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现代主义的艺术特点

现代主义的艺术特点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10 16:28:46

现代主义的艺术特点

现代主义的艺术特点第1篇

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迅猛的发展,这一发展带给人类文化的推动力量是难以估计的。当电影叩响艺术大门的时候,人们并未意识到它将成为21世纪所有人的艺术宠儿,随后广播电视艺术的蓬勃发展,使现代声、光、电技术一举步入艺苑中心,从而使历史久远的传统艺术为之失色。然而,最令人惊奇的是60年代以来迅猛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和80年代以来的网络艺术,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挺进人类的艺术领域,使艺术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 后现代主义理论的来源

1966年,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文图里发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他肯定了现代建筑对人类居住空间的贡献,但指出国际主义风格已经走到了尽头,必须找到一种全新的、不同于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来满足社会生活多样化的需求。[1]

20世纪70年代,英国艺术理论家查尔斯·詹克斯最早在设计领域提出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出版了《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等著作。

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斯特恩在他的《现代主义运动之后》一书中提出“所谓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一个新的侧面,并非抛弃现代主义,建筑要重返‘正常的’途径在于探索一条比现代主义运动先驱者们所倡导的更有含蓄力的途径。”[2]

罗伯特·文图里、查尔斯·詹克斯和罗伯特·斯特恩这三位大师的学说构成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基础。

2 后现代主义的美学特征

受哲学思潮与社会文化趋势的带动,后现代主义有着独特的美学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

一,传统构件的非传统组合。对传统的题材采用各种非传统的工具、技巧进行非传统的重新组合。二,理性与非理性的互补。三,历史主义。对传统的要素实行“戏弄之”的原则。四,俚俗化倾向。通常表达的主题往往倾向于通俗文化和市井文化。例如将七个小矮人的形象作为建筑立面的浮雕。五,接受美学的特征。艺术理论家沃尔夫冈?伊瑟尔,在著作《本文的召唤结构》中提出了“召唤结构”的概念。他认为,“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

3 网络艺术所体现出的后现代主义特点

网络艺术由于其独特的艺术样态和传播手段,呈现出其不同于传统艺术的后现代主义特点。

3.1 无限重复创造性

网络艺术作品的题材往往都来源于传统的题材,但是以新的方式进行重新构思,通过网络传播后,具备了被无限次重复创造的可能性,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的“传统构件的非传统结合”特点。在传统艺术中,艺术作品一旦被创造出来,就被永久的固定下来了。但是在网络艺术中,艺术作品被人们进行各种重新创造,得出一些异于原始作品的新作http://品。例如,艺术大师杜尚在蒙娜丽莎的脸画上两撇胡子,这幅新的作品被命名为《lhooq》。

3.2 嬉戏性

网络艺术的“嬉戏性”的特点主要体现为对被奉为经典题材的戏弄,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的“历史主义”特点。在网络上,许多人在“据说已经完成”的艺术作品上,进行各种数字化操作,将作品随心所欲地涂抹和删改。例如《ceo李煜的悲惨世界》、今何在的《悟空传》。约翰·杜卡斯在《艺术哲学新论》中说:“有些美的东西并非是艺术品,而有些东西是艺术品但却不美。依此看来,无论美与艺术这项活动之间的关系在现实中多么密切,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任何本质的关系。”[3] 可见在网络艺术,不美的艺术品越来越多,显示出当代人的审美范围不断扩大的倾向。

3.3 大众化

在传统艺术中,精英文化处于主导地位。网络的开放性和平等性为网民提供了自由平台,网民可以相对自由地畅所欲言。网络艺术不再是艺术家的专利,一元话语霸权被解构。

网络艺术的大众化特点使公众成为艺术的主体创造者,同时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的俚俗化倾向。创造者考虑到作品要面向大众,网络艺术的主题往往倾向于通俗文化。例如在第17届韩日世界杯期间,大小网站遍布足球的“酷评”。当中国队冲击16强出线未果时,网上出现戏仿任贤齐经典歌曲《心太软》的球评:“你总是腿太软,腿太软,把所有好球都射不进网,头脑总是简单,配合太难,不能出线,就别勉强。”

3.4 互动性

互联网结束了艺术审美的私密空间,却创造了交互共享的网络艺术。在作者、作品和欣赏者这个三角形中,欣赏者不再是被动的,是形成作品的又一股力量。

弗·杰姆逊曾说,现代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时间性的模式,而后现代主义则是一种空间性的模式,从时间向空间的转变使时间的历史感被挤压到平面中,导致历史深度感的消失。[4]这种后现代时空观的变化在网络文学中得到鲜明的印证。网络文学没有时间的概念,它将时间化为空间,用在线空间改变或延伸时间。网络文学没有终止的概念,因为作者失去了终止自己作品的权力,而是把这种权力交给了在线空间的网民。

这种互动性同时还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理论中的“接受美学”特点。接受是读者的审美经验创作作品的过程,它发掘出作品中的种种意蕴。创作者通过作品与欣赏者建立起对话关系。网络艺术的互动性引起读者的接受审美,引起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现代主义的艺术特点第2篇

一、现代陶艺的发展

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陶瓷艺术不断的在现代艺术熏陶之下,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陶艺家们试图突破传统陶瓷工艺和审美的局限性,不断尝试和开拓新的陶艺创作手法和表达方式,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传达.这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现代陶瓷艺术的新态势。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往往对于事物的视觉形象带来的张力、色彩的冲击力以及事物的新奇性的需求在逐渐增强,审美角度也越来越多元化.在一般传统意义上的陶艺是一种写实为主的古典之美,现代的陶瓷意识是一种具有抽象的现实浪漫主义的存在形式。在创作陶瓷的过程中,把现代艺术的艺术元素融合在陶瓷材料上,用来塑造出一种区别于传统的视觉形象。

二、现代艺术观念对陶瓷艺术的整体影响

(一)艺术表现形式的影响

现代的艺术观念以及表现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就是抽象艺术的影响,抽象表现主义是在二战以后的一个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抽象表现主义最早实践者是美国彼得·沃克斯,他把毕加索陶艺和波洛克行动画派的艺术融合了起来并将其发扬光大,把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融入到自己的陶艺理念中,用一种全新的创作观点和表现形式把自己的构想和内心在作品中展现出来,这不但欣赏者能过了解作者的内心还可以同作者产生共鸣,抽象表现主义风格的出现对于世界陶艺界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其次就是波普艺术。波普艺术就是流行艺术的简称,我们又将其称新写实主义。是一种在美国的现代文明的不断影响下衍生出的一种国际性艺术形式。波普艺术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衍生了其他很多不同的艺术形式,例如大地艺术、人体艺术以及观念艺术等。一些个性张扬的艺术家为了增强现代陶艺设计中的装饰性、市场性将波普艺术于陶艺结合起来。对于当时的年轻人,这种突破传统的、夸张的、怪异的、刺激性以及具有强烈的色彩的事物给他们带来了震撼的视觉冲击感。最后就是超写实主义风格。这是一个在20世纪60年代盛行于美国的一个艺术流派。在超写实主义风格的陶艺作品中,主要的标志就是装饰风格的真实性,主要使用的装饰手法是丝网印刷,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把陶瓷贴花纸技术,这种陶瓷工艺成为陶艺发展的主流。超现实主义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莱文。莱文把写实主义的手法与怀旧的题材使有效的结合起来,让自己的作品达到了超高的水准,成为了世界公认的陶艺界超写实主义大师。

(二)陶瓷艺术发展的影响

首先就是积极影响。纵观陶瓷艺术的发展史,在每一个时代特定的社会背景、文化特点下都有着不同的陶瓷艺术表现形式,陶瓷艺术所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和文化气息也各有千秋。在现代陶艺创作观点和理念异常活跃的背景下,陶瓷的表达形式也是多元化的。现代陶瓷艺术在设计构思上更能反映出当代人的特有的文化特色、生活习惯以及审美观点等。现代人们用独特的构思性、新奇的创意性、敏锐的观察性不断的捕捉着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在具有代表意义的文化,然后把这些元素不断的与陶瓷艺术揉和在一起演变成现代的陶瓷艺术形式。现代陶瓷艺术把侧重点放在了造型的观赏、美感上,摒弃了传统意义上以功能为主的特点。为陶瓷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无形的推动作用。其次就是消极影响。在一方面来说,当代社会的媒体、网络对现代陶瓷艺术的推广相对是极其匮乏的,人们对于陶瓷艺术了解不深,对于陶瓷艺术的发展有了滞后性的影响。另一个方面就是传统的陶瓷艺术观念,强调的是“创造个性”,但是随着高科技对陶瓷艺术创作的直接介入,影响了陶瓷艺术的工艺性,在本质上摧毁了传统陶瓷艺术中的工业艺术模式,而鲜明地体现了现代艺术中的通俗性和社会大众性的主要基本特征。

(三)审美观点的影响

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传统陶瓷艺术的装饰手法和审美习惯。首先缺陷美的发展,在传统的陶瓷审美标准里主要是造型的精美性、器型的规矩性。在现代艺术观念的不断影响下陶瓷在造型的美感上成为了陶瓷创作的主要价值,审美价值上追求材质的缺陷美。在陶瓷的材质上缺陷美变成了艺术家们不断追求的方式。例如,法国的陶艺家克洛德在创作过程中无意地利用搓泥板形成的空洞而产生的瑕疵,就充分的表达了艺术家个人情感观念。其次就是,装饰技法的缺陷美。现代的陶艺工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充分的利用了釉的特性,对于它产生的开裂、剥离、缩釉以及流釉等因素,融入到陶艺的造型中,形成了一种新的美感,这无疑是一种升华了的自美感。最后就是造型手法的时代性,现代的陶艺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更尊重自己内在的感受和随行发挥的手法,来表现和把握来陶艺艺术的本质,随意的背后隐藏的是多年艺术浸染和锤炼的结果。现代的陶艺造型在结构上也打破了传统的陶艺造型手段从而逐渐的形成了现代陶瓷艺术与众不同的的艺术风格。

三、结语

现代主义的艺术特点第3篇

一、现代主义辩证法

令弗雷德在美国批评舞台崭露头角的,是他为诺兰德(Kenneth Noland)、奥列茨基(Jules Olitski)和史特拉(Frank Stella)的“三位美国画家展”(1965)撰写的目录论文。在其中,弗雷德有一个提纲挈领式的断言:类似一种现代主义辩证法的东西,已经在视觉艺术中运作了大约一个世纪。他认为,从马奈到综合立体主义和马蒂斯,“绘画从再现现实的任务中不断撤退”,“而日益关注那些内在于绘画自身的问题”。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艺术,已经不再像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那般与外部社会密切相关,富于雄心的艺术越来越关心“各种内在于自身的问题和课题”,而内在于自身的问题主要是形式问题。这尤其是现代主义要致力于解决的东西。而艺术家对形式问题的不断解决,佐证了黑格尔式的艺术史观念:风格根据一种内在的动力或者辩证法而相互连续,而不是对整个社会中的社会、经济、政治各方面的发展作出反应。

弗雷德试图用“现代主义辩证法”这个概念,来说明绘画艺术内部运行着的“持续的革命”,那种“不间歇的、彻底的自我批判”。显然,在弗雷德看来,存在相对独立于外部条件的“艺术的内部”,而现代主义就因专注于“内部”问题而不断发展。我们需要稍作辨析的是,在黑格尔那里,“辩证法”首先要求存在一个自我运动的主体——“精神”,那么弗雷德所谓的“现代主义辩证法”的主体是什么?显然是“形式”。但是,如果抛开艺术家而说形式在自我运动和自我发展,就会像李格尔、沃尔夫林一样,染上黑格尔式的历史决定论腔调。弗雷德显然不能认同那种过强的黑格尔主义,而强调艺术家个体的作用,他在为格林伯格辩护时说到,如果存在“一种内在的艺术逻辑”,那也是艺术家们在致力于解决刚刚过去的艺术所抛出的形式问题时做出决定的结果。即,作为个体的众多艺术家对形式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构成了现代主义永无止歇的动力。

而现代主义中形式课题的提出和解决,显然源于对媒介的意识。应该说,构成画面的线条、色彩等形式要素,在抽象绘画出现之前,就已作为独立的价值受到艺术家们的重视,而且画家在画面上安排形式要素时,多少总要结合画布的物理特征(比如平面性、长宽的比例)——即对画布的实在特征有所意识。但是,只有到格林伯格的形式主义理论,才将艺术家(比如塞尚、立体派画家)那里早已潜伏多年的媒介问题推到前台。他在《现代主义绘画》(1960)中指出,现代主义意味着以康德的方式,从内部展开不断的自我批判,以寻找到“每一种特殊艺术中独特的和不可还原的东西”,并且认为:

每一种艺术独特而又恰当的能力范围正好与其媒介的性质中所有独特的东西相一致。自我批判的任务于是成为要从每一种艺术的特殊效果中排除任何可能从别的艺术媒介中借来的或经由别的艺术媒介而获得的效果。因此,每一种都将成为‘纯粹的’,并在‘纯粹性’中找到其品质标准及其独立性的保证。‘纯粹性’意味着自我界定,而艺术中的自我批判则成为一种强烈的自我界定。

现代主义因此是一个不断走向媒介纯粹性的过程。

与后来的弗雷德倚重于黑格尔不同,格林伯格构建现代主义理论主要借助康德的“批判”概念,其实多少拥有康德形而上学式的“奠基”冲动:探究各门艺术的根基——媒介的特性,从而划定其专属的有效范围。格林伯格这样做的结果,是倒向了一种还原论的本质主义。在《抽象表现主义之后》(1962)中,格林伯格很坚决地说:

在现代主义的检验下,越来越多的绘画艺术的惯例已被证明是可有可无的,并非根本性的。看起来,到现在为止已被证实的是,绘画艺术不可还原的本质只在于两个基本的惯例或者规范中:平面性以及对平面性的划定;仅仅对这两个规范的奉行就足以创造一个能被体验为一幅绘画的物品:所以,一张绷紧的或者钉在墙上的画布就已经作为一幅画存在——虽然未必就是一幅成功的画。

现代主义的艺术特点第4篇

【关键词】立体主义;视觉传达;抽象艺术

立体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成为对欧美艺术界影响最大的艺术流派,用几何形这种新的方式重新解释客观世界。立体主义将观众带入事物的构造性世界,对客观事物做透视幻象的处理,立体主义称自己的作品为“绘画客体”,来强调他们所创作的作品与客观现实中自然物这个“自然客体”是不同的,艺术的目的如果只是再现生活之中的“原型”,或是仅仅为了愉悦人的感官,那么艺术终究会被人类所抛弃,似真的表现客观世界已不再适合继续作为探索艺术的渠道了。鲁道夫・阿恩海姆曾写道:“倘若艺术只能复制自然事物……或艺术品不能使感官愉悦,那就没有正当的理由在任何一个已知的社会中为艺术保留一个崇高的位置。艺术之所以令人尊敬,是因为它有助于人理解这个社会和他自己,并把他所理解的和确认是真实的东西展现在他眼前”。

二十世纪的艺术整体上表现为抽象性,现代派艺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对客观世界相貌特征的表现越发减少,对事物细节的省略发挥到了极点,艺术形象日渐风格化。20世纪的西方现代艺术运动使抽象形态成为艺术的主流,它有着具象形态所难以达到的情感高度,抽象语言之后逐渐进入现代设计领域,也成为艺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视觉语言。在20世纪的艺术流派中,立体主义对设计抽象表现的影响是最具启发性的,本文将通过对立体主义特征的阐述使读者更加深刻的了解其对设计的启示作用。

一、立体主义绘画的特点

立体主义是很富有理念的一个艺术流派。一方面受后印象主义代表人物塞尚的影响,注重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刻画,立体主义将这种观念极端化,追求几何形体的美和形式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作画时不单单依靠视觉印象,还要依靠理性观念和思维。另一方面采用了古代埃及的作画理论,打破从一个视角观察事物的方法,将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平面都表现出来,然后加以组合。立体主义通过线条、平面以及色块把传统的三维空间用二维来表现,几何体成为立体主义画作的基本单位,艺术家将各个通过透视后具有独特特点和倾斜的几何体通过协调后达到平衡,形成物理立方体。在毕加索的很多人物画中,将人物头部的正面和侧面形象加以统一,塑造了一种同时从两个角度看头部的幻觉,形成了更加完整的形象。

立体主义一直努力在自己的画面中塑造真实的事物,与古典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不同的是立体主义表现的是被肢解了的真实,作品中的人物、场景等都是用分解了的几何形来表现。但我们不能就此认为这些绘画作品是艺术家不经过思考随意勾勒出来的,抽象艺术的线条、形状等都包含着深刻的象征含义,虽然称不上是艺术发展的巅峰,但却是观看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是经历了世界的错综复杂之后从中提炼出来的最本真和最概括的东西。

二、立体主义对设计造型的影响

立体主义不仅影响了视觉传达设计的设计观念和视觉组织形式,艺术家们敢于突破未知艺术领域的精神,也值得今天的艺术家学习。立体主义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立体主义用各种几何形体来表现物象,极大的解放了平面几何形,对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形式上的改变有极大的借鉴意义。立体主义有分析立体主义和综合立体主义两个阶段,分析立体主义从解剖、分析对象入手,在破碎的结构中保留着强烈的光线和某种空间感;而综合立体主义则是将多种不同的素材组合去创造一个新的母题,对事物重新构造和综合处理,这些绘画技巧在之后的视觉传达设计中都体现了出来,为现代设计提供了造型基础。毕加索作品《亚威农少女》是分析立体主义的代表作品,开创了立体主义的先河,这幅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意味,几何图形代替具象的图片成为设计画面的主要组成部分。

几何形的表现手法是对只有装饰意义的繁琐纹样设计的否定,将具体对象分析然后重新组合和综合处理,之后这种绘画过程得到更为理性的发展,逐渐从分析具体对象延伸到对平面结构的分析和组合上,并把这些组合规律化、体系化,强调在表现“真实”时理性规律的重要作用,这种观念在建筑设计和工业设计中也得以运用。

(二)立体主义为现代设计增添了新的设计元素和表现方式,设计转向了不同视觉媒介的组合,将立体主义的表现手法同象征主义的创作方式结合起来,以及在抽象画面中融入文字和字母,这些都丰富了视觉传达设计的设计媒介,也是对现代设计最早的诠释。

在综合立体主义阶段,毕加索和布拉克发明了拼贴的新技术,绘画时采用色彩和技术的综合方式,各种各样的材料都加入到绘画作品之中,如废报纸、沙子、金属等,打破了传统只用色彩表现的习惯,画面肌理和结构也更为复杂,这是在艺术作品表现媒介方面的革命,也是自艺术产生以来的重大变革。之后材料也广泛运用到现代设计中,视觉、触觉和心理感受具有共通性,因此艺术家要特别留意各种设计材料对人的视觉和心理的刺激,从即成的材料中得到灵感并将其转化为一种设计语言,运用这些视觉语言来表现自己的设计思想。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多新兴的视觉媒介被运用到视觉传达设计之中,也为其他的视觉艺术提供了借鉴作用。

(三)立体主义对外来文化的借鉴也为设计师提供了新思维,提倡设计思想和文化的复合性和多元性。立体主义的奠基人毕加索吸收了非洲原始的艺术形式,布拉克也以塞尚的绘画为创作源泉。在历史的长河中东西方艺术在碰撞中不断融合,如日本的浮世绘对西方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新艺术”运动和“工艺美术”运动再到后印象主义和立体主义等都吸收了其独特之处,开启了西方绘画革新的开端。在全球化的今天,需要将本国文化放在主体地位,借鉴与本国文化风格不同的艺术元素来增加作品的丰富性,庞大的艺术市场需要设计师创造出具有多元文化的作品。

结语

从绘画艺术每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特点可以看出同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特点,它们在人类视觉艺术史上同步行走。立体主义奠定了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形式基础,为视觉传达设计注入了新的血液,视觉艺术可以超越具象图画进入抽象的境界,对当时乃至现代设计都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但视觉传达设计的形式又不是立体主义所能涵盖的,设计是不断发展的历史,继立体主义之后的俄国“构成主义”、荷兰“风格派”和包豪斯设计学院都极大的促进了视觉传达设计形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现代主义的艺术特点第5篇

从历史角度说,艺术作为人类文化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审美发生学的研究已经证实,艺术的基本社会功能就是协同功能,通过艺术活动来教化社会成员,协调社会关系,传递文化、道德和行为方式,沟通社会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功能我们可以在原始艺术、古典艺术甚至一切前现代艺术中清楚地看到。

在前现代,艺术与社会的功能关系基本上是协调一致的,虽然在传统文化中不乏反抗现存社会的艺术,特别是面临巨大变迁的时代的艺术。但从总体上说,艺术和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及其意识形态是基本吻合的。倘使我们把艺术和社会的这种功能关系视作艺术的基本发展线索,那么,面对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我们便不难发现一个重大的转变,那就是现代主义艺术的基本面貌显然有别于传统艺术,与其说它是与社会相一致,毋宁说是与社会处于尖锐的对立。

如果我们对自浪漫主义以来的现代艺术稍作回顾,就可以清晰地发现整个现代主义文化的尖锐的对抗性质和颠覆力量。文学中,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范例。且不说它笔下那些流浪汉、失意者、妓女、黑色的维纳斯和形形色色的古怪人物,就其诗集的题目来说,是极具象征性的。新奇、怪诞、丑陋,一切过去不曾进入艺术殿堂的题材、内容和风格,在现代主义中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恶"与"花"其语义的对立在这里典型地披露了现代主义的一个基本倾向。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作品《阿维农少女》似乎是对造型艺术各种规则和趣味的有意嘲弄,古典主义的优雅趣味荡然无存。现代主义艺术家似乎与生俱来地就是反叛者。兰波说道:"新来者自由不拘地谴责前人。" 正像一些西方学者指出的,现代主义文化与西方传统(古典)文化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断裂。古典文化中被视为经典而存在的各种规范,在现代主义艺术家那里荡然无存;追求多变、不确定、稍纵即逝的审美经验,成了现代艺术家的渴望。恰如波德莱尔所言:"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和偶然。""这种过渡的、短暂的、其变化如此频繁的成份,你们没有权利蔑视和忽略。" [2]现代主义者不仅在自己和传统之间划出一个巨大的鸿沟,而且对当前的现实也深表不满。这一点在浪漫主义者那里已经初见端倪,现代主义更是偏激,尼采的格言可以视作这种取向的当然代表:"没有一个艺术家是容忍现实的。"

对当前日常生活现实的强烈不满,是现代主义艺术的一个重要动力,这种倾向在唯美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等诸种风格的艺术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现代主义艺术是对过去和现在的否定,其指向显然是未来。于是,乌托邦成了现代主义艺术的一个重要标志。

如果我们把现代主义视为一个总的文化风格,一种文化大风格, 那么,其总体上对日常生活的否定倾向十分明显。这不但体现在艺术不是生活本身,亦即对艺术是生活的模仿的古典观念的激进反叛,而且直接把古典的模仿原则颠倒过来,不是艺术模仿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艺术不必再跟着日常现实的脚步亦步亦趋。不仅如此,美学中那些被认为天经地义的原则,也在现代艺术无所顾忌的创新和实验中被打破了。感性与理性的对抗,个体对社会的抗拒,英雄主义对庸人哲学的批判,新奇的追求取代了对经典的崇拜和规范的恪守,审美的乌托邦彻底打碎了日常经验为基础的古典艺术。恰如尼采"重估一切价值"的呐喊一样,现代主义艺术是日常生活的彻底背离和颠覆,熟悉的世界和生活逐渐在艺术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充满了新奇和陌生事物的世界。

然而,我们的疑问是,在现代主义阶段,艺术变成为日常生活的颠覆力量和否定力量,这何以可能?其原因何在?

显然,这个问题与现代性密切相关。

现代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文化范畴,它既是一个历史概念,又是一个逻辑范畴。自启蒙时代以来,现代性就一直呈现为两种不同力量较量的场所。一种是启蒙的现代性,它体现为理性的胜利,呈现为以数学为代表的文化,是科学技术对自然和社会的全面征服。从社会学角度看,用韦伯的理论来描述,这种现代性的展开,就是以"去魅"与"合理化"的过程。"去魅"通俗地讲,是一个把社会和人的命运从神的力量转到人自身的力量上来解释的转变过程,社会的发展变化受制与人自身的力量,而非神性的或超自然的力量。"合理化"则是指社会的、政治的和经济的生活中,人们选择实现目的的手段,甚至所选择的目的本身,都是受制于合乎逻辑的和合理的计算。然而,当这种启蒙的现代性诞生伊始,一种相反的力量似乎也就随之降生,并随着启蒙现代性的全面扩展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这种现代性可以表述为文化现代性或审美现代性。 转贴于

审美的现代性从一开始似乎就是启蒙现代性的对立面。倘使说后者的代表乃是数学的话,那么,在比较的意义上可以说,文化的现代性或审美的现代性的代表形态则是艺术。从时段上说,审美现代性的典型形态正是现代主义艺术。美国学者卡利奈斯库指出,波德莱尔是第一个用审美现代性来对抗传统,对抗资产阶级文明的现代性艺术家,他提出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和偶然",这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则是永恒和不变,但波德莱尔以后,在艺术中"那一半最终也被铲除了"。"现代性已经打开了一条通向反叛的先锋派道路,同时,现代性又反过来反对它自身,通过把自己视为颓废,进而将其内在的深刻危机感戏剧化了。""在其最宽泛的意义上说,现代性乃是一系列对应的价值之间不可调和对抗的反映:第一是资产阶级文明客观化的、从社会角度说可加以度量的时期;第二是个人的、主观的、想象的时期,是由’自我’展开所创造的私人时期。后一个时期和自我的特征构成了文化现代性的基础。从这种有利的观点来看,审美的现代性揭示了其深刻的危机感和有别于另一种现代性的根据,这另一种现代性因其客观性和合理性,在宗教衰亡后缺乏任何迫切的道德上的和形而上学的合法性。"

这里,卡利奈斯库揭示了两种现代性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如果回到波德莱尔关于现代性的经典界定上去,那么,我们似乎有理由认为,那永恒和不变的一半虽然在艺术中消失了,却在非艺术的日常生活领域中获得了全胜。而两种现代性之争,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这一半对那一半的抗争。从这个角度来看,现代主义艺术为何追求感性、个性、神秘、多变和短暂,这一切都可以从它对已经控制了日常生活的启蒙现代性的反抗角度来加以理解。

那么,审美的现代性究竟怎样来实现对日常生活的颠覆呢?更进一步,它在美学上提出了一些什么值得深究的观念和原则呢?

我们以这样一种视角来透视现代主义文化,就不难发现纷繁复杂甚至彼此对立的现代主义文化其实有其内在的逻辑性和一致性,而种种现代主义的美学尽管也彼此抵牾冲突,但一个清楚的脉络却隐含其中.以下,我将以现代美学中几种重要的学说为线索,来进一步考察审美现代性的真义.

唯美主义--艺术自律性观念的奠基

唯美主义是西方文化中现代性意识的早期形态之一。从文化的现代性角度看,唯美主义提出的一系列命题都带有革命性。假使说康德率先在哲学上提出了审美无功利性的命题的话,那么,从严格意义上说,唯美主义是率先实践这种美学观的文学派别。从整体上说,唯美主义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美学命题,这些命题是现代主义艺术的审美现代性的雏形(尽管有些理论在浪漫主义理论中已经涉及,但系统地作为一种美学主张提出来的,应该说是唯美主义。)

唯美主义率先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从戈蒂耶到王尔德再到佩特,"为艺术而艺术"可以说是一个基本的主题。强调"为艺术而艺术",实际上隐含着一个重要的诉求,那就是把艺术和非艺术区分开来。这种区分一方面反映在最早的一批现代主义者对现存的资产阶级道德的鄙视,力求把艺术从道德的约束中解脱出来,摆脱工具主义的束缚。另一方面,"为艺术而艺术"又体现了唯美主义者的一个更大的企求,那就是将艺术和生活彻底区分开来,就是艺术和日常生活的分家。这种分家是通过几个更加激进的主张实现的。第一,不是艺术模仿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王尔德提出的这个命题几乎是颠倒了西方艺术自希腊以来的模仿论传统,艺术和日常现实的关系彻底改变了。那么,生活何以模仿艺术,而艺术又如何为生活提供楷模呢?这就涉及到第二个命题:艺术是形式的创造。在王尔德看来,"看"和"看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艺术不是看而是看见,亦即看见"美"。因为"文学总是预示着生活。前者并照搬后者,而是依照它的旨趣去塑造生活。""生活尤为欠缺的是形式。"韦勒克总结说,王尔德看出了艺术对生活的深刻作用,针对典型的单调、风俗和奴役、习惯的专制,艺术具有振聋发聩的使命和瓦解的力量。

艺术弥补了生活的不足,在王尔德看来恰恰就是它为生活提供了新的形式,是摆脱"看"的陈规旧习,进而使人"看见"美。这一主题在后来的俄国形式主义、卡西尔的符号美学、法兰克福学派,以及种种后现论(尤其是波德里亚的模拟和仿像的理论)中进一步展开。过去我们的文学史理论在分析这一倾向时往往持否定态度,即认为唯美主义是一种形式主义,反映了颓废落后的资产阶级价值观。其实,如果我们从唯美主义主张在整个审美现代性中所起的功能来看,上述看法值得怀疑。我认为,唯美主义的形式主义隐含着一种本质上的政治激进主义和颠覆倾向。德国学者比格尔在论述这一问题使发现,唯美主义是西方艺术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因为正是在唯美主义中提出了艺术自律性,尽管这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康德。唯美主义率先把艺术和生活实践区分开来。这种分离一方面是对艺术的传统社会功能(如道德和宗教等教化功能等)的否定,另一方面又为其他更激进的艺术(如先锋派)的出现创造了条件。这就是唯美主义把形式视为内容,在这个转换中,服务于传统社会功能的艺术内容实际上被否定了。艺术这时达到了一种自觉和反思阶段。"唯美主义结果成了先锋派意旨的前提条件。只有其具体作品的内容不同于现存社会的(糟糕的)实践的艺术,才能成为组织新生活实践起点的核心。"

马腾科洛的观点更值得注意,他发现,形式在唯美主义那里是一个崇拜对象,当它转入政治领域时,内容的非决定性便为任何意识形态的扩展敞开了大门。

这就是说,形式主义在现代主义美学中,是服务于审美现代性的基本倾向的。如果我们把现代性的内在张力视为启蒙现代性(工具理性)和审美现代性(表现理性或价值理性)之间的冲突,那么,可以得出一个合理的结论:唯美主义主张生活模仿艺术和形式主义,有一种对抗启蒙理性的工具主义的颠覆功能。这个思想在卡利奈斯库关于两种现代性冲突的理论得到了深刻阐发。他认为为艺术而艺术在法国、英国和德国的出现,暗中隐含着一个目的,那就是对抗资产阶级平庸的价值观和庸人哲学。这种倾向在戈蒂耶的理论中体现得彰明较著。"为艺术而艺术是审美现代性反叛庸人现代性的第一个产物。""对于以下发现我们将不会感到惊奇,宽泛地界定为为艺术而艺术,或后来的颓废主义和象征主义,这些体现激进唯美主义特征的运动,当他们被视为对中产阶级扩张的现代性的激烈雄辩的反动时,也就不难理解了,因为中产阶级带有这样的特征,他们有平庸的观点,功利主义的先入之见,庸俗的从众性,以及低劣的趣味。"

难怪唯美主义把短暂的美视为永恒,强调个性主义,突出艺术的形式和媒介,这其实都可以和对抗受制于工具理性的日常经验结合起来,其政治意义和颠覆功能昭然若揭。

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的艺术

俄国形式主义的理论往往被视为现代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甚至有人认为现代文学理论的基本倾向就是形式主义。如果我们从审美现代性的角度来思考,俄国形式主义有何值得思考的地方呢?

在什克洛夫斯基看来,文学所以存在的根本理由,就在于唤起人们对生活的新鲜感受。"那种被称为艺术的东西的存在,正是为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觉如同你所见的视象那样。"

从表面上看,这一主张和传统的模仿论并无区别,其实不然。唤起对生活的新鲜感受,就是要打破无意识的习惯性,亦即改变日常对待生活那种见惯不惊、无动于衷的眼光。我以为,这是俄国形式主义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见解。"经过数次感受过的事物,人们便开始用认知来接受,事物摆在我们面前,但对它却视而不见。……使事物摆脱知觉的机械性,在艺术中是通过各种方法实现的。"

于是,文学(尤其是诗歌)便承担了反抗和颠覆日常经验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摆脱认识事物的机械性,恢复对生活的敏锐新鲜的感受。 在这样的基础上,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了著名的"陌生化理论"。

艺术的手法是事物"陌生化"的手法,是复杂化形式的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难

度和时延,既然艺术中的领悟过程是以自身为目的的,它就理应延长;艺术是一种体

验事物之创造的方式,而被创造之物在艺术中已无足轻重。

诗歌所以具有这样特殊的功能,是因为诗歌语言和日常语言判然有别,它在形象创造过程中把语言陌生化,进而将形象陌生化了。所以什克洛夫斯基直言:艺术的特征就是专门为使感受摆脱机械性的无意识反应。比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开篇伊始,一连串的叠字,将日常现实中那种凄婉悱恻的情绪状态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样的词语在日常语言中几乎不可能使用,但在诗句中的精心排列,颇有一唱三叹的新鲜效果和陌生化感受。于是,艺术便成为与日常生活经验那种机械的、习惯的倾向尖锐对立的文化活动。依照什克洛夫斯基的假设,彷佛改变日常经验这种惰性和翳蔽的唯一有效途径非艺术莫属。如果我们只从狭隘形式主义立场来理解这种主张,自然会把陌生化视为一种非常局限的片面立场。然而,假如我们把陌生化理论放到审美现代性的背景中来理解,陌生化的文化颠覆性是显而易见的。颠覆日常经验并不是使艺术远离现实事物,而是相反,是为了在陌生化中更加深切和敏锐地感受事物。所以从这个角度看,陌生化理论不过是在新的艺术本体论上阐释了古典的模仿论。那就是要恢复对现实事物的新鲜感受,不是依样画葫芦式地描摹现实,而是使之陌生化。于是,镜子说在俄国形式主义那里被形式本体论所取代。这里我们可以合乎逻辑地推断:也许在俄国形式主义者看来,镜子式地模仿日常现实,恰恰是屈从于日常经验的遮蔽性和欺骗性,是对日常经验那种机械性和习惯性的认同;相反,陌生化则是一个破除日常经验遮蔽性的手段。

在俄国形式主义的这种审美现代性的理解中,我们注意到它的一个内在矛盾,一方面, 陌生化的理论最终服务与对现实事物的感觉,另一方面,它又强调被创造之物是无足轻重的。我以为,这正是俄国形式主义与其他现代主义美学理论的有别之处,也是它暧昧和尴尬所在。因为恢复对现实事物的新鲜感受,尽管是通过各种新奇独特的陌生化手法,但艺术的本体论根据虽然被挪移到形式手法上来,最终仍与日常现实本身有着千丝万缕的复杂联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俄国形式主义的艺术本体论是不彻底的。我们看到,在另一些现代主义美学主张中,这种不彻底性被抛弃了。审美现代性的颠覆性和不妥协性被进一步加以强调。

叙事剧--间离效果的动力学

在审美现代性的种种主张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区分出保守与激进的不同趋向。如果俄国形式主义者的理论趋向于美学自身话,那么,在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理论中,我们可以明确地感受到激进的革命倾向性。

从根本上看,陌生化和间离效果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换言之,从美学角度说,两种理论有某种一致性;但从政治上说,两者则大相径庭。陌生化要把艺术局限在一种新鲜活泼的审美经验范围内,而间离效果则主张社会革命。虽然两者目标有所差异,可令人惊奇的是两者实现不同目标的手段和途径却惊人的相似。

关于间离效果,布莱希特一言以蔽之:"什么是陌生化(即间离效果--引者按)?对一个事件或一个人物进行陌生化,首先很简单,把事件或人物那些不言自明的、为人所熟悉的和一目了然的东西剥去,使人对之产生惊讶和好奇心。""陌生化的反映是这样一种反映:对象是众所周知的,但同时又把它表现为陌生的。"

从这种论述来看,其要旨与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别无二致,但布莱希特叙事剧理论中有一个关节点,那就是对传统戏剧的自然主义观念的激烈批判。布莱希特的叙事剧理论是建立在某种社会动力学基础之上的。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但资产阶级的传统戏剧,以及好莱坞式的娱乐戏剧,把认同社会当作目标,通过观众向舞台表演的移情,认可了舞台与现实生活的一致,承认现存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不可改变的。于是,在舞台与日常生活的一致性及其所产生的移情中,任何变革现实的思想和观众自己的独立意识都不复存在了。因此,他主张一种可以唤起观众自我意识和批判观念的戏剧,这种戏剧旨在造成舞台不同于日常现实的效果,使观众在观看戏剧的时刻暂时忘却那些约束他们对日常现实思考的惯性,破除那些习以为常或司空见惯的东西,使熟悉的东西变得陌生起来。

如果我们把间离效果理论和陌生化理论比较一下是很有意思的。虽然两者都强调把熟悉的东西变得陌生,以利于读者或观众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深刻之物。但有一点似乎判然有别,那就是在俄国形式主义者那里,陌生化是使"石头更像石头";但在间离效果理论中,间离的目的旨在使"石头不像石头"。布莱希特坚信,司空见惯之物最容易遮蔽人们对它的发现和思索,因而最容易导致人云亦云的常识。所以,他比俄国形式主义更加激进,他在其著名的《关于〈马哈哥尼城兴衰〉的注解》中,对这种戏剧的基本特性作出了明确的界定:传统的戏剧性戏剧在表现什么问题上,并不关注突变,而是关心人是永恒不变的;而叙事剧突出地揭示了人的行为的动机,进而强调人是可变的,而且正在变。在如何表现问题上,传统的戏剧性戏剧旨在通过暗示手法来表现,把人当作已知对象;而叙事剧则以辩论的方式表现,着重于叙述事件及其发展。在接受效果上,传统戏剧性戏剧把观众卷入事件,触发他们的情感,消磨他们的意志,唤起对剧情的共鸣;而叙事剧正相反,力图把观众变成观察者,唤起他们的思考和批判,进而激发他们的行动意志。

在叙事剧中,传统的看戏方式,即那种躲在门缝里窥视事件发生的方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观众与舞台、演员与角色之间的间离,"这种陌生化效果的目的,在于赋予观众以探讨的、批判的态度,来对待所表演的事件。""陌生化所追求的唯一目的,是把世界表现为可以改变的。"

所以说,间离效果理论比陌生化理论更加激进,除了上述理由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俄国形式主义只承认日常生活经验具有欺骗性和麻痹性,使人对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此艺术陌生化了的经验就具有振聋发聩的功效。布莱希特则更进一步,他认为艺术经验或审美经验照样有欺骗性和麻痹性,移情共鸣式的娱乐效果本身就遮蔽了观众对所表现的事物的独立认识和批判。因此,间离效果不但是对日常经验的反叛,同时也是对艺术中欺骗人操纵人的种种把戏的颠覆。如果说戏剧性的戏剧是要观众认同所表现的日常现实,那么,叙事剧则是要观众背离熟悉的日常现实,怀疑日常现实,批判和改变日常现实。这里透露出的艺术与日常现实之间尖锐的对立姿态,是再清楚不过了。 转贴于

"非人化"--艺术与现实世界的分离

从历史角度说,对审美现代性特征作出理论上最早系统表述的,也许是西班牙哲学家奥尔加。他率先对先锋派艺术(他称之为"新艺术")进行了界定。在奥尔特加看来,资本主义到了二十世纪,社会和文化出现了巨大的变迁,这个变迁突出地体现在社会大众的出现,这些没有差别的"平均人"充斥在社会的各个角落,过去只是少数达官显贵上流人士出入的场所,如今人头攒动。大众的出现导致了文化的分裂,先锋派艺术和大众艺术截然对立。前者是为"选择的少数"而存在的,而后者则是大众的消费方式。更值得注意的是,奥尔特加发现,以前艺术从不流行到流行有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即使是浪漫主义这样激进的艺术,也可以从不流行到流行(如雨果的《欧那尼》);但新艺术则注定是不流行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不是大众的文化。

新艺术与大众文化的对立,只是艺术与其受众关系的体现,奥尔特加更深入地从艺术与社会的角度揭示了新艺术的本质。他从以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为代表的新艺术出发,深究了这种艺术形态与传统艺术的根本区别: 新风格倾向于:(1)将艺术非人化,(2)避免生动的形式,(3)认为艺术品就是艺术品而不是别的什么,(4)把艺术视为游戏和无价值之物,(5)本质上是反讽

的,(6)生怕被复制仿造,因而精心加以完成,(7)把艺术当作无超越性结果的事物。

奥尔特加所揭示的诸特征中,"非人化"(dehumanization)是最基本的特征。这个概念在奥尔特加那里,特指传统的写实风格在新艺术中的消失,他曾比较了1860年代的绘画和毕加索的作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们生活于其中的那个熟悉的世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陌生的奇特的甚至是人的想象力难以触及的世界。人们可以想象性地和《蒙娜丽莎》"相爱",可很难对《阿维农少女》再产生同样的移情。于是,艺术和生活之间那种模仿的相似的关系丧失殆尽,人们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世界在艺术中已不再有立锥之地。唯其如此,所以现代主义艺术所采用的最基本的艺术风格就是反讽。艺术不是对日常生活的逼真摹写,它本身就是一种戏仿嘲弄。艺术不但嘲弄了现实,而且同时也嘲弄了艺术自身。奥尔特加深刻地指出:

现代艺术家不再笨拙地朝向现实,而是朝向与之相对立的方向前进。他明目张胆

地把现实加以变形,打碎人的形象,并使之非人化。……通过剥夺现实的外观,现代艺术家摧毁了把我们带回到自己日常现实的桥梁和渡船,进而把我们禁锢在一个艰深

莫测的的世界中,其中充满了人的交往所无法想象的事物。现代艺术家迫使我们发明了一些沟通的新形式,它们全然有别于同事物沟通的惯常方式。

那么,现代艺术家为什么要采取这样一种对抗的姿态和非人化的立场呢?奥尔特加对这一问题的解释极有见地。在他看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现代艺术对西方现代文明的一种憎恶态度。"憎恶艺术不可能作为一种鼓励的现象而得到发展,它与憎恶科学、憎恶国家,总的来说与憎恶整个文明并肩发展。西方现代人怀有一种令人痛心的反对自己历史本质的恶意。"

这种艺术与社会的对抗,这种"恶意的"发展,其直接后果是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或重要性的下降。所以,他对现代艺术特征的基本特征的概括,就包括艺术品就是艺术品而非其他,艺术是游戏和无价值之物,艺术是无超越性结果的事物等论断。这样一来,奥尔特加必然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艺术在人类社会中的功能和作用的下降。因为在传统的文化中,艺术是围绕人类社会生活事务这一轴心运转的,而现代艺术由于非人化以及对日常生活的否定,必然偏离了这一轴心。结果自然而然地是艺术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奥尔特加的这个发现道出了现代艺术与社会生活的一种新型关系。不过,这个问题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来理解,艺术与日常生活的这种距离,在另一些艺术家和美学家看来,恰恰是艺术反抗社会进而颠覆日常生活意识形态的前提。这种看法在法兰克福学派的审美现代性阐述中体现得最为明确。

艺术纯粹性--本体论的重新确立

我们注意到,在审美现代性阐释的种种理论中,有的是从比较狭隘的美学观点到达对日常生活否定的结论的,有的则是从比较激进的政治化的出发点走向这种否定的。前者如俄国形式主义,后者如布莱希特的叙事剧理论。就前一方面而言,艺术纯粹性的理论非常值得关注。我们知道,俄国形式主义者是要通过对文学的技巧和形式因素的强调,来为艺术的本体论寻找新的根据,其目的旨在把艺术和非艺术区分开来。与此努力相一致但略有不同的是以美国著名学者格林伯格为代表的艺术纯粹性理论,这种理论不仅关注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边界的确立,而且还关心各门艺术内部界限的划定。

从历史角度来说,自十九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各门艺术都在追求一种自身的纯粹性。依据雅科布逊的看法,不同的艺术历史形态具有其不同的"主因"(the dominant)。他以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主因"是造型艺术,因此一切艺术都以追求逼真的造型效果和视觉性为目标;而浪漫主义艺术则把音乐提高到最为重要的地位,对音乐及其效果的崇拜就成了这一时期所有艺术的宗旨;而本世纪的艺术,却把语言提高到了艺术的本体论高度,因此语言性变成了一切艺术的最高目标。

毫无疑问,雅科布逊所提出的这种现象在审美现代性中是存在的,但对本文的论题来说,我们更关心的是相反的倾向,即各门艺术并不是追求统一的形态,而是彼此力求加以区别,并把这种区别视为各门艺术所以存在的基本根据。

虽然古希腊早有关于艺术门类的区分理论(如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但真正自觉强调艺术门类特性的却是现代主义,而这种强调的基本要求就是所谓"纯粹性"。最早提出"纯诗"概念的是审美现代性的始作俑者波德莱尔,他敏锐地在美国诗人爱伦 . 坡的诗歌中发现了诗歌的纯粹性问题。后来,马拉美的箴言"诗是用语言而非思想来写的",成为"纯诗"理论的座右铭。瓦莱里、摩尔、斯蒂文斯、沃伦等人都详细论述过"纯诗"的思想。从"纯诗"的理论渊源上看,它可以追踪到康德的"自由美"观念;从现代艺术的发展来看,这种思潮的两个基本立足点是,第一,将艺术与非艺术区分开来,第二,将不同艺术各自的媒介、构成方式和审美特征强调出来。实际上,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历程正是这样,前一方面是现代主义艺术最为显著的特征,艺术自身的实践自不待言,从美学上讲,俄国形式主义正是这一思潮的代表,如诗歌语言和日常语言的区分。但后一方面不可小觑,它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前一方面的进一步强化,更加显现出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的复杂关系。而这一观念理论上最完善的代表人物乃是美国艺术理论家格林伯格。他注意到,现代主义绘画有别与传统绘画的一个根本特征,就在于抛弃了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绘画必然追求的那种深度、透视和立体效果,转向二维平面性。为什么现代绘画(自马奈开始)重新发现了平面性?为什么现代画家坚信在二维平面上追求深度效果是不必要的呢?他的解释异常独到和深刻。

每门艺术都为了自身的缘故而导致了这样的证明。这类证明必需表明的东西不仅

在一般艺术中是独特的不可还原的,甚至在每一门特殊艺术中也同样如此。每门艺术都不得不通过自己特有的东西来确定非它莫属的效果。显然,这样做就缩小了该艺术

的涵盖范围,但同时也更安全地占据了这一领域。

格林伯格的这段话值得深究。他指出了现代主义艺术的一个倾向,那就是为了确保各门艺术的安全,为了不致使得某一艺术被其他艺术所取代,它就必需找到属于自己而其他艺术所不具备的独特性。绘画在摄影、电影等视觉艺术的挑战面前,若要保持自身的合法存在,唯一的途径便是找到自己有别于其他视觉艺术的特性,这是平面性。诗歌需要与散文性的小说相区别;戏剧也必需同电影和电视区分开来。所以,格林伯格坚信,"每门艺术权限的特有而合适的范围,这与该艺术所特有的媒介特性相一致。"

这个理论虽说早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就已萌芽,但自觉地体认并实践这种理论的却是现代主义艺术。"于是,自身批判就变成为这样一种工作,即保留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效果,将其他艺术效果驱逐出境。如此一来,每门艺术将变成’纯粹的’,并在这种’纯粹性’中寻找自身具体标准和独立性标准的保证。’纯粹性’意味着自身限定,因而在艺术中的自身批判激烈地演变成为一种自身界定。" 自我批判和自我界定,其本质就是一种区分,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说,就是一种分化。因此,我们在相当意义上可以把审美的现代性视为一个不断分化的过程。

审美现代性的分化,准确地说体现在两个重要方面,第一是艺术与非艺术领域的分化,亦即艺术的与社会的东西,或文化的与社会的东西之间的分化;第二是艺术内部不同门类甚至更加细致的分化。这两个分化都与艺术对日常经验的否定密切相关。格林伯格发现,绘画与雕塑的分离是绘画现代性主要标志,与雕塑分家也就是抛弃传统绘画追求的深度和逼真幻觉,从三维回到二维的平面性;回到平面性,同时就意味着一种变革,即过去认为产生逼真的深度幻觉是首要的,而绘画自身的种种媒介因素则需要加以掩藏。如今正好相反,因为逼真幻觉不再是追求的目标,而绘画自身的媒介因素和形式因素就凸现出来。因此,绘画就不必与雕塑竞争空间深度幻觉的塑造,而是心安理得地在平面性和色彩中寻找表达。于是,绘画便找到了自己的本体论根据。当绘画率先走出这一步时,其他艺术也开始了各自的分化历程:"纯诗"自象征派诗歌以来,极力以一种诗歌自身的特征区别于任何非文学的和文学的散文形式;戏剧在布莱希特、格洛托夫斯基等人的大胆实践中,发现了自身有别于其他任何艺术独有的特征,即活人面对面的交流以及由此形成的剧场性。不仅各个艺术门类互相区别,而且同一艺术门类内部,也出现了各种更加具体的区分。举绘画为例,立体主义把形的因素独立起来加以表现,印象主义专注于色彩的营造,超现实主义沉醉在无意识的幻想之中,抽象主义则关心非具象的各种色形。

这种分化的趋势其内在的指向实际上是艺术经验或审美经验的纯粹化,是艺术对日常经验的抛弃。分化的最终结果是走向一个自律的甚至封闭的艺术乌托邦,一种纯粹的审美体验,它迥异于任何日常生活形式。唯其如此,所以我们不难发现,整个现代主义艺术的取向是陌生化、形式化、非人化和间离效果等。

法兰克福学派--救赎与震惊的美学

历史地看,艺术与宗教的关系始终非常紧密。依据韦伯的看法,现代性体现在两个基本方面,一是世俗的与宗教的事物相分离,二是文化的与社会的活动相分离。哈贝马斯继承了韦伯的这种看法,他提出文化的现代性就是认识-工具理性、道德-实践理性和审美-表现理性的分化过程,这三个领域各自独立起来并获得了自律性。

我们不难发现,在现代化过程中,当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日渐衰落时,艺术却似乎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某种宗教的功能,这就是现代艺术的救赎功能。毫无疑问,审美现代性的一个重要功能就体现在艺术的救赎功能上,而法兰克福学派美学十分强调这一点。

在阿多诺那里,审美的现代性就是与现代资本主义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相对抗,是对这种意识形态的强有力的颠覆。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商品的社会,而商品的生产和交换法则已经渗透在日常生活之中,体现为他为的原则和可替代原则。但艺术本质上是自为的存在,它是不可替代的自足存在。因此,现代主义艺术的审美现代性,就呈现为一种对日常生活的否定功能。阿多诺认为,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实际上是启蒙的工具理性发展到极端的产物,理性压制感性,道德约束自由,工具理性反过来统治主体自身,启蒙走向了它的反面,其最极端的后果乃是法西斯主义及其奥斯威辛集中营。在他看来,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严峻现实,破除工具理性压制的有效手段之一乃是艺术,因为艺术是关乎精神的,是感性的张扬,是乌托邦,是一种世俗的救赎。所以,现代主义艺术必然抛弃传统艺术的模仿原则而走向抽象性,通过对现实事物的否定,将生活审美化或艺术化。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重申了唯美主义的两个重要口号:为艺术而艺术,生活模仿艺术。"我们必须颠倒现实主义美学的模仿理论:在一种微妙的意义上说,不是艺术作品应模仿现实,而是现实应模仿艺术作品。艺术作品在其显现中昭示了不存在之物的可能性;它们的现实就是就成为非现实的可能之物实现的证言。"

一言以蔽之,艺术是对可能事物的一种探索,是对现存的甚至刻板的日常生活的超越;它不但不是对日常生活的模仿和描绘,毋宁说,是对日常生活的颠覆,是对尚未存在的理想生活的预演。在这个意义上说,不是艺术模仿生活,而是相反,是生活模仿艺术:

艺术是社会的,这主要是因为它就站在社会的对立面。只有在变得自律时,这种

对立的艺术才会出现。通过凝聚成一个自在的实体,而不是屈从与现成社会规范而证实自身的"社会效用",艺术正是经由自身的存在而实现社会批判的。纯粹的和精心营

造的艺术,是对处于某种生活境况中人被贬低的无言批判,人被贬低展示了一种向整体交换的社会运动的生存境况,在那儿一切都是"他为的"。艺术的这种社会背离正是

对特定社会的坚决批判。

浪漫主义以降,在唯美主义的引导下,现代艺术家和思想家发展出一种美学,它假定审美超越了刻板的日常生活;艺术成了批判工具理性的最重要手段。这种思想其实在席勒那里已有所表述,审美的"游戏冲动"是克服"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的唯一途径;马克思也指出了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而美的规律则是对异化的非人道社会的否定。关于这一点,韦伯的论述最为清晰:"在生命的理智化和合理化发展条件下,……艺术变成了一个越来越具有独立价值的世界,它有自己存在的权利,无论怎样来解释,艺术都承担了这一世俗的拯救功能,即它提供了一种从日常生活的刻板,尤其是从理论的和实践的理性主义的压力中解脱出来的拯救。"

如果说阿多诺是从对工具理性的否定角度来分析审美现代性,那么,本雅明则是从现代生活的体验角度来规定审美的现代性。在本雅明的理论中,存在着一个复杂的二元对立结构。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的二元对立,是以韵味和震惊两种不同的审美范畴体现出来的。所谓韵味是指传统艺术中那种特有的时间地点所造成的独一无二性,它具有某种"膜拜功能",呈现为安祥的有一定距离的审美静观。

与之相反,震惊则完全是一种现代经验,它与大街上人群拥挤的体验密切相关,与工人在机器旁的体验相似。它具体呈现为一种突然性,使人感到颤抖、孤独和神魂颠倒,体现为惊恐和碰撞的危险和神经紧张的刺激,并转化为典型的"害怕、厌恶和恐怖"。

在本雅明看来,这种现代体验已经把传统艺术的那种韵味彻底消散了,虽然他认为这种经验会对诗人艺术家造成精神创伤,但如果我们以震惊的体验来看待整个现代主义艺术,一个显而易见的倾向是,震惊可谓是现代主义艺术的主导风格。艺术家非但不避而远之,反而是趋之若鹜。热衷于震惊体验及其表达,与现代日常生活经验有何联系呢?如果我们把本雅明的震惊描述与西方现代主义的另一种表述--恐惧美学联系起来,可以找到一些合理的解释。

与震惊体验描述相近,恐惧也是现代主义艺术和美学的一个重要特征,这和传统艺术截然不同。如果说震惊强调一种对日常生活的激烈反应和表征的话,那么,恐惧的美学则关注艺术如何给人们带来日常生活的平庸和无聊所不具有的某种东西,亦即一种英雄式的甚至残酷的体验。这种美学有左右两种形态,左的恐惧美学是对现存世界强烈不满,要求一种激进的变革,是审美现代性的一种表现;而右的恐惧美学也对现存的资本主义日常生活强烈不满,但却是站在对过去理想化的立场上来谴责当代现实。恐惧的美学反映在现代主义艺术的各个方面,尤其是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立体主义、表现主义等诸种流派风格中。从渊源上说,它是尼采"超人"和虚无主义的思想在艺术上和美学上的体现,是其重估一切价值并呼唤"二十世纪野蛮人"的延伸。恐惧美学的基本表现形态体现为,它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日常生活的刻板、平庸和千人一面非常痛恨,渴望一种崇高的、超凡脱俗的英雄体验;它赞美个性甚至是危险的个性,它崇拜权力和力量甚至是强权和暴力;它对各种"极端情境"大声喝彩,主张艺术的生存方式。诚如美国学者沃林所指出的:

人们可以把这种现象描述成一种共同的意象、心态或审美敏感性,亦即对"有限情境"和极端的普遍热衷,津津乐道于把审美现代性的基本体验--震惊、分裂、拖延的直接性、醉心于恐怖和被禁忌的事物以及"恶之花"--转移到日常生活层面上来,因而将热情和活力注入那些已变得刻板而无生命的机械之物中来。 转贴于

从这个角度来看,为什么现代主义艺术中充满了对奇异怪诞甚至恐惧的形象和事件,为什么现代主义艺术家总有一种尼采式的破坏快感,为什么他们总是醉心于超越日常现实另一种生活,便不难理解了。根本原因就在于通过艺术来使自己从无聊刻板的日常生活中救赎出来。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就是通过诗意的栖居,通过诗意的言说,趋近真理,拒绝流俗,抵制闲谈。用马尔库塞的话来说,艺术是一种独特的现实形式,它凭借它自己的内在动力,正在成为一种政治力量。它所以加入造反的行列,仅仅是因为它否定日常生活的升华,为可能的和恐怖的事物提供意象、语言和声音形式;"艺术向非客体的的艺术、抽象艺术和反艺术的发展,是一条通向主体解放的道路,这就为主体准备了一个新的的客体世界,而不再需要去承认、升华和美化那个现存的世界了;这一发展解放了人的身心并使之具有了新的感性,这种新感性再不能容忍支离破碎的经验和支离破碎的感性。"

结构主义--语言的人为性与日常经验的颠覆

我们要考察的最后一种审美现代性理论,是六十年代兴起的结构主义理论。毫无疑问,源起于索绪尔的结构主义理论十分庞杂,但有一点似乎是很明确,那就是对语言及其用法的自然性和理所当然性的深刻质疑。正是这种质疑有力地揭示了结构主义思潮的激进性质,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显现出对审美现代性的理解,以及对日常经验的否定。这一方面的代表非巴尔特莫属。

巴尔特从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出发,依据能指和所指的人为约定性原理,对符号的运用和文学及其对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传统观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他认为,人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符号化的世界,我们用以交流沟通的语言其实并不像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是自然的、理所当然的。相反,语言的任何用法都是被文化和历史所决定的。更进一步,巴尔特从索绪尔关于语言和言语,所指和能指的人为约定性关系出发,对日常经验及其意识形态构成的过程进行了去魅分析,他要揭露隐含在所谓的自然性之下的语言人为性和意识形态性质。比如,巴尔特对法国古典主义写作的考察,就鲜明地揭露了资产阶级是如何将自己的意识形态巧妙地融入其作品之中的,并伪装成自然的和理所当然的样子。既然语言的能指和所指是人为地约定的,那么,运用语言来写作以及各种作品,也同样是人为地;既然是人为的,那么,一切就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包括资产阶级的社会和文化秩序本身,也同样是可以改变的。这里我们看到了巴尔特结构主义理论中的布莱希特动力学观念的深刻影响。如果说在布莱希特那里是通过戏剧有别于日常生活的方式,来表现现实本身可以改变的话,那么,在巴尔特的结构主义思想中,通过对文学基本媒介语言人为约定性的肯定,来揭示人们不但可以改变语言的用法,而且可以通过这种改变来进一步改变这个世界,改变人们看待世界的方法。被资产阶级作为经典而加以神圣化和永恒化的任何东西,其实都不是不可改变的。

这里,我们注意到巴尔特的真实意图,那就是打碎日常经验中那些习已为常的观念,借助于能指和所指关系的解析,借助于符号和社会潜在关系揭露,来破除人们认为一切都是’自然的’和不可改变的观念。虽然它和布莱希特的出发点和手段有所差异,但他们却最终殊途同归:通过艺术来改变人们深受日常经验束缚的局面,进而以某种新的观念和方式来看待世界,看待自己的日常生活。用布莱希特的话来说,就是获得一种清醒的批判眼光和自觉意识。这使我们想到了达 . 芬奇的一句名言:"艺术就是教导人们学会看。"

现代主义的艺术特点第6篇

[摘 要]中国的思想启蒙运动与西方的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起有很大的相似处,相较之下它们都有反官方反学院反传统的思想。而西方的浪漫主义的兴起更是审美现代性所引发的先锋艺术的基础。三十几年间中国学习西方艺术样式到现在慢慢走出形成了具有中国本土化或中国样式的当代艺术,而在此过程中中国艺术家或者艺术工作者也经历了很多弯路,也有很多对西方艺术的误读,而就其发展方向来看,与西方浪漫主义思潮一样它都是一场是思想解放的艺术思潮。

[关键词]浪漫主义 审美现代性 先锋艺术“星星美展” “八五思潮”“八九艺术大展”

自从“八五新潮”至今的二十几年近三十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当代艺术打开中国先锋艺术的新视野,开辟了新的篇章。在这样一个思想独立、开放式的时期,很多艺术样式也如雨后春笋般的迸发出来,无论是从题材、风格还是从媒介语言上都有很多标新立异之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其期间无论我们的装置、架上还是行为都有许多是“拿来主义”,都很大程度上是与西方当代艺术有相似性,但是我们只是在短短近三十年的时间里运用了大部分西方艺术的样式,而这些西方艺术样式已经在其社会中发展了百年的历史。就其发展时间跨度的不同,我们的当代艺术确实存在着许多不成熟不完善或者说是简单的“拿来主义”,但是这种许许多多的不确定正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自身特点。

中国当代艺术在近三十年短短的时间内,就将西方一二百年的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演绎了一遍。从“八五新潮”时期,表现主义、象征主义、立体主义到九十年代至新世纪的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多媒体艺术、女性主义等的发生,在中国这样长期封闭、艺术为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大一统的文化体制下,这样大规模的集体出演的现代艺术可谓是前所未有,其突破性和跨越性在世界艺术史上也是少见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先锋性、前卫性仅仅是局限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上,并且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需要学习借鉴甚至重复西方现代主义发展的一部分经验。

从“八五艺术思潮”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这一特点。这一时期大量的西方文学、哲学、艺术理论被翻译到国内,各类画册书籍被解禁中国的艺术家或是当时还是美院的学生已经可以接触到这样的现代艺术,涌现出一批活跃的艺术家群体,他们的作品都有类似模仿西方现代流派的痕迹,甚至在当时著名的波普艺术家劳森伯格在中国个展之后,中国很多先锋艺术家也都纷纷开始使用现成品做作品,模仿、借用、“拿来”西方现代艺术的一些表面的形式。这里所谓的“拿来”,是在中国刚刚打开国门的环境下提出的。中国本土是没有现代主义发展的脉络和根基的。五四时期曾有过短暂的现代主义发端,如林风眠的表现主义油画,庞薰琹带有立体主义风格的油画,但这条线索随着建国,和后来的美术教育苏化和之后的就断掉了。因此,八五时期的艺术样式是直接在中国现代艺术这块贫瘠的土地之上从西方“嫁接”过来的,既没有完备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也没有紧密的现代主义发展史,这种“嫁接”、“拿来”仅仅是吸收了西方现代主义表面的形式、艺术的手段和一种相似的反叛精神。这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发展模式和西方有着巨大的区别。

这种“嫁接”的现代艺术以独特的姿态摆脱艺术长期以来对政治的附庸和社会主义宣传的工具作用,开始发展出艺术本体的独立性、批判性。这种“拿来主义”与中国的当下语境相结合,这种“嫁接”逐渐开始成活,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社会主义当代艺术。如王广义的《系列》作品,在形式上采用了美国波普艺术的重复复制的办法,但在含义上却有一种政治调侃的意味——灰黑的色调,平面的概念化处理,鲜红的方格覆盖其上,使得伟人的形象从神圣的地位被拉到了可重复、可循环复制、毫无崇高色彩的商品。这种略带讽刺意味的政治批判,是在中国这样独特的社会语境中形成的,它是一种崇拜与幻灭,希望与失望,时尚与怀旧等各种矛盾情绪的复合,也是一种对历史境遇的反思。2 由王广义的《系列》开始,涌现出一批政治波普艺术家,并出现一股“热”,这种现象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是有转折作用的。

中国当代艺术在短短的三十年里,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前现代社会、现代社会与后现代社会交织并存的状态。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层出不穷的变革也是其具有区别西方当代艺术独特的一方面。就其本身这种压缩性的特质而言,吸收了太多养料,需要时间来消化吸收。

还有一点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当代艺术的发展与西方先锋艺术相比存在着严重的错位现象。就抽象艺术这种表现形式而言,在西方早已成为一种官方认可或者早已进入商业模式的艺术,而中国的抽象艺术对于中国的本土文化则是相对先锋化的。而正是这种复合中国先锋性的艺术反应了中国的审美现代性。欧洲艺术的发展从浪漫主义开始,这种批判和先锋性是一个前后延续的紧密过程,而中国的当代艺术则是有很多的并置或是交替现象。

中国从建国后到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艺术一直被当做宣传社会主义艺术形态的工具,但是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当代艺术摆脱了其对政治附庸的位置,开始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中国当代艺术一直在与政治的紧密交织中进行的,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社会结构,经济制度,体制的转型,新型思想意识思潮的形成是不可避免的,然而这种思想和文化的新形式的转变又夹杂着许多殖民文化,这又和西方几百年里逐渐形成的艺术样式和文化思想大不一样。我们的很多绘画、行为和装置都和我们以往的本土文化相差甚远,只是简单的学习利用了西方的艺术样式。毋庸置疑,在这场艺术思潮中,中国的艺术家也有很大一部分误读了西方的先锋艺术,西方从浪漫主义到先锋艺术的形成有它紧密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原因在里面,从西方浪漫主义思潮到审美现代性的产物——先锋艺术的形成有它们发生发展的理由。当然中国的“八五思潮”和“八九艺术大展”近十几年间的这次思潮活动,它的产生也有它的形成原因,但就其形成轨迹来看也与西方的浪漫主义至先锋艺术的产生有很大的区别。

参考文献:

[1]周宪:《激进的美学锋芒》,2003年版;

[2]艾布拉姆斯:《现代主义》,1981年版;

现代主义的艺术特点第7篇

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的现代性主要是指艺术设计灵感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将来源于生活并超脱于生活的艺术美感同生活中与人类活动有关的一切形体进行再次结合,包括人文、政治、建筑、城市环境、网络平台等方面,是人类艺术与人类技术的完美融合。从实用角度来看,现代艺术设计不仅能够提升人类文明价值的外在审美观,同时能够通过赋予物体一种特性从而提升人类的内在生存内涵。就效果来看,无论在建筑领域还是在环境领域,现代艺术设计理论都能将完整的人文内涵赋予人类想要赋予的时空。因此在审视现代艺术设计的“现代”内涵时,我们可以提出如下观念:第一,现代艺术设计的“现代”内涵一定是从艺术本身出发,通过改变艺术形态,与人类社会文明相结合,从而产生带有艺术“随附”价值的新产品;第二,“现代”内涵中包含已经产生的文明与已经存在的艺术相结合的特定性,一切已经形成的艺术设计理论必定有能查询的根源;第三,“现代”内涵与即将形成的艺术形式并不冲突,但是在二者相互结合的过程中,一切以真实生活中的大众审美标准为衡量特性,随人们生活意志而转化,并不随艺术产生方式而变化,因此现代艺术设计的“现代”内涵基础是围绕生活展开的。

二、后现代性对于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中“现代”内涵的影响

后现论是由神学主义学说发展而来的,其主要理论方向为“反对所有约定成俗的形式,重新界定文字、符号、图形的意义”。后现代主义理论被引入西方现代艺术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欧洲没有形成具体的派别,一直延续美术中“后印象主义”的名称,但是形成了独特的风格。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现代艺术评论家詹克斯在《后现代建筑语言》中将后现代主义艺术归纳为五个点:矛盾、随意、不连续、无节制、流程短。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中一切既定的形式,反对艺术的普及化,认为艺术的灵魂在于个人的塑造,而每一个人都有其不同的艺术特点;反对艺术中的团体形式和联盟形式,认为将个体发展到极致是最能阐释艺术特征的手法。与此同时,20世纪90年代初,意大利后现代艺术评论家塔里蒙克•埃格尔在其《彷徨中的现代艺术》中说道:“现代艺术的特点来源于艺术家们对生活的塑造,塑造的过程无非是借助于生活表现艺术的张力,一切都形成约定俗成的形式,派别林立,艺术特性清晰,但这确是扼杀艺术的真正温床,艺术的表现没有传统、没有敬畏、没有约定,真正的艺术应当是灵魂的释放。”在20世纪,后现代艺术已经成为现代艺术设计理论中的重点,无数年轻的艺术设计者纷纷认同没有约束即为最好的艺术这一理论特征,而后现代艺术设计也成为现代艺术设计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至今影响西方艺术设计形式。

三、次现代艺术起源说对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中“现代”内涵的影响

现代主义的艺术特点第8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装饰;后现代艺术观念;装饰形态. 

    作为当代艺术设计的平台,装饰艺术的设计和创作是从事各类艺术设计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当代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构建“大装饰”的理念,对培养学生设计意念、设计素养和原创能力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从人类艺术诞生之时,就没有离开过“装饰”这个名词。人类的艺术起源与原始的装饰有着某种不可割舍的关系。著名的美术史学者沃尔夫林·沃林格认为“美术史主要是一部装饰史”。装饰在原始社会是艺术的审美核心。各种彩陶纹样成为各种装饰美、形式美的标本。装饰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不但是审美的形式,而且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它包含着特定的社会感情和文化意识,它不仅是“装饰性”的,从秩序、线条、形式、色彩等方面带给人们以审美愉悦,而且是“文化性”的,从文化、理想、象征、历史等方面满足人们更深层次的需要。

    沃林格在《抽象与移情》中说到:装饰艺术的本质特征在于一个民族的艺术意志在装饰艺术中得到了最纯真的表现。装饰艺术必然构成了所有对艺术进行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基础。装饰对于现代设计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从装饰的角度出发,可以清晰的看到现代设计的发展脉络。在当今艺术设计教学实践中,有关后现代装饰语意的教学,应当从以下二个方面人手,才可确保“‘大装饰”思想富有艺术设计的当代性。

    一、装饰的观念问题

    把握后现代的艺术观念,是确保艺术设计当代性的根本因素。后现代艺术是当代艺术及艺术设计的热点,它泛指现代工业社会大工业流水线生产以后西方出现的一些艺术思潮和观念,是当今西方学者对当代文化研究所做的贡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发生在我国文化艺术领域的一些现象正越来越多地带有后现代的特征,而后现代艺术观念也正在被国内学术界接受与认同。

    “后现代主义”的概念本身是一个含混复杂、矛盾纠合的文化现象,不但中国对其没有具体的定论,就连国外对“后现代”的认识也还处在不断发展阶段。其实,在很多艺术领域“后现代”作品与设计作品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所以总的说来,探究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可以从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谈起。而装饰几乎是后现代设计的一个最为典型的特征,是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国际风格的最有力的武器。后现代艺术主张采用装饰手法来达到视觉上的丰富,提倡满足心理需求而不仅仅是单调的功能主义中心。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全然屏弃的古典主义异常关注,他们不搞纯粹的复古主义,而是将各种历史主义的动机和设计中的一些手法和细节作为一种隐喻的词汇,采用折衷主义的处理手法,开创了装饰主义的新阶段。后现代主义者宣扬文化多元论及其差异性、开放性与变异性,强调设计的个性和民族特征是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一部分,而在后现代主义设计中又表现出古典的回归。后现代主义的装饰风格体现了对于文化的极大的包容性,这里即包括传统文化,也包含现行的通俗文化: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的哥特式艺术、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以及20世纪的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波普艺术、卡通艺术等等任何一种艺术风格。运用的手法更是不拘一格:借用、变形、夸张、综合甚至是戏谑或嘲讽。汉斯·霍莱恩设计的玛丽莲沙发就综合了古罗马、波普艺术和装饰艺术运动的风格特征。同时作为一种更加具备人性倾向的设计观念,后现代设计致力于消除工业生产和现实生活的距离,使设计更加富有温情色彩。后现代主义设计的通俗化特征将轻松愉快带人日常生活,使每天的行动不再像举行宗教仪式般严肃刻板。现代主义是设计的理想主义,而后现代则强调人们生活在“现在”,后现代设计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物质的特征。享乐主义高于一切,快乐是最重要的原则,“好的生活比好的’形式更重要”(1945年以来的设计)。与严肃冷漠的现代主义相比,后现代设计中大量运用夸张的色彩和造型,甚至是卡通形象,唤起我们关于童年的美好记忆,后现代给我们带来的是有价值的东西:生活,真实而感性的生活,不是高尚的品位。因此学生面对装饰观念的学习和把握上,不妨采取“两端深人”的方法,即一端深人研究传统的古典样式,详尽地了解东西方在装饰领域的不同艺术思想和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另一端深人研究当代文化时尚的发展趋势,用兼具时代性和大众性的艺术眼光来审视和评析当代艺术和设计的审美取向,建立具有前瞻性的装饰观念,并具备引领和培育大众审美走向的能力。

二、装饰的形态和语言问题

    在后现代设计中,装饰是通过材质、肌理、声光、色彩以及运动等综合手段传递信息,对所装饰物进行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审美创造活动。装饰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饰语言中的形态表现。因此,现代设计越来越重视对装饰形态的研究,其中包括形态的基本特征的研究和形态与设计表现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