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 省级期刊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杂志简介:《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4-1312/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亮鉴、稽古、学术研究、博物馆学、文化遗产、考古研究

主管单位: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674-8697
国内刊号:34-1312/K
全年订价:¥ 820.00
创刊时间:201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安徽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2
复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8122
总被引量:2725
H指数:10
  • 昭陵陪葬墓出土彩绘陶文、武官俑赏析

    作者:刘群; 董临渊 刊期:2018年第11期

    在昭陵已发掘的陪葬墓中出土了大量彩绘陶俑,但文官俑和武官俑形象的彩绘陶俑并不多。它们形体高大,工艺精湛,充分代表了唐代陶制工艺的超高水平,再现了初唐时辉煌的文明成果。文、武官俑写实而生动,突出体现了唐代官员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

  • 重庆洛碛茅草坪遗址群出土青瓷漫谈

    作者:陈东 刊期:2018年第11期

    重庆市洛碛镇因三峡水库四期蓄水工程成为浸没区。2008年,重庆市文物考古所(现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在洛碛浸没区考古发掘了茅草坪遗址群、老锅厂墓群,出土了一批六朝至隋唐时期的青瓷器。这批青瓷器是洛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反映了洛碛东、西两面窑系产品通过长江水运在此交融。莲瓣装饰的青瓷器的出土说明南朝历代统治者对佛教的推...

  • 浅议西安市民俗博物馆馆藏明代崇祯青花钵式香炉

    作者:王旭 刊期:2018年第11期

    明代晚期的经济发展对同时期的版画、瓷器的艺术表现形式产生了巨大影响,青花瓷器纹饰的表达方式发生了较大改变,对清代初期繁荣的青花瓷器产生了积极影响。明代崇祯时期的瓷器承袭晚明和开创清初瓷器,在明末清初的瓷器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婺州窑青白瓷的审美分析

    作者:毕旭明 刊期:2018年第11期

    婺州窑青白瓷是我国瓷器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做好婺州窑青白瓷的审美分析对发扬瓷器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婺州窑青白瓷进行介绍,对婺州窑青白瓷的胎釉特色以及制作工艺进行分析,对印花方瓶、印花瓶、三兽头足八卦炉、印花粉盒等优秀作品的造型特点、胎釉特点进行详细分析。

  • 齐彦槐书法艺术探微

    作者:潘旭辉 刊期:2018年第11期

    齐彦槐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收藏家、科学家。他工书法,远宗晋唐,于宋、元、明、清诸家均有涉猎,亦精诗文及鉴赏,是清代中晚期一位颇有建树的帖学大家。文章根据齐彦槐存世的书法作品,着重介绍其书法的师承及成就,并探讨其书学思想的形成。

  • 徐悲鸿马之鉴定要领

    作者:丁清华 刊期:2018年第11期

    徐悲鸿先生是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他笔下的奔马几乎是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为此徐悲鸿马是当下近现代书画市场收藏、拍卖的风向标。文章综合分析北京徐悲鸿纪念馆中所收藏的徐悲鸿真迹为基础,对徐悲鸿笔下所作关于马的作品进行细致分析,以期对广大热爱艺术品收藏者有所帮助。

  • 浅谈清代书法家伊秉绶隶书的艺术特点——以《临汉李翕黾碑帖》中堂为例

    作者:钟世烈 刊期:2018年第11期

    伊秉绶隶书取法汉碑,植根于汉隶,摄古隶神理,悟其真髓,融会贯通。在坚持隶书基本法理的基础上,有意削除传统隶书的“蚕头燕尾”,嵌入篆籀笔法,且能够达到整体协调统一。其作品个性鲜明,自开面目,丰富了隶书的艺术表现力。

  • 上高县博物馆馆藏书画鉴赏

    作者:刘清华 刊期:2018年第11期

    据《上蔡县志》《瑞州府志》等地方文献记载,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不少移民从中原腹心地带——河南汝南迁移来到了上高县地域。汉唐以来,上高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靠近豫章古郡,受儒、道、释文化影响较早且深,民风淳朴,人杰地灵。自唐至清,上高学子中进士者48人,中举人者125人,秀才历代不计其数。他们当中不少人后来成为在全国较有影响力的政治、经济...

  • 阜阳莽式铭文镜研究

    作者:魏汉 刊期:2018年第11期

    新莽政权虽仅存15年,莽式镜却在沿袭汉镜工艺成就与艺术特色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进步,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莽式镜镜面铭文更是具有极重要的“证史”“补史”研究价值。阜阳市博物馆馆藏6枚莽式铭文镜,记载的内容包含了旨在为王莽建立新朝歌功颂德时代流行的典型“政治歌谣”以及当时的新莽社会文化风气、地貌特征等,是研究两汉尤其是新朝政治、...

  • 鉴于岁月——晋祠博物馆馆藏历代铜镜赏析

    作者:李娜 刊期:2018年第11期

    晋祠博物馆馆藏铜镜800余枚,镜种齐全,特色鲜明。2016年、2017年经过精心筹备,先后在苏州、仪征、东莞推出了“镜涵春秋——晋祠博物馆藏铜镜精品展”。展览共精选了春秋战国至晚清的各类铜镜200余面,在科学整理与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公开向世人展示这批馆藏珍宝,以通过展览为广大观众提供一部中国古代铜镜发展的简史。

  • 内蒙古博物院馆藏阿拉伯文宣德炉鉴赏

    作者:云彩凤 刊期:2018年第11期

    内蒙古博物院收藏了一件宣德炉,造型流畅、圆润,表面光滑细致,铜质精良,经鉴定为清代宣德炉仿品。器身铸有阿拉伯文,可见伊斯兰文化对民众生活的影响之大。宣德炉在中国器物史上占有极为特殊的地位,其出现于明宣德年间,服务于皇室,后由民间仿制发展开来,留传真品数量很少。对宣德炉的鉴定和研究目前也已经成为文物界的一大难点,正在等待人们的破...

  • 安徽省寿县工业园区汉墓出土器物赏析

    作者:张义中 刊期:2018年第11期

    2010年3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寿县工业园区获得一批汉墓出土器物。这批器物年代指示性强,器形特殊,可展开一番趣味的讨论。

  • 东汉四灵神兽画像砖

    作者:王康 刊期:2018年第11期

    画像砖始于战国,盛于两汉,有模制、模印、雕刻、彩绘等多种装饰手法和制作技艺。汉代画像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生动地诠释了先民深厚的文化积淀,是研究两汉时期民风、民俗的珍贵实物资料。张掖出土的东汉四灵神兽画像砖是汉代谶纬学说的真实反映,其表现手法和特点堪称画像砖艺术的精品之作。

  • 翡翠的“种”及品质论评

    作者:刘红杰 刊期:2018年第11期

    翡翠的“种”是翡翠贸易中应用最广泛的词语,是评价翡翠最重要的指标。目前主流宝石学家或宝石研究者对“种”的说法不一,容易造成翡翠学习者理解混乱,业界交流时也容易产生歧义,同时也不利于对翡翠的分级评价标准的制定。文章针对翡翠“种”的内涵及造成“种”的差异的原理进行深入探讨,对翡翠常见品种进行分类对照阐述,对翡翠的分级与评鉴研究...

  • 云南滇文化鼓形玉器研究

    作者:李培聪 刊期:2018年第11期

    云南滇文化出土了众多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玉器,这些玉器器形大多可以认为是滇文化独创的,或者说是滇族审美思想的物化和载体。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器形——鼓形玉器,不仅体现了云南滇文化的铜鼓文化,还反映出鼓形玉器在滇文化墓葬礼仪中的权力功能和财富象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