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Sciences of Conservation and Archaeology

杂志简介:《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652/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工作简报、论坛、知识介绍

主管单位:上海博物馆
主办单位: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文物局)
国际刊号:1005-1538
国内刊号:31-1652/K
全年订价:¥ 328.00
创刊时间:1989
所属类别:科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68
复合影响因子:0.45
总发文量:974
总被引量:5384
H指数:27
引用半衰期:7.2143
立即指数:0.0135
期刊他引率:0.756
平均引文率:11.8243
  • 唐、五代景德镇蓝田窑青瓷科技研究

    作者:吴隽 何旗航 张茂林 吴军明 李其江 刊期:2015年第02期

    随着2012年景德镇蓝田窑的发现和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青釉瓷器。通过对窑址及出土陶瓷文物的整理与研究,专家提出蓝田窑是目前为止景德镇发现的早期烧制青瓷的窑址之一,其中出土的部分青瓷应为唐代时期烧造。因此,研究蓝田窑唐代和五代时期青瓷对探索景德镇早期青瓷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本研究以唐代和五代景德镇蓝田窑青瓷为研究对...

  • 氧化铁及分相结构对钧窑蓝色系釉的呈色作用

    作者:侯佳钰 TrinitatPradell 苗建民 刊期:2015年第02期

    钧窑大部分产品的基本釉色之一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为了探讨釉层呈乳光蓝色及其深浅的原因,利用聚焦离子束、场发射扫描电镜(配备EDS)、高分辨率透射电镜(配备EDS)、穆斯堡尔谱仪以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7片出土于河南禹县钧窑遗址的具有深浅不一蓝色釉层的残片样品进行科学分析。结果发现,钧窑蓝色系釉层的主要着色剂为Fe...

  • PEG稳定河姆渡遗址出土香樟的干燥特性研究

    作者:刘东坡 刊期:2015年第02期

    研究饱水古木材的干燥特性可以对古木材的定型保护提供重要的参考,因此本研究以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香樟木材为试样,在加热的条件下,用不同质量百分比浓度的聚乙二醇(PEG 2000)为定形加固剂,研究了降解饱水香樟在自然条件下的干燥特性。结果表明降解饱水香樟的自然干燥过程可以分为干燥初期试样质量的快速下降和干燥后期试样质量平稳变化两个阶段...

  • 纳米扫描电子显微镜在文物鉴定中的应用

    作者:顾雯 刊期:2015年第02期

    史密森学会(Th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分析实验室中的高科技纳米扫描电子显微镜(nano-SEM)不仅用于分析岩石和陨石的矿物成分,近来还被用来鉴定古代中美洲文物。在目前研究中,史密森学会的地质学家Timothy Rose及其同事Jane Walsh已经分析了上百件文物,包括来自公元前1500年至前600年古代奥尔梅克、玛雅、物奥蒂瓦坎及梅斯卡拉文明的雕...

  • 明代两件加彩木雕坐像的保护处理——以馆藏明代加彩木雕坐像的保护处理为例

    作者:卢燕玲 刊期:2015年第02期

    针对深圳博物馆收藏两件明代加彩木雕坐像存在的虫蛀、糟朽、彩绘脱落、开裂、残损等病害,急需进行保护处理的情况。本工作在前期调研和分析检测的基础上,即分别采集了木雕坐像的胎木、加彩层、污染物等样品,利用红外光谱、拉曼、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对其材质组成、制作工艺及病害进行了综合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坐像保护处理工艺步骤:原始档案建立...

  • 成都商业街船棺葬出土棺木保存状况的初步分析

    作者:肖嶙 刊期:2015年第02期

    成都商业街船棺葬是迄今为止发现规模最大的船棺、独木棺合葬墓,为了有效地保护墓葬中出土的船棺、独木棺等大型木质文物,需要对棺木的保存状况进行科学分析。本研究利用元素分析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粉末衍射仪,从化学成分与结构角度对出土棺木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出土棺木中碳、氮的百分含量有所上升,而氧、氢的百分含量则有...

  • 浙江宁波象山“小白礁I号”清代沉船树种鉴定和用材分析

    作者:金涛 刊期:2015年第02期

    "小白礁I号"清代沉船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东南约26海里的渔山列岛海域,于2008年首次发现,计划于2014年将沉船船体发掘出水。为了从多方面了解"小白礁I号"沉船的特点,考察其建造地点及造船工艺方面的有关问题,制定出水船体保护方案,为此,分别从龙骨、肋骨、隔舱板、船底板等多个部位对船体木材采样进行了种属鉴定。种属鉴定结果...

  • 馆藏纸质书画文物上霉菌的分离与鉴定

    作者:唐欢 王春 范文奇 周理坤 马冠华 刊期:2015年第02期

    霉菌污染会影响馆藏纸质书画的保存和展示。对书画污染菌进行分离及鉴定,有助于提高文物霉变防治工作的针对性,进而提高防治效果。本研究利用传统的纯培养法从遭受霉菌污染的馆藏纸质书画表面分离得到8株霉菌,通过形态特征观察和r DNA转录间隔区序列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测序分析。结果表明:8株霉菌分属于曲霉属(Aspergillus)...

  • 关于DOI注册的通告

    刊期:2015年第02期

    为了促进学术成果的传播,本刊已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加入了国际DOI中国出版物注册与服务中心成为会员。DOI——Digital Object Identification,意为"数字对象唯一标识"。从2015年第1期始,本刊所刊载的学术论文,都将进行国际DOI注册,进入国际DOI信息服务体系,实现数字化资源的国际化共享。本刊DOI前缀:10.16334/j.cnki.cn...

  • 不同年代凸版纸脱酸前后耐久性的比较

    作者:童丽媛 鲁钢 孙大东 张金萍 郑冬青 刊期:2015年第02期

    在评价脱酸效果的时候,纸张的耐久性是重要的性能之一。因此,评估脱酸后不同年代纸张的老化速度,对以后判断书籍是否需要脱酸处理提供依据。对比1946年、1963年、2005年三种凸版纸脱酸前后加速老化的过程,研究其p H值、聚合度随老化时间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年代越久远的纸张,脱酸效果越好,耐久性的提高越明显,从而说明对于酸化程度较低的...

  • 现代显微技术在纸质文物鉴定与修复中应用

    作者:宋晖 刊期:2015年第02期

    现代显微技术在纸质文物的研究和修复中,是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因此应用显微镜对几件纸质文物进行了显微观察和分析。结果获得了纤维表面形态、纸张工艺和纤维特性等信息,同时获取了表面图像、分散纤维图像,纤维长、宽、配比等数据。所获信息对文物鉴定与修复工作有明显的参考意义,说明现代显微技术可以对纸质文物进行分析、鉴别,并为选配修复用...

  • 文物保存微环境中的氮氧化物集成净化

    作者:王大为 修光利 张大年 徐方圆 吴来明 解玉林 刊期:2015年第02期

    氮氧化物(NOx)是环境中的重要污染物,是文物保存环境的重大威胁,不仅其本身会对文物产生严重危害,而且与其他污染物如硫氧化物和有机酸耦合会加剧侵蚀。为此,本研究采用光催化预处理与生物质吸附集成技术净化文物保存微环境空气中低浓度的氮氧化物。实验结果表明:直接使用竹屑、杉木屑、落叶松、稻壳和稻糠生物质可去除NOx;在520℃下炭化的竹...

  • 传统方法加固馆藏浮放文物抗震性能试验

    作者:周乾 闫维明 纪金豹 刊期:2015年第02期

    为探索馆藏浮放文物的有效抗震加固方法,采用振动台试验手段,研究了传统方法加固浮放文物的抗震性能。基于故宫博物院某展柜原型尺寸,制作了1:1比例陈列柜模型。在陈列柜内浮放一轻质陶瓷文物,分别考虑采用砂子、塑料卡、鱼线、橡皮泥及磁铁加固文物,进行了振动台试验。通过白噪声激励,获得了陈列柜基频分布;通过输入不同强度、不同类型的地震...

  • 石佛像减隔震保护研究

    作者:张立乾 袁瞩辉 刊期:2015年第02期

    为研究预防性保护—减隔震技术在地面浮放石像文物中的应用,基于规范公式首先确定了佛像的隔震系数和支座刚度范围,进而采用时程分析程序对初选的减隔震支座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研究了高宽比为5.6的石佛像采用减隔震支座的可行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处于高烈度区浮放于地面的具有较大高宽比的石佛像文物的抗震性能存有隐患,科学合理的减隔震支...

  • 石质文物表面墨迹的保护作用

    作者:马易敏 张秉坚 石美凤 刊期:2015年第02期

    在许多不可移动石质文物,尤其是石刻文字表面,因历代文人墨客的拓片留下了大量墨迹。这些墨迹是否对文物本体岩石有害?一直是保护工作者希望了解的问题之一。为此本研究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和实验研究。通过对各地保存较完好的石刻表面的观察,可以发现石刻表面残留的墨迹具有某种保护作用;对模拟样块的SO2腐蚀实验结果表明,岩石表面的墨迹具有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