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 省级期刊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杂志简介:《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4-1312/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亮鉴、稽古、学术研究、博物馆学、文化遗产、考古研究

主管单位: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674-8697
国内刊号:34-1312/K
全年订价:¥ 820.00
创刊时间:201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安徽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2
复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8122
总被引量:2725
H指数:10
  • 优劣并在 真赝俱存——上海博物馆三例石造像刍议

    作者:姜颖君 刊期:2016年第08期

    博物馆展出陈列的古代石雕造像,哪些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怎样关注佛教造像中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藏品是否存在鱼龙混杂的情况?下面就上海博物馆馆藏佛教石雕造像试举三例,来做一番探究。

  • 喧嚣世界的宁静追寻——从安徽博物院藏清代桌屏说起

    作者:王宇广 刊期:2016年第08期

    安徽博物院藏有同样大小的两件清代嵌螺钿桌屏(见图1、图2)。桌屏高25.2厘米,宽19.5厘米,屏芯与底座连为整体,采用嵌螺钿装饰技艺。嵌螺钿,又称螺填,是明清时期常见的一种髹漆工艺。选取各种贝壳色泽光华最佳的部位,分层剥离,按图形裁制后镶嵌于木、漆器之上作为装饰。

  • 蚌埠市博物馆馆藏书画赏析

    作者:王海军 刊期:2016年第08期

    蚌埠地处安徽省北部,淮河中游地区。清修编《光绪凤阳府志》载:“蚌步(通假‘埠’),乃古采珠之地……”这里地接南北,依傍淮河,自然风光优美秀丽的同时,也极富文化底蕴。考古研究证明,蚌埠境内的小蚌埠“双墩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刻画符号距今已有七千多年,被认为是中国文字起源之一,也可以说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滥觞。

  • 古汴枕话——隋唐大运河宿州段出土瓷枕赏析

    作者:涂乔 刊期:2016年第08期

    隋唐大运河包括通济渠、永济渠、邗沟、江南河四个河段。通济渠史称“唐宋汴河”,唐初改为“广济渠”,宋朝称“隋河”。据《隋书·炀帝纪》载:“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人开通济渠。”通济渠从荥阳开始,经汴州(开封)、宋州(商丘)、永城、宿州(蛹桥)、泗洪(虹县),至盱邗。经历了隋、唐、五代、宋、辽、金、元多个朝代,南宋...

  • 安徽客藏及墓葬出土的几件元代瓷器赏析

    作者:张星野 刊期:2016年第08期

    元代瓷器的器形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造型古朴粗犷。2005年一件元代青花鬼谷子下山图带盖大罐在英国佳士得以2_3亿人民币被拍卖出去,成为亚洲艺术品的天字第一号,使得元代瓷器引起世人的关注。其实元代制瓷技术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像磁州窑、龙泉窑、德化窑等主要窑场,元代仍继续烧造传统品种,而且生产规模普遍扩大,

  • 试论明初龙泉官窑的工艺特征

    作者:施泳峰 刊期:2016年第08期

    龙泉窑的窑址位于浙江省龙泉县(今浙江省龙泉市)。龙泉窑始烧于北宋早期,在北宋中晚期获得空前发展并形成自己的风格。龙泉窑在南宋时期达到鼎盛,集历代青瓷烧造之大成,以精湛高超的烧造技艺和精美绝伦的青瓷釉色而名震天下,烧造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更是脍炙人口。浙江、江西、福建等地的许多窑场也仿烧龙泉青瓷,逐渐形成了龙泉窑系。

  • 满城汉墓出土青铜器具铜构件解析

    作者:何琨 刊期:2016年第08期

    1968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北保定满城陵山发现了两座西汉时期的古墓,根据出土文物铭文以及墓葬规制认定墓主人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和王后窦绾。两墓完整且未被盗扰,是目前我国发现的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保存最完整的崖墓,也是我国20世纪考古工作的重大发现之一。墓中出土的青铜艺术瑰宝造型优美,工艺精湛,处处显现着汉代工匠巧夺天工的艺术...

  • 唐渤海金饰品研究

    作者:贾冬梅 刊期:2016年第08期

    20渤海国是唐朝册封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政权主体是袜羯部落。秣褐人是短暂生存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一支少数民族。他们穴居于山水之间,群居生存。棘鞫人多为数十部,主要居住在两个区域:松花江流域和黑龙江流域。居住于南部的松花江流域的称为粟末部,松花江即粟末水;居住于北部的黑龙江流域的称为黑水部,

  • 新疆和田玉的发现及流通

    作者:刘静 刊期:2016年第08期

    中国有着8000年的玉文化,作为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和田玉的发现、使用和传播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文明和传统文化。通过考古发现和塔里木盆地南缘发现的古玉,确认了在距今7000年左右的新疆和田境内居民已开始使用和田玉制作工具,随后和田玉传入内地。

  • 老银器漫谈——小议地域特色之徽州老银器

    作者:徐海涛 刊期:2016年第08期

    白银在中国有着长时间流通历史,打造银器也有着悠久的历程。明清二代全国多地均有打遣银器,其中徽州老银器特色明显,体现出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精湛的工艺特点。

  • 新郑博物馆馆藏战国“狗是官”铜器

    作者:杜平安; 沈小芳 刊期:2016年第08期

    新郑博物馆馆藏两件战国“狗是官”铜器,一件为青铜鼎,另一件为青铜钫。这两件器物的发现,对于研究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尤其是思想文化等方面的革新来说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 佳瓷精致宜品茗——以瓷盏为媒管窥宋代茶文化

    作者:陈新宇 刊期:2016年第08期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文人治国最为典型的一个朝代,文治大宋一方面造成了国力上“积贫积弱”的困局,另一方面也造就了宋代文化在艺术意境、审美趣味、精神追求上独树一帜的格局。作为“雅文化”的代表——茶文化,在宋代也演化到极致。上至皇宫贵胄,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对饮茶青睐有加,品茗之风盛行。

  • 古陶瓷的“蛤蜊光”

    作者:蔡礼君 刊期:2016年第08期

    古陶瓷产生蛤蜊光是因为“包浆”薄膜干涉、“水雾”分光、“光栅”衍射干涉、析晶层分光以及银釉薄膜干涉等因素形成的。蛤蜊光的肉眼观察与相机捕捉差异很大。人工伪造蛤蜊光比较容易被化学分析、显微观察以及肉眼鉴别出来。虽然不是所有古陶瓷都可能产生蛤蜊光,但是蛤蜊光存在对古陶瓷鉴定有重要意义。

  • 故宫文化遗产展示的创新实践——端门数字馆设计综述

    作者:黄墨樵 刊期:2016年第08期

    故宫博物院端门数字馆是一个全面运用数字技术,全部由故宫文物数字化虚拟形态构成的文化遗产互动展示空间;是一次应用新技术、新媒体对故宫历史文化和传统艺术进行诠释和表达的全新尝试。在展馆设计方面,注重文物古建与数字化展示空间的协调和融合;在展览设计方面,利用数字技术消除物理隔阂,将多种类型的故宫文化遗产在同一空间集中展示。...

  • 汉代青铜器长信宫灯的品评与鉴赏

    作者:李兆宇 刊期:2016年第08期

    长信宫灯是我国古代工艺设计中的精品。它注重功能和仿生形态的结合,表现了形式和内容、功能与装饰的高度集成,体现了当时的儒家思想。长信宫灯借助于实用且科学的结构,凭借其美观大方的造型,可以说能够代表汉代造灯工艺的最高水平,同时也具备了极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