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视听

现代视听杂志 省级期刊

Modern Audio-Video Arts

杂志简介:《现代视听》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7-1514/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新闻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新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传媒观察、传媒聚焦、探索思考、新媒体、纪录片研究、影视艺术、传播实务、传播实务、国际传播、专栏

主管单位:山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主办单位:山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新闻研究所;山东传媒职业学院
国际刊号:2096-4668
国内刊号:37-1514/G2
全年订价:¥ 240.00
创刊时间:1972
所属类别:新闻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山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4
复合影响因子:0.44
总发文量:3314
总被引量:3994
H指数:15
  • 传媒视野

    刊期:2011年第12期

    <正>传媒资讯广电总局取消电视剧中间插播广告近日,广电总局下发《〈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决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全国各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时,每集电视剧中间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广电总局还专门下发了"关于贯彻执行《〈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的通知",要求各级电视台立即清理并撤销2012年的电视...

  • 2012年全国“三下乡”在山东启动

    刊期:2011年第12期

    <正>12月25日—27日,国家广电总局、省广电局在临沐县参加了2012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启动仪式,在临沂市临沭县、蒙阴县和泰安市岱岳区走访了广播电视职工、农村电影放映员,调研了城市数字影院建设以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和泰山转播台工作情况。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丕民、总局电影管理局副局长毛羽等一行5人参加了活动,

  • 媒介影像化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

    作者:曾辉; 王长潇 刊期:2011年第12期

    当今媒介已经进入影像化传播时代,从报纸、期刊、图书到电视、电影、网络、手机等媒介纷纷呈现出以影像化视觉符号为主体的传播形态,本文以媒介符号系统为理论基础,关注视觉文化传播的媒介特征,从时间脉络梳理媒介影像化的历史演变过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 消费主义语境下我国文化产业的回归与超越

    作者:罗永雄 刊期:2011年第12期

    本文着重探讨在消费主义语境下,文化产业的本质及如何避免在产业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并提出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只有从自身的文化底蕴出发,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创意性和普适性,中国才能真正地超越消费主义,促进文化产业的不断壮大,成为真正的文化强国。

  • 变与不变:21世纪以来我国广播文艺节目审视

    作者:徐明卿; 张雯雯 刊期:2011年第12期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广播文艺事业呈现出新的发展特色,但是文艺创作理念并未呈现颠覆性的激变状态,而是表现为平稳发展的态势,其中新的尝试亦多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的。具体的创作理念会随外部环境的影响发生改变,但是某些核心的理念仍需坚守和发扬,即在变的动态中沉淀不变的价值,在不变的指导下探索'变'的尝试。

  • 论电视剧创作与国家文化形象的塑造

    作者:卢晓云 刊期:2011年第12期

    国家文化形象是一个国家文化传统、文化行为、文化实力的集中体现。中国电视剧应该增强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文化建构能力和文化传播能力,通过理念建构、人物塑造和形式包装等方法塑造有独特魅力的"中国形象",为提高国家软实力发挥其他艺术所不能发挥的特殊作用。

  • 媒介融合的前世、今生和未来——美国著名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访谈

    作者:付晓光; 田维钢 刊期:2011年第12期

    本文是作者美国访学期间,对美国著名的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就媒介融合所做的专访。保罗.莱文森在接受采访时提出,媒介融合的核心不是技术、不是形式,而是媒介会成为大脑一样的信息处理器,并可以进行良好的互动。媒介的融合是对现在媒介的一种补救,并会一直持续下去。

  • 试论互联网时代“守门人”的角色变异

    作者:陶艺音 刊期:2011年第12期

    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网络传播的新发展,带来的变化之一恰恰是对大众传播定义的质疑。通过网络平台作连续性的信息传播,是公众对公众的,而不是职业传播者对公众的传播。网络传播的普及和发展,必将对当前的信息传播格局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将...

  • 消费时代广告的审美嬗变与美学走向

    作者:邓欢 刊期:2011年第12期

    在消费文化影响下的广告文化已经泛滥成灾,人们的审美创造和审美体验受消费文化的影响不断异化和嬗变。本文在分析广告文化审美嬗变的几个突出问题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广告文化的美学走向。

  • 网络时代春晚的价值再造——以网络春晚为比照

    作者:席赞 刊期:2011年第12期

    面对新媒体的传播格局,尤其是网络春晚的冲击,近年来央视春晚略显疲态,但依然保持了良好的生命力。除了颇受关注的收视数据外,在民族精神、节日庆典、国家形象等方面,基于其特殊的媒介身份与价值,央视春晚拥有网络春晚难以替代的优势。参考网络春晚的经验,央视春晚可从节目制播、话语呈现、民族文化等层面突破常规,担当起中国最大电视平台之上最...

  • 探究社教类电视节目的叙事方式

    作者:高凯; 冯锐 刊期:2011年第12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教育类电视节目以往单纯说教的传播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电视观众的口味。为了生存与发展,社教类节目大胆创新,突破原有的电视表现手法,在分析受众心理的基础上借用了教育学、影视学等领域的理论,形成了故事化的叙事方式。这种叙事方式不仅丰富了电视节目的表现手法,而且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与可视性。

  • 微博——网络时代舆论的聚集地

    作者:郭晶 刊期:2011年第12期

    微博传播有自身的特点:草根性、碎片化、即时性、裂变性,这些特性使它具备了新媒体的优势,便于人们言论的自由表达,并已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微动力。为此,应对其优劣势进行探讨分析。

  • 论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

    作者:王权 刊期:2011年第12期

    近几年频发的网络事件的本质真相与呈现真理并非完全一致。本文认为,网民的个体利益与情感宣泄只是网络突发事件夸大与变形的次要原因,而网络媒体本身的商业驱动以及相关把关者责任感的缺失,是更主要的原因,并提出规避风险的具体措施。

  • 三网融合中网络电视需求与技术更新的互动

    作者:张蓝姗; 黄媛媛 刊期:2011年第12期

    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受众所能接触到的媒介形态不断更新发展,使网络电视用户的需求不断提高,借助于更新换代的技术变革,网络电视应在更流畅的播放体验、更快速的反应时间和更完美的画质上满足受众需求。

  • 微电影的成长及其悖论——市场与受众的双重透视

    作者:洪长晖 刊期:2011年第12期

    如今,"微"时代俨然已经到来,微电影也应运而生,并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趋势。其背后的动因就有技术、市场、受众等力量的推动,而与此相伴的则是市场与受众的双重悖论。破解这一悖论,将是微电影未来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