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哲学

现代哲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Modern Philosophy

杂志简介:《现代哲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071/B,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治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问题讨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西比较哲学、西方哲学研究、逻辑学研究、研究生论坛

主管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
主办单位:广东哲学学会
国际刊号:1000-7660
国内刊号:44-1071/B
全年订价:¥ 20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政治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42
复合影响因子:0.23
总发文量:1414
总被引量:4312
H指数:21
引用半衰期:8.2857
立即指数:0.0183
期刊他引率:0.9723
平均引文率:21.422
  • 马克思哲学之为“虚无主义”的来龙去脉——在“存在学”与“实践学”之间

    作者:郝亿春 刊期:2014年第02期

    海德格尔对马克思哲学之为虚无主义的判定出于其独特的存在学视域,具体而言即形而上学之“本质”与“实存”的二重性运作机制.就其“实事”而言,马克思哲学更应从实践学路向而非存在学路向得以衡定.马克思对发端于亚里士多德的实践观进行了根本改造:以生产劳动替换了伦常-政治而成为核心实践.恰恰是这种替换,被施特劳斯诟病为虚无主义之征兆.

  • “虚无”的颠覆与再奠基——从海德格尔“尼采问题”解释的限度来看

    作者:乔戈 刊期:2014年第02期

    海德格尔“塑造”了一个以“颠倒柏拉图主义”的方式完成西方形而上学和虚无主义的尼采形象.但事实上,尼采本人却试图通过重新“复苏”古希腊史诗和悲剧的艺术精神以及“竞赛”精神,以颠覆整个柏拉图主义的框架.其“艺术”观念并不能等同于柏拉图主义意义上的“感性世界”,而“竞赛”的精神更是意欲超越柏拉图主义“高、低”秩序的张力机制.海德...

  • 民主:一场虚无主义运动——尼采的一个不合时宜的评判

    作者:汪希达 刊期:2014年第02期

    与我们通常把现代民主运动看成是历史进步,认为民主是一种普世价值的观点截然相反,尼采对我们的时代做了一个不合时宜的评判,认为包括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在内的现代民主运动,实际上都是对基督教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继承和世俗化而已.基督教的价值在尼采看来是反自然和敌视实在的,这种价值起源于奴隶对高贵的人的怨恨起义,现代民主运...

  • 社会变革解释模式:权力意志Vs.历史唯物主义

    作者:David B. Myers(著) 李天保(译) 汪希达(校) 刊期:2014年第02期

    尼采:哲学家一般把万物整体和科学知识当作一个生命范畴来处理.我认为权力欲、统治世界的欲望,是人类生理学乃至一切生命的关键要素.或许你切中了某些重要的东西,但是你拒绝从中做出彻底的结论.将生命看作权力意志——看作渴望统治的驱动力,这种解释智性和社会变化的方式比经济学的方式更为根本,开个玩笑地说,也更为经济.分类号:B712.5 文献标...

  • 自由分殊的概念史考察:贡斯当、伯林与泰勒

    作者:韩升 刊期:2014年第02期

    倍受争议的自由概念在贡斯当对卢梭自由观的反思中获得了较为清晰的表达,自由概念的分殊由此而展开.贡斯当区分了“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指出如果混淆这两种自由就有可能造成如法国大革命中发生的悲剧.伯林非常重视贡斯当对自由概念的区分,在提出“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之差别的基础上对消极自由表示了亲近和拥护,由此引起了自...

  • “一分为二”,或是冷战结构内部化:重探矛盾论以及历史发生学的问题(下)

    作者:刘纪蕙 刊期:2014年第02期

    本文透过“一分为二”的论述,检视在50年代冷战历史过程中,思想的辩证性转向形式化对立的轨迹.全文分六个部分:首先,分析黑格尔“一分为二”的辩证逻辑如何透过1937年的《矛盾论》以及1957年的“一分为二”展开,如何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带动了不同的后续历史过程;第二,回溯50年代冷战结构如何被全球局势多元因素所偶然也是必然地构成,而...

  • 第三届“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观点摘编(下)

    作者:王绍光 胡靖 刊期:2014年第02期

    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王绍光*:代表型民主与代议型民主在西方的主流意识形态里,有一个似乎是不证自明的基本假设,就是只有领导人经过竞争式的选举产生的制度,才享受所谓的正当性和认受性(国内翻译为“合法性”),而所谓的威权主义体制不可能获得民众的支持.中国被不少学者看作是一种威权主义体制,他们将这个假设推到中国的个案,就认...

  • 从现象学看佛教“量论”的当代意义

    作者:张庆熊 刊期:2014年第02期

    中国哲学、印度哲学、西方哲学各有自己的一套概念史,它们各有自己的源头和发展脉络.这些概念体系应该是互补的,而不是像现在流行的倾向那样唯西学为上.就佛学的“量论”而言,它相比于西方的“认识论”概念有某些优胜之处,从“量”与“境”的关系出发更容易看清本体论问题的实质.通过把“量论”与现象学相比较,能更深入地理解许多哲学概念,推动...

  • 时间的三重三世结构——从现象学的角度看《瑜伽师地论》的时间结构

    作者:谭习龙 刊期:2014年第02期

    本文从现象学的角度疏理和分析《瑜伽师地论》关于时间结构的思想,并与胡塞尔现象学的时间结构进行简要的比较.瑜伽行派把客观时间还原为时间心识,它是一种属于心不相应行法的假有法,依于心识流中的种子流与现行流的生、住、异、灭四相而得以可能.四相显现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心识的灭相显现为过去,住、异二相显现为现在,生相显现为未来.时...

  • 论詹姆斯《心理学原理》中的“思想”概念

    作者:黄启祥 刊期:2014年第02期

    如果以最简单的词语来概括威廉·詹姆斯的巨著《心理学原理》所表达的学说,我们可以称之为思想流.“思想”作为其心理学的最初设定,指涉的是心理学的基本事实,体现了詹姆斯心理学在起点上的独特之处.《心理学原理》中的“思想”概念内含的时间性代表了一切意识现象的本质结构即边缘中的内在构成,蕴涵着詹姆斯的心理学方法和哲学方法,他由此批判了...

  • 达米特的反实在论与意义理论

    作者:周振忠 刊期:2014年第02期

    语义重构是达米特的反实在论策略的第一步,但达米特的语义重构并不能完全反映旧有的实在论/反实在论之争,这是由于它只涉及认识论的独立性维度.达米特以认识论的真概念作为核心的意义理论导致一种(依赖认识的)反实在论.然而为了更一般地描述语言实践,意义理论的核心概念不应包含形而上学、认识论的要素.一种基于收缩论真概念的真值条件意义理...

  • 科学表征的语用学进路

    作者:李平 丰正鑫 刊期:2014年第02期

    本文考察当代语用学进路的三种科学表征学说,分析表明科学哲学最近20多年来发生的重要变化之一,是在科学理论的语义学进路不断推进的同时,语用学进路在多条不同思想路线上兴起.在科学表征问题上,语用学进路不仅要回应“模型何以能够成为现实世界对象的表征”这类传统的语义学问题,还要分析理论建模(表征活动)的要素和环节,说明科学家是怎样运...

  • 关于死亡的沉思

    作者:乔清举 刊期:2014年第02期

    死亡有三种意义:一是死去的那一刻,这是一个物理事件;二是死后的不在场状态,这可以叫做“亡”;三是遍在于存在状态的否定性.第三种意义表明,死亡有程度与性质的差异.离别、伤残、局限、绝望、精神上的限隔,都是死亡的一种,故死亡无所不在,对于死亡的体验亦可时时进行.作为否定性的死亡使得我们对于生的认识愈加深刻.作为物理事件的死亡只可以推...

  • 儒家仁学与古希腊友爱论:比较及启示

    作者:王翠华 刊期:2014年第02期

    我国春秋时期和古希腊都十分推崇“仁”或友爱,“仁”或友爱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都占据着核心价值观的地位.比较该二者,其内涵、特性等方面都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不同之处在于儒家仁学的对象其范围较广,古希腊友爱论的阶级性更强.探究这些异同及其因由,对于建构我们当代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

  • 秩序与心性:经世视域中的黄宗羲心学探析

    作者:顾家宁 刊期:2014年第02期

    在黄宗羲思想研究中,心性与政治之关系并未得到充分讨论.心性之学实为黄宗羲秩序重建的全副努力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心学理论建构中对本体与工夫的兼重,正指向对晚明思想界应虚蹈空的心学末流与机械变诈的功利主义两种倾向的救正.对于力行工夫的强调,意在使道德本体始终保持经世实践之品格;而对于本体之贞定,则意在令功利事业始终受到道德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