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哲学

现代哲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Modern Philosophy

杂志简介:《现代哲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071/B,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治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问题讨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西比较哲学、西方哲学研究、逻辑学研究、研究生论坛

主管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
主办单位:广东哲学学会
国际刊号:1000-7660
国内刊号:44-1071/B
全年订价:¥ 20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政治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42
复合影响因子:0.23
总发文量:1414
总被引量:4312
H指数:21
引用半衰期:8.2857
立即指数:0.0183
期刊他引率:0.9723
平均引文率:21.422
  • 后现代语境与马克思哲学总体性概念的再思考

    作者:仰海峰 刊期:2004年第04期

    随着后现代主义的扩散,总体性的哲学观念受到了根本性的否定,马克思哲学的总体性理论,作为现代性谱系的构成要素,也成为后现代批评的焦点.本文从资本逻辑的历史形态学出发,认为马克思哲学的总体性思想是他批判资本主义及其文化的理论基础,强调差异、非总体化的后现代主义,体现了资本在后组织化(弹性生产)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理念,这是不同于组织...

  • 马克思与现代性问题

    作者:汪行福 刊期:2004年第04期

    马克思作为生活在现代性盛期的思想家,对现代性做了深入的诊断和批判.作者认为,马克思不是一个狭隘的对资本主义进行功能主义批判的制度分析论者,而是一个现代性的辩证的批判者.首先,他继承了个人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现代性规范理想;其次,他通过对资产阶级法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批判,揭示把现代性理想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内在矛盾,并从这一批判中揭示...

  •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和“新辩证法”学派

    作者:杨·亨特; 张宪 刊期:2004年第04期

    一、引言 二战以来,马克思的哲学成了西方哲学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部分.这个发展受到冷战的刺激和推动.众所周知,冷战开始于作为二战后世界的一个强国--苏联的出现,还有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建立的人民共和国.

  • 经验的破碎(1)——瓦尔特·本雅明:作品、生活、时代和历史的交叠

    作者:克劳斯哈尔; 李双志; 高燕 刊期:2004年第04期

    一、单子论的实例:作品、生活与历史的重合 如果想要说明本雅明思想的前提,必然会导致对他的思想的偏离.几乎很难想象一篇分析文章在开始时可以不涉及他作品的中心.即使是最的思想活动也表现为一种运动,运动的力量源泉位于中心.在那里,本雅明自己的生活与历史凝结于作品,外貌的、历史的和理论的形式互相融合在一起.同一个人物通过迥然相异的...

  • 马克思主义者本雅明的波德莱尔形象:——以《波德莱尔笔下第二帝国的巴黎》为例

    作者:孙善春 刊期:2004年第04期

  • 文化政治经济学: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和国家

    作者:鲍伯·雅索普; 尹树广 刊期:2004年第04期

    本文研究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结构,在回应大西洋福特制①危机的过程中,这种经济日益成为霸权统治的(无疑是后统治metagovernance)后对象.本文认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BE)是复杂的、异质的和不稳定的社会关系的配置,这个配置与特有的一套主观性有关,而且通过物质对象和社会制度得到中介.

  • 从景观空间中突围——一种心理地理学的批判

    作者:王昭风 刊期:2004年第04期

    景观空间就是指景观社会或社会景观的空间组织形式,它是资本主义生产统一整合的空间,是生产利润和利润生产的空间,是商品自由布展和自由布展商品的空间,是产生"世界历史"的城市环境及其空间,当然也是理解德波景观社会的重要概念.景观社会及其空间是彻底异化与精神分裂的社会与空间,为了建构真实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的真实瞬间,人们必须通过心理地理...

  • 全球化、后现代与哲学的文化多元性——简论中国哲学面临的困境与机遇

    作者:张志伟 刊期:2004年第04期

    全球化具有两面性:作为现代性之结果的全球化进程向作为本土文化之结晶的中国哲学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但全球化的后现代特征却为中国哲学的回归和重建创造了历史性的机遇.在此背景之下,原来按照西方哲学框架建立起来的中国哲学史学科,面临着转换研究范式和叙述方式的艰巨任务.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之间的关系不是从属性的,而是相互独立的两种哲学形...

  • 礼道·礼教·礼治:荀子哲学建构新探

    作者:黎红雷 刊期:2004年第04期

    荀子以"礼"为中心,形成偏重于儒家"外王学"的哲学建构.他首先把"礼"提升到"道"的高度,作为人类社会乃至自然界的最高哲学范畴;一方面把"礼"作为道德教化的依据,建立起自己的道德学说;另一方面把"礼"作为社会治理的准则,形成自己的社会政治思想."礼道-礼教-礼治",构成了荀子哲学思想的主体.

  • 陆九渊佛教观考论

    作者:李承贵 刊期:2004年第04期

    本文尝试研究儒士与佛教关系的另一视角,即由儒士对佛教的认知、理解与评价去考察儒士思想与佛教的关系.由这个角度考察陆九渊佛教观的结论是:佛教并非天生是异端;佛教既有不足,也有其独到的价值;在义利关系、出世入世和生死观等方面,佛教与儒学具有根本性差异;陆九渊思想特征不是阳儒阴释,而是儒体佛用;陆九渊佛教观透显着于当今学术研究具有深...

  • 心体的重建与理学的终结——兼论蕺山学逻辑向度与历史向度的离异

    作者:李振纲 刊期:2004年第04期

    蕺山学术之最得力处,是在心体中充分凸现"性体"的本质意义.此种性格与阳明学相比有两点不同:一是更用力于德性本体之实证,在心性关系中关注的重心在性体的客观超越义和道德意志的定向性;二是更加强调实修实证的功夫论,向意根极微处用力.生当晚明,蕺山对自由表达的权力毫不理解,相反,积极倡导"证人"之学,将已狂驰于现实世界的人心重新收束于理性...

  • 现象学与逻辑学

    作者:倪梁康 刊期:2004年第04期

    无论在胡塞尔思想中还是在海德格尔思想中,现象学与逻辑学的关系都构成一个核心问题.本文首先再现了胡塞尔前后期在此问题上的相关研究,并指出他的超越论逻辑学的要点在于对本质的前逻辑直观,也是最有可能为逻辑学提供哲学支撑的因素.其次,在海德格尔方面,根据律概念成为讨论现象学与逻辑学关系的切入点,由此导出他的"存在理解"、"无蔽"和"自由"...

  • “先天”概念的源始意义的澄清——现象学的一个重要发现

    作者:朱耀平 刊期:2004年第04期

    与康德认为只有表现在意识行为中的"形式范畴"才具有先天性不同,胡塞尔认为不论是形式范畴还是质料范畴都具有先天性;先天与后天的区别,表示的正是一般对象与个体对象在本体论上的区别.这意味着在胡塞尔那里,"先天"不再是"行为的名称",而是"存在的名称".海德格尔在充分肯定胡塞尔的这个思想的理论价值的同时,又对它做了"实质性的修正",把先天与...

  • 论翻译的技巧、理想、标准及其形成过程 ——兼析作为《论不可译性》之理论前提的康德先验哲学观

    作者:霍桂桓 刊期:2004年第04期

    怎样才能提升翻译研究的理论水平?进行翻译理论研究是不是必须诉诸康德的先验哲学框架?本文认为,作为王宾教授所谓'不可译性'之理论前提的康德哲学'经验vs先验'的基本观点,其实并不适合于进行翻译理论研究;实际上,这里的根本问题是'翻译的实际经验性行为'与'翻译标准'之间的关系.只有从我自己构建并逐渐完善的社会个体生成论的角度出发,把翻译研...

  • 技术、主体与形而上学的玄学遐想

    作者:孔明安 刊期:2004年第04期

    本文主要从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当今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后期晦涩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其命定策略的考察,阐发了鲍德里亚后期哲学的重要意义:(1)鲍德里亚后期思想是一种典型的悲观的技术决定论;是现代技术决定论的翻版.(2)鲍德里亚的后期思想是对近性哲学的颠覆和"反动",它试图通过对技术与人的关系的思辨考察,消解近性哲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