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研究

文化艺术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

Studies in Culture Art

杂志简介:《文化艺术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3-1355/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文化经济、长三角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视野、艺术学、音乐舞蹈、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美术造型

主管单位:浙江省文化厅
主办单位: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国际刊号:1674-3180
国内刊号:33-1355/J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2008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浙江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3
复合影响因子:0.21
总发文量:1112
总被引量:1861
H指数:15
引用半衰期:9
期刊他引率:0.9545
平均引文率:15.3974
  • “锦鲤祈愿”:一种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社会学解读

    作者:萧子扬 刊期:2019年第03期

    “锦鲤祈愿”是一种新兴的网络青年亚文化,它是指当代青年在网络上广泛传播有关“锦鲤”的图片、文字等以期好运降临的行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传统和现代碰撞的结果,既传承了中国鱼文化的核心内容,又在网络时代呈现出新的特点,揭示了新时期中国网络青年社会心态和精神思想的变迁。因此,阐释“锦鲤祈愿”的内在逻辑和现实诉求有助于洞察青年...

  • 论伯明翰学派文化观的逻辑进程

    作者:韩昀 刊期:2019年第03期

    英国伯明翰学派是当代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力量,其文化观经历了三个显著的发展阶段:早期学派意在从文化维度反对阶级消亡论,视文化为主体意识的直接表达;中期借由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理论,强调文化建构于主体意识和社会结构的矛盾冲突之上;20世纪80年代后在后现代主义等思潮影响下,指认文化是主体借助商品消费抵抗意识形态的具体展现。考察伯明...

  • 技术赋能背景下文化双体系融合发展的策略建构

    作者:杨佳续; 张海燕 刊期:2019年第03期

    基于当前国内社会语境,逐步实现文化产业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双体系融合发展十分必要。其策略建构基于文化产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文化消费和文化治理建设等的赋能场景和迫切需求,以分析文化双体系融合发展策略涉及的四方面内生逻辑:文化消费、创意经济、文化治理创新和公共文化供给侧改革,及以基层文化机构为核心的横向纵向创意耦合...

  • 舞蹈人才类型的历史迁化

    作者:吕艺生 刊期:2019年第03期

    舞蹈人才经历了双向型(H型)、单一专业型,再到复合型和通识型等历史演变过程。从创造型人才培养的视角来看,单一专业型人才是过了时的人才观所致,不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要求。因此,舞蹈教育的培养方向,应当以通识型人才、创造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培养新型教育人才,改进舞蹈教育,以满足国家崛起的需要。

  • 海盐腔消亡年代考

    作者:戴和冰 刊期:2019年第03期

    随着元曲的消亡,具有明显北曲色彩的南戏海盐腔也因口法不传及战争的摧残,最终于明末崇祯朝消亡。作为曲牌体制的官腔雅调,海盐腔的同一个曲牌可有剧唱与曲唱之别,剧唱是戏曲中的歌唱,曲唱是纯粹的声乐歌唱。出自越地的海盐歌调以“越”相称,但是,无论是海盐腔盛行时还是在其消亡后,“越调”“越曲”“越歌”“越唱”“越腔”等都是海盐曲唱。当...

  • 浙图藏《九宫谱》版本与查继佐曲学思想考

    作者:黄金龙 刊期:2019年第03期

    《九宫谱定》十二卷《总论》一卷,清东山钓史、鸳湖逸者同辑,浙江省图书馆孤山馆区藏有完整版本,但破损较为严重,原书版本信息页和序文页均缺损不见,内文字迹亦多有模糊。经与郑振铎藏本、苏州图书馆藏金阊绿荫堂刻本对比分析,可以确定三者为同一刻本。《九宫谱定》最终完成于查继佐入粤期间的顺治十四年(1657)至顺治十六年(1659),最终刊行应在...

  • 从《缀白裘》看清代散出水浒戏的“俗化”趋向与流变态势

    作者:陈秋婷 刊期:2019年第03期

    现今通行的戏曲选集《缀白裘》,收录散出水浒戏甚多,是了解清代水浒戏演出风貌的重要文献。以《缀白裘》为中心考察水浒戏的收录情况与文本特征,探察明清戏曲选本中水浒戏的“俗化”取向,有助于厘清水浒戏从文人化到民间化、文学性到舞台性的演变过程。总体说来,散出水浒戏在清代戏曲舞台的接受与流变态势,一方面暗含着清中后期花雅变势的客观事...

  • 论谭献日记的戏曲史料价值

    作者:吴钦根 刊期:2019年第03期

    晚清著名学者、词人谭献,同光间曾多次来往京师,诗酒文会中与当时多位名伶来往密切,并编有《群芳小集》《群芳续集》等。光绪初年,又根据所见所闻为萝摩庵老人所著《怀芳记》作注。关于《怀芳记》一书的作者,日记中已有明确提示,借此可考得其人为乔松年。但由于通行本《复堂日记》为谭献生前编定的删节本,后虽有徐彦宽补录、续录,依然称不上是全...

  • 论程砚秋艺术实践与民国报刊的互动关系——以1922年至1937年上海《申报》为研究中心

    作者:刘洋 刊期:2019年第03期

    民国报刊在近代戏曲的演出与传播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1922年至1937年以《申报》为主的报纸不仅用跟踪式、连续性的报道记录了程砚秋在上海的演出情况,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促进了程砚秋的成名以及程派艺术的发展。与此同时,程砚秋善于主动利用《申报》的平台与观众互动,进而根据观众的反馈来思考、调整创作思路和表演方式。通过“孤岛时...

  • 皮影戏与中秋节的渊源与互动

    作者:李龙 刊期:2019年第03期

    皮影戏因夜而兴,中秋节因月而起。作为一般的视觉意象,夜晚与月光建构了两者表面的图像联系。图像证史,意象影响民俗。由显性的意象性图像出发,皮影戏与中秋节之间被人们逐渐阐发出更多民俗化的文化联系。中秋节语境中的游月宫传奇与皮影戏供奉的乐王教主、中秋节演出皮影戏《唐明皇游月宫》与“夜作皮影”习俗,把中秋节与皮影戏放置在同一民俗...

  • 玄幻片的类型演变及特征

    作者:丁磊 刊期:2019年第03期

    当下,科幻、魔幻、奇幻、玄幻等类型影片频频出现,其中,玄幻片被认为是由网络玄幻小说而起的新电影类型,并较容易与奇幻片混为一谈。不同于科幻片、魔幻片、奇幻片,玄幻片是能被溯源的电影类型,和中国文化有着密切关联。玄幻片是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电影类型之一,其前身应是神怪片。玄幻片依靠中国神话和民间传说,形成以神仙和妖怪为主的人物形象...

  • VR视镜下的影视空间审美与建构

    作者:苏喜庆 刊期:2019年第03期

    伴随着虚拟设备的普及与应用,VR逐步走进大众生活,不仅满足了“虚拟—现实”的深层次审美视知觉互动,也同时更加逼近了现实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文化取向。从审美效果来看,VR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促成了超越性的美学空间体验。从技术理性来看,VR实际上供给了一种融合“浓缩—释放”的视觉张力唤醒装置。从图像叙事的角度来看,VR技术的720度影像传输...

  • 从香港电影到华语大片:非洲叙事的成规与流变

    作者:霍胜侠 刊期:2019年第03期

    从20世纪80年代的香港电影到最近的《战狼Ⅱ》《红海行动》等华语大片,华语电影中的非洲叙事既形成一定成规,也发生若干流变。在叙事母题方面,非洲叙事从“夺宝”转向“反夺宝”,逐渐形成具有民族性特色的叙事模式,建构了中非之间的命运共同体关系。在叙事空间方面,非洲叙事以奇观化的空间再现为特征,且经历了从侧重自然人文景观到聚焦社会政治...

  • 香港电影的女性身体修辞——以李碧华小说改编电影为例

    作者:杨森 刊期:2019年第03期

    现代消费社会女性时常处于被观看的地位,因此不管是李碧华的原著,还是由其改编而成的几部电影(包括《青蛇》《潘金莲之前世今生》《满洲国妖艳——川岛芳子》),都能看到其间充斥大量的女性情欲的展演。这一方面是为了迎合商业需求,另一方面也以此翻转了男性视点。此时的女性身体不再是“不洁”与“淫荡”的代名词,更多的是一种身体的展示,甚至是...

  • 基于“治水”文化母题的民间年画图像研究

    作者:李健 刊期:2019年第03期

    “禹王锁蛟”这类题材成为“治水”主题民间年画的标准样式,并形成自清初以来北方年画《禹王锁蛟》的固定图式。这一题材在历史传承中面貌发生变异,从北至南出现了“紫微高照”“紫微正照”等的年画样式,图式形象以及地方文化信仰都有了很大改变。如果从图式符号、故事背景、文化信息逐层探究的话,就会洞见它们共通的“治水”文化母题。由“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