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气象

中国农业气象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Agrometeorology

杂志简介:《中国农业气象》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999/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气象概念方法、农业气象情报、广告·书评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0-6362
国内刊号:11-1999/S
全年订价:¥ 120.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22
复合影响因子:1.67
总发文量:1151
总被引量:24184
H指数:56
引用半衰期:5.1556
立即指数:0.0814
期刊他引率:0.7387
平均引文率:10
  • 福建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作者:陈家金; 陈惠; 马治国; 林晶 刊期:2007年第01期

    通过对近30~40a来福建省光温水资料的分析,阐述热量、水分、光照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福建的热量条件总体趋好,但仍常出现阶段性低温冻害过程;降水资源丰富,但存在降水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的特点,常导致暴雨洪涝或干旱发生,使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日照南多北少,并集中在作物生长季...

  • 江汉平原近50年中稻花期危害高温发生的初步分析

    作者:李守华; 田小海; 黄永平; 刘爱英 刊期:2007年第01期

    长江流域的水稻花期高温危害已成为生产中的一个重大问题。采用湖北省荆州市农业气象观测站最近50a即1954—2003年的气温观测数据,利用趋势分析和气温距平分析方法对可能导致中稻花期严重结实障碍的7—8月的月平均气温距平、月最高气温距平及连续3d和5d持续高温天气日的发生频次和高温发生随时间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最近50a江汉平...

  • 气候变化对河南省主要农作物生育期的影响

    作者:余卫东; 赵国强; 陈怀亮 刊期:2007年第01期

    利用河南省7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81—2004年冬小麦、夏玉米的生育期观测资料和同期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这两种作物主要生育期的变化趋势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河南省冬小麦自返青到成熟的各生育期均表现出提前的趋势,其中以拔节期提前最明显;冬小麦全生育期缩短,存在1.3d/10a的总减少趋势;相关分析显示导致冬小麦生育期提前的主要...

  • 盛夏农业干旱事件的分析与预报

    作者:庞转棠; 王正旺 刊期:2007年第01期

    根据农作物生长规律,与农业部门一起共同制定了当地盛夏农业干旱事件的标准,并从气象学角度对其分布规律及特性进行分析,得出造成盛夏农业干旱事件的主要有三种重要的天气类型(纬向环流型、大陆高压控制型、副高西进控制型)。通过对西北太平洋地区海水表层月平均海温、北半球极涡的年平均强度、冬季气温与历年(1964—2003年)干旱事件发生...

  • 陇东塬区冬小麦收获期预报

    作者:段金省 刊期:2007年第01期

    通过对陇东塬区近35a来的气温资料和冬小麦生长发育资料分析,发现:一方面,由于气候变暖使陇东塬区冬小麦春季各发育期整体提前,从而使成熟期提前;另一方面,由于春末夏初气温偏高、降水偏少,高温持续时间长,加快了冬小麦生殖阶段的发育进程,发育期间隔天数缩短,也使冬小麦的成熟期提前。根据西峰农试站近11a来对陇东塬区冬小麦灌浆速度...

  • 华北低山丘陵区冬小麦田土壤呼吸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

    作者:王鹤松; 张劲松; 孟平; 高峻; 任庆福; 贾长荣 刊期:2007年第01期

    利用2005年11月-2006年6月由Li-8100土壤呼吸自动观测系统及AR5土壤温度湿度自动观测系统观测数据,分析了华北低山丘陵区冬小麦田土壤呼吸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冬小麦返青前后的土壤呼吸速率(SRR)在晴或多云天气条件下都要高于阴天,SRR的日变化都表现为单峰变化趋势。(2)冬小麦生育期SRR的日际变化特征为:返青前SRR保持...

  • 海南岛与台湾岛农业气候资源比较

    作者:王胜; 田红; 吴坤悌 刊期:2007年第01期

    利用1971—2000年实测气候资料系统研究了海南岛与台湾岛农业气候资源状况,结果表明:两岛热、水、光资源均十分丰富。两岛温度、日照时数均为中部山区低,南部最高;年雨量以及雨日的分布以台湾岛北部与海南岛中部山区最多,西部最少;热带气旋、季节性干旱、低温冷害等均是两岛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

  • ngstrm-Prescott系数选取对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影响-以黄河中游站点为例

    作者:刘晓英; 李玉中 刊期:2007年第01期

    利用黄河中游三个站点近50a的气象资料,研究了A^°ngstrǒm—Prescott系数不同取值对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当A^°ngstrǒm—Prescott系数as和bs分别相差56%和93%时,引起的ET0差异月值在0.6%-26.2%,年值在173.1—197.4mm(18.2%-21.9%)。A^°ngstrǒm-Prescott系数不同取值对ET0的影响程度随地点而变化,即随海拔和日照时...

  • 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召开在京理事会议

    刊期:2007年第01期

    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在京理事会于2006年12月23日召开。会议对2006年学会工作进行了总结,讨论研究了2007年学会工作计划,2008年农业气象国际会议主题和筹备工作。会议由孙忠富秘书长主持。与会理事认为:为进一步提高中国农业气象研究水平,在2008年召开农业气象国际会议是非常必要的,会议议题要涉及农业气象的主要问题,为扩大会议影响力...

  • 膜下高频滴灌对土壤温湿环境及棉花产量的影响

    作者:胡晓棠; 白慧东; 张旺锋 刊期:2007年第01期

    以田间试验为基础,对高频覆膜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温度以及棉花的耗水过程和生长状况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高频滴灌条件下,灌水次数及灌水量分别比对照多20次和596.2mm,土壤含水率水平较高,棉花根系吸水阻力小,耗水强度大,可达7.4mm/d。各生育阶段高频滴灌的土壤温度比对照低,而且根系分布浅。另外,高频滴灌棉花地上营养器官生长...

  • 黄河流域主要农作物的降水盈亏格局分析

    作者:邵晓梅; 严昌荣 刊期:2007年第01期

    以1961—2000年的气象资料为数据基础,采用FAO 1998年推荐使用的Penman—Monteith模型和参考作物法,对黄河流域不同类型旱农地区主要农作物的降水盈亏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冬小麦全生育期多年平均缺水量在250~500mm,且由南向北缺水量有依次递增的趋势,主要反映了冬小麦全生育期降水量与需水量的双重影响;夏玉米全...

  • 庆祝“中国农业气象教育五十周年”座谈会隆重召开

    刊期:2007年第01期

    2006年12月23日,由中国农大资环境学院和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联合主办的庆祝“中国农业气象教育五十周年”座谈会在中国农大隆重召开。主办方中国农大江树人常务副校长,中国农科院环发所所长、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梅旭荣理事长,孙忠富秘书长等出席会议。来自中国科技部、中国气象局相关部局领导,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林科院、...

  • 白三叶草间作对亚热带丘陵茶园地温及生产的影响

    作者:宋同清; 肖润林; 彭晚霞; 王久荣; 李盛华 刊期:2007年第01期

    利用亚热带丘陵区茶园白三叶草间作大田对比试验,研究其对茶园地温时空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园地温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和位相滞后现象,白三叶草间作改变了土壤热量交换层(地表层)的性质,对不同观察时刻、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具有低温时增温、升温时降温、降温时保温及降低日较差、增强同一土层温度稳定性等综合动态调控作用,其...

  • 农田秸秆覆盖保墒研究

    作者:胡实; 彭娜; 谢小立; 王凯荣 刊期:2007年第01期

    秸秆覆盖不但能够改变田间辐射、温度、湿度、风速等影响蒸发的外界条件,还改善了土壤的团粒结构,提高了土壤的供水能力,从而起到了改善田间小气候环境、减缓土壤水分波动、蓄水保墒的作用。农田秸秆覆盖后作物苗期棵问土壤蒸发明显减少,使旺盛生长期可利用水分增加,提高了水分的利用率。

  • 包含CO2因子的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农业气象简化模型研究

    作者:李明星; 刘建栋; 王馥棠; 戴晓苏; 刘文泉; 廖要明 刊期:2007年第01期

    利用LI-62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在山东农业大学实验基地对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进行了大量观测,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建立了包含CO2浓度和温度因子的两个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农业气象简易模型。利用50组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拟合,确定了两个模型各自相关的参数,回代拟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796和0.793。进而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另外77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