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研究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部级期刊

Chinese Teaching & Studies

杂志简介:《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016/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争鸣、阅读鉴赏、写作指导、方法探索、课堂实践、教学案例、语言园地、文教随笔、教材教法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4-0498
国内刊号:42-1016/G4
全年订价:¥ 537.60
创刊时间:1973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复合影响因子:0.32
总被引量:641
H指数:7
  •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作者:季羡林 刊期:2013年第04期

    当我还是一个青年大学生的时候,报刊上曾刮起一阵讨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微风,文章写了一些,议论也发表了一通。我看过一些文章,但自己并没有参加进去。原因是,有的文章不知所云,我看不懂。更重要的是,我认为这种讨论本身就无意义,无价值,不如实实在在地干几件事好。

  • 读书的习惯

    作者:钱歌川 刊期:2013年第04期

    人类的知识大都是从眼睛输入的,用耳朵听来的东西,毕竟有限,所谓耳食者流所得到的知识,不外乎是一些道听途说,学生治学,固然要听,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在读。英国大学里有些学生终年不去听讲,学校里也让他们如此,而且多认为他们是优秀学生,考试起来果然比每天去听讲的学生成绩还要好,因为勤读胜于勤听,名师讲授,同学共享,只有自修,才...

  • 三味药房

    作者:胡适 刊期:2013年第04期

    一面要保持我们求知识的欲望,一面要保持我们对于理想人生的追求。有什么好法子呢?依我个人的观察和经验,有三种防身的药方是值得一试的。 第一个方子只有一句话:“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与积聚,都是因为要解答问题,——要解答实用上的困难或理论上的疑难。

  • 猎手

    作者:贾平凹 刊期:2013年第04期

    从太白山的白麓往上,越往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 这猎手粗脚大手,熟知狼的习性,能准确地把一颗在鞋底蹭亮的弹丸从枪膛射出,声响狼倒。但猎手并不用枪,

  • 寒山子

    作者:指尖 刊期:2013年第04期

    过西阊门,姑苏城外,枫桥镇,寒山寺。 下午时分,阳光佳好。稀见的暖意让人恍惚。仿若旧事重现,梦再来。 但见人头攒动。想必均为那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而来。可不,一进去,这句诗便如繁华扑面,被很多名人以墨警示,横竖反复,怕人不知。这景象,

  • 本色

    作者:罗兰 刊期:2013年第04期

    台北曾经上演过的一部电影《樱花恋》,里面的女主角是位日本姑娘,因为想要去动手术做双眼皮,使她的美国丈夫大生其气。 日本姑娘想做双眼皮的目的是要使自己变得像美阉人,她以为那样“会使丈夫觉得她更可爱”。

  • 竹枝词

    作者:刘禹锡 刊期:2013年第04期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刘禹锡的《竹枝词》一共两组11首,都是刘禹锡在被贬为夔州刺史期间所作,这首诗是《竹枝词九首》中的第九首。 “

  • 临江仙·夜归临皋

    作者:苏轼 刊期:2013年第04期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相传苏轼写这首词后当时许多人以为东坡居士已不在人世,吓得当时黄州的地方官立即赶往临皋。因为苏轼当时在黄州是被贬戴罪之身,他的生死地方官是有责任的。

  • 《晏元献诚实不隐》译评

    作者:林枫竹 刊期:2013年第04期

    晏元献公①为童子时,张文节②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适值御试进士,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③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及为馆职时,天下无事,许臣寮④择胜燕饮。当时侍从文馆士大夫为燕集,以至市楼酒肆,往往皆供帐⑤为游患之地。公是时贫甚,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

  • 从孩子得到的启示

    作者:丰子恺 刊期:2013年第04期

    晚上喝了三杯老酒,不想看书,也不想睡觉,捉一个四岁的孩子华瞻来骑在膝上,同他寻开心。 我随口问:“你最喜欢甚么事?”他仰起头一想,率然地回答:“逃难。”我倒有点奇怪:“逃难”两字的意义,在他不会懂得,为甚么偏偏选择它?倘然懂得,更不应该喜欢了。我就设法探问他:“你晓得逃难是甚么?”

  • 市集

    作者:沈从文 刊期:2013年第04期

    廉纤的毛毛细雨,在天气还没有大变以前欲雪未能的时节,还是霏霏徽微落将下来。一个小小乡场,位置在又高又大陡斜的山脚下,前面濒着般艨儿的河,被如烟如雾雨丝织成的帘幕,一起把它蒙罩着了。 照例的三八市集,还是照例的有好多好多乡下人,小田主,买鸡到城里去卖的小贩子,花幞头大耳环丰姿隽逸的苗姑娘,以及一些穿灰色号褂子口上说是来...

  • 寒宵

    作者:郁达夫 刊期:2013年第04期

    没有法子,只好教她先回去一步,再过半个钟头,答应她一定仍复上她那里去。 酒也喝得差不多了。左右几间屋子里的客人早巳散去,伙计们把灰黄的电灯都灭黑了。火炉里的红煤也已经七零八落,炉门下的一块透明的小门,本来是烧得红红的,渐渐地带起白色来了。

  • 莫把“拒善”说“崇尚”

    作者:寇章云 刊期:2013年第04期

    相信很多读者阅读过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徒一步,再走一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一文后,不仅会信服文中所寄寓的人生经验。也会对文中写到美国小孩子的行为有些迷惑:他们竟不顾一起去玩耍的小伙伴——“我”的安全,还嘲笑“我”在悬崖上进退两难,又不负责任地各自离开,这到底怎么了?

  • 横看成岭侧成峰

    作者:陈茜菲 刊期:2013年第04期

    古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观景要选择不同的角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景物的不同特点,才能观出新意。面对意蕴丰富的文章,我们也应该从多角度去解读,才能品味出文章的韵味。《走一步,再走一步》就是这样一篇值得多角度解读、反复品味的文章。

  • 路在脚下

    作者:胡红燕 刊期:2013年第04期

    每次朗读《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都会把我带人当时的环境,而使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在黑夜一步步脱险的情景,他由毫无信心到萌发信心,至信心大增,清楚地感悟到小要想着远在下耐的岩石,而要着眼于耶最初的一小步,走自己脚下的路,直达到自己想要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