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文物保护与开发

文物保护与开发赏析八篇

时间:2023-11-15 10:13:00

文物保护与开发

文物保护与开发第1篇

[关键词] 文物古迹;旅游开发;保护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1. 113

[中图分类号] K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21- 0211- 02

0 引 言

文物古迹是我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见证,是我国的瑰宝,需要我们中华儿女来共同保护。现在新型的旅游业与文物保护之间存在着一些矛盾,目前大众的主要消遣方式表现在旅游业,而因为旅游业的发展,许多文物都被过度开发,给国家造成了很大损失。有很多地区又采取过度保护文物杜绝开发的策略。所以怎么去推进文物保护和旅游业合理的发展,成为文物保护者的一个重要问题

1 旅游开发和文物保护的优缺点

1.1 优点

虽然,文物古迹是历史发展过程的体现,正是因为旅游开发业使之成为旅游景点,不然文物古迹不会被更多人知道和了解。另外,虽然旅游开发业会对文物进行开发,但是为了旅游业能长存,旅游开发业也会对文物进行适当保护。再者,文物的修复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旅游开发业和文物保护单位达成共识,促进双方合作共赢。最后,游客也能在参观的过程中去了解历史知识,接受教育,来带动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1.2 缺点

自从旅游业开始发展,就不断的有报道报道出文物古迹被破坏,文物古迹在保护的过程中必然会影响周围的环境,或者周围新建道路,景区等基础设施时,也会影响文物古迹的保护。其次,文物古迹被保护成为旅游景点以后,每天会有数以万计的游客慕名前来,游客所乘坐的交通工具所产生的尾气,参观时遗留下来的垃圾都会影响环境,导致文物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对文物古迹乱刻乱画的现象更是严重,我们要杜绝这种现象,一切从自己做起,才能让文化古迹不受破坏。

2 文物古迹的开发原则与保护

2.1 保护文物是基本原则

不论如何开发文物,都必须是以保护文物为原则,不能随意更改文物,补修乱建 这是保护文物价值的原始保障。在保护文物的前提下,可以适当进行加固文物,或在文物附近修建相关画风的建筑,以促进旅游业发展。对文物古迹的知识点,要尽可能表现其文化知识历史以及人文性,才能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收到教育,才能实现文物开发的价值所在。让游客明白旅游不仅仅是旅游,而是增长知识了解历史的一种有效方法。

2.2 对文物进行保护

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旅游环境的污染使得文物古迹遭到严重破坏,游客在旅游洞窟、古墓、地下室等名胜古迹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和水分反应使得文物古迹被腐蚀。交通工具产生的尾气也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严重的会导致酸雨,要求腐蚀露天的文物,有些游客会在旅游的过程中攀爬踩踏文物,例如古埃及的金字塔,被游客踩踏损毁的十分严重。所以国家要对文物古迹进行分类,进行划分,分出三六九等,对级别高的文物进行特殊保护,在制定的计划上,进行定期定时定资金维护。同时加强政府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建设,加大社会宣传力度,鼓励全名一起进行保护。可以通过宣传播放公益广告等能够让人印象深刻的形式来加强人们对古迹的认识。让游客们明白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和价值,让人们发自内心的去保护文物。最重要的是,法律要积极准确的实行法律效力,这也是确保文物不会受到伤害的最有效途径和工具。面对破坏文物的行为,不论是文物相关部门还是旅游业,都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抵制。要不断利用高科技引进先进技术,加强文物的利用、开发、开发、使用力度,在发展中进行保护。

3 文物古迹旅游开发与保护共同发展的问题分析

旅游管理业的管理属于多方面的,需要不同学科人才共同去管理旅游景点。目前大部分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缺少专业的管理知识,管理不得当,游客也不会满意。希望旅游业能做好规划,确保文物古迹的保护和旅游业能共同发展。无论是以什么方式去发展,必须要遵循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原则,历史文化的结晶是文物古迹的资源,他不是一类人的,而是全人类的,为了子子孙孙的后代能体验感受到文物的风采,所以必须要加强对文物的保护,不能为了贪图一时的利益,而产生无法挽回的后果。游客对古迹的破坏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开发商应该要控制游客的数量来减轻文物古迹保护的负担。确保文物可持续供公民来欣赏学习。相关部门也可以建立制度,让两者相互促进。同时,对游客进行教育,让游客发挥作用,保护文物。最后,文物保护技术的创新也和文物保护相辅相承。

4 结 语

总而言之,只有采取得当有效的措施,并选择合适的时机,文物古迹的保护和旅游开发才能共同成长。尽管频频传来旅游业对文物古迹保护方面的负面影响,但旅游业可以为文物保护与修复提供大量资金,同时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学习知识,使文物被更多人所熟悉。所以,有关部门应该要采取有效措施,使旅游业和文物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实现文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良性循环。

主要参考文献

文物保护与开发第2篇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领域中,进行研究着一个永恒不变的课题,那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这个问题困扰了学术界多年,直到现在还被列为重要的主题进行思考研究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范围较广,包括的内容渊博,种类繁多、众多的民族有着关联。阶段、区域、种类、民族的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存在差距,具有的主要特征及继承方法都是没有可比性的,它们之间存在较大的区别,不能使用同种方式进行保护。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1.无形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不占有任何实质性的空间,是不能看见,不能触碰到,存在人们脑海的潜意识中,随着人们的感觉去认识这个事物,获得它的意义所在,这就体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例如“端午节”,这个节日就充分的体现出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这个节日的来源没有建立任何有具体概念的物质基础上,只是存在于人们心中的一种庆祝方式,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占有主导的地位。我国在20世纪初期,就把“端午节”设定为国家法律规定的节日之一,这个节日的设定充分的探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们心中的位置,针对于这种无形的理念进行有效的保护,使用独特的开发模式进一步的进行挖掘,在内容含义上更加丰富多彩,可以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继续流传。 

2.传承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内,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也会依据自然的协调关系和当时的历史变化的条件进行沉淀流传下来的。归根结底,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任何一种传承下来的文化形式,必须经过历史的演变进程,其中记载了当时人们的精神境界和所要表达的文化特点,具有这些方面的优点才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流传。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过程中必须把这些特点考虑进去,并且创造出良好的气氛有利于这种文化遗产继承传承下去,流传千古。 

三、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专门的保护和开发区域,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及空间的格局进行总结分析,从中发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布局情况具有显著特点。 

(1)增加宣传范围,提高宣传力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可以使用媒体进行大范围的宣传,在大肆宣传的过程中,开始就让群众了解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目前的社会发展具有的积极意义是什么,应怎样进行开发和保护?当今的社会,有较多的人根本不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有哪些属于文化遗产范围内,更不用谈论保护和开发文化遗产的深远意义,这些方面的因素就会给将要进行的工作带来诸多不利环节,在一定的程度上会阻碍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工作的发展。 

(2)提高文化自觉。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过程,是全民上下的文化自觉的行动方式,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这种行为应该严格的落实到每个人的头上,广大人民群众自发而成的行为去保护和开发,自己民族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只有这样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3)采用地区人、文化、生态三点融合,整体进行保护和开发。在地方区域的文化体系中,人作为流传文化的主体,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必须进行保护、培养,并制定出管理制度,还要进行保护和开发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主要保护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谓区域环境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来存在的区域土壤上,进行保护和开发时,一定要注意协调自然生态的平衡,促进文化生态环境。进行开发文化遗产时,必须进行整体的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基础,两者相互融合,相互协调。 

(4)对于分跨多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需要多省协调管理。由于地理位置的划分,把民族文化在空间上进行分裂,即使是相同的民族处在不同的区域,也会产生相同的影响。例如,侗族的分布形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两个地区、湖南省的八个不同区域,也就是横跨两省分布在十个不同的区域,但是侗族的文化并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这是因为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开发的过程中,从大局出发,进行全面考虑,对文化区的整体保护和开发加以注意,根据区域进行全面的考虑,可以有效的保障文化遗产顺利的发展。 

(5)建立奖励模式,鼓励社会力量进行参与。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进行保护与开发。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进步正渐渐的消失,例如在偏远的农村地区,为了维持生活较多的年轻人走出家门在外打工,与城市先进文化充分接触,逐渐的遗弃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否消失,主要是取决于当地人的生存环境,所以,我们必须对当地的居民生活水平进行提高,是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才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有力保障。 

(6)对于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发展文化旅游的形式。使用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保护和开发的当地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使当地的经济水平得到提高,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这是个互利的局面。采用这种方法时,一定要谨慎行事,不可莽撞,传统的文化不能完全的体现在民间表演的形式上,适得其反,失去真正的含义。 

参考文献: 

[1]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文化圈理论的应用[J].江西社 会科学,2016,(1):102-106.[2]苑利.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的几个问题[J].江西社会科 学,2016,(2):20-25. 

[3]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 学,2015,(2):103-109. 

文物保护与开发第3篇

【关键词】旅游资源;文物保护;矛盾;开发;对策

一、历史文物遗迹进行旅游开发的背景条件。

在国家倡导大众旅游,推动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的今天,旅游者已不再将旅游景区、农家院作为游览休闲的单一目标,当今的旅游方式更加多元化而且在不断的更新中,如自驾游、探险游、户外游等多种游览方式的出现,对旅游区域内的文物古迹保护工作也提出了严峻挑战。

近年来伴随着承德旅游事业的迅猛发展,文物保护的任务非常艰巨,如何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保护好境内众多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存,成为摆在政府决策者和文物主管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将对推动承德文化旅游的发展发挥丰常重要的现实作用。

二、文物保护与发展旅游之间的关系。

(一)文物古迹是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

探古求知是广大旅游者的共同心理。作为人类文化载体、反映人类发展历程的文物古迹给人以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受,是人类各发展阶段的绝世之作。观览文物古迹使人们在游中学,学得轻松、愉快、有趣。由于文物能满足人们探古、探奇、求知的需求因而成为旅游资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发展旅游对文物保护的促进作用

文物古迹作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充分利用它、保护它,可以推动旅游事业的有序和谐发展。为吸引众多的游客,旅游部门必然会注意文物的保护工作,使其尽量完好地展现在旅游者面前。发展旅游还可以部分解决文物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旅游景区应从其收益中按一定的比例用于区内文物保护,建立一种文物古迹旅游开发的修复补偿机制。发展旅游还可以增强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进而使重视文物,保护文物成为全社会的一种共识。

(三)发展旅游对文物保护的消极影响

一是对文物进行旅游开发从某种角度来说本身就是一种破坏行为。开发旅游区就要在旅游区内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宾馆、饭店等,甚至还开办工厂,这一切都破坏了文物原有保存环境。在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内修建体量高大的建筑等等直接威胁着文物的保护。二是任意改造文物,造成文物被破坏的悲剧。某些旅游部门为了提高文物古迹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对文物采取了一系列维修与保护措施。但由于文物的维修与保护不专业不能使其维持原样、符合其历史时代特点,实际上造成了更大的破坏,名为保护实为破坏。三是旅游业对文物周围环境的污染,使文物遭到破坏。旅游景区内人、车、建筑物密集,排放出大量废弃废水严重污染了文物古迹周边的空气和水源,对文物古迹有着强烈的腐蚀作用。四是游客对文物的破坏。众多的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使文物古迹受到浸蚀,旅游者的踩踏、攀登、抚摸等行为可严重损坏文物。更有甚者竟然用敲砸等手段盗取文物古迹的部件,此等野蛮行径严重地危害着文物古迹的保护。

三、协调旅游资源开发与文物保护之间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文物周边环境的整治。

由于文物所在地所特定的环境性质,导致其周边人员活动区域有限,使得每遇到黄金周和节假日,前往参观的游客相对集中,往往拥挤不堪、承载力告急,导致文物受损和生态环境被破坏。所以我们要开阔文物所在地的周边环境,控制高层建筑,聘请有关专家对文物保护单位制定文物保护利用中长期规划,分层次开发。对特殊的、有重大历史和艺术价值而又极易损坏的古代文物必须保持原状,并要控制参观人次。

(二)完善文物保护机制

发展旅游,特别是文物景点,有利于本地经济发展;在开发的同时就要重视维护及修复文物,要制定旅游开发中文物保护的中长期规划,文物保护不能走经济发展那样先破坏后修复的老路,要实现开发与保护共赢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地方政府应建立协调一致,部门联动的文物保护机制。由于文物文化遗产地的保护、规划与建设,涉及到计划、规划、文化、文物、宗教、国土及旅游等许多部门,因而各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密切合作,相互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搞好文物文化遗产地的保护与开发。文物旅游部门应该把文物保护纳入旅游事业的长期规划中,在旅游促销和旅游活动中应加强《文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等法规的宣传,对破坏文物者应采取经济、法律等手段加以制裁,这样不仅树立了文物旅游的形象,还强化了人们保护文物的意识。

(三)培养专业人才,加强管理。

要使文物保护工作与旅游开发利用达到和谐的发展,就必须培养和引进出色的管理型人才、研究型人才和特别人才。在加快院校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发挥现有文物修复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使其传统的经验、技术能够得以传承。

愿文物旅游事业能够越来越多的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服务,让我们的民众更多地了解到我国悠久、璀璨的文明。

【参考文献】

[1]李景瑞.《承德古代史》.民族出版社,2009(5):1-11,

[1]潘洪.论文物的保护和开发利用[J].科教文汇,2007(6):57-59.

[2]庞肖霞.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研究[J].新疆经济与文化,2007(6):37-41.

[3]张承忠.基本建设应重视文物保护[J].小城镇建设,2001(5):61-63.

[4]王维坤.建国以来我国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思考[J].西北大学学报,2001(3).

[5]刘洪.以科学发展观协调文物保护与文化旅游的关系[J].科教文汇,2007(1):40-41.

[6]岁哲文.文物古迹保护与旅游事业的发展[N].中国旅游报,2002-4-6.

文物保护与开发第4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吴歌 文化产品 活态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珍贵的传承,它来源于生产生活,是人类精神财富的积淀,具有发展产业的元素,如发源并主要流行于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的吴歌,一直是吴方言区人民生产生活气息的表达方式,也曾经是当时艺人的谋生手段和事业寄托。但吴歌作为一门艺术的研究,主要还集中在吴歌的文学价值和音乐特点上,在吴歌的传承和推广方面,尤其在面向大众、面向市场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如何发掘文化资源,生产文化产品,发展文化产业,使传统文化内涵以新的独特形式体现,实现从认识到活态保护实践的嬗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产业经济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兼具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文化精神财富的外化,能够为大众广泛认可和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伴随着当地的生产劳动、祭祀习惯和生活娱乐活动而发生发展的产物,为当地民众广泛认可和喜欢。吴歌是中国民歌中一个独特的地方歌谣,在吴方言区民间艺术中具有重要影响。吴歌作为一个地方文化、人文精神的外化,是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积累、创造的口头文学,具有浓厚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醉里吴音相媚好,苏州话的柔美婉转,完全融入当地生活,受到当地民众的普遍欢迎,被公认为中国江南吴方言区的代表和吴文化的“活化石”。而今,吴侬软语不仅是苏州人的性格特征,用吴语演唱的歌谣已经有很成功的范例,上海世博会宣传片中打头第一句‘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就是苏州话版本,凸显了民族的风格和歌曲的地方特点,吴歌已经成为苏州乃至中国的一张名片。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艺术和娱乐功能,能够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表达着人们内心的价值观,也表现出一个民族、一个地方民众自发的凝聚力,民间艺术更是一个地方独特魅力的标志。在吴语地区广泛流传的吴江芦墟山歌、常熟白茆山歌、相城阳澄渔歌、张家港河阳山歌,语言质朴独特、曲调清丽委婉,蕴涵传统文化、民俗风情、人文历史、方言土语等文化元素,成为当地文化的典型代表,挖掘和利用她的艺术和娱乐功能,能更好地满足现代精神文化需求。一个地方的文化现代化必然要求整合当地的文化基因,提炼出能体现城市品牌的核心概念,弘扬融合、包容的文化精神,推广当地的文化品牌,营建出文化丰富的精神家园。吴歌是吴地许多音乐艺术之源,昆曲、沪剧、锡剧、弹词、道教韵腔以至器乐江南丝竹等都从吴歌中汲取题材和艺术语言,《四季歌》、《天涯歌女》等也都脱胎于吴歌,昆曲的兴起还奠定了‘四方歌者,皆宗吴门’的显赫地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产品,遗产保护的同时能够创造可观的经济价值。文化是人类精神财富的积淀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相互沟通、交流和认同的产物。文化也将在交流中呈现自身魅力,特别是随着旅游业发展,文化与经济联姻,文化产业风生水起,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产品,有助于实现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赢。如脱胎于吴歌小调的贵州安顺山歌,已经成为安顺群众的一道精神大餐和独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无论日常生活还是大型节日,山歌对唱成为群众最常见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处处歌声的喜人局面,仅西秀区民间便活跃着500多位山歌手,有的歌手一年纯收入高达10万元。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同仁堂、荣宝斋等老字号企业,也始终把传承文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价值和企业发展相贯通,通过生产性的活态保护,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提高了民族品牌的影响力。由此可见,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对于打造文化品牌和推动艺术创新、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是文化产品开发的源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宝贵的文化资源,也是宝贵的产品创意之源

吴歌源于生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艺术活力,可以给文化产品以创意源泉。多年来,吴方言区相关部门和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吴歌的价值,为利用吴歌这一特色文化资源采取多种措施予以保护,文化部门专业人员利用文字、图像等手段,将吴歌以文献的形式记载了下来。长篇叙事吴歌《五姑娘》和《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歌谣卷》、《中国·白茆山歌集》、《中国·芦墟山歌集》、《无锡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歌谣卷》、《华抱山》、《沈七哥》等作品都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应该融入新的内容,创意新的产品,在我们的口头存续下去。

(二)遗产文化源于生活,为文化产品走向市场奠定了基础

吴地的地域以水田为主,老百姓的生活和歌是密不可分的,百姓日常生活中到处都能听到嘹亮山歌之声,赶牛、打场、背牵、摇船、捕鱼、车水、纺棉纱、搓绳、织绸……作业的劳动者,无一不伴以歌唱,甚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可以用唱的方式来沟通。上个世纪80年代,民间文艺工作者发现、抢救了十多部长篇叙事吴歌,《红娘子本姓王》、《五姑娘》、《沈七哥》、《红郎偷小姨》、《白杨林山歌》等都是当地人民生动形象的生活写照。吴歌后来流入城市,与现代城市的工作、生活环境、小街小巷相联系,有着广泛的群众、市场基础和悠久的历史传统。

为了保护这项珍贵的文化项目,吴方言区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政策法规,苏州就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如《文化苏州行动计划》、《苏州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苏州市综合性试点总体实施方案》等,所有这些为保护吴歌和吴歌走向市场、融入产业进一步提供了政策保障。

(三)遗产文化产品化,可以发挥文化产品的娱乐宣教功能

目前,吴歌活动基础较好的地区如常熟白茆、吴江芦墟、张家港河阳等地,都分别建立了山歌馆或山歌研究会,依托企业加强吴歌的宣传推广。更可喜的是有许多人在为吴歌的传承做探索,近年来,张家港凤凰镇建设了新的河阳山歌馆;无锡命名了“吴歌传唱特色小学”,建立了“无锡吴歌馆”;芦墟在小学开办少儿山歌班,为芦墟山歌的继承发展建立起培训基地,进行曲调的设计和歌曲内容的再创新;常熟出版了《白茆山歌集》,在中心小学进行实验,利用山歌开展乡土教育和传统教育,并且让山歌走出白茆唱到了国外。这些探索把传统的山歌和现代生活结合起来,使古老的山歌融入到现代娱乐、宣教活动。

吴歌是以口头演唱方式的民间音乐,口头的演唱是其艺术表现的基本方式,“歌无声不传”,吴歌作为一种民间音乐和一种口头艺术,只能存在于人们的口口相传之中。吴歌不仅是劳作的号子,更是百姓大众娱乐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我们完全可以发挥音乐的社会功能,利用各种传统形式,创作与时展相适应、与大众文化息息相通的新吴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向文化产品转化的关键

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借用吴歌的音乐元素特点,进一步弘扬地方文化的优势,将吴歌艺术的内容与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相结合,不仅能激发吴文化的情愫,更好的普及并传承吴歌音乐文化,更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文化现代化建设。

(一)在文化产品的形式上,遗产文化要在传承的基础上注重创新

吴歌是吴文化的代表,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累起来的瑰宝,它依然将深刻影响吴文化进一步的方向和格局。因此,吴歌的传播既要传承又要创新,如果离开传承就会使创新成为无源之水,如果失去创新就会使传承失去传承的动力,只有创新和发展才能使吴歌得到传承,才能使吴歌得到弘扬。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审美的欣赏能力大为提升,吴歌也要随之提升她的音乐艺术性。吴歌应与音乐界加强合作,充分应用吴歌的旋律、节奏、色彩、调式,利用现代手段进行包装,使新生代的山歌、小调与现代音乐艺术手段融合。通过向其他歌种、剧种学习,借鉴其他歌种、剧种的长项,在保留自身基本特色的基础上,吸收一切有益的音乐元素,给吴歌注进新鲜血液,满足多数受众的视觉、听觉要求,创作一批新山歌,参与全国、省、市民歌比赛中,或推选作为电影、电视主题歌或插曲,争取在广播电台、电视中播放。

(二)在文化产品的内容上,遗产文化要保持大众艺术的民间性格

吴歌作为民间艺术,来自田野劳作,源于劳动人民的心声,其根基在于普通的人民群众,应把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上,保留民间艺术的大众情调,保留艺术内涵原真品味。同时,要充分考虑现代消费情趣,根据商品的属性,充分适应消费需求和时代特征的要求,把吴歌的艺术元素纳入市场要素组合。在保持自我、坚持自身特色的同时,突出时代特征,进一步将吴歌艺术的内容与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相结合,适应文化消费者需求。

历史上许多民间艺术表演项目和传统手工艺项目,并不是为传承而传承,而是将其作为谋生的一种职业,因此,他们的表演、制作充分考虑大众情感和认知,以大众百姓的需求为出发点,并在技艺的提高、发展上创新适应,使这些项目的技艺更加精湛,更加受人们欢迎,从而使得民间艺术得到了很好的传承。粤语歌曲、客家民歌、闽南语歌曲的流传,都是在搜集古老的歌谣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歌谣现代化的工作而获得了成功。广为流传的歌曲《十送红军》,就是民主革命时期苏区军民重新填词改编的赣南客家民歌《长歌》,作为电视剧《长征》的片尾曲广为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吸附力,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

(三)在文化产品的载体上,遗产文化要积极融入相关产业寻求突破

吴歌产品要开拓市场,创造顾客,找到销路,必须根据吴歌艺术产品属性,选择特定产品,进行规范定型和企业化生产,同时借助科技手段融合创新,使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与现代科技手段、企业机制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创造和再创新,渗透文化原创环节,将歌曲商品化,开发吴歌文化产品,实现产业助推艺术、艺术和产业同步发展。历史上吴歌曾经在庙会、赛歌会等市场的作用下,以歌曲、歌手演唱等商品形式得以发展传承,现代昆曲《牡丹亭》也是个成功的范例,让年轻演员担纲主演,贴近现代审美观点,从剧本、服装、音响、舞美都在保留传统特征基础上,应用现代科技手段,从而赢得了年轻人的喜爱,特别是在大学生中得到强烈反响,被视作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四)在文化产品的手段上,遗产文化要积极借助科技手段实现产品创新

科学技术对文化产业发展始终产生着极为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艺术作为商品进行生产和消费虽然古已有之,但艺术产品要变为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其业态、种类和格局发生的变革往往有赖于科技进步。云南《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雪山篇》等都是将自然风光、经典山歌、民族风情等元素,运用高科技的声、光、电技术和现代歌乐舞理念,加以创新组合,实现了旅游与文化的结合。这些实践,对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社会、融入当代、融入民众,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对于拉动内需、扩大就业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吴歌完全可以借鉴,将特色饮食、苏绣、吴歌有机结合起来,推出吴歌旅游项目,使之成为吴歌之品牌。

吴歌的传承应该在保留民间艺术的原真品味和艺术内涵的前提下,根据其大众的民间属性,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着力点,积极适应现代生活方式,融入相关产业和现代科技元素,将吴歌艺术的内容与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相结合,开发文化产品,创造顾客,拓展市场,以一种活态的产品方式融于现代文化产业,实现满足大众精神生活需要、文化遗产传承、文化产业发展的多赢格局。

参考文献:

1.李佳.关于地方文化产业政策与国家宏观政策相结合的思考.商业时代,2011(28)

2.冒艳玲.湖南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

3.项卫星,周国梁.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J].学习与探索,2010(3)

文物保护与开发第5篇

关键词:科学处理;文物保护;旅游开发

文物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如何保护好文物,是世界各国都在关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国政府历来重视文物保护,并为此制订了大量法规,采取了不少得力的措施,使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由于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在日益增长,外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所以旅游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也是日新月异、发展迅猛。于是,不少地方掀起了旅游开发的热潮。旅游开发当然是一件好事,但也给我们的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因为绝大多数的旅游开发都涉及到文物的保护问题。

有人认为,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是难以调和的矛盾。要搞旅游开发,文物保护就得让路。于是,有些地方为了发展旅游,追求经济效益,干脆把文物保护单位承包给旅游公司。而旅游公司作为企业,它在经营和管理文物保护单位时,所追求的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会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这种行为必然导致开发过度,甚至出现乱修、乱改、乱拆、乱建,毁真造假等不负历史责任的现象。为此,国家曾三令五申,禁止对文物的破坏性利用,并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国有文物保护单位,不得作为企业资产经营”。其目的就是要保证文物的安全,维护文物的原真性。

于是,有些地方又干脆把文物彻底封存起来,让其与旅游完全脱钩,实行“为保护而保护”的政策,结果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其实,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而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关系,是一种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关系。因为文物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珍贵的旅游资源,往往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利用文物旅游资源的条件发展旅游业,其本身便是对文物资源的一种保护与开发。也就是说,文物只有被利用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它的重要作用。特别是那些不可移动的文物,也只有通过旅游才可达到用“物”说话的目的,才能充分体现其作为文物的价值。特别是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该大力发挥文物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独特作用。

那么,该如何处理好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呢?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并不难,最关键的是要讲究科学性。也就是说,要通过最科学的规划来解决。文物要保护,旅游要开发。但旅游开发决不能以牺牲文物为代价,科学的规划就是要兼顾两者的利益。所以这个规划必须经过实地考察、讨论研究、精心设计直到专家论证、行政报批、政府审议等严格的程序,才能付诸实施。只有这样,才既不会造成对文物的损害破坏,也不会产生不利于旅游开发的后果。如果做到了这点,那么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也就自然理顺了。

当然,要做到科学处理,还须开动脑筋、集思广益,探索出妥善的方式,制定出最佳的方案。在这方面,笔者觉得敦煌研究院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众所周知,敦煌莫高窟是著名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在这里自然也显得特别突出。据统计,来莫高窟的游客数量几乎年年在不断增加,而游客增加便意味着对莫高窟环境人为扰动的增加。有监测表明:大批游客参观,导致窟内温度、湿度频繁变化,打破了洞窟原有的恒定环境,这已经成为导致壁画屡遭病害的重要原因。敦煌研究院曾在体积为143m3的第323窟做过试验,发现40名学生在窟内滞留37min,呼出的67%的水汽、52.3%的二氧化碳留在了窟内。窟内二氧化碳因此升高了5倍,空气相对湿度上升了10%,空气温度升高了4℃。而这些都会侵蚀壁画,使病害加重。

游客参观对洞窟的不利影响已被科学试验所证实,而参观的季节性、时段性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这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据统计,到莫高窟来的游客大多集中在7、8、9月。这3个月的游客量占全年游客总量的65%左右。旅游旺季,莫高窟日接待游客达3000~5000人,“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则要超过5000人。而一天之中,游客又集中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这几个小时。游客过于集中,使一些洞窟常常处于非常“疲劳”状态。

莫高窟现在被评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有人预计,在未来几年内,莫高窟年游客接待量将超过100万人,游客日流量也会超过万人。需求与能力之间的矛盾会更加突出,莫高窟所承受的“负荷”将越来越重。我们不得不担心——莫高窟将来会不会被“累”垮呢?

因此,莫高窟面临两难境地——既不能以牺牲文物为代价来换取旅游业的发展,又不能因保护文物而将远道而来的游客拒之门外。

那么,该如何把对文物的有效保护与旅游的合理利用结合起来呢?著名专家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认为,对莫高窟的旅游开放,要体现科学、合理、和谐、适度的原则。

为此,敦煌研究院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以下相应对策:

(1)参观实行预约、预报,分时段、有计划地接纳游客,科学疏导分散游客,防止无序涌入,以降低洞窟利用强度。在旅游旺季,如果没有预约,将不能如愿参观石窟。

(2)对开放洞窟实行“轮休”制度,以便给开放过度的洞窟提供“喘息”的时间。

(3)增设旅游线路、景点,合理安排参观时间,对游客实行分流,以避免游客过于集中、拥挤。

(4)采取多种措施,尽可能减少游客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

文物保护与开发第6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湖北省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近年来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类文化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各种保护措施。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文简称“恩施州”)拥有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对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笔者提出应采用民间艺术团、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农家乐、历史文化名城、博物馆等形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实现保护与开发的良性耦合与互动,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同时也为恩施州旅游业的发展提升文化品位,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双赢的目的。

一、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一)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恩施州位于鄂西南,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的武陵山区,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之2一。这个地带被专家学者盛赞为“古老文化沉积带”,沉积着丰富的土家、苗、侗、汉等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类口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报规定中阐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表现形式包括五大类的类别,①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类如下:第一类:曲艺。Www.133229.CoM土家族有“南、堂、灯、傩、柳”五种地方戏剧剧种及傩面具的制作技艺。

第二类:舞蹈。土家族舞蹈很丰富,有著名的撒叶尔嗬、摆手舞、巴山舞、毛古斯舞、麻舞、八宝铜铃舞、肉连响、地盘子、地龙灯、靠灯、草把龙、板凳龙、耍耍、猴儿鼓等,礼仪有过年过节礼仪、婚丧嫁娶礼仪、农事礼仪等。

第三类:音乐。土家族打溜子,薅草锣鼓、情歌、哭嫁歌、儿歌、利川小调、②建始丝弦、民间宗教音乐、恩施扬琴、竹琴及其制作技艺等。

第四类:口传文学。土家族的口传文学有神话、史诗、传说、故事、谚语、山歌、儿歌、笑话、儿童游戏等。

第五类:工艺。土家族吊脚楼建筑工艺、风雨桥建筑工艺、石雕、木雕、竹编、藤编、棕编、民间各种工匠的技艺、髹漆工艺、刺绣、服装、土家织锦(西兰卡普)、剪纸、纸扎技艺、咂酒、药酒制作技艺、各种土家族特色饮食品的制作技艺,如油茶汤的制作技艺等。

(二)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1.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1)传统戏剧失去文化生存空间。电视、音响、卡拉ok等现代娱乐设施普及后,人们的娱乐方式彻底改变,对传统戏剧的需求消失,传统戏剧失去了需求市场,其生存的文化空间随之消失。故恩施州引以为豪的“南、堂、灯、傩、柳”五种地方戏剧,基本上处于濒危状态。(2)民间舞蹈及社会礼仪消失严重。恩施州民族民间舞蹈十分丰富,通过多年的抢救与保护,撒叶尔嗬、摆手舞、毛古斯舞等已经得到了相应的保护与利用,但是麻舞、地盘子、地龙灯、靠灯等舞蹈对人们来说已经很陌生。现今恩施州过年过节的礼仪意识十分淡薄,婚丧嫁娶的礼仪也正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异。特别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土家族哭嫁婚礼习俗已经渐渐退出了婚礼仪式,沦为景区表演化的项目。(3)土家族建筑技艺生存告急。华中理工大学古建筑学家张良皋教授认为,恩施州土家族吊脚楼是中华建筑文化的重要源头,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③土家吊脚楼饱含文化交融信息,具体说来,是巴楚两大文化直接交融的结晶。楚建筑曾深切影响汉以后中国官室传统和生活方式,土家吊脚楼是楚建筑的活化石,而且像遗存于巴人旧乡号称“活化石”的水杉树④一样,有潜在的强大生命力,值得人们另眼相看。[1]但是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恩施州境内吊脚楼建筑技艺正在流失,它所承载的土家族传统文化也将随之消失。(4)土家族口传文学濒危。土家族有语言,无文字,早期的文学作品靠口耳相传,文人文学用汉语记录。

在远古时代,土家先民创造了本民族的创世纪史诗《摆手歌》、大量的神话、传说和歌谣。文人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一席地位,最有代表性的是恩施鹤峰容美土司田氏诗人群留下的大量优秀诗文。唐代刘禹锡创作的竹枝词发端于土家地区建平郡民歌,此后在中国文学史上才出现竹枝词曲牌。但是这些口传文学已远离当今恩施自治州人民的日常生活。

2.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举措。恩施州州政府于2003年提出了建设文化大州的战略构想,修建了“民族大观园”,规划了20个“恩施州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建立了民间艺术大师命名机制,制定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出台了《恩施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虽然做了一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但力度不够,成效甚微,致使恩施州没有一项遗产列入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第二、三批国家名录中,才有相关的项目列入。

二、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结合的理论依据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存在着多重影响:一是旅游开发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旅游开发为了获取经济效益的目的,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化、商品化甚至庸俗化,其多样性和文化空间遭到破坏;二是旅游开发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地产业结构的调整,旅游所带来的实惠和经济价值能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资金,同时旅游开发带来的市场价值可以激发相关人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与创新。三是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文化旅游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成为文化旅游业开发的重要目标。四是当今已进入遗产旅游时代,凡进入世界和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便具有了世界性或者国家性的“金字招牌”,文化品位随之提升到国际的或国家的水平,将成为旅游地的文化旅游品牌,产生品牌效应,增强吸引力,促进旅游发展。所以在原生态环境不断受到冲击、环境日渐多元化的当今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方式也必然多元化。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不失为增加景区文化底蕴的好方式,同时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生存土壤,最终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景区发展双赢的格局。在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把握好一个“度”,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趋利弊害,将保护与开发融为一体,开发与保护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开发是手段,目的是为了保护;而保护是开发的目的。

三、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结合的思路结合恩施州实际,对该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上的耦合互动作出思考,探索如何修复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传承链条,力争做到既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力,又不至于流失其“真魂”。

(一)民间艺术团与旅游结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恩施州丰富的民间戏剧与民间音乐在传承上存在着巨大的危机,而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主要应该依靠民间与民众来进行,民众替人类承载了整个人类文化的使命,民众是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是文化遗产的真正主人,所以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应该充分发挥民众和民间社会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保护自己文化遗产的主人。更重要的是,让资源地的民众实现民族文化的自我传承能保护民族文化根的纯正性。恩施州对“南、堂、灯、傩、柳”等地方戏剧及民歌的传承,除恩施州民族歌舞团的传承与创新外,还应该大力发挥民间民众的力量,鼓励民间艺术团结合恩施州旅游发展的实际对地方戏剧及音乐进行传承和创新,借民间艺术团的力量打造恩施州民族旅游演艺品牌。

(二)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恩施州为了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成立了20个民族文化生态村,但封闭的保护将难以为继,必须开放式进行,既要达到保护的目的,也要实现发展。除了由各村寨确定自己的发展模式外,在离城镇较近的地方可以进行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的建设,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结合起来进行,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推行“土风计划”⑤的陈哲认为“文化在劳动中生存,血脉便在其中传递。传承必须社会化,通过社会化形成补血机制,这样才能把传承、人才培育、促成文化产业等联系在一起,并吸引相关利益群体将这些‘品种’打造成品牌,加以利用,转化成社会成果而惠利本土”。 (三)城郊农家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农家乐成了城郊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模式之一,这无疑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结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数千年农耕时代,农村是最基本的社会单元。广大的农村至今还保存着极其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根脉,以及丰富的文化遗存,包括村落的规划、各类建筑、历史遗址等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各类民俗、民族语言、生活民居、民间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武术、医药和各种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基在农村,文化的多样性在农村,民族之根深深扎在农村。由于各个民族各地域的文化都是那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它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藉,以及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2]恩施州各县市城郊在制定农家乐发展规划时,应该把恩施州农村鲜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展示出来,在农家乐旅游中全面地展示农村的规划、建筑,在生活状态中展示民俗、节庆、舞蹈、民歌及其各种民间传统技艺,尤其是土家族、苗族、侗族和汉族的各种特色饮食技艺应充分挖掘和利用,这对游客是最具吸引力的亮点。而民族风格的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相得益彰与和谐也是农家乐发展规划的一个重点。农家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能提升农家乐的文化品位,增加农家乐旅游的吸引力。

重要的是,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原生态保护,即在其生存的文化空间中传承与保护。

(四)历史文化名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恩施州首府恩施市是湖北省九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湖北省唯一的一座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历史文化名城。把恩施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利用起来,丰富文化内涵,拓展文化空间,发挥文化多样性与民族性,把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其具体做法,可借鉴成都在武侯祠旁打造的浓缩成都历史民俗的休闲一条街——锦里⑥的做法。锦里是成都地标性建筑之一,文化与旅游交相辉映形成绝佳风景,是文化旅游产业“四川模式”的典型代表。恩施市可充分借鉴锦里的经验,逐步恢复古街区、古建筑和名胜。在以六角亭为中心的西门、南门、东门、北门及西后街、胜利街上建设几条民族文化街、风味小吃街、民族工艺品街,在这些特色街展示土家族、苗族、侗族、汉族的民族文化,引入身怀绝技绝艺的民间艺人和民间大师,传承民族民间文化,开发民族民间工艺品,使这里成为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3]同时也为民间艺术大师提供一个传承绝艺绝技的舞台。地方风味小吃街把土家族、苗族、侗族等民族民间特色饮食和小吃进行集中展示,让游客和市民在这里享受到美味丰富的各民族饮食。民族工艺品街把恩施州各民族的特色工艺品集中起来进行展示和出售,形成旅游体验购物街。历史文化街区能集中展示民间技艺、饮食、工艺品,方便游客和市民游览、观赏、休闲和购物。这样的方式既提升了旅游的文化品位,也丰富了市民的精神和物质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得到了活态的保护与传承。

(五)博物馆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旅游是几十年以来国内外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兴旅游形式,它使得旅游活动由一般的游览观光上升到高文化含量的游憩活动。博物馆和旅游融合为双方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日益壮大的旅游业将数量更多、范围更广的文化旅游者引进博物馆,有助于培养公众的“博物馆意识”,并促进一个新的文化——博物馆旅游文化诞生并发展;另一方面,博物馆也为文化资源增添了新的内容和景观,使得旅游业文化体验更加丰富多彩。[4]博物馆的性质与职责中包含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双方互动的过程;博物馆的“物”,即可移动文物中的藏品和不可移动文物,其自身也有诸多的非物质文化因素。博物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四大优势:一是人才和科研优势;二是保护、保存和收藏优势;三是展示优势;四是坚实的群众或观众基础。而博物馆也是一个地区重要的旅游部门,把旅游与博物馆结合,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博物馆结合起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旅游三者的良性互动。[5]恩施州在充分发挥州博物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发展旅游的基础上,利用民族大观园这个民族旅游景点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鼓励民间成立私人博物馆及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来保护恩施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采用民间艺术团、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农家乐等方式对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原生态保护,将恩施州历史文化名城及恩施州博物馆旅游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能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有机耦合,相得益彰,互相促进,良性发展。

注释:

①一是各类戏曲和相关的面具、服装制作工艺;二是舞蹈,如民族民间节日舞蹈、祭祀舞蹈、礼仪;三是音乐,如各类民族民间音乐以及乐器制作工艺;四是口传文学,如神话、传说、史诗、游戏和故事;五是各种精湛杰出的工艺、手工艺,如针织、织染、刺绣、雕刻、竹藤编织、面人制作、玩具制作和剪纸等。

②著名的土家族民歌《龙船调》来源于利川小调。③“巴峡何方觅楚宫,舟人指点有无中。层轩曲槛依然在,但越巴山又一重。”出自张良皋《吟土家吊脚楼》。

④这水杉树是指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提到的“三峡附近的那棵树”,在恩施州利川市谋道。

⑤“土风计划”是音乐人陈哲发起并推动的一项原生态文化传承行动,是一项旨在保护濒临失传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资源,探索良性发展,促进民族资源优势转化为民族文化产业优势的系统保护工程。

⑥成都锦里这条古街,集纳了川茶、川菜、川酒、川戏和蜀锦等古蜀文化,游人在短短350米的距离内,就能享尽原汁原味的四川文化。这条街的打造十分成功,平时游人如织,周末与节假日更是热闹非凡,其带动的旅游消费与经济效益十分可观。锦里是成都地标性建筑之一,文化与旅游交相辉映形成绝佳风景,是文化旅游产业“四川模式”的典型代表。

参考文献:

[1]张良皋;李玉祥摄影.老房子·土家吊脚楼[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12.

[2]冯骥才.文化遗产日的意义[j].新华文摘,2007,(7):25.

[3]彭振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思考:以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6,(6):35-38.

文物保护与开发第7篇

[关键词] 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意义

【中图分类号】 G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7-014-1

黎族是我国南岭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独特的少数民族之一。聚居在琼中、乐东、白沙、昌江、保亭、陵水等县和三亚、通什、东方等市以及散居在万宁、儋州、澄迈、屯昌、琼海、定安等市县,居住面积占海南省总面积一半以上。黎族人民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民间文化正面临猛烈冲击,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对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对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势在必行,并且意义重大。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总理曾于2007年参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时有过如下精辟的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物质性,物质性就是文象,非物质性就是文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文脉。可见,在中国文化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是传统文化。

黎族传统文化和其他民族传统文化一样有着多种的属性。如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区性、传承性、社会性、时代性、多样性、相对的独立性等等。黎族传统文化最突出的是它的丰富性、多重性和善交流性(相溶性)。

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植根于黎族民间的土生土长的优秀传统文化,是黎族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依靠本民族的民众传承。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不仅要服务农民,更重要的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参与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认识到自身的文化主体性。唯有如此,新农村文化才能有生命和活力。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摸底、整理,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相关工作的开展。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发展是加快黎族地区新农村文化的核心内容。

一、有利于培育新农村文化建设基础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村镇文化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农村文化生活贫乏单调,不良文化趁虚而入。各种扶贫、社会资助对于满足黎族地区农村文化需要,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很多时候对农民来说都是一种被动式的帮助,时间长了,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也就降低了。要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政府部门送文化下乡很必要,但本地的文化队伍培育更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跃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另外一些形式多样,深受百姓喜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专业人员引导培训,培育成为群众广泛参与的文化产品。现在中国的政治经济飞速发展,要对传统文化的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和改造。

二、有利于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耳相传的特点决定了传承人的核心地位,传承人是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力的关键因素。给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活保障,鼓励其传承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村民参与非物质文化活动的积极性,组织乡村文化队,是保护与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乡村文化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如何创作出民众喜好的文化作品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离开非物质文化遗产谈农村文化建设,新农村就成为无源之水。只有立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上的挖掘和创新,农村才会更有生命力和活力。例如运用传统节日,就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的有效方法。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的最重要载体之一,这一属性决定了它在弘扬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有利于拓展新农村文化建设融资渠道,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从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实践来看,旅游开发是普遍而有效的手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或吸引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拥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还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旅游价值。在海南黎族聚居的地区有许多黎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尚未被发掘,如黎族的民风民俗、传统节日、民族服饰、传统手工艺、民间传说、音乐、舞蹈、传统医药等。都是人文资源亟待保护和开发,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的旅游资源对于发展旅游业来说是一种非常难得的优势,客观上可以为旅游者提供多种多样的旅游环境和旅游活动内容,是具有特殊诱惑力的民族旅游资源。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对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科学的旅游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有效手段。旅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造生存的“土壤”,而且旅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更多受众。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将这些文化遗产引入到旅游开发中,可以增强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竞争实力。旅游还可以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还有旅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融资渠道在科学和保护的前提下的旅游开发,不仅可以弘扬和传承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还能发挥旅游产业化的市场优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筹集资金。

四、有利于促进农业合作协调发展

文物保护与开发第8篇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现状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潜在价值要形成文化产品进入市场,前提是对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做出准确的可产业化评价。作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桥村苗族古法造纸既有产业化发展的可能性,又担负着保护民族传统工艺的重任,具有代表性的意义。

1.资源品质

石桥村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丹寨县北部,南皋乡西部,全村共有247户1149人,80%是苗族,家家户户都会造纸,目前从事白皮纸生产的有38户。作为传统手工造纸的典型代表,石桥白皮纸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原料特征。白皮纸选用的构皮麻是喀斯特山地所产,添加天然滑药,具有纤维均匀细密,成浆率高等特点。

工艺特征。通过水沤、浆灰、煮料、河沤、地灰蒸、漂洗、选料,碓料、袋洗、打槽、抄纸、压纸、晒纸、揭纸、包装等十多道工序生产而成,许多工序都是徒手操作,不使用任何工具。

产品特征。纸质洁白,有柔韧性,耐拉力,光泽度好,吸水性强,在表现中国书法绘画的艺术效果和长期保存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

2.产品市场

石桥村现有两个造纸供销合作社,一为王兴武(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为首的黔山古法造纸专业合作社,一为潘玉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为首的石桥易兴古法造纸合作社。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王兴武等生产出云龙、皱褶、凹凸、压平、花草、金丝、麻丝、超薄等9大系列160多个品种的古法彩色手工纸,产品远销日本、法国、西欧、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2005年以来,石桥村古法造纸先后与贵阳谷雨公司达成每月至少订购2000元手工纸的长期协议。另外,与深圳一家公司达成意向性协议,引来云南客商投资150万元对该产品进行规模开发,争取到亚太旅游协会基金20万元建设石桥古法造纸展示中心。2010年,王兴武研究生产的迎春纸还获得了中国博物馆290多万元的订单。

3.资源效用

近10年来,造纸已经成为石桥村村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平均每年造纸产品的销售收入约为30万元。据南皋乡政府提供的数据显示:2005年,当地农民纯收入1680元;2006年达到1776元;2009年提高到2483元。可以说,古法造纸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使当地村民逐步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为建设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且,随着农家乐、工艺品制作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使一些原本外出打工的青年重新参与到本村的经济活动中,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双重效益。

4.开发条件

白皮纸作坊位于天然石桥对面的大岩脚石壁下。石壁宽约百米,高约八十米,是一座极好的天然厂房;内有一清澈的泉水,是造纸最好的水力资源。石桥村漫山遍野都生长着构树,有露天煮甑10口、纸房36间、木榨34个、抄纸槽40口、木碓3张、踏碓5张,为生产白皮纸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必要的生产条件。此外,石桥村交通条件较为便利,距贵阳机场210公里,且大部分是高速公路,距州府凯里市37公里,距丹寨县城33公里,321国道穿丹寨经过三都、榕江可达黎平机场,兴(仁)――凯(里开发区)公路经过村口,丹(寨)――南(皋)公路穿村而过。

综上所述,石桥村苗族古法造纸的资源品位较高,市场前景广阔,但整个产业的优势并不明显。由于人力资源丰富,技术条件弱的现实情况,更适于采用手工产业化方式,形成比较优势。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路径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产品化方式主要有“物化”、“场景化”、“景观化”三种。通过这些方式,非物质文化资源才能真正走向市场,实现潜在文化资源向市场性文化产品的转化。就传统手工纸产品而言,其产业开发路径大致为:

1.产品创意设计

第一,在保持原生态特征的同时,结合先进的手工纸生产技术,从色、味、形不同角度来研发新纸品,丰富产品种类,提高产品品质。如,在纸浆中使用黄饭花、红栀子、枫香叶等植物染料进行调色,开发系列彩色纸。

第二,结合原料、工艺、品质等因素,大力开发传统手工纸的新用途。如,结合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把手工构皮纸制成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尚感的旅游商品――系列主题纸灯笼、皮纸绘画、雨伞、扇子、面具、纸糊工艺品、挂件等。

2.培育龙头企业

培养和扶持本地龙头企业,对于苗族传统手工造纸业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长期以来的作坊式生产,除了难以取得规模效益外,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发展先导产业的高度来培育本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手工纸企业,重点扶持发展起点高、企业实力强、产品质量好、市场运作强的企业。依托优质民族文化资源,实行“公司+协会+农户”的运行模式,充分利用外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走规模化、市场化的产业经营之路。

3.拓宽销售渠道

石桥村手工纸企业应针对低、中、高端市场需求,进行准确地营销定位,主要通过经销商外销,或者联系相关领域的厂家直接销售。

第一,建立一支专业营销队伍,疏通供求渠道,打开市场销路。着眼于国内外市场,在政府引导下,加强对外交流合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生产企业参加相关宣传、展销活动,提高手工纸产品销售的组织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