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之友

语文教学之友杂志 省级期刊

The Languge Theacher's Friend

杂志简介:《语文教学之友》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3-1044/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纪念创刊40周年、教学视点、教研之页、教材研讨、阅读研究、测试关注、作文教学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廊坊师范学院
国际刊号:1003-3963
国内刊号:13-1044/G4
全年订价:¥ 170.4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河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9
复合影响因子:0.29
总发文量:4149
总被引量:757
H指数:10
期刊他引率:1
  • 感悟新课程

    作者:陈虎 刊期:2004年第09期

    语文就是唤醒/唤醒学生的体验/唤醒语言深处沉睡的激情、意蕴与哲理/语文教师微笑着/站在情感的磁场边沿/用纤纤温细之手/弹奏爱与关与智的歌/他看见/所有的人都因之而起舞/所有的心都因之而美好/——这/就是一位语文教师的梦

  • 中学生与现代诗

    作者:陈超 刊期:2004年第09期

    《语文教学之友》的编者让我谈谈“中学生与现代诗”。这个题目我很感兴趣,因为它涉及的范围很广——我可以围绕它谈自己的所思所想。而我之所想,很可能与众不同。

  • 媒介素质:开放性、国际化视野下的语文能力培养

    作者:王丽红 刊期:2004年第09期

    和社会经济发展同步,中学语文教育已经摆脱了原本单一、封闭、自我循环的运行模式,转变为一种以开放性、实践性为主要特征,以语文能力培养和泛化的审美素养熏陶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从根本上说,当代中学语文教育决不可能在教科书、课堂、教师之间建构一个简单的逻辑三角。中学语文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它应该是对社会、时展富于

  •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语文课改的四个关键问题

    作者:梁红文; 戴正兴 刊期:2004年第09期

    近年来,有关“科学发展观”的讨论成了全社会的一大热点。如何全面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学会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推进语文课程改革,这是当前语文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 新课标下的语文学习应重视利用三大文本资源

    作者:张世金 刊期:2004年第09期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很重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来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资源除了教科书外,还有中外名著、影视节目、报纸杂志、演讲辩论、家庭社会生活,以及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俗民情,甚至广告和标语等等。这些课程资源,各具特色和魅力,能从不同的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陶冶

  • 语文与语文负载的内容

    作者:段淑萍 刊期:2004年第09期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语文本身还是语文所负载、传达的内容,这是语文界经常争论的话题,也是语文教学时必须严肃面对的问题,它关系到语文课“上什么”和“怎么上”。认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语文本身,或者认为是语文所负载、传达的内容,都有片面之嫌。面对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应根据课文的目的要求来决定语文教学的重点。具体来说有四种方法处理它...

  • 初中文学教育的思考

    作者:张克昌 刊期:2004年第09期

    思考之一:文学教育的终极目的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回答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的问题。从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来看,我们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从国家和政府的利益出发,培养社会精英和合格的公民。不过,富兰克林强调: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增进人的“自我认定”的能力。用摩罗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帮助每一个人最切实最完整地实现“给自己的生命赋...

  • 我的“四步教学法”

    作者:柴成良 刊期:2004年第09期

    近两年来,我在原来语文教改实践的基础上,依据时尚的观点和认识,在教学中创立了“演练-自学-讨论-致用”四步教学法,也叫作“一加三”教学法。我把每节课分成两个板块,前15分钟是一个板块,后30分钟是一个板块。前15分钟是语文小活动时间,也叫演练时间;后一

  • 败笔、妙笔任评说——听课感言

    作者:刘存尧 刊期:2004年第09期

    在两节语文课上,学生在学习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药》两篇文章时,发现了先生的两处“败笔”,而且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认可,若不是教师善于引导,险些成了学生的定论。

  • “《语文读本》自读卡”的设计和使用

    作者:周安民 刊期:2004年第09期

    在《语文教学之友》2004年第1期中,沈士军老师撰写的《关于(语文读本)使用方法的几点看法》一文创造性地提出了利用早读或午读时间来“集体朗读”《语文读本》的好方法,令读者颇受启发。但是读后细想,笔者还是觉得学生的早读或午读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他们需要熟读或背诵语文课本中的篇目。再说,《语文读本》中所有的篇目也并不都适宜“集...

  • 对课重返课堂的实践与体会

    作者:刘立勇 刊期:2004年第09期

    对联,又称楹联,是一种集思想性、艺术性、群众性于一体的古老的文学形式。“唐宋律赋,蝉联相续”,它与诗、词、曲一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对联应用之广、影响之深,甚至远胜于诗词元曲。从皇宫内苑,到陋室柴扉,从国家庆典到寻常百姓婚丧嫁娶,都离不开这种雅俗共赏的优秀民族文化。同样,开设对课历史渊长,古代科举取士“对对”...

  • 这样的惯例我们能认同吗

    作者:周奎英 刊期:2004年第09期

    刚刚在上海落幕的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组织者所不拘的一个“小节”让耳闻目睹此次盛事的国人切切实实地体会了什么叫“无地自容”。500多名学界精英,尽管都是黄皮肤黑头发,但从论文汇编到会议网站,从演讲到提问,甚至会场门口的指南,全是英文——这倒无可厚非,也许大家更习惯于英文交流,可这种“习惯”发展到完全排除中文的地步...

  • 也说公开课——呼应《一次难忘的公开课》

    作者:曾源源 刊期:2004年第09期

    顾名思义,公开课是指课堂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即整个教学活动都处在对外开放的情境中,以利于教学评论和研究。时下,公开课已成为非常流行的词了,凡是说到教学研究都要找人上一堂公开课。诚然,公开课本身并没有错。试想,如果课堂教学不对外交流,互相讨论研究,教育怎会得到与时俱进的发展呢?但令人费解的是当今各色公开课为什么不知不觉...

  • 换一种角度去评课——读《一次难忘的公开课》有感

    作者:梅剑平 刊期:2004年第09期

    读了湖南徐青老师在《语文教学之友》(2004年第6期)上发表的《一次难忘的公开课》之后,感受颇深,感慨颇多。

  • 试题与业绩

    作者:黄智生 刊期:2004年第09期

    马双有先生,笔者与他素昧平生,但却在《语文教学之友》《中学语文》等刊物上常见其大名。今年第6期《语文教学之友》刊发了他的《语文,要不得短期效应》一文,看后感慨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