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研究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部级期刊

Chinese Teaching & Studies

杂志简介:《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016/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争鸣、阅读鉴赏、写作指导、方法探索、课堂实践、教学案例、语言园地、文教随笔、教材教法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4-0498
国内刊号:42-1016/G4
全年订价:¥ 537.60
创刊时间:1973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复合影响因子:0.32
总被引量:641
H指数:7
  • 文学的作用

    作者:巴金 刊期:2013年第11期

    现在我直截了当地谈点有关文学的事情。我讲的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 知识饥荒

    作者:茅盾 刊期:2013年第11期

    去年有过一部“好评喷喷”的国产影片,名字记不清了,也没有上影戏院去看过,只在报纸上连天看见了广告和“影片”,现在还记得一句警句,说是“青年失学,失业,失恋的三部曲”。

  • 我的读书经验

    作者:郭沫若 刊期:2013年第11期

    读书读到57岁了,当然有些经验可谈,希望能提供读者一些参考。

  • 老师的那本诗集

    作者:欧阳明 刊期:2013年第11期

    校庆那天,很意外地见到了候鸟。

  • 生命的化妆

    作者:林清玄 刊期:2013年第11期

    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

  • 对一分为二的思考

    作者:吴官正 刊期:2013年第11期

    我赞成一分为二,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之一。那么,是否有时候也能“一分为三”呢?

  • 鲁山山行

    作者:康保 刊期:2013年第11期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 西江月

    作者:黄勇 刊期:2013年第11期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 《记与欧公言》译评

    作者:丁之境 刊期:2013年第11期

    【原文】欧阳文忠公尝言:“有患疾者,医问其得疾之由,曰:‘乘船遇风,惊而得之。’医取多年拖牙@为桅工手汗所渍处,刮末,杂丹砂、茯神之流,饮之而愈。今《本草注·别药性论》云:‘止汗,用麻黄根节及故竹扇为末服之。'”

  • 卖白菜(节选)

    作者:莫言 刊期:2013年第11期

    1967年冬天,我12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

  • 耳朵热了,有人想

    作者:朱成玉 刊期:2013年第11期

    按照中国传统的说法,耳朵热了,说明有人在念叨你。而在科学家眼里,哪一边的耳朵热,就证明哪一边的大脑正在忙着。或许是忙于高端科技的研发,或许是在斟酌一个广告创意,也或许正在为前程殚精竭虑,或许是在推敲一句诗歌,语不惊人死不休,也或许正在编织一串谎言,大珠小珠落玉盘。

  • 工作与人生

    作者:王小波 刊期:2013年第11期

    我现在已经活到了人生的中途,拿一日柬比喻人的一生,现在正是中午。人在童年时从朦胧中醒来,需要一些时间来克服清晨的软弱,然后就要投入工作;在正午时分,他的精力最为充沛,但已隐隐感到疲惫;到了黄昏时节,就要总结一日的工作,准备沉入永恒的休息。按我这种说法。

  • 丘吉尔《我的早年生活》三人谈——成功亲睐笨小孩

    作者:谭恩棪 刊期:2013年第11期

    读完丘吉尔先生的《我的早年生活》,我不仅感叹,成功常常偏爱笨小孩。

  • 爱在深处

    作者:马红 刊期:2013年第11期

    人生可以品尝到许多种幸福,但有一种幸福,是独特的,是值得我们一辈子珍惜的,那就是做家长的幸福。那是一种藏在深处的爱,疏而不漏,掷地有声。作为一名家长,读完了丘吉尔的《我的早年生活》,我更加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每一朵花都会开放”。

  • 丘吉尔如果生长在当下中国

    作者:谢云波 刊期:2013年第11期

    新改编的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中,增添了丘吉尔的《我的早年生活》一文。这篇美文,不仅让学生对丘吉尔的早年生活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更应该引起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诸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