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验方剂学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

杂志简介:《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495/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经典名方、配伍、药理、书讯、临床、药物代谢、药学基础、数据挖掘、药事管理、综述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华中医药学会
国际刊号:1005-9903
国内刊号:11-3495/R
全年订价:¥ 1152.00
创刊时间:1995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3.51
复合影响因子:2.04
总发文量:15840
总被引量:141792
H指数:71
引用半衰期:5.1337
立即指数:0.0503
期刊他引率:0.845
平均引文率:7.5008
  • 三黄喷雾剂中黄芩、栀子提取物的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

    作者:朱鹏飞 冯伟红 刘淑芝 刊期:2010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三黄喷雾剂中黄芩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HPLC测定黄芩苷含量,以黄芩苷的吸附率、解吸率为考察指标,优选大孔吸附树脂最佳纯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大孔吸附树脂型号为SP-825;上样液浓度为0.2g·mL^-1,径高比为1:7,最大上样量为2BV,洗脱剂为70%乙醇,洗脱流速为3BV·h^-1,洗脱剂用量为6BV。结论:SP-825型大...

  • 金银花提取液超滤工艺优化

    作者:王永香 徐海娟 张静 刘涛 王振中 萧伟 刊期:2010年第17期

    目的:考察聚砜材质中空纤维超滤膜精制金银花提取液的适用性并进行膜超滤过程优化设计。方法:采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50×10^3,10×10^3,6×10^3的中空纤维膜对金银花提取液进行超滤,以药液固含物转移率、有效成分含量转移率、有效成分含量提高率为指标,优选最佳截留相对分子质量;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选超滤过程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

  • 养精胶囊成型工艺研究

    作者:赖筱娟 李俊松 刘汉清 贾旋旋 金保方 刊期:2010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养精胶囊的成型工艺条件。方法:以吸湿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筛选合适的辅料;以颗粒的合格率作为指标,筛选最佳干法制粒工艺条件;并考察颗粒的休止角、堆密度和临界相对湿度。结果:以糊精为辅料所制的颗粒的防潮性能强,干法制粒的轧轮转数为7r·min^-1,喂料速度40r·min^-1,压轮间距0.4mm,并采用85%乙醇作为润湿剂制。结论:该...

  • 玉米须多糖胶囊的制备

    作者:延英 李耿 王秀丽 刊期:2010年第17期

    目的:研制玉米须多糖胶囊。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玉米须多糖胶囊的制备所适宜的润湿剂浓度、用量,干燥温度、时间,并确定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建立含量测定方法。结果:所制备胶囊的制备工艺简单、质量稳定。结论:建立的玉米须胶囊的制备方法,可以减少服用剂量、促进玉米须资源的利用。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丹参提取工艺

    作者:黄元红 卫天喜 张发生 杨军宣 刊期:2010年第17期

    目的: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丹参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丹参酮Ⅱ。和丹酚酸B提取率,收膏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星点设计考察提取乙醇用量、提取时间以及乙醇浓度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对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用效应面法选择较佳工艺条件,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复相关系数上看,各项指标二项式拟合方程均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确定最...

  • 蜘蛛香总黄酮大孔树脂纯化工艺

    作者:肖婷 闫智勇 左长英 潘玲珍 张占平 刊期:2010年第17期

    目的:研究蜘蛛香总黄酮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静态吸附-解吸方法,以吸附量和解吸率为指标,筛选最佳树脂;以总黄酮收率为指标,考察最佳树脂纯化蜘蛛香总黄酮的工艺参数。结果:5种树脂中,HPD600大孔树脂对蜘蛛香总黄酮纯化效果较好,其总黄酮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131.11mg·g^-1于树脂,解吸率为91.69%;最佳动态吸附、洗脱...

  • 正交试验设计优选丹参半仿生集成提取工艺

    作者:杨光义 叶方 雷震 王刚 郝新才 刊期:2010年第17期

    目的:优选丹参中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半仿生集成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丹参酮Ⅱ。、丹酚酸B含量、总酚酸得率、干浸膏收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表进行正交试验,优选半仿生-乙醇集成提取丹参有效成分最佳条件。结果:提取溶剂为不同pH的70%乙醇(pH分别为2.0,7.5,8.3),料液比1:18,提取时间1.5h,综合评价指标最优。结论...

  • 绒毛诃子与诃子质量评价与比较

    作者:李先端 顾雪竹 肖碧英 黄璐琦 刊期:2010年第17期

    目的:对诃子与绒毛诃子成分含量等进行比较研究,为完善其质量标准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性状鉴别、薄层鉴别、HPLC测定其没食子酸成分等。结果:从所测定的13批诃子与11批绒毛诃子没食子酸含量看,诃子含量显著高于绒毛诃子,最高高7倍多。鉴别结果也表明两者差距很大。结论:本文建立的没食子酸的含量测定方法,能够对诃子进行准确的定量,结...

  • 枳实黄酮类成分在大承气汤配伍中的变化规律

    作者:谢臻 王术玲 江滨 曾元儿 刊期:2010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大承气汤在不同配伍方法中枳实黄酮类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以君药大黄为核心,依次配伍其他3味中药(厚朴、枳实和芒硝),进行不同配伍方法设计,共得到7种配伍组方。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配伍组中柚皮苷、橙皮苷的含量。结果:大承气汤中枳实黄酮类成分在配伍环境中发生变化,经典煎法的柚皮苷和橙皮苷含量最高,分别为4.45%和1.16%。柚...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金透骨喷雾剂中白花丹醌

    作者:郑林 王爱民 黄勇 迟明艳 王永林 兰燕宇 刊期:2010年第17期

    目的:建立测定紫金透骨喷雾剂中白花丹醌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Elipse-XDB-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甲醇-水(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06 nm。结果:白花丹醌在0.046~0.410μg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96%,RSD 1.8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紫金透骨喷雾剂的质量控制。

  • 测定五味子油软胶囊中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乙素

    作者:郭戎 单鸣秋 于生 张丽 赵龙 刊期:2010年第17期

    目的:建立五味子油软胶囊中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乙素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4.6 mm×200 mm,5μm);流动相水(A)-甲醇(B)梯度洗脱(0~10 min,67%B;10~15 min,67%~78%B;15~35 min,78%B;35~38 min,78%~67%B;38~43 min,67%B);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30℃。结果:五味...

  • 红果山胡椒果实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作者:原鲜玲 谈远锋 梁臣艳 龚志强 钟霞军 刊期:2010年第17期

    目的:对红果山胡椒果实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为开发利用该种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红果山胡椒果实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共分离出57种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的37种化学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1.87%。其中含量相对较高的是β-蒎烯,(Z)-3,7-二甲基-1,3,6-十八烷三烯,...

  • 活血降酶散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李怀彪 袁国文 毛和平 刘效栓 隆旭红 刊期:2010年第17期

    目的:建立活血降酶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组方中五味子、红花、丹参3味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组方中主药丹参所含药理活性成分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丹参酮ⅡA进样量在0.026 67~0.213 4μg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1.19%,RSD 1.18%。结论:所用方法简单、准确,可有效控制和血降酶散的质量。

  • 忍冬叶的化学成分

    作者:刘婵娟 陈四平 刊期:2010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忍冬Lonicera japonica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柱色谱法、聚酰胺柱色谱法、制备薄层色谱法、制备液相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分析鉴定了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忍冬叶水提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并鉴定其结构为:忍冬苷(lonicerin,Ⅰ),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3,5-dicaffeoylquinic acid,Ⅱ),4,5-二咖...

  • 假地豆的化学成分

    作者:黄钟碧 张前军 康文艺 李传宽 陈青 刊期:2010年第17期

    目的:对假地豆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进行提取分离,利用理化数据及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从假地豆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白桦脂酸(1)、木栓酮(2)、正十六烷酸(3)、β-谷甾醇(4)、亚油酸(5)、正四十一烷醇(6)、正二十八烷(7)和牡荆素(8)。结论:所有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该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