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防伪报道

中国防伪报道杂志 部级期刊

China Anti-Counterfeiting Report

杂志简介:《中国防伪报道》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4690/T,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工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工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本刊特稿、本刊特稿_部局、本刊特稿_经验、本刊特稿_案例、本刊特稿_防范、法律法规、经验交流、大家观点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主办单位:中国安全防伪证件研制中心
国际刊号:1671-2773
国内刊号:11-4690/T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2002
所属类别:工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被引量:1099
H指数:7
期刊他引率:0.9655
平均引文率:0.0483
  • 编者按

    刊期:2017年第03期

    “假冒商品”既涉及到知识产权问题,也涉及产品质量问题。从知识产权维度看,“假冒”通常是指未经权利人授权,包括著作权人、商标权利人或专利权利人,生产销售的相关商品。从产品质量维度看,因为“假冒商品”是未经授权生产的,所以很容易产生质量问题。

  • 公安机关进一步完善常态打假工作格局 持续高压打击侵权假冒行为

    刊期:2017年第03期

    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始终把打击和防范侵权知识产权犯罪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从2010年11月至2012年8月,公安机关连续开展“亮剑”、打击假冒伪劣犯罪领域“破案会战”等全国性集中打击行动,共破获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7.2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1万名,涉案总价值400余亿元。2013年,公安部部署在全国范围开展打假专项行动,要求全国公安机...

  • 加强侵权假冒行为治理 公安机关打击行动现成效

    刊期:2017年第03期

    全国公安机关5年破侵权假冒案件17万起“十二五”期间,公安部严打侵权假冒犯罪,连续4年组织开展专项打击,先后发起“亮剑”“破案会战”“打假行动”“网上打假行动”,严厉打击各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犯罪。2011年至2015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17万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3万名,涉案价值1005亿元,

  • 公安机关打击侵权假冒典型案例

    刊期:2017年第03期

    陕西西安市干某等特大非法经营药品保健品案2016年10月15日,经过一个月的缜密侦查和全面取证,西安市公安局食药侦支队办案民警在高新区一酒店内将西安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法人干某、财务负责人李某抓获并刑事拘留。经查,2015年5月以来,该公司为牟取暴利,由干某、李某某等人销售非法药品保健品,并在国内多家电视台以药品名义进行广告宣传,并利用非...

  • 互联网已成侵权假冒的重要途径

    刊期:2017年第03期

    网上购物在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和扩大消费的同时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互联网领域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犯罪行为突出,已经成为侵权假冒的重要途径。一是质量不合格和假冒现象比较严重,据国家工商总局抽查,2014年的网购正品率只有58.7%;二是投诉和案件增长迅速,2014年全国工商部门共受理网络购物投诉7.78万件,同比增长356.6%;...

  • 莆田假鞋已形成产业链 制造销售运输成服务齐全

    刊期:2017年第03期

    莆田假鞋的问题由来已久对假鞋的打击,莆田当地也从未停歇,查询公开报道可以发现,2016年5月,莆田市公安局打掉了4家黑鞋厂,涉及多个知名品牌假鞋,总案值高达千万;2014年11月,在公安部、福建省公安厅的指挥下,莆田警方协同多地警方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0处,涉案价值3.5亿余元……电商平台也在夹击着售假者。

  • 违法成本过低 制售假货罚金20多年未涨

    刊期:2017年第03期

    2017年2月27日,我国最大电商平台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制假售假刑事处罚率不足1%。就在去年,某平台治理部共排查出4495条销售额远超起刑点(5万元)的制售假线索,截至目前通过公开信息能够确认已经有刑事判决结果的仅33例。刑事处罚率不足1%背后,是现行相关法律规定存在过时、过宽、模糊和难以执行等缺陷。

  • 老公安自述:打假案子太难办

    作者:何宏颖 刊期:2017年第03期

    打假类的案子,到底有多难办?身处一线打假的公安人员最有体会。一个卖假冒卫生巾的制假商,前一年抓进去,今年改了名字继续卖假货;刚打掉一个制售假案,发现和之前的案子居然是同一批制假者……在一位老公安经手过的制假售假案件中,涉案人员越来越“专业”的程度,以及现行法律的诸多缺位,都让他很揪心。

  • 打假仅靠任何一方都不够 需多方联动

    刊期:2017年第03期

    网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消费方式。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把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搞得红红火火。但横行的假冒伪劣商品却给整个电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近年来,网购在拉动居民消费、促进就业、带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 国外如何应对“假货”

    刊期:2017年第03期

    据国际商标协会(INTA)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买卖的假货产品价值4600亿美元,而且大部分假货买卖发生在网上。显然,假冒伪劣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打假的主要阵地已经由线下转到线上。

  • 公安机关持续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刊期:2017年第03期

    近年来,个人信息泄露、买卖日益猖獗,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电信诈骗频发的背后,更有个人信息被非法买卖的阴影。面对当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情况,公安机关的打击整治工作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在有关部门配合下,公安机关以新应新、以变应变,持续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取得了显著成效。两会期间,各类民生话题关注度在不断攀升,

  • 来自公安系统的人大代表“会诊”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以新应新以变应变 治理“电诈”仍需各方合力

    作者:林笛; 赵家新; 王俊奇; 郑欣; 苏婕 刊期:2017年第03期

    “创新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合成作战机制,建设打击新型网络违法犯罪专业化队伍,是近年来公安机关打击电诈的创新之举。”“根治电信网络诈骗,光靠公安机关打击是远远不够的。犯罪成本低但收益巨大、法律不完善且威慑不足、行业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必须得到有效解决。”

  • 法治武器、公安打击、行业监管三管齐下 我国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工作亟待全面“升级”

    作者:林笛 刊期:2017年第03期

    形势严峻:2016年,我国6.88亿网民因垃圾短信、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承受的经济损失达915亿元。法治武器:民法总则草案明确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代表委员呼吁,尽快出台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于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今年全国两会,“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是一个热门话题。

  • 进入立法程序冲刺阶段 民法总则草案亮点纷呈

    作者:石杨 刊期:2017年第03期

    个人信息是否受法律保护?这个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在3月8日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民法总则草案中作出了回答。目前,这部备受瞩目的法律已进入立法程序的最后冲刺阶段,

  • 全国人大代表陈伟才:自制展板谈打防电信诈骗,“愿天下无骗”

    作者:温凯 刊期:2017年第03期

    “我心中抱持希望,愿天下无骗。”在3月9日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全体会议上,举着一张写有“天下无骗”字样的书法作品,全国人大代表、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伟才以这样一句话结束了他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