笑称幼时的我不典型增生,你憎称青年的我为原位腺癌,你咆哮壮年的我为浸润腺癌,……我也是从弱小逐渐变得强大,我也是从隐忍逐渐走向狂放,……我喜欢呼吸醇馥幽香的雾霾,散发着甘甜徐徐融入我身心,我更喜欢抽烟喝酒熬夜的你,创造着惬意的家园令我成长。……继续成长的我有机会成为老大...

  • 记忆落在春泥里

    作者:张常青 刊期:2017年第03期

    我时刻警告自己:第一想到,假如我是病人,自有病痛,希望医生如何做;第二想到,假如病人是我的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他们身患病痛,我将怎么做。因此,凡是对抢救病人有利的,即使要冒极大的风险,也坚决去做;凡是对自己有利而对病人不利的,就坚决不做。——周礼荣身为一名医疗工作者,我时常拿周礼荣老先生的话反观己身,是啊,医生这个职业是和生命联系在...

  • 寿衣

    作者:姜海婷 刊期:2017年第03期

    他是我在EICU实习时接手的一个病人。七十来岁,肺栓塞。他插着呼吸机,但神志清醒。清醒到足够决定自己的生死。第一天送他过来的时候,儿子说:“尽全力抢救!”在ICU里待上三五天以后,儿子问:“医生,老爷子这个样子,有没有继续治疗的意义呢?”第一天是情感。三五天以后,落回现实。先不要去批判儿子,好吗?把一切上升到道德的高度,好像我们拥有...

  • 寿者叶惠芳

    作者:马未都 刊期:2017年第03期

    导言:60岁生日时得以与自己的接生医生相遇、畅谈,这是怎样机缘与幸运?年初,收藏大家马未都回忆自己接生大夫的一篇博文像冬日里的一抹暖阳,温暖着我们的心。我一直对我的出生十分好奇,直到成年后的某次与母亲聊天,才知道我竟然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后来偶遇一位301医院的医生,闲聊中得知我的出生病历可能还在,抱着试一试的...

  • 你当坚强 且仍有力量

    作者:魏兰 刊期:2017年第03期

    2016年7月1日,医院耳鼻喉科测听室内,我站在病床旁边,看着沉睡的孩子满头的导线仪器,内心祈祷着,从怀孕到出生你们哥俩儿一直很争气,大宝,你这次也要好好的。半个小时犹如一生,结果却是一生的最痛,孩子双耳听力90分贝以上,重度耳聋。医生说,要想回到有声世界,唯一的办法,就是安装人工耳蜗。我抱着沉睡的他,不知道怎么从测听室出来的,也不知道老...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

    作者:刘欣 刊期:2017年第03期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建成于1990年,是一座收藏丰富、内容系统的专业性博物馆,馆内分为“医史部”和“中药部”两部分,展出面积共约1500平方米。“医史部”展厅展陈面积800平方米。收藏历代医药文物1000余件,善本医籍200种。《中国医学史展厅》以中华文化为大背景,同时以中国医药发展史成主线,通过各个时期的医药文物,再现了包括少...

  • 燃竭好医生

    作者:罗思敏 刊期:2017年第03期

    “我是医生,是‘HelpingProfessional’(助人的专业),怎能让别人知道,自己连一点点的工作压力也承受不了呢?还有很多病人需要我的帮助。”坐在我眼前,边说边哭的,正是小柔。小柔是一位28岁的年轻医生,我还清楚记得数年前,就在她刚从大学毕业时,那满腔热诚立志行医的一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