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文

中国语文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Studie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杂志简介:《中国语文》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053/H,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一带一路”的语言调查与分析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国际刊号:0578-1949
国内刊号:11-1053/H
全年订价:¥ 310.00
创刊时间:1952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76
复合影响因子:1.03
总发文量:955
总被引量:25718
H指数:84
引用半衰期:10.0188
立即指数:0.0299
期刊他引率:0.9549
平均引文率:20.5522
  • “王冕死了父亲”的生成方式——兼说汉语“糅合”造句

    作者:沈家煊 刊期:2006年第04期

    “王冕死了父亲”这类句子的生成方式不是“移位”(moving)而是“糅合”(blending)。本文先分析生成语法框架内移位说的种种问题,然后对糅合的具体过程和原理加以说明。糅合不仅是汉语造词的重要方式,也是汉语造句的重要方式,并且具有心理现实性。历史上许多新语法格式的产生也是两个已有表达式糅合的结果。

  • 共性与个性下的汉语动宾饰名复合词研究

    作者:周韧 刊期:2006年第04期

    本文调查了近20种语言中的动宾饰名复合词,初步肯定其优势语序为OVN型(如英语和德语)和NVO型(如越南语和泰语),汉语的OVN型复合词(如“纸张粉碎机”)体现了语言的共性;而汉语的个性在于VON型复合词(如“碎纸机”和“抽油烟机”)。本文不同意端木三(Duanmu,1997)和冯胜利(2004)的观点,即认为汉语OVN型复合词的成因与重音和韵律...

  • 核心成分、别义成分与动作语素义分析——以“收”为例

    作者:朱彦 刊期:2006年第04期

    语素是汉语中一个重要的结构单位,而语素义分析无论在研究的力度还是深度上均做得还很不够。本文以“收”为例,为动作性语素义分析做了一个新的尝试。本文主张在语素的使用语境(包括构词语境与句子语境)下做动作语素的语义分析,把实义义位的语义构成概括为公式S=核心成分+(别义成分),对动作义而言,核心成分是具体动作,别义成分是与动...

  • 南方方言性别标记的虚化现象研究

    作者:伍巍; 王媛媛 刊期:2006年第04期

    虚化现象是汉语语法发展的一种重要现象,汉语方言中的性别标记同样经历了由实到虚的衍变过程。与北方方言性别标记的虚化现象相比,南方方言性别标记的虚化现象更为明显,过程更加完整。本文探讨南方方言性别标记的语义虚化过程及其相应过程中的语法内涵,并通过与具备语法“性”范畴的有关语言进行对比探求“性别标记”的虚化机制与衍变规律。

  • 教育部、国家语委2005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刊期:2006年第04期

    2006年5月22日,“2005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新闻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教育部、国家语委首次向社会年度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赵沁平发表了书面讲话。他指出,关注社会语言生活,掌握语言国情,是现代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教育部、国家语委陆续与相关部委和高等院校共建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及各个分中心,对平...

  • 汉语方言里的“使然”与“非使然”

    作者:施其生 刊期:2006年第04期

    某些汉语方言如闽语、湘语、徽语、胶辽官话中,相当于普通话“在”的介词有两个(或两套);如果持续貌的形式是由这些词所构成的介词结构语法化而来的,所形成的持续貌形式也分两套。两套“在”或两套持续貌形式之间的语义差别,在于一套带有“使然”的语法意义,另一套没有。“使然”的处所介词或持续情貌标记,表示的“处于”义或“进行”、...

  • 安徽芜湖清水话中的“无宾把字句”

    作者:胡德明 刊期:2006年第04期

    芜湖县境内大致分布着两种方言:湾沚、易太、六郎、方村、红杨、西河、火龙岗等乡镇属于吴语宣州片铜泾小片,清水镇(联辛村除外)及花桥乡的部分村庄说江淮官话,属江淮官话洪巢片。清水话有一种特殊的把字句,“把”后面不出现“把”的宾语,本文称为“无宾把字句”。如:

  • 汉语方言合口介音消失的阶段性

    作者:张光宇 刊期:2006年第04期

    汉语方言合口介音的消失循序渐进,秩然不紊。其中呈现的蕴涵关系取决于语音动机:主要发音固挑大梁,伴随动作也不可小觑。概括言之,合口介音是否消失及消失次序依声母发音的舌体姿态而定:舌体后部越高越不容易消失,反之则越倾向消失。除了声母次序,不同的合口呼韵之间也依一定的次序逐渐丢失介音。

  • 青海方言元音[i]的舌尖化音变

    作者:王双成 刊期:2006年第04期

    通过观察青海方言元音系统的变化,我们发现高元音[i]的舌尖化是其显著的音变特点之一。[i]的舌尖化主要是在经历了摩擦化的过程之后完成的,而有的则是直接舌尖化为[1]。舌尖化的原因在青海方言中主要是由于“复元音的单元音化”而出现大量的同音现象,对[i]形成挤压,使[i]的区别负担过重,为了增加区别度,[i]只能进一步高化而成为[1]。当然...

  • 汉语形式与功能问题国际研讨会在郑州召开

    作者:洛外 刊期:2006年第04期

    由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主办的汉语形式与功能问题国际研讨会于2006年4月22日至24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及海外共3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70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开幕式上举行了庆贺著名语言学家徐烈炯先生七十华诞的仪式。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程工教授主持开幕式,

  • 疑问和陈述语气与边界调

    作者:林茂灿 刊期:2006年第04期

    从语料的听辨试验结果看到,疑问在离开上下文后有不同强度。本文用声学数据论述关于普通话回声问边界调的以下看法:疑问语气和陈述语气由短语的边界音节携带,汉语有边界调;边界调为重音节时,疑问F0曲拱的斜率比陈述的大,或音阶比陈述的高,或者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疑问的边界调F0曲拱,无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都保持其单字调调型不...

  • 辽宁省语言学会举行第九届学术年会暨 辽宁省修辞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

    作者:廖宇 刊期:2006年第04期

    辽宁省语言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暨辽宁省修辞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于2006年4月22日、23日在鞍山师范学院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汉语应用与汉语学科建设”。与会代表共35人,省内部分院校的汉语专业研究生列席了会议。与会代表共提交论文30篇,内容涉及汉语本体研究与汉语应用研究。

  • 字词考释两篇——从“息”、“媳”二字看形旁类化对词义的影响

    作者:毛远明 刊期:2006年第04期

    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本身不是语言,但是它记录语言,因而会以各种方式对语言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形音体系的汉字,字形与它所记录的词义之间存在某种默契和对应,人们对文字的改造又总是想方设法试图让字形尽可能显现词义,更明确有效地记录词语。从汉字发展史的角度考察,汉字形体的改变大都是有理据的,具有可解释性和合...

  • 第十四届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年会暨 第十届中国境内语言暨语言学国际研讨会在台北举行

    刊期:2006年第04期

    第十四届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年会暨第十届中国境内语言暨语言学国际研讨会于2006年5月25日至29日在台北举行,由台湾中研院语言学研究所主办。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名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台湾中研院语言学研究所所长郑锦全、台湾中研院副院长曾志朗、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会长张洪年、台湾语言学会副会长赖惠玲等出会开幕式并致辞。国际中...

  • “食摞”考察

    作者:张成材 刊期:2006年第04期

    我在编写《商州方言词典》时碰到“食摞”一词形音义注释的问题。先查商州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写的《商州文史资料》(第8辑),内有李克昌、刘子唐写的关于昔日商州婚嫁习俗的文章,文章谈到:“婚期决定后以‘喜帖’形式将结婚日期、财礼、结婚时用的衣料、被褥布料、首饰、酒肉、挂面、点心四色礼抬上食摞,食摞内装有麦、米各一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