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Sciences of Conservation and Archaeology

杂志简介:《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652/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工作简报、论坛、知识介绍

主管单位:上海博物馆
主办单位: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文物局)
国际刊号:1005-1538
国内刊号:31-1652/K
全年订价:¥ 328.00
创刊时间:1989
所属类别:科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68
复合影响因子:0.45
总发文量:974
总被引量:5384
H指数:27
引用半衰期:7.2143
立即指数:0.0135
期刊他引率:0.756
平均引文率:11.8243
  • 土质建筑遗址传统营造技法的演化与特征探析

    作者:裴强强; 郭青林; 王旭东; 赵建忠; 赵国靖; 骆婧 刊期:2019年第05期

    土是延用至今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在人类认知和掌握不同环境土的性能和特点的进程中,创造了类型丰富的土质建筑遗址。对传统营造工艺的认知、传承、挖掘和应用成为当下土质建筑遗址保护的关键问题。因此,本工作基于土质建筑遗址保存现状、建筑形制、结构特征和传统营造技法调查,结合文献记载和研究成果,按照营造技法将土建筑遗址分为生土挖造...

  • 南方多雨区域石窟寺防渗效果评价研究--以飞来峰造像二期保护工程为例

    作者:周康; 张秉坚; 王丽雅; 周国哲 刊期:2019年第05期

    南方多雨区域石窟寺的防渗加固是石窟造像保护的重要措施。近年来随着国力的增强,一大批文物保护工程已经实施。但是,对于石窟寺加固保护后效果的跟踪研究却较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杭州飞来峰造像原佛龛裂隙渗水较为严重,已对文物造成破坏和威胁。自2005年以来,飞来峰造像区域已完成了两期保护工程,实施了危岩加固、裂隙灌浆、地表防渗等...

  • 基于光谱成像的彩绘文物新应用与新方法

    作者:张群喜; 王珺; 彭进业; 孙振荣; 刘成; 孙剑; 梁海达 刊期:2019年第05期

    目前基于光谱成像的彩绘文物分析主要集中在颜料分析、信息增强、隐含信息挖掘等方面,分析方法主要采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针对文物数据专门分析方法研究尚显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光谱成像的彩绘文物新应用与新方法。主要包括基于最小噪声分离(MNF)变换感知修复区域的新应用,利用感兴趣区域分析与融合挖掘彩绘文物隐含信息以及基于稀疏非负矩阵欠...

  • 北京市石景山区一清代墓葬出土纺织品染料与染色方法综合研究

    作者:韩婧; 陈超 刊期:2019年第05期

    清代的染色技术无论在染料的选择、染色方法,还是在获得颜色的数量上均达到我国古代天然染料染色的最高峰。文献和传世品研究极大推进了对清代纺织品染色技术的了解,但对清代考古纺织品染料的分析研究尚无结果发表。在此,对北京市石景山区2006年出土清代墓葬中纺织品的染料和染色方法进行了研究。化学分析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首次将我国考古染...

  • 秦俑一号坑出土陶俑修复粘接剂的筛选与应用研究

    作者:兰德省 刊期:2019年第05期

    秦兵马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数量多,质量重、个体大、等级高,已成为秦代文化的代表符号,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为了有效科学地保护修复秦俑,通过对常用胶黏剂实验室老化比较测试,结合秦俑陶胎的理化性能和粘接剂的理化性能对比分析,筛选出六种适合于秦俑修复的粘接剂,并应用于新出土秦俑的粘接修复中,应用观察效果良好。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秦俑...

  • 日本人工劣化绢及其在文物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李艳梅 刊期:2019年第05期

    在文物修复,尤其是绢本古书画的残缺部分修复中,要备齐所需的同质的修补用绢几乎不可能,一般情况下只能利用新绢来做修补用绢,但因新绢强度、色泽、纤维粗细与原作的绢相差很大,不仅不能达到理想的修复效果,而且容易造成对原作的二次破坏。针对这一修复难题,文章从“修旧如旧”的修复理念和原则出发,结合笔者留日期间修复古画的经验,介绍日本人...

  • 永乐宫壁画制作材料及工艺的初步调查分析

    作者:李娜; 于宗仁; 善忠伟; 水碧纹; 冯雅琪; 苏伯民 刊期:2019年第05期

    永乐宫原位于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建于1247-1368年,是为纪念吕洞宾而修建的。其壁画绘制700多年来,历经多次自然灾害和修缮,还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的整体搬迁,目前壁画已出现常见的颜料层起甲、脱落、粉化等病害,还存在拼接缝开裂起翘,表层画面受污染变色的状况。由于早期切割、搬迁和修复的大量介入,现存壁画表面及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太仓半泾河古船船体用材鉴定与分析

    作者:陈潇俐; 袁雨; 潘彪; 张诺 刊期:2019年第05期

    为做好太仓半泾河古船保护修复工作、了解古船造船工艺及用材习惯,对船体龙骨、隔舱板、舱底板、侧板、船尾挡板、斜撑木、补强材、桅座和护舷板等31个样品的树种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太仓古船用材包括杉木(38.7%)、香樟(32.3%)、硬松(16.1%)、枫香(9.7%)和柏木(3.2%)等5个树种。经分析,古船用材均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其性能适合作为船体用材,...

  • 海昏侯墓部分木质文物材种鉴定及用材分析

    作者:周逸航; 王恺; 管理; 吴昊; 胡东波 刊期:2019年第05期

    为了解海昏侯墓椁室木材及随葬漆木器木材种类,进而分析其用材特点,分别对木材取样进行种属鉴定。鉴定结果表明:海昏侯墓椁木为樟科(Lauraceae)桢楠属(Phoebe)桢楠(Phoebe zhennan),椁室木门为柏科(Cupressaceae)柏木属(Cupressus)柏木(Cupressus funebris),比较文献资料,推测汉代椁室常用木材即为楠,反映了汉代椁木用材的专门化;受检的随葬漆木...

  • 西藏博物馆藏品虫害调研与防治

    作者:卫国 刊期:2019年第05期

    西藏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特色浓郁,但由于历史条件等原因,文物虫害一直存在并产生危害。为制定虫害治理方案,本工作从害虫检测入手,对西藏博物馆的害虫进行检测分析,阐述了文物保护工作中虫害预防治理的重要性,并就虫害的危害特性、种群特性以及预防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论述。根据西藏博物馆的现状,分别针对库存文物和展览文物的环境特点...

  • 被动采样器在采样过程中空白污染来源的确认及控制

    作者:吕海霞; 方琳美; 徐方圆; 施超欧 刊期:2019年第05期

    在博物馆微环境污染气体被动采样过程中,常出现被动采样器空白值高及易被污染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对被动采样整个环节中涉及的进样瓶、提取瓶以及采样器各部件单元进行了空白分析,同时考察了不同制样环境、不同提取环境、不同温度烘干的滤纸对采样器空白值的影响,最终明确了采样器中不同污染离子的来源,提出了控制方案,优化了制样方法,...

  • 烧制温度对红砖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作者:申佳妮; 张中俭 刊期:2019年第05期

    在多年自然营力作用下,有些古建筑的砖体正遭受着严重的风化破坏,亟需修复和加固。为此,通过试验,研究烧制温度对红砖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以期为古建筑修复和保护提供理论参考。利用模具手工制作边长为5 cm的立方体黏土砖。利用高温炉分别在700、800、900、1 000和1 100℃的温度下烧制成红砖。然后,测试不同烧制温度下红砖的块体密度、颗粒密度...

  • 水下文化遗产原址保护研究概述

    作者:王昊 刊期:2019年第05期

    长年埋藏于水下的文化遗产,在适应周围的化学、物理及生态环境后可达到一种平衡的保存状态。通过概述水下埋藏环境对文物产生的影响,并对国外文物保护工作者在沉船、水下文物点、古代聚落遗址等类型水下文化遗产原址保护的成果进行研究,为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 古代彩绘文物中的胶结物研究现状--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研究论文的定量统计分析

    作者:李佳佳; 张秉坚 刊期:2019年第05期

    为了解古代彩绘文物中胶结物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本研究利用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对古代彩绘中常见的胶结物(蛋白质类胶结物、植物胶、干性油、天然树脂、天然蜡)的研究论文进行了收集整理。通过对数据库中发文时间截至2017年的研究论文进行了系统检索,对期刊论文的年份、收录情况、期刊种类、作者、研究机构、被引数和影响因子等进行定...

  • 古旧木材保存状况多参数检测研究进展

    作者:米晓琛; 李铁英 刊期:2019年第05期

    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旧木材保存状态的评价及保护至关重要。为了推进对古木材保存评价的深入研究,通过对多参数检测(微形态学、物理学、化学)在微观尺度下评价古旧木材保存状况及腐蚀机理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在介绍了从木材细胞形态、物理孔隙结构、化学组分含量、分子结构、分子量分布等方面对古旧木材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较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