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哲学

现代哲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Modern Philosophy

杂志简介:《现代哲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071/B,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治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问题讨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西比较哲学、西方哲学研究、逻辑学研究、研究生论坛

主管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
主办单位:广东哲学学会
国际刊号:1000-7660
国内刊号:44-1071/B
全年订价:¥ 20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政治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42
复合影响因子:0.23
总发文量:1414
总被引量:4312
H指数:21
引用半衰期:8.2857
立即指数:0.0183
期刊他引率:0.9723
平均引文率:21.422
  • 事物化与物化:从韦伯到青年卢卡奇

    作者:张一兵 刊期:2015年第01期

    韦伯将马克思的历史现象学批判指认为“价值合理性”之后,将颠倒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直接指认为祛魅化——Versachlichung(事物化)之后的真正中立的社会事物(Sache);青年卢卡奇却再次颠倒老师韦伯的资产阶级立场,反将事物化(世俗化)否定性地贬斥为Verdinglichung(物化),并在马克思那里找到了拜物教构境中的支持。

  • 从康德的“自在之物”——马克思“物化”到黑格尔的“事物自身”概念的一次哲学史溯源

    作者:张义修 刊期:2015年第01期

    马克思使用的两个“物化”概念分别由“Ding”和“Sache”这两个德语名词衍生而来,而康德与黑格尔对这两个词的使用折射出德国古典哲学对“物”的转折性理解。康德改写了传统认识论对“物”的定义:物(Ding)不是外在于主体的纯然客体,而是理性建构出来的认知对象。而黑格尔阐明了静观的对象之物(Ding)向实践的关系之事物(Sache)的辩证发...

  •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物”与“事物”——对物化和事物化概念的一个文本考察

    作者:李乾坤 刊期:2015年第01期

    对物化与事物化概念的研究应该回到物与事物概念上面。黑格尔在批判康德物自身预设的同时对物与事物概念首次作出了清楚的划分,这是我们研究马克思物与事物概念的重要参照。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以物这一概念指称了资本主义经济现实的现象层面,在批评物性现象的同时,马克思深入到了具体的历史的资本主义事物性结构以及人对...

  • 失落的“事物化”——关于德法《资本论》中“Versachlichung”的翻译问题的研究

    作者:刘冰菁 刊期:2015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日本哲学家广松涉物象化(Versachlichung)概念的提出,马克思的物化理论再一次成为学界热议的焦点。据此,本文从马克思修改的第一版法文《资本论》第一卷出发,在对比马克思亲自写作的德法两个版本《资本论》的基础上,试图重新还原马克思对这一概念及其物化理论的态度和阐释,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后期的物化理论批判以及这...

  • 重构价值哲学:从价值判断出发

    作者:孙志海 刊期:2015年第01期

    价值判断是价值哲学的研究对象,分为原子性和复合性两大类。原子性价值判断具有简单明晰性,是复合性价值判断的来源。伦理规范无判断之义和判断形式,不是价值判断;价值判断无规范之义和规范形式,不具有规范性。价值判断是事实判断的一种类型,语法形式是Sis P,适用命题逻辑的推理规则。应当句仅是伦理规范的语法形式。价值哲学的问题体系...

  • 虚无主义与现代性批判:尼采与马克思

    作者:张文涛 刊期:2015年第01期

    尼采与马克思在生存时代、哲学观念、思想气质等方面,均有很强的可比性,而且在他们与西方现代性的批判性关系上面,尤其如此。早在百余年前,尼采便已明确提出“现代性批判”的概念,而近年来国内学界也已越来越注重从“现代性”这一重大理论视域切入对马克思思想的深入研究。本文拟从(一)现代性与虚无主义,(二)资本、商业与虚无,(三)...

  • 叙述定向:新启蒙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作者:张立波 刊期:2015年第01期

    新启蒙运动的命名缘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其映照和折射下,新启蒙运动获得了自身的历史塑像。随着思想文化界形势的变化,新启蒙运动的倡导者们不断改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叙述策略,把组建最广泛的联合阵线作为根本的目标。新启蒙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并不存在单一的线性逻辑,与其说前者构成了后者的起源语境,不如说后者构成了前者的叙述...

  • “有形所得”与“无形所获”——集体化时期村干部履职中的激励逻辑

    作者:张海荣 刊期:2015年第01期

    通过深入乡村调研了解到,农业集体化时期,尽管一而再再而三地受政治运动的整肃,村干部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样频繁更换。制度建立后,大队书记或大队长连续任职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情况并不鲜见。如此,便引申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村干部历经运动的整肃还能够不懈地坚持,换句话说,支撑他们长时间履职的动力是什么。...

  • 中共早期历史语境中的革命道路范式转换的效应要素

    作者:王永乐 周利生 刊期:2015年第01期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和创立范式科学理论内涵并给予论证是在1923年①,这比被学界广泛接受的库恩提出的范式理论早60多年。中国共产党极力创立范式理论是和中国革命道路的特殊性紧密关联的。在中共早期历史语境中,十月革命示范版的城市中心道路成为中国革命早期的首选革命道路范式有着多重效应。其中心理认同示范效应、哲学认知洞穴效应、强制...

  • 胡塞尔的未竟中国行——以及他与奥伊肯父子及杜里舒的关系

    作者:倪梁康 刊期:2015年第01期

    梁启超于1920年3月从欧洲回到上海。而后于9月创立“讲学社”,计划邀请国际名哲来华讲学。张君劢提供的德国哲学家人选中有胡塞尔。但奥伊肯作为重要顾问,并未推荐他曾十分看重的胡塞尔,而是推荐了杜里舒。因此之故,胡塞尔与中国失之交臂。但张君劢和张东荪在1922年均发表了含有对胡塞尔现象学介绍内容的文字,使得国人当时已经对胡塞尔的思...

  • 海德格尔与形而上学的“渊基”

    作者:王庆节 刊期:2015年第01期

    在海德格尔的眼中,形而上学首先不是一门抽象教授的哲学学科,而是我们人类在自然宇宙大化中的一种具体生活和生命生存的方式。所以,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导论》不是一部将复杂艰深的学科简化、浅化,以助年轻学子顺利入门的导读性教科书。相反,它召唤、引导喜爱哲思的人们回到我们今天称之为“形而上学”的那个东西的生根处、发源处,回到我...

  • 苏格拉底是否信仰雅典城邦的神——基于德尔斐神谕的考察

    作者:黄启祥 刊期:2015年第01期

    苏格拉底是否信奉雅典城邦的神是希腊哲学研究中经久常新的主题。有的学者认为苏格拉底的宗教信仰不值得严肃对待;有的学者明确肯定苏格拉底不信雅典城邦的神;有的学者虽倾向于认为苏格拉底的信仰是真诚的,但是也不承认他信仰希腊传统宗教的神。本文拟通过对苏格拉底的人生和哲学至关重要的德尔斐神谕来探讨这个问题。首先考察苏格拉底对德尔...

  • 走向情感建基的先天伦理学——胡塞尔和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

    作者:陈志远 刊期:2015年第01期

    胡塞尔对康德伦理学总体持否定态度。他既认为康德伦理学错误地使用理性主义的先验方法,也认为康德忽略了情感现象学分析,尤其是错失情感先天性主题,从而最终走向了道德形式主义。本文考察了胡塞尔的反康德论证过程及其合理性。

  • 爱尔兰根学派的建构伦理学与实践哲学

    作者:莫斌 刊期:2015年第01期

    爱尔兰根学派学者卡姆拉、洛伦琛等人的建构伦理学作为一种对元伦理学的批判分析和补充,致力制定道德实践的可行性方案,使其满足于语言的批判。在建构主义哲学框架下,爱尔兰根学派重新描述伦理学和实践哲学的关系、以及哲学人类学和伦理学之间的关系。在对语言的批判中,爱尔兰根学派的建构主义方案回应了一个疑问:“语言的开放性”能否作为...

  • 以道治国与以德治国——儒道治国理念的比较

    作者:罗安宪 刊期:2015年第01期

    如何治理国家,法家提倡以法治国,儒家提倡以德治国,道家提倡以道治国。以法治国强调法制,以德治国强调仁政爱民,以道治国强调无为而治,强调道德风尚的养成。以法治国、以德治国、以道治国,并非相互对立,而是可以相容并相互补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