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ontrol

杂志简介:《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5973/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海南省热带作物主要虫害绿色防控专栏、研究论文、专题综述、绿色防控方法与技术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国际刊号:2095-039X
国内刊号:11-5973/S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77
复合影响因子:1.12
总发文量:1414
总被引量:16576
H指数:34
引用半衰期:8.8409
立即指数:0.0079
期刊他引率:0.8314
平均引文率:32.8175
  • 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控制我国重大林木病虫害研究进展

    作者:杨忠岐; 王小艺; 张翌楠; 张彦龙 刊期:2018年第02期

    林业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森林病虫害严重威胁森林健康生长,影响林业的发展。如何保护好我国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和功能?作者提出的"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治理"方针和策略是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科学之路,可以在保护环境、不污染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森林病虫害,促进林木健康生长。国家林业...

  • 昆虫人工饲料研究

    作者:曾凡荣 刊期:2018年第02期

    昆虫人工饲料研究是昆虫规模化饲养中的重要基础研究。本文从4个方面就昆虫人工饲料研究进行了综述:第一方面介绍了昆虫人工饲料研究历史、优点和应用概况;第二方面讨论了昆虫人工饲料组成必须的营养要素;第三方面介绍了昆虫人工饲料制备时的关键因素和注意事项;第四方面分析了当前昆虫人工饲料研究趋势。

  • 丽蚜小蜂对雪莲果和烟草繁育温室白粉虱的适应性

    作者:赵悦; 戴鹏; 臧连生; 阮长春 刊期:2018年第02期

    雪莲果和烟草均属于大叶型植物,是繁育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的理想寄主植物。为了明确雪莲果作为中间寄主植物大量繁育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 Gahan的可行性,在人工气候室条件下,比较研究了丽蚜小蜂在雪莲果和烟草繁育温室白粉虱上的寄生率、羽化率和发育历期。研究结果表明,丽蚜小蜂对雪莲果和烟草繁育的温室白粉虱...

  • 不同波长LED光源对稻螟赤眼蜂发育与繁殖的影响

    作者:张俊杰; 张雪; 杜文梅; 臧连生; 阮长春 刊期:2018年第02期

    为探究不同波长LED光源对稻螟赤眼蜂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6种不同波长LED光源,400 nm(紫光)、450 nm(蓝光)、530 nm(绿光)、580 nm(黄光)、630 nm(红光)和6000 k(白光),在稻螟赤眼蜂生长发育及繁殖过程中进行光照处理,观察统计其母代的单雌寄生数、子代的单雌寄生数、寿命、发育历期及雌蜂占比。试验结果...

  • 非昆虫源人工饲料饲养的七星瓢虫对豆蚜的捕食功能

    作者:程英; 郅军锐; 周宇航; 李凤良; 金剑雪; 李文红 刊期:2018年第02期

    为评价非昆虫源人工饲料饲养七星瓢虫的捕食能力,在室内比较了用人工饲料饲养的七星瓢虫种群和蚜虫饲养的七星瓢虫种群对豆蚜捕食作用的异同。结果表明,两种七星瓢虫种群各虫态的捕食量均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上升,当猎物密度增加到一定水平,捕食量趋向稳定,捕食功能反应曲线均符合Holling II型方程。人工饲料饲养种群的1~4龄幼虫、雌成虫和雄成...

  • 东方钝绥螨与津川钝绥螨对烟粉虱卵及1龄若虫的功能反应比较

    作者:杨静逸; 盛福敬; 宋子伟; 吕佳乐; 徐学农; 李敦松; 王恩东 刊期:2018年第02期

    烟粉虱是农作物、瓜果蔬菜以及观赏植物上的重要害虫,往往发生重、防治难。采用天敌防治针对性强且无毒无害,植绥螨作为防治烟粉虱较好的捕食性天敌,国际商品化程度高,但引进存在风险,希望发掘我国本土防治烟粉虱植绥螨优势种。在试验中发现,本地植绥螨优势种津川钝绥螨和东方钝绥螨对烟粉虱的卵及1龄若虫都具有一定捕食作用,为评价其捕食能力,...

  • 腐食酪螨添加花粉饲养对微小花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作者:宋苞雪; 杨群芳; 辛恬; 李庆; 蒋春先; 王海建 刊期:2018年第02期

    研究了腐食酪螨Tyrophagus putrescentiae及添加玉米蜂花粉和苹果花粉饲养对微小花蝽Orius minutus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腐食酪螨分别添加玉米蜂花粉与苹果花粉饲养时,微小花蝽若虫发育历期分别为13.26和13.66 d,均显著短于单食腐食酪螨时的14.44 d;3、4、5龄若虫存活率分别为0.8593、0.8690、0.9052与0.8476、0.8524、0.8846,均显著...

  • 花绒寄甲人工繁育及应用研究

    作者:王志华; 于静亚; 沈锦; 董立坤; 张涵 刊期:2018年第02期

    为解决花绒寄甲人工繁育技术的关键问题,进一步提高产量,开展了低温保存对花绒寄甲卵活力的影响、替代寄主选择、成虫人工饲料配方、室内生活史等研究,并在后期初步开展了花绒寄甲对桃红颈天牛的野外防效试验。结果表明,4℃条件下保存0~60 d对花绒寄甲卵孵化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不经低温处理的卵孵化率最高,可达70.87%,低温保存60 d后,孵化率...

  • 不同蜂虫比对管氏肿腿蜂繁育效果的影响

    作者:杨文波; 吴国星; 吴道慧; 袁跃起; 秦小萍; 包强; 田春景 刊期:2018年第02期

    在室内利用玻璃双通管由中间寄主黄粉甲的初蛹直接接蜂繁育管氏肿腿蜂,比较不同蜂虫比对繁蜂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蜂虫比对管氏肿腿蜂单位虫重繁蜂量、子代蜂数量和雌雄比有较明显的影响,蜂虫比8:4时这几项指标达到最佳。蜂虫比对管氏肿腿蜂的发育历期有显著影响,且寄主数量相同时,管氏肿腿蜂子代蜂产卵前期随着蜂虫比的提高而缩短,发育总...

  • 蝶蛹金小蜂对黑纹粉蝶蛹的寄生产卵习性

    作者:江婷; 付道猛; 吴珍平; 查本虎; 张万娜; 肖海军 刊期:2018年第02期

    通过应用高清数码摄相机手段,系统监测了蝶蛹金小蜂寄生黑纹粉蝶蛹的产卵习性。结果发现,蝶蛹金小蜂寄生黑纹粉蝶蛹的产卵过程可分为守卫、探查、产卵、整理4个阶段。蝶蛹金小蜂可以很好地寄生黑纹粉蝶蛹,暗期寄生产卵活动频次较少,光期后寄生产卵活动逐渐增加,寄生产卵活动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寄生产卵频次和时间分配主要集中在11:00—17:00...

  • 丽蚜小蜂糖转运蛋白基因克隆及其诱导表达

    作者:刘贻聪; 张友军; 吴青君; 谢文; 王少丽 刊期:2018年第02期

    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 Gahan是粉虱类害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昆虫,补充糖分等营养可以延长丽蚜小蜂寿命及增加其产卵量,但对其糖转运相关蛋白基因及其糖诱导表达尚不清楚。本研究克隆获得丽蚜小蜂的糖转运蛋白Ef ST1基因,与其他寄生蜂的糖转运蛋白基因序列同源性达65%以上;进一步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 PCR技术检测发现,饲喂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

  • 烟粉虱CRISPR/Cas9系统的建立及其在BtTRP基因温度耐受性功能验证中的应用

    作者:王原; 吕志创; 万方浩 刊期:2018年第02期

    烟粉虱之所以能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散并成为重要害虫,其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对温度变化的抵抗力很强。随着环境的变化,动物体中的很多细胞表面受体和离子通道感受器都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影响动物的行为。其中,昆虫对外界环境温度的感知就与瞬时感受器阳离子通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有关。本研究探索了一种简单高效的试验方法,即...

  • 高毒力白僵菌的筛选及对花生甜菜夜蛾的致病力

    作者:孟祥坤; 朱超; 于新; 刘元军; 胡兆平; 范玲超 刊期:2018年第02期

    为了筛选高毒力的生防白僵菌菌株,本研究对分离获得的4株白僵菌F1、F5、F6、F8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并在室内检测对甜菜夜蛾的致病力,最后通过大田试验验证了高毒力菌株对花生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上述4株白僵菌的菌落形态、生长速率、产孢量等生物学性状及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生长最快以及产孢量最高的是菌株F1,菌落呈粉状。菌株F6...

  • 蜡蚧菌和3种低浓度杀虫剂混用对大豆蚜的影响

    作者:莽逸伦; 韩岚岚; 赵奎军; 李东坡 刊期:2018年第02期

    为研究蜡蚧菌与新型生物农药混用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本文采用PDA培养基培养蜡蚧菌BNCC336750分生孢子。采用浸渍法对大豆蚜进行毒力测定,选取最佳防治效果的108孢子/m L的孢子悬浮液浓度与亚致死浓度的化学农药35%吡虫啉悬浮剂和生物农药0.3%印楝素乳油、0.5%苦参碱水乳剂进行混配。结果表明,大豆蚜的累计校正死亡率随菌株孢子悬浮液浓度的增大...

  • 安徽大别山区绿僵菌属物种多样性

    作者:陈名君; 章西; 侯囡嵩; 黄勃 刊期:2018年第02期

    绿僵菌是一类常见且极具应用价值的生物防治材料。目前绿僵菌分类系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然而新分类系统在国内尚未普遍采用。本文用该系统研究了近年来分离自大别山区僵虫的21株绿僵菌的物种多样性。在对大别山绿僵菌菌株的形态学研究基础上;对其转录延长因子(EF-1a)进行了进一步的PCR扩增、测序和同源性分析,并选用MEGA软件依据简约法构建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