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语文个性化教学

语文个性化教学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04 16:40:11

语文个性化教学

语文个性化教学第1篇

一、给学生应有的尊重

教育是培养人的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以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是教育的根本意义。对这一根本意义的实现是学校教育要转变观念,改进方法,尊重学生主体,尊重教育规律,平等对待学生,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应有的尊重。语文教学就是要满足学生这一需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就是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选择,包括尊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尊重学生对学习方式的选择等。如《背影》教学“自主探究”阶段。为了让学生对文本有个性化的理解,应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学习,研究“父亲的心情”。在学生有了自己研究的基础上,可设计两个活动。活动一:用自己的方式解读课文。活动二:阅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谈谈喜欢的原因。课堂在个性化的选择中解读文本,在个性化的阅读中展示学生的理解,在个性化的解说中深入理解文本的思想和意义。教师在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和鼓励中引导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灵动展现,引导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任意张扬。

二、让学生思考个性化

从社会意义上理解教育,教育要遵照社会发展的需求;从教育本身的角度理解教育,教育要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传统教学只尊重科学和知识,只尊重教学者和社会规范,忽视对学生个性化思考的尊重,培养了一大批“规矩”的学生。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把教学作为人的自我发展完善的基本方式,提出追求和促进人的自由发展这一目标,倡导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语文个性化教学要求在教学中挖掘学生的思维个性,尊重学生个性化思考,不期待唯一的所谓标准答案。同时,注意对中下等生的照顾,让每一个个体都参与到思考中来,发扬个性,发展创造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个性张扬。在《三峡》的教学中,通过熟读课文、文意解读等阶段,开始进入课堂探究阶段。经过同学们的商议,大家觉得这篇课文可以认真探讨一下“引用渔歌的作用”。笔者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再引导他们就这个问题进行课堂讨论。学生的答案层出不穷,笔者的鼓励和学生们的个性思维在课堂上相得益彰,学生的个性思维在课堂上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得到了十足的张扬。讨论不注重答案的标准,只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个性展示。鼓励不只是教学的一个环节,还是张扬学生个性的催化剂。

三、引导学生个性化表达

语文表达能力的形成是语文能力形成的主要标志,传统语文教学限制学生的个性化表达而使学生丧失个性。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要求培养学生个性,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个性化阅读和个性化表达。从另一角度看,有了个性化的思维和知识积累,便会激发表达的欲望,也必然会产生不同的表达内容和方式。教师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促使学生形成个性化表达。个性化表达要求表达形式多样化,可以是文字、实物、录像、图表等等。突出表达动机,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形成个性化表达的语文课堂,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有适当的指导,却不可过分干预。评价时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如《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一个阶段是“理解情节”;一个阶段是“理解人物”。在“理解人物”阶段,可让学生充分阅读课文,讨论文中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点。在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和对人物形象有了一个基本的把握的基础上,可设计一个教学活动:以个性化来表达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学生准备一段时间,开始按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菲利普夫妇的形象理解。有的学生给菲利普夫妇画了一幅漫画,表现了菲利普夫妇前后的对比;有的学生只用了一个数学公式就把自己的理解展示出来了:菲利普夫妇=金钱-亲情;有的同学用了一首打油诗表现菲利普夫妇:“金钱来比亲情早,亲情不如金钱好,有了金钱认亲情,没有金钱亲情跑”;有的学生用一个哲理化的句子来表现菲利普夫妇:“亲情只是金钱的附属”;有的学生给菲利普夫妇写了一幅对联:“谈话中,衣冠楚楚是亲情;行动上,患得患失是金钱”。课堂在学生的创造性表达中流淌着学生的个性,教学在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中展开。

个性化表达是展示学生个性、张扬学生个性最好的途径。学生经历了个性化的表达,不仅仅形成表达能力,更多的是形成个性,这正好是新课改下语文个性化教学的基本出发点。

语文个性化教学第2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学生 个性化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都有鲜明的个性。教育必须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人性的发展,关注人的个性的发展,正如巴班斯基所言:“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和相互联系是教育过程的规律。”语文教育尤其如此。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于漪老师在谈到这一点时,特别引用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回忆母校西南联大的一句话:“西南联大是以培养人为中心的。”的确,正是因为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才使西南联大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以人为中心,首要的问题就是重视个性化教育的问题。语文教改历程证明:拒绝语文教育的个性化、人性化,就是堵塞语文教学的生命之源;呼唤语文教学的个性化、人性化,正是为了引一渠活水,使语文教育界呈现盎然生机。

可是,时至今日,中国的教育,无论是小学还是大学,却依然面临极大的危机,那就是教育基本价值的失落,教育模式的机械性,教育行为的短期性,教育目标的功利性等使学生的创造能力越来越弱,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生机与活力。

教改实践使我深切地感受到,进行个性化教学。具备独立自主的教学个性,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寻求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教学艺术,塑造别具一格的个性化教学风格,展现略高一筹的个性化教学品位,是语文教改的必由之路。

1 具备独立自主的教学个性。教师的个性有益于创造语文教学的艺术。教师有个性,才有语文教学的艺术。个性意识愈强,个性教学主动性愈明显,愈能有效地进行和指导语文教学。同样,个性意识越强烈,教学创新意识就越强烈,愈能创造地运用于语文教学艺术之中。独立自主的个性,是实施个性语文教学的前提。

2 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思路要新颖,不同凡响,就要别出心裁,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思路。首先要有超前意识,尽可能打破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赋予新意。不拘泥于教参,不受名人名言的束缚,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个性,更可以用自己的个性进行教学组织和课堂教学的再创作。其次,找准教学“突破口”。教师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教学思路的“突破口”。个性的差异和个体的发展

2 导“说”,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导“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是老师与学生交流思想与学习心得的一个平台,须从小做起培养学生口语的表达能力。做法有:

2.1 消除怯懦心理,引导学生敢说。要培养学生勇敢的个性,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克服胆怯的心理。在课堂教学中,应首先消除学生怕说错的怯懦感受。一般来说,越高年级的学生越不敢开口,因其己“懂规矩”了,有怕失败且认为会被取笑的心理了。老师应该强调,学生愿意主动回答问题,不管正确与否,都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是这样操作的:首先,凡是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无论正确与否,我都用红色粉笔把他的学号写在黑板上以示表扬,用学号代替学生名字,可减少学生心理的恐惧。学生举手起立、敢说,也营造了课堂教学气氛。在这一前提下,我接着引导学生正确回答问题。其次,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气质特点的学生,我因材施教,灵活地实施教学训练。比如,对平时读书声音小的学生,我不会逼他们大声回答,而是刨设良好的环境,鼓励他们大胆说话,培养其思维能力和胆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2 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说话要有中心,有条理。学生说话有中心,有条理,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应循序渐进。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我在平时教学中,注重营造说话氛围。用讲故事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致,让学生归结故事中心。如在讲《女娲补天》一文的主要内容时,我上课先讲晋代孙康酷爱学习的故事,孙康在学习时,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他想夜以继日攻读,可没钱买油灯。一个下雪的夜里,他一觉醒来,忽然发现从窗外透进几丝白光,原来是下大雪了!他心中一动,急忙拿出书来对着雪地的反光一看,字迹清晰!从此,他夜以继日地读书,即使是北风呼号,滴水成冰。他也从来没中断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孙康终于成为一位很有名望的学者。故事说完了,我因势利导地说这个故事有个好听的名字,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同学们踊跃地举手说,叫“映雪夜读”。这个故事的中心既简单又明确,那么我们学习课文怎样才能使说话有中心有条理,方法有:第一,说话要有明确的目的,确立中心,要安排好材料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层次要清楚。第二,根据教学对象不同,低年级可以用“填空式”的方式引导学生有中心有条理去说。所以我在课件中显示:女娲先______,再______,然后______,最后______。天终于补好了。然后让学生根据提纲概括课文中心。通过这样的训练,有利于孩子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提升。让孩子勇于表现,有效增强孩子自信心,促进身心全而发展,长此下去,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导“思”,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古人云:学则思疑,疑者必问,问中求进。课堂讨论时,学生常常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的见解,对此,教师是急于使学生的思维一致起来,还是让学生充分研讨,鼓励发表不同见解,二者效果是大不相同的,若急于一致。往往做起来简单省事,但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只有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才有助于其能力的提高。比如在《西门豹》一文的教学中,我对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西门豹为了了解邺的情况,他向老大爷提了几个问题?”有的同学认为提了三个,有的同学认为提了四个,我没有简单地肯定哪种提法,否定哪种提法,而是分学习小组,充分研讨,发表不同见解,老师搜集学生的“信息源”后,给予启答,接着我结合课文进行深层次探究,提出问题,思中求答。学生通过读书、思考、讨论、解决学习上的问题。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体验到讨论的愉快,增加了探究的信心和兴趣,我由此也体会到:引导学生多动脑筋,同中求异,异中求同,问中求进,培养了学生乐于去探究的好品质。

4 导“写”,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胡适先生认为古人所说的读书三到――“眼到,口到,心到”是不够的。须有“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胡先生还说:“发表是吸收知识和思想的绝妙方法。吸收进来的知识思想,无论是看书来的,或是听进来的,都只是模糊零碎的。都算不得我们自己的东西。自己必须做一番手脚,或做提要,或做说明,或做讨论,自己重新组织过,申叙过,用自己的语言记述过――那种知识思想方可算是你自己的了。”这表明“写”能提高读的质量。而写要想收到实效,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

4.1 适合孩童个性,创设“直观”情景的“导”。小

孩子好奇心大,领悟快。我根据孩童的心理特点,在教学《彩色的非洲》一文拓展时,我说:“同学们,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游览了非洲。观看了电脑上非洲色彩斑斓的图片,它给我们留下了多姿多彩,令人神往的美丽印象。假如现在你是旅行社的经理,老板要你设计一则广告吸引人们到非洲旅游,你会怎样设计广告词呢?请你用简单的两三句话写在纸上,待会儿我要请写得好的同学上来表演。”这样一“导”,学生觉得特别有趣,并有机会表演,个个都跃跃欲试,写得极其认真、风趣、幽默。如有个学生写道:大家好!我是小导游肖岚升,今天我要为大家推介一个五彩缤纷的地方,那就是非洲。只要你走进色彩斑斓的非洲,就能真正领略大自然的奇妙,感受热闹的篝火晚会,体会粗犷、强悍的音乐回响在耳边,沉浸在古朴、悠远的境界中。小朋友们,听了我的介绍,你心动了吗?心动不如行动,马上报名到非洲旅游吧!你看,创设情景的“导”。激起了学生求知的表达欲望。

4.2 心领名句,模拟仿造题导。识字教学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而学生遣词造句是识字能力的提高,尤其在各句题型仿导时,语句要简括、精炼,富于思想内涵。

如在指导学生名句、谚语的随笔练习这堂课。我这样做:读书人常说:“泉水挑不干,知识学不完。”“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做手生。”这就是读书人勤学的现实写照。以激发学生遣词造句的兴趣,我讲了古人在生活中喜欢对对联的趣事,秀才说:“书、诗、字、画,随翁看”为上句。渔夫当然不服输,便说:“鱼、虾、蟹、螺,任君食”为下句。在旁边的人听了拍掌称好!妙绝!不如我们动脑筋去思考老师说的:“种瓜得瓜”为上句。下旬是什么呢?许多学生不假思索地说:“种豆得豆。”又如“黑发不知勤学早”为上句,下旬又是什么呢?学生动脑筋用笔在笔记本写上“白发方悔读书迟。”这样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引导学生动脑、动笔、动口,学生尽情挥洒、倾吐心声,写作也顺势成了学生的乐事。

导亦有道,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老师不会仅仅满足于听到了学生的言辞。他还善于倾听言辞背后的思绪和性情、欲望和需求,在课文教学中,加以热情地呵护和细心地引导,学生的潜能可以进一步发挥出来,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录音原文:

M:How much arc the tickets?

W:They am 50 pounds each but student tickets are halfprice,

W:Could I have two student tickets please?

语文个性化教学第3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个性化;教与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高中阶段是高中生个性成熟、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新课标改革下的高中语文个性化教学希望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进行个性化教育,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得到提高,最大限度地展现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魅力,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语文素养与道德品质相互促进,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一、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直以来,我们的高中教学追求的都是齐头并进、整齐划一,全部学生都按照同一种教学及学习方式。这样的教育只能使我们的高中阶段在“步伐慢”、“效果差”、“精力耗”的老路子上前行。学生在传统教育模式下不能发挥自身潜在特长,应有的个性被磨灭。高中语文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脱离了当今教学理念的发展轨道。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个性化的意义

(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也在不断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个性化的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流,更加强调突出学生个体独立的发展优势,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身发展学习的节奏。力求打破传统教育中的封闭性,强调人的个性发展,在我国新课标理念的引领下,高中语文个性化教学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

新课标中指出应该强调突出学生的个性化特点。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充分关注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为其个性化的发展提供保障。新课标语文教学个性化的发展,最大程度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具有创造性能力的人才。

(三)个性发展的需求

高中阶段是高中生个性发展逐步成熟的重要阶段,高中语文个性化教学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个性化教育的实行,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进行独立的思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自身的努力逐步完成目标。在高中语文个性化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语文活动都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有关,因此必须依据高中生的心理变化来进行个性教育。

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个性化的实施策略

语文教学改革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目前我国高中的教学模式还是大班教学,这对于实施个性化教育工作的实施和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由于同学们的人数多,上课的时候老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的兴趣和学习的情况,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比较难把握,也给教师的备课以及课堂内容的安排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要逐步恢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中要不断转变观念,以适应学生们的情况同时也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一)个性化的施教手段

教师是课堂学习的主导者和领导者,是指引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关键。因此,教师自身也要培养自身的个性化品质,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也就有着不同的教学风格,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手段也各有不同。在高中语文的个性化教学中我们应该张扬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敢于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将其应用到教学当中来,同时也要注意同学们的学习情况,两者相互结合,在轻松和谐的氛围内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二)个性化的作业布置

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多的弊端,每天机械的抄作业,做同步练习,每天重复相同的作业内容,枯燥乏味,学生们很难提高学习兴趣并且喜欢学习语文知识。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进行个性化的作业布置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教学内容完成时,教师应该根据课堂内容,布置一些个性化的作业,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使同学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化品质,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到苏教版高中语文诗词写作部分的时候,教师可以放开写作范围,让学生依据自身的喜好,结合平仄变化的旋律来“吟诗作对”。学生自己在创作过程中会整合过去所学词汇,体会平仄之变,实现高效教学。

(三)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日渐成熟,我们通过信息技术建立语文学习的平台,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更加直观的向同学们展示语文教学的魅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应用电子邮件等工具,教师可以随时收发作业,学生也可以与教师进行更好的交流,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难题。

例如,在讲到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文《雷雨》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做出较为详细的铺垫。教师将课文分析透彻后,也可以播放由著名演员濮存昕演的话剧,或将同学分成小组进行实际表演。通过自身实践,学生更能体会到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及文章主题。

语文个性化教学第4篇

思想要新颖、不同凡响,就要别出心裁,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思路。首先要有超前意识,尽可能打破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赋予新意。不拘泥于教参,不受名人名言的束缚,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个性,更可以用自己的个性进行教学组织和课堂教学的再创作。其次,找准教学“突破口”。教师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教学思路的“突破口”。个性的差异和个体发展都要求教师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创造性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的思路应该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谈个性的话,说自由的话,讲真实的事,让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从而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艺术。

2.打造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教学课堂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学”。这就要精力打造课堂结构的艺术生,教师要艺术性地驾驶整个教堂进程。一开始就要巧设导语,激起学生的兴趣,或渲染气氛、或风光导游、或描绘精彩场面、或让学生自述体验等等。让学生获得与课本情绪相似的感知,进入情景,这是一节课的开端。随后,要围绕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精心选择能突破阅读能力的几个关键问题,让学生反复感知课文,整体把握主旨,口味语言,弄清写作技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作为一个引导者和参与者牵引课堂思维流向,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励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在对话、讨论和交流中完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教师此时要用自己的学识、智慧、人格魅力参与其中,或用微笑表示肯定,或以简洁的语言点拨启发,或用热情的表扬及时鼓励,或用委婉的疑问促进深入思考,这是充分体现教师个性和创造力的时候,这是一堂课的发展。语文课堂教学作为一门艺术,最重要的是给学生以审美的愉快,好的课堂效果是给学生创造高昂的美感体验,以便于学生在心灵豁然开朗之时,对课本有种入木三分的印象,产生久久难忘的情感。此时,教师应该抓住“动情点”进行尽情的渲染或是艺术的再加工,让课堂进入高潮。随后,教师不能让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停滞不前,而是进一步向课外延伸,纵深拓展课堂的艺术效果,让学生有回味无穷的感受。个性化的语文教学就是运用教师的才智,发展学生的才智,以个性培养个性,以情感增进情感,从而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和个性。

3.发展略高一筹的个性化教学品味

教堂起点高、手法新、品位高,是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的体现,品位高的前提就是教师要创建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同时,也要建立融洽、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

个性化的教师成功之路,在于帮助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的教学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的教学氛围关键所在。师爱和师生平等是个性化教育所要求的。因此,高品位的个性化教学。一是实行教与学民主平等,师生彼此尊重,教学相长。没有平等,就没有尊重,更无从谈起发展师生关系。教师要具备民主、平等意识,以及过硬的业务素质和表率的人格品位。二是开展合作学习。方法可采取小组讨论,课堂讨论,甚至课堂演讲、辨认等形式开展师生的情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合作学习是让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全体发展。品位高的个性教学艺术还要求教师要善于结合课文内容的多层次,语文问题的多样化,语文学科的多极化的特点,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思路去思考和理解,去参与讨论和辩论,在充分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的基础上,明是非,分主次,求同异,达到培养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的目的。

4.运用别具一格的个性化教学语言

语文个性化教学第5篇

1.教师与学生的平等:

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走下讲台,放下权威,以一个单纯的阅读者的身份加入到学生的阅读、讨论过程中,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双方的地位始终是平等的。

2.学生与学生的平等:

师生平等让学生敢想,积极去想,而学生之间的平等,才让学生敢说。我们要尊重个体差异,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到了《易》,道学家看到了淫,才子看到了缠绵,革命家看到了排满,流言家看到了宫闱秘事”。不同的生活经历、阅读经验,必然会导致不同的阅读结果,但这并不存在谁是谁非,或者谁水平高,谁理解能力低下的问题,学生之间应是相互平等的,在课堂中,大家都能各抒己见。彼此之间应相互讨论、交流,而不应嘲笑、排斥。

3.学生与作者的平等:

阅读是再创造过程,接受美学告诉我们,文本一旦成为作品,那发言权就不再是作者一个人所拥有的了,所有的读者都具有再创作的权利。在我们阅读中,需要结合我们个体的生活情感经历和已有的阅读鉴赏能力,对文章作一番理解,感悟或者质疑,文章在经历时间的考验中其间含有金子,也有不适合新历史时代的,这就需要我们具有批判的眼光,通过文字与作者平等对话,而不是一味的仰视或迷信,与作者进行思想的交流,观点的碰撞,这样才能撞出创新火花,提高鉴赏能力,提升人文修养的。

二、构建“粗预设细生成”模式———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

在搭建平等“对话”平台的基础上,要挖掘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我们还需要在语文课堂中,构建“粗预设,细生成”的模式,也就是说,我们在对知识能力的落实以及情感、价值观的形成培养上,要有整体上的预设,但具体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独特的情感体验。

1.模糊目标重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课堂目标的设定,要在大方面有把握,而具体的,则不要拘泥权威或是个人的阅读理解,要多关注课堂上学生的阅读机智以及思想火花的迸发。

2.求同存异重质疑:

对于文本的阅读,由于个人的阅读经验以及生活经历的不同,我们在解读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差异,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我们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允许课堂上有不同的声音存在,不要因为标准答案而抹杀学生的理解。比如教《〈宽容〉序言》中,对于文章中第一部分两次提到的“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和第八部分又一次写到人们幸福的生活,这两种幸福是不是一样的问题上,学生之间就展开了争论。观点一:不一样。因为开始的幸福是人们麻木的幸福,在这种平静的生活中,人们是恐惧的,是不幸福的;而后面是人们经过反抗,是用先驱的鲜血换来的,是真正的幸福。观点二:一样。表面上后一种幸福似乎是真正意义上的幸福,但事实上,历史会轮回,新的家园会成为另一个无知山谷,先驱也会成为守旧势力,因为人们的思想还没有变化。所以都是麻木的幸福。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学生结合文本,结合学过的知识,表达过程自觉地显示出辨证思维,我想,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真正的课堂。同时,我们要注重学生的质疑。造成疑点的因素很多,或是文本本身的晦涩,或是学生阅读体验的不够,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和学生一起探讨,或是耐心解答,而不能逃避问题或是不屑一顾。

3.方法互融重批判:

个性化阅读,积累是风帆,方法是船舵。要张扬个性,展示个性阅读,离不开多种方法。联系生活、结合背景、审视批判等多种方法融合会更具个性。联系生活法:文学来源于生活,那在阅读过程中,就要还原于生活。让生活走进阅读,让阅读亲近生活,做到语文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等同,这样,阅读的价值观念就会更新,生命的质量就会优化。结合背景法:文学作品的产生都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在我们的个性阅读过程中,不要忘了背景,否则,就会陷入到另一种极端。比如《窦娥冤》中,有“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的誓愿,如果学生不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就会批评窦娥的自私了。三桩誓愿让楚州百姓受了多少灾难!结合时代特点,我们就知道,三桩誓愿是为了说明她冤屈之大,是作者的一种浪漫主义的表达。了解时代的局限性,就不会产生这种偏激。

三、组建“多元化立体化”形式———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评价

语文个性化教学第6篇

[论文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中专学生的素质普遍下降,中专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中专语文教学略谈了它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位名师这样说过:“我们希望严谨的教师创造出严谨的课堂,豪放的教师创造出豪放的课堂,智慧的教师创造出智慧的课堂,灵秀的教师创造出灵秀的课堂,幽默的教师创造出幽默的课堂。我们呼唤丰富多彩各具个性的新课堂!”这句话给我的感触很大,确实,教师的个性有益于创造语文教学的艺术,教师有个性。才有语文教学的独特艺术,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开展个性化语文教学非常必要。

1、个性化教学能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潜能

现代教学论主张教学重在发挥人的价值,挖掘人的潜能,张扬人的个性。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的个性更张扬,这就要求教师有个性化教学的意识,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

首先要有超前意识,尽可能打破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赋予新意。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个性,用自己的个性进行教学组织和课堂教学的再创作。

其次,教学的思路应该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说自由的话,讲真实的事,让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个性化的教学思路,不是拘泥于一家之言,之行,而是在尊重教育规律上各展百家之长。引导学生在作品的鉴赏、联想、体验之中融入学生个性的理解,将教学的情趣、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激发其潜能,从而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和个性。

2、个性化教学有助于师生间的交流融合

个性化语文教学要求教师要创建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也要建立融洽、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的教学氛围关键所在。这要求在课堂上教师要施行开放性教学,教与学民主、平等,师与生彼此尊重,教学相长。

开放性语文课堂教学是独创性教学风格的具体体现,教师要促进师生双边交流,以及生生交流,并及时和正确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多种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下,触发思想火花,产生学习的最大兴趣,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

3、个性化教学是语文老师提升生命价值的方式

个性化教学是建立在教师深厚的知识积累、文化修养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风格和技巧比作冰山一角,那么教师的知识积累、文化修养则是沉没于海面之下的庞大冰山。冰山越大,它的承载力也就越强。知识积累和文化修养越深厚,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风格也就越突出,个性也就越鲜明。一般情况下,一个教师独具个性的教学风格,是他在日益积累教育理念与教学经验,并不断探索、不断创造的过程中渐成的,是教师的文化内涵、专业素养、思维能力、性格气质等综合的体现。

我们每每聆听完一些名优教师的公开课,总被他们极具个性的教学风格与教学艺术所折服,把他们当作崇拜的对象和效仿的榜样,甚至立志形成教学个性把自己也打造成一位名师。可以说是个性化教学,激励着年轻教师不断充实自身的文化底蕴与专业素养,从而一步步登上新的教学台阶。

作为一名中专语文教师,我也希望能把自己的所学向学生倾囊而授,但我发现现在的中专学生对学习的认识目标和态度非常不明确,对学习没有兴趣,视学习为负担,尤其是对语文这种从小学就开始学习的科目更是不重视。有的学生则认为上了专科学校学习专业的知识就够了,语文课根本没必要上。因此,在语文课上学生态度散漫,听课也不专心,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的重视和兴趣,就必须利用个性化语文教学。

1、营造开放型的语文学习环境,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现在的中专学生,除了学习以外,对什么都感兴趣。作为教师,我们要把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引回课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需要为他们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培养学生敢于说话,敢于争辩,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比如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我在上课时,并没有一上来就按照课文进行讲解,而是先问同学们吃的荔枝是什么样子的(可以用比喻来说明),分成几部分,荔枝的产地是哪里,家里是如何保存荔枝的,等等。这些基本问题学生回答踊跃,活跃了课堂的气氛。然后,老师在投影仪上放一些和荔枝有关的诗词和历史文献,帮助学生发现诗词和文献中的问题,自由讨论发言,再根据课文找到相关的解释。这样,学生就在轻松的课堂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学”。个性化的语文教学,必须有轻松幽默的一面。轻松的教学、幽默的启发,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创设教学的情趣和氛围,产生幽默中不失本分,欢乐中不乏启发的教学效果。

2、鼓励创新,保护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

现在的中专学生思想比较活跃,想法也很多,他们的意识带有强烈的现代气息,对一些课文的理解和教参、老师的见解不同。老师不能全盘否定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在语文课堂上,只要言知有理,我们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给学生留下创造的空间。

比如,在学习《项链》这一课中,我要求学生给课文续写一个结尾,是一次想象力的训练,大部分学生在最开始时都是沿着课文的思路给女人公一个悲剧的结局,不是疯了就是死了。另外那部分学生写女主人公幡然醒悟。可以说这是最普通的两种结局,没有什么新意。在这种情况下,我帮助学生拓展思路,要求他们把自己当作女主人公,想象自己会怎样,加入现代意识和价值观念,这样,学生的想法变得多种多样,有的想象女主人公得回项链捐给了贫困的孩子,有的想象女主人公利用项链的钱自己创业,成为真正的贵妇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支粉笔,一本书”在现代教学中已远远不够。学生对于这种教法也已经厌倦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在目前众多教育教学手段中,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当属教育的前沿科技手段,教师在课堂中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但能借助媒体吸引学生眼球,还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因此,我们要在语文课堂教学尽可能多地运用视听、音像、电脑等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各种知识积累、释放、组合、撞击的舞台。

语文个性化教学第7篇

关键词:个性化;协作;培养;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8-064-01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协作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师生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建立一个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在平时语文教学实践中,重视语文作品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和感染,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及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课堂中,激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对语文材料的个人反应,使学生的个性激情飞扬。

一、应给予学生个性化合作交流的机会

学生有各自的交往群体,有自己的合作伙伴和学习上的榜样,他愿意与其交流,汲取知识的营养,除此还能锻炼他们的交际能力,所以应给予学生合作的机会,鼓励他们与同伴交流。例如:教学查慎行的古诗《舟夜书所见》时,复习相关故知后,我先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读读诗句,观察插图,联系注释和故知想想诗意。

在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组成四人小组按伙伴学习法进行学习,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小画家、翻译家、朗诵家、书法家中的一个角色,分别以特有的形式表达对诗的感悟;然后再由各小组推荐汇报学习结果,班上其他同学当小评委,与汇报的同学进行全班交流,教师只需在关键处进行点拨、调控。这样,学生不仅各取所需、各展所长,在充分民主、轻松愉悦、乐于探究的氛围中学习古诗、感悟古诗,而且在课堂中构建了“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交互式立体型交流网络,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张扬和体现,课堂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多元化感悟。

二、应该鼓励学生产生个性化疑团

鼓励学生由点到面,由表及里,循序渐进,进而宏观地把握整篇课文,提出切中要害的问题。俗话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众所周知:提问、质疑、解惑需要借助语言方能“公布于众”,思维与语言的最佳整合不仅使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得到提高,更能使学生得到感性思考与理性探索的智慧体验,语言展示与情感交融的成功体验,最终问出个性,答出思维碰撞的火花,表现智慧和情感经历。

例如:教学《会摇尾巴的狼》一课时,读题后可引导学生质疑。可问:“读了课题后,有你感到纳闷的地方吗?”或“读了课题后,谁有话要说?”等等,学生肯定能找到学习的矛盾之处,于是他才会主动地去展示交流和认知。如:“狼是怎样摇尾巴的?”“狼会像狗一样摇尾巴吗?”“狼为什么要摇尾巴?”等,教师只须顺势点拨,引导学生质疑、释疑。这样让学生有话要说才达到了质疑的真正目的。

三、指导个性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确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有个性、有喜好、有悲伤、有寂寞。每篇课文在不同的读者眼里有不同的独特感悟,根据各自的生活体验也有不同的读法,可能出现多种感悟。

例如:教学《精彩的马戏》这篇课文时,我先由各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马戏节目进行自主学习,讲到黑熊踩木球的紧张气氛时,有的同学亲眼见过这种马戏节目,也有的同学见过不同的黑熊踩木球,在不同的场地,马戏的精彩程度及观众的不同感受,每个学生个体都会有自己的个人体验,读这段话时也会尽情地表现个性、展示个性。当然,教学中应及时、适时地给予学生肯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树立自信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

四、教学中要善于运用个性化的激励机制

一要用好眼神,首先要和学生建立视线的接触,目光和眼光应该具有亲和力,亲切自然,饱含着对学生的信任和期待;二要用好脸部表情,严肃中不失温柔,多对学生微笑,给他勇气,使其建立自信,肯定地点点头,让他信心十足;三要用好手势、走势和站势,手势舒展自如,注意摆动的程度;四要运用生动的口头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情感。例如,与学生交流时可以问问:

“虽然你说得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听你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你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我很感谢你。”

“你觉得还可以怎么读,试试看行吗?”

“你真的很棒,看样子我要拜你为师了。”等等。

也可以运用一些鼓励性语言,鼓励当时发挥不好的、紧张的,或一部分后进生。运用关怀式语言,既亲切又能为他们这部分学生建立自信,从而改变自己,走向成功。例如:

“你不要紧张,再来一次好吗?”

“不错,不错,希望你下次再接再厉!”

“你不要紧张,老师能和你一起读吗?”

语文个性化教学第8篇

一、个性化教学的实质

个性化教学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教师、学生、作者、编者)的思想、情感、体验和感悟。所谓的个性化教学是指以“个性化的教学内容”为中介,师生双方具有的个性化的教和学的共同活动。具体的说,就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落实“以人为本”的现念,遵从学生个性发展的宗旨,选择个性化的教学中介,通过教师具有个性化的教学组织和引导,注重因材施教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与教师个性化的教融为一体。在此过程中,充分尊重了学生的选择与思考、情感与体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换而言之,语文的个性化教学就是在语文的实际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努力,在师生对话、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生生对话等系列过程中,为学生搭建一个平等的对话平台,让他们的个性有一个自主、健康的发展空间,从而就避免了以往的“考试得高分的乖学生、乖孩子缺少主见、缺少创新、缺少能力,结果社会不认可”的怪现象。

二、个性化教学的渊源

“个性化教学”虽是顺应当前时代的需要、课改的精神提出,是个新出现的词,其实是有很深的历史渊源的。换句话说,倡导“小学语文的个性化教学”既是顺应当前社会改革的实际需要,也是继承优良传统的正确选择。中国的教育史至今已有二千多年,从教育实质上讲,这二千多年的教育史可说是一部语文教育史。在这二千多年的历史中,“尊重个性、张扬个性、发展个性”一直是其中的重要旋律,使得我国二千多年的语文教学一直以来都生机蓬勃。

三、个性化教学的实施

个性化教学的实施是一项浩大而复杂的工程。在此,笔者想根据教学的实际工作中的教与学两个方面作些思考:

1.教师“个性化的教”

语文的个性化教学,最终落实在师生双方的教学活动中。虽然我们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但也要防止由“教师中心”的极端滑向“学生中心”的极端。所以,在实际的“个性化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仍起着科学的联结活动双方的关键的引导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在实施个性化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做好个性化的“四读”。

第一、个性化的“读学生”。教师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确定学生的主体观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学生个性自由、健康、快乐的发展为宗旨,这一点已为绝大多数的教师认识,故不赘述。同时,教师要努力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做好教学的先期准备: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习惯以及家庭生活背景,尤其是学生的语文学习方面的差异。正所谓:“知其心”才能“救其失”。

第二、个性化的“读教材”。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缺少读教材的主动性,更谈不上“个性”,因为“教参”包办了一切,“教参”对教材的解读先入为主的占据了教师的阅读空间。但是新课程的实践中,在个性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先对教材有自己的个性化的阅读、理解,结合自己生活阅历来理解、阐释教材及课文。通过教师的有个性、有创意、有发展的阅读理解,读出作品的精神与魅力,读出有自己个性色彩的感悟和收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我们教师自己对教材都缺少个性化的解读,找不出“自己的哈姆雷特”,又如何引导学生去“寻找自己的哈姆雷特”。换句话说:没有个性化的学习习惯的教师是培养不出有个性化的学习习惯的学生的。

第三、个性化的“读自己”。在以往“应试教育”的桎梏下,我们教师其实有过“个性化的读教材、读学生”,但担心与“教参”、与考试的标准答案不符,所以只能将教参的答案照搬了事,埋没了自己的思想。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便是解放了教师,倡导教师的素质发展带动学生的素质发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敢于破除陈规陋习,敢于张扬个性,敢于用自己丰富的生活阅历来诠释知识,敢于把自己对语文、对生活的真实想法、真实理解“读”出来,用教师的个性色彩来铺就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应灵活处理教材、教参和自己的思想认识,不必向以往一样看权威的眼色、看考试的风向教学,要实事求是地表达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否则,语文教学将失去底气,甚至于装腔作势,让学生从心底就瞧不起语文课。

2.学生“个性化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