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 省级期刊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杂志简介:《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4-1312/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亮鉴、稽古、学术研究、博物馆学、文化遗产、考古研究

主管单位: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674-8697
国内刊号:34-1312/K
全年订价:¥ 820.00
创刊时间:201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安徽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2
复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8122
总被引量:2725
H指数:10
  • 越民铸宝剑 出匣吐寒芒——记安徽寿县博物馆藏“越王者旨於赐”青铜剑

    作者:许建强 刊期:2012年第12期

    1996年的元旦,对于寿县文物管理所的同志来说是一个极其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依然是刺骨的寒风,在空旷的原野,如同脱缰的野马不停地呼啸着,人们不时地打着寒颤。这样的恶劣天气已经持续好几天了,考验着正在配合寿春镇外环路基建设工程西圈路段进行墓葬抢救清理的每一位同志。根据以往考古调查掌握的情况表明,这里是一处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

  • 解读山东博物馆藏同治粉彩瓷

    作者:胡秋莉 张金平 阮浩 刊期:2012年第12期

    粉彩瓷盘高8.2厘米,口径17.3厘米,足径10.5厘米。原名“同治粉彩刀马人物盘”,外壁绘四只红彩蝙蝠,内壁绘刀马人物故事图(图1、图2),具体故事名称不明。盘内具体绘画为:一段之字折墙,墙内有一手持拂尘的老者僧人和一年轻书生凭墙俯视墙外(图3),外墙下有一虬髯凶悍的骑马人带领两个手持刀盾和一个手举“孙”字旗的士兵,

  • 千丝万缕化作千娇百媚——记两幅吐鲁番出土仕女绢画

    作者:叶尔米拉 刊期:2012年第12期

    我国有“丝绸之国”的盛誉,纺织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一万多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旧石器时代遗址中,曾发现有磨制精致的一枚骨针,但那时候的人们主要还是以缝制兽皮衣服为主。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人们在新石器时代逐渐掌握了麻织、毛织、丝织技术,甚至到了秦汉时期开始种植棉花,出现了棉织品。

  • 东吴人面瓦当鉴赏

    作者:邢舒良 刊期:2012年第12期

    随着近几年城市建设的发展,六朝时期文物大量出土,其中出土的瓦当残件引起了收藏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六朝瓦当中数量最多的是莲花纹瓦当,最少的是云纹瓦当,最引人瞩目的则是人面瓦当。笔者对人面瓦当情有独钟,现将笔者收藏的人面瓦当介绍给瓦当爱好者(图1)。

  • 唐代兽首提梁象鼻腿铜灯

    作者:邹建平 马冰 刊期:2012年第12期

    那是在一个赤日炎炎的盛夏一天,应朋友之邀到洪都滕王阁古玩市场一家古董店里看几件青铜器,在店老板的热情接待下,摩挲品鉴了青铜器一阵子,感觉不怎么样,正想要离开店里时,忽然在门右侧橱窗一角见有一件古朴的多足铜灯,我顿时停下脚步,并提出麻烦老板打开柜门将此物拿出来看看,老板当然高兴。在对这件铜灯的造型、纹饰和锈斑、皮色等一...

  • 古玉人之玉童子

    作者:朱洁 刊期:2012年第12期

    古玉人身上承载的远古信息是相当丰富的,它可最为直接地反映古人艺术审美意识,所以古玉人作为古玉中最为珍贵的品类,历来被古玉大藏家及文博考古等业内人士视为可遏不可求的珍品:如著名的商代妇好墓玉跪人,汉代的玉舞人、玉翁仲,唐代的玉飞天,宋代的玉童子等等。

  • 中国古代圆玉中环与玦的辨析

    作者:朱姝民 刊期:2012年第12期

    玉环和玉玦,是古代的瑞玉,属于圆玉。圆玉是圆形而中央有孔的玉,有璧、瑗、环、玦。很多时候,人们为了简化,将这几种圆玉统称为玉佩,这种做法混淆了这几种圆玉的不同用途和文化涵义。这四种圆玉,不但玉边(肉)和孔径(好)的大小不同,而且在用途上也不一样。因本文立意缘故,在此仅做环与玦之间的辨析。下面将从其形状和流行时期、所蕴...

  • 从范铸结构看司母戊鼎的铸造工艺(下)

    作者:董亚巍 刊期:2012年第12期

    8.司母戊鼎底部的凸棱问题 在商周之际的许多小方鼎底部,铸有X形或十字形凸棱。对于商周的先民为什么要在鼎底铸凸棱,有几种观点。有人认为是加强筋,也有人认为是为了提高浇铸时铜液的充型速度。但在同时期相同形状的方鼎中,底部没有铸造凸棱的方鼎更多。从出土实物的这些现象看,商周先民的工艺思想是清楚的,

  • 论倪瓒不同时期的绘画特色

    作者:岳亚斌 刊期:2012年第12期

    倪瓒作为元代文人画的代表人物,以他独特的绘画风格给世人展示了元代文人画的魔力。倪瓒现存绘画,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追求传统;中期逐渐摆脱传统的束缚,开创了自己独有的画风;晚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作画,将内心的空灵与孤寂表现得淋漓尽致。

  • 读书骑射话嘉庆——《嘉庆觅句图》略谈

    作者:尤景林 刊期:2012年第12期

    近日,偶见海外所藏《嘉庆觅句图》,细观此图以避暑山庄的山水林木、苑同风光为背景,以热河行宫为场地,展示了嘉庆皇帝生活中觅句挥毫的场景,更综合记录了丰富的宫廷服饰、礼仪等史料,不仅具备图像上的文献价值,而且富有生活气息、寓意深刻。(图1)

  • 程式化与解构——析黄慎之绘画

    作者:王珏 刊期:2012年第12期

    一、人物画中的程式化衣纹 黄慎所画人物衣纹夸张、繁琐,用笔快速、外放,有飞自,常出现较多折断线条,其中大量出现纵向平行线和折线这两种程式化用笔,追求“奇”、“怪”效果,以求表现人物扭转的大动态。

  • 明正德重建忠肃王庙碑略考

    作者:王建国 刊期:2012年第12期

    安徽省寿县博物馆收藏一块明正德年问重建忠肃王庙碑刻,此碑通高192厘米,厚20厘米,宽89厘米,无碑帽,碑头弧顶,底部有楔形榫,长20厘米,上宽50厘米,下宽35厘米,应为立碑插于基座所用。碑额左右两边采用减地浅浮雕纹饰,

  • 略论汉墓出土的玉龙佩

    作者:丁哲 宫梦娜 刊期:2012年第12期

    经考古发掘的汉代墓葬数量众多,分布广泛,除帝陵未经科学发掘外,其他各等级墓葬皆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考古资料。而目前所见出土玉器的汉墓,绝大多数墓主身份为诸侯王、列侯、高级官僚及其家属的墓葬。这些墓葬虽多经盗扰,但所出玉器仍较多,种类亦颇为复杂,基本上可以代表汉代玉器的基本面貌。

  • 日本六古窑掠影

    作者:东方晓 刊期:2012年第12期

    日本古陶瓷研究家小山富士夫(1900—1975年)于昭和二十三年(1948年)把始建于平安末期到镰仓时代(约我国宋元时期)位于日本列岛中部本州以南、四国以北一代的濑户、常滑、备前、丹波、信乐、越前地区的古窑场,定义为“日本六古窑”(图1)。基于1945年后考古工作者又在岐阜县的中津川和多治见一带、静冈县金谷地区以及渥美半岛、能登半岛...

  • 亳州古玻璃浅说

    作者:马艳茹 刊期:2012年第12期

    玻璃古代又称琉璃、料珠,是一种质地坚硬、性脆、透明或半透明结晶物体。自从我国学者提出中国古玻璃自创说的观点以后,中国古玻璃的研究逐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中国能自制玻璃的时间、地点及最初的制作工艺,成为大家讨论的主要问题。我国出土的古玻璃按照成分可分为铅钡玻璃、铅硅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