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赏析八篇

时间:2023-05-29 16:03:48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第1篇

       目前,文化产业在欧美的经济结构与文化建设中已经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是,文化与经济的二位一体在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衍生出了众多的文化问题及社会问题。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经济产业,其先天秉具的对于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嗜求,的确会存在于实践中操纵了文化的方向,使文化沦为经济的附庸的潜在危险,从而使得文化之维中的本有的祟高感与神圣感不断地被浸蚀,精神的价值诉求与理想的悬设在大众被全面激起的肉体和感官的欲求面前悄然隐退。人的异化,物的僭越,法兰克福的哲人们如本雅明、阿多诺等正是看到了文化工业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对文化工业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批判。

       不仅如此,面对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对于如中国这样的第三世界国家而言,欧美的文化产业的全球扩张还从某种程度上带来了新的文化殖民主义。我们所要面对的不仅是发展自己的文化产业并警惕其消极影响的问题,而且交织了应对外来经济与文化双重挑战的问题。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改革,我国的经济形态基本完成了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型,产业结构日益趋于合理,各产业形式均有较大程度的发展,尤其是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更是迅猛。就文化产业而言,各种文化市场逐步建立起来并得到了初步发展,文化产业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更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令人忧虑的是,与欧美相比,我国的文化产业起步晚,规模不大,产品附加值低,管理经验落后,所有这些因素都制约着我国的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已经成为上至政府、社会,下至企业、个人的一种共识。基于此,关注大众文化与文化产业,应对文化产业所提出的崭新的时代课题,也就很自然地成为了学界与研究界无法回避的时代责任。

       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项目"中国当代文化发展战略及艺术保护"的结项成果,《跨越世纪的文化变革--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研究报告》正是在这一思路下所进行的学术尝试。这本书可以说是盘点我国当代文化发展状况,标示我国文化产业研究前沿水准的开风气之先之作。

       《报告》立足于对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现状的宏观评析及对具体文化产业的微观研究,在体例、内容、方法等诸多方面力求出新,进而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话题,并且针对中国的现实予以回答。贯穿于全书之中的对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全景的鸟瞰式介绍可称的上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状况的一本全息相册,使得读者很容易穿纷繁复杂的文化表象,获得一种全面而不流于浮泛,具体而不失梗概的立体而鲜活的印象。其内容涉及到当代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既有文化思潮的深入剖析,又有文化形态的具体描述,内容全面而详实,语言通俗而生动,形上的理论概括与详实的细部分析的结合,使得本书的学术气息浓厚却不枯燥乏味,通俗易懂而又内蕴哲思。

       不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该书都称得上是一本沉甸甸的学术著作。"沉"不单单是指它的煌煌六十万言、四百五十多页的容量以及大十六开的装帧所给我们的质感,更重要的是撰写者所赋予它的那种追求沉稳详实、言之有物的文风的学术旨趣,这同它的沉静朴实的深蓝色的封面可谓相映成趣:表里如一,不事张扬。

       就其内容而言,该书其实是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对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现状的分析与研究;一是中国艺术的发展状况及艺术保护策略。但其创新之处在于这两部分并非截然分离,而是相对独立同时又相互渗透的。由此使得它的整体框架统分结合,别具一格。如书中对于电视、电影文化产业的分析与对于影视艺术的文化保护的探讨便是很典型的例子。此外,编撰者在框架、体例等小节的安排上也是颇费苦心的,如每章以正副标题对本章内容加以强调,随之以简明扼要之语句题注来标示出本章的重点所在,这些颇有文采的语句与词语点缀于各章之间,使全书避免陷于诸多学术著作体系森严、易于沉闷之通病,并起到了某种导读的作用。其中,第一章对于文化生产力的剖析,第二章关于九五期间我国文化市场、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的分析,加上最后一章--我国当代艺术保护的实践与思考可以看作整本书的骨架,它是全书的理论支撑点与生发点。

       同时,该书体现出了很强的关注现实与问题的意识,它直面我国世纪之交的文化现实,着重研究世纪之交我国文化的转型与发展,通过条分缕析的数据分析与理论推演,进而提出了一系列富于时代精神的学术课题。如我国文化发展如何同经济的因素相结合即文化市场、文化产业的建立与健全;我国当代艺术保护机制的探讨;我国当代信息文化与传播事业、广告文化的发展;我国当代旅游文化、服饰文化、建筑居室文化与大众审美风尚的变迁;新兴的媒介如网络文化等对人类本质的重塑与影响……不难看出,这些问题无一不是与现实人生密切相关,与经济现代化的实践相关,它们共同指向经济与文化二极力量在当代中国社会中互动而形成的各种文化格局与形态。现象的交叉与多元化反过来又导致了对既有的学科筏限进行突破的现实需要,由此综合研究、边缘研究、交叉研究以及比较研究自然而然地成为他们在进行课题研究的首选。值得注意的是,这本书的撰写者正是来自诸多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其中既有体制内的学人教授,也有体制外的自由撰稿者,既有文艺学、新闻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院派,又有报刊出版界的编审记者,还有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政策研究与制定者。不同的学术倾向,不同的思维习惯,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的切入角度,却指向了相同的学术问题,相同的学术旨趣,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富创造性的行为。由此也使得他们的文字成为一种内在的对话交流写作。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第2篇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

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不仅进一步强调要发展文化产业,而且对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意见,把文化产业作为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步骤进行安排。这既是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的体现,也是对我国这些年来文化产业长足发展事实的一种确认,为新世纪之初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腾飞创造了良好契机。

目前,文化产业被公认为“朝阳产业或未来取向产业”,其涵义有二:一是文化产业可以有效地突破传统产业的发展瓶颈,促进产业转型与升级发展;二是文化产业对提升综合国力、提升区域和城市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可以说文化产业的发展决定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未来发展。

二、现状与问题

1、##文化资源概览

文化资源是以精神内涵为主要存在形式,其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多次开发和重复利用。##居秦、楚、渝、川之间,北依秦岭,南枕巴山,汉江横贯其中,东西融会,南北兼蓄,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境内山青水秀,峰奇洞异,茂林修竹,形成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景观。以及##曾经的封闭、发展的滞后,使民众的生活、生产保留着更多的农业社会的自然、古朴状态,原汁原味的民情、民俗、民食所构成的民间文化风情都成为一种尚待开发的富矿。

##的民间音乐呈品类众多、支系繁荣的景象。##素有“民歌之乡”的美称,汉江两岸是唱山歌、情歌、小调的胜地。其中以紫阳民歌最具代表性。紫阳民歌分“山歌”、“小调”、“民俗歌曲”、“花鼓、八岔”、“号子、孝歌”、和“新民歌”等类别、十几个曲种。2002年10月,紫阳被省文化厅命名为“陕西民歌之乡”,2003年3月,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的各种劳动号子以汉江号子最为著名,它以乐句短、起伏大、节奏紧、气势跌宕豪放而激荡着汉水文化的发展进程。民间鼓唱乐,锣鼓乐为生活中的红、白喜事争光添彩。民间小戏、陕南道情、弦子腔、大筒子戏等等,以及曲艺形式的##曲子(坐唱),常年活跃在城乡、村舍,观众无不喜闻乐见。

##的汉剧艺术是##地方文化的又一奇葩。汉剧在全国来说,既是一个大剧种,同时也是一个稀有剧种,在陕西仅次于秦腔,为第二剧种。据统计,##初步纪录汉剧的各种板腔及丝弦、唢呐曲牌、锣鼓打头,多达250余首,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积累汉剧剧目达1000多个,收集历代有名有姓的脸谱400多个,比京剧和秦腔还要考究。2004年3月省文化厅授予了##汉滨区为“汉剧之乡”称号。

##的民间舞蹈以“小场子”最为著名,流传于全市大部分区县,其它如“狮子舞”、“龙灯舞”、“彩莲船”、“地围子”等亦流传甚广。

##的传统民间美术资源极为丰富,主要有:剪纸、刺绣、编织、石雕、木雕、土陶、印染、面花、皮影雕刻等,遍布一区九县。

##的民间文学如神活、寓言、谚语、歌谣、故事等,以及民居建筑、民间节日庆典活动、民俗礼仪活动等,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和魅力。

目前,全市共发现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古建筑遗址、石刻造像等文物点共3500余处。包括正在挖掘、推崇的龙舟文化、女娲文化、鬼谷子文化、“三沈”文化、“太极”文化以及茶文化、蚕桑丝绸文化等,加速运作,都将会成为##颇有价值、独具魅力的文化产业资源。

2、发展现状

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从八十年代中期鼓励文化事业单位利用阵地开展“以文补文、多业助文”创收经营起步,经过全市文化工作者的努力探索,在文化产业方面,创出了一些路,取得了初步的发展。近年来,社会文化产业经营单位异军突起,主要有文化旅游业、文化娱乐业、网络文化业、印刷业、演艺业、图书报刊业、民间艺术工艺业等。已占据相当的社会投资份额,为地方经济的发展,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拉动和促进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文化事业机构152个,从业人员830余人,在文化部门登记管理的文化产业经营经构850余家,从业人员近6000人。非公有文化产业单位经营收入近2500万元,上缴利税400余万元。国办文化事业单位收入100余万元。

在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我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把发展和壮大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列入建设“绿色##”战略的重要内容。市文化文物局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及时提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突出重点、发展特色、规模经营、持续发展”的方针,出台了《##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讨论稿),下发了《关于加快非公有制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组织专人制定了“一县一品”绿色文化格局实施的初步方案。各县区经过不断实践和充分论证,相继提出了各自的品牌文化:汉滨龙舟文化、石泉鬼谷子文化、汉阴“三沈”文化、紫阳民歌文化、平利女娲文化、旬阳太极城文化、宁陕子午道文化、岚皋生态旅游文化、镇坪中草药文化、白河秦楚边城文化,初步形成了“一县一品”的绿色文化格局。为我市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开拓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存在问题

整体来看,我市的文化产业还处在起步、探索、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发达地区的文化产业相比差距还很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观念陈旧,体制僵化,产业意识缺乏。

文化系统内许多单位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基本上仍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由于体制陈旧僵化,造成市场观念淡薄,经营管理乏力,生产与消费脱节。“以文养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等观念还比较浓厚,大多数单位还停留在出租房产收取租金的被动状态,对文化的生产属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产业意识不强,真正走向市场的单位还不多。

(2)扶持和发展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已经逐渐得到了各级政府的认识,同时文化产业也已经进入了县域经济的视野。这都说明了文化产业概念已被广泛认同,但是,从产业本身看,这种倡导在很大程度上还缺乏实质性的内容以及政策支持,很大程度上还是停留在提出概念阶段。

(3)规划缺位,投入不足。

政府行为和政策法律状况,构成文化产业外部环境极为重要的部分,投融资政策直接影响到文化产业的发展。“有投入才有产出”,这对尚处在发展初级阶段,尤其需要资本血液的文化产业来说,无疑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目前,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还缺乏整体宏观布局,各类文化经营小打小闹,短期行为较为普遍,严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

(4)文化市场粗放,规模偏小,集约化程度不高。

几年来我市文化产业虽然取得了一些发展,但文化产业单位普遍规模偏小,经营分散,集约化程度不高,市场总量不大,发展后劲不足。没有强势的文化产业微观主体,对外开放程度不高,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稳定的营销网络。

(5)对文化产业资源的开发不足。

对文化产业资源的开发存在着资源的闲置、不足和浪费同时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市多数民俗民间艺术仍处于自然存在的形态,成为时代和市场宠儿的还为数不多。另外,在文化资源的开发上,还存在着“散”和“粗”的问题。

(6)民间艺术品市场亟待开发。

我市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但大多数民间艺人是守着独特的艺术过着并不富裕的生活。究其原因:一是没有真正解放思想,小农意识和农耕文化中“守”的观念很深,只知坐等客商上门,不知外出闯市场;二是组织形式松散,缺乏龙头企业或带头人,有自由发展、自生自灭的趋向;三是当前民间文化产品的生产大多是传统的家庭作坊式生产方式,无法形成产品的规模效应;四是在政府引导和学术研究上,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很少有人研究如何指导民间文化应用及市场开发;五是对外宣传不足,作为民间艺术的主管指导单位,这些年也作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经费、人力等条件的制约,宣传力度远远不够。

(7)宏观调控亟待加强。

目前在文化产业发展上,我市还没有一个统一协调机构,缺乏统一规划,各自为政,亟待加强领导,理顺体制,形成合力。

(8)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稀缺。

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是通过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创造的文化附加值来体现的。它的发展,需要大批既懂文化、又有经营头脑的管理人才的参与。目前,经营管理人才匮乏是制约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三、思考与对策

1、政府的经济计划部门应把文化产业作为经济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以保证文化产业的地位和作用。

将文化产业列入经济发展计划,有利于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领导;有利于增强对各个职能部门、主管部门的约束力,保证文化产业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统一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的思想。

2、加大机制改革力度,完善文化产业政策。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机制,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制度,在深化改革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按专业分工和规模经营的要求,运用联合、重组、兼并等现代企业手段,组建和培育文化产业集团。同时,制定和完善各类产业政策法规,确定符合实际的阶段性目标,明确跟进的措施,为文化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3、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文化产业资金支持机制。

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改变融资渠道单一的局面,降低文化产业准入门槛,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兴办文化企业,实现投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政府有关部门在列年度计划和预算时对文化产业的启动和发展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逐步增强其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政府可采取授权或部分授权文化部门搞文化资产运营,建议政府国有资产、国土资源等部门尽快将文化资产授权或部分授权给文化部门,使其通过文化资产运营的方式获得现实的生存能力,再进一步产生效益哺育文化艺术生产。

4、立足资源普查,尊重项目评价,科学制定文化产业业态规划。

由于我市文化产业目前仍处于发展起步期,其发展格局与趋势并不明朗。所以,必须对全市的文化产业现状进行全面的调研,对全市的文化资源进行彻底普查。通过普查,对我市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盘点,摸清家底,评估有形无形资产,建立全面反映##民间文化面貌的档案资料数据库。搭建新型文化产业创意平台,依据市场需求、资源优势和区域竟合要素,按照“需求细分资源整合区位竟合产品设计”的思路,进行业态整体规划。

5、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产业结构重组。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打破各自为政、条块分割、资源分散的现状,构建区域和城市文化产业链,实现文化产业资源的优化组合,发展集约经营,形成规模优势。将释放国有文化资源的存量潜力,与放开民营文化资本的增量实力结合起来,从而推动我市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6、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资源,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民间传统文化是我们发展文化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既要充分发挥好这个优势,又要坚持锐意创新,适时融入时代精神,培育出我们真正的名牌精品。文化资源具有其它资源所没有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的开发价值,而文化生态又是一个比自然生态更为复杂的系统,因此,文化资源开发必须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要积极稳妥、不留后患,反对掠夺式的经营和践踏式的开发,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7、激活旅游市场活性要素,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实践表明,旅游是文化的重要经济依托,文化是旅游的引力来源,特色是旅游之魂,而文化则是特色的基础,民俗是最有特色、最具活力的文化。因此,我们要努力将地方文化优势尽快转化为旅游优势,同时,借助旅游事业的繁荣,将我们蕴藏于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进一步推向市场。以精品意识开发和包装民俗文艺,提高其艺术欣赏性、娱乐性、参与性,并融入现代高新科技,使其成为##文化旅游产业魅力不减的重要精神支柱。

8、制定民间文化产品整体发展规划,健全民间文化保护机制。

要本着“积极保护、合理开发、有效利用、鼓励竞争”的原则,制定民间文化产品的整体开发规划。成立必要的研究机构,指导民间文化产业的发展。既通过产业化生产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又确保民间文化产品不因产业化生产而丧失原汁原味的个性特色。政府应通过对产业组织、资金、政策、市场推广等作示范性、导向性的重点扶持,丰富地方文化吸引的内容和语汇,提炼地方文化的多元象征要素。

9、组建文化产业专项基金。

应不失时机地组建文化产业投资专项基金,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各自出资,并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参股,设立文化产业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对有市场前景的文化资源项目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10、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组织协调机构。

应尽快成立发展与管理文化产业的专门机构,实现政府由“办文化”的传统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向市场经济管理模式“管文化”的转变。通过各种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调控市场,引导文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市实情,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协调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11、积极引导、扶持和健全文化产业类的行业组织协会。

健全文化产业类的行业组织协会,使其成为与政府之间的桥梁。这对于加强行业内部管理、协调和自律、防止恶性竞争、建立信息通道和交易平台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第3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现状,分析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虽然是困难重重,几经波折,但回头看来,还是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和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的基本建立,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9.6%的速度持续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大改善,公民的个人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普遍提高,这极大的刺激了文化消费需求,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从世界来看,近年西方文化产业正酝酿着更大的发展,当代信息产业正在向创造性产业快速迈进。在美国,新经济中的文化要素构成了创造性经济的重要战略目标;日本和韩国以及欧洲等国家正在迅速崛起,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商机。从我国来看,经济全球化与加入WTO,为我们参与世界文化产业竞争创造了条件,也逼迫我国文化产业不得不进入国际大循环。从现实条件来看,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迅速进入小康社会的现实态势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内在的需求;特别是高新技术高速发展,奠定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科学基础与技术保障。

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虽然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不少喜人之处,可总体上仍处于起步和培育壮大的初级发展阶段,尚未形成规模优势和强势文化产业,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2003年中国文化部门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做了比较全面的概括,清晰准确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是进步变强的第一步,中国的文化产业在舆论上和声势上都初具规模,但是离真正的产业还有一定的距离。成为指导我国近几年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自2003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与发达国家逐步接轨,规模不断壮大,文化产业的发展正在经历着一个良性的提升环境。但是目前国内仍然存在着影响产业发展滞后的因素。

一、缺乏比较优势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总量规模持续攀升,文化产业大框架初显,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依然不充分,在GDP中所占的份额比重依然较低。同时,我国家的文化产业与发达国家支柱产业所必需的最低比率要求也有较大差距,文化产业尚未形成真正的强势产业。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的《知识经济》(1996年)和《国家创新体系》(1997年)中的数据,美国的第三产业已经占到其GDP的70%左右,其中文化产业占美国GDP的20%左右,仅此一项就相当于我国GDP的总和。

据统计,400家最富有的美国企业有72家是文化产业中的企业,反观中国,2004年我国人均GDP1000美元,恩格尔系数应该是44%,(城乡居民平均)文化需求应该在个人消费中占到18%,总量应该占到10900亿元。而实际2004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440亿元。这个数字不到根据恩格尔系数推算的我国当前文化需求总量的三分之一。

二、文化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与欧洲、美洲及部分亚洲国家相比,我国的文化服务业相对薄弱的问题依然突出,产业结构有待优化。相比较而言,我国的文化产业仍以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主,核心层与层文化产业较弱。与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美国、英国相比,我国的文化服务业更显不足;与周边的日本、韩国相比,我国文化服务业也略逊一筹。从产业内部结构看,我国的文化产业以文化产品制造、销售业为主,文化服务业所占比重小。从产业技术结构看,我国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较低,使用传统技术的文化产业比重大,而应用数字、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兴文化产业大多尚处于起步阶段。从市场主体结构看,国有文化产业占据资源优势,规模大,民营文化产业竞争力较弱,对整个文化产业发展贡献较低。由此看来,要提升我国家的整体文化竞争力,必须在核心文化和新兴文化产业方面狠下功夫。

三、文化体制改革须提速

长期以来,制约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相混淆,政府统包统揽。应该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长期依赖政府,束缚了文化产业发展;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长期投入不足,公共文化服务短缺,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文化消费不平衡,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面对这些差距和不适应,文化体制改革不可逆转、非改不可,“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文化体制改革需要决心,更需要找到突破口。

要提升全国文化产业规模水平,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这其中,特别需要加快文化经营性单位走向国际市场的步伐。通过加大产业运作的力度,解决政策性的诸多问题,用改革促进发展。大型文化企业、跨国集团与国际社会相比仍然显得凤毛麟角。从世界范围来看,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是集团化和规模化,而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目前却以小型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居多,而大型文化企业集团较少。面对巨大的国际场需求和国内外大型文化企业集团的竞争,我国的文化产业在总体上缺乏竞争力。

如果这些问题只是纯粹的文化未能和经济同步的问题,那么中国文化产业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尚不难应对,或迟或早,我们总能按自己的节奏一步一步解决。现在的情形是,中国文化产业在历经转型的剧烈震荡的同时,又面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海外强势文化产业的全面攻击。

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今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前提和基础。更需要我们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作风发展中国文化产业。

参考文献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第4篇

【关键词】 陕西省;茶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对策

一、茶文化及其产业的兴起

1、茶文化的内涵

(1)茶文化的概念。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原产地,无论是最早发现茶、饮茶、种茶都是从中国开始。从古至今,茶根植于悠久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在千年的历史长河的涤荡之下,茶已经由物质文化上升到了精神文化,是融多种科学于一体的文化体系。在实际生活中,以以下几种形态构筑成为茶文化,即分为物质形态文化、心理势态文化、行为艺术文化以及相关法律制度文化。物质形态文化主要是从研究茶产业的基本品种栽培、相关产品制造、专业加工技术、运输过程保存、品种化学成分及成品疗效价值等有关方面出发,专指人们进行茶叶生产的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当然也涵盖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和建筑,如:品茶时所用的茶叶、水、茶具以及桌椅、茶室等;心理势态形成了茶德,造就了茶道,充分体现了人们在应用茶叶的同时从中提炼出超越茶叶本身意义的价值观念;行为艺术文化将端茶待客之礼表现的淋漓尽致,使茶叶在其生产过程和消费环节中,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相关法律制度文化则在法律法规方面为茶叶的生产和消费提供了有力地保障。

(2)茶文化的典型特征。茶文化是典型的以物质文明为基础,着重渲染精神层面文化上的产物,是高雅与通俗的结合。从陆羽的茶经开始,就不难看出,他不仅从自然现象方面讲茶之源、之出、之造、之具,而且在谈茶的生长、烹煮时又融进了辩证思维,提出哲理。茶造型千姿百态,命名丰富多彩,其滋味、色泽、香气各具特色,人们又可通过品茶、饮茶来达到雅志、修身、交友等的一些高层次追求,成为精神的象征。茶文化是实用与娱乐的结合。茶,可解人烦渴消人处暑,可养人性情怡人情操,可医人病症可入人药方,可娱人以乐进而放松身心。在茶叶文化之旅中,可品味茶的芬芳,享受茶的内涵,更可以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拥抱久违的乡土气息。

(3)茶文化的功能。发扬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茶文化隶属于传统文化,儒、释、道的哲学思想都介入茶文化。儒家的饮茶之人在品茶的过程中将茶叶与人们的道德修养结合起来,认为饮茶能够修身平气护心元、陶智养德增心智、修品炼行广心胸。道家的饮茶之人认为茶的自然本性中含有“静、虚、清、淡”的一面符合道家的核心思想 “虚静自然”、“无为而治”,以及“道法自然”。佛家的饮茶之人认为,饮茶之后能涤烦去燥,内心宁静,这是参禅悟道最佳的状态,因此,茶事也就成为了佛家禅事活动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的传统文化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有着深刻而积极的作用,做为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之一的茶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容纳包涵了譬如坚忍谦虚、节俭奉献等等的传统美德,推广茶文化,必能使现代精神文明建设,蕴含“最中国”的别样美丽!

整合社会关系,加强社会交往。礼俗生活与茶紧密联系。在百姓生活中,以茶待客是一种基本的礼节。在婚姻礼俗中,茶也被当做媒介物和吉祥如意之灵物。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就带去了茶,也将汉族饮茶习惯带到了边疆。茶也用于丧葬礼仪和祭祀礼仪中,在产茶区,丧者要枕茶枕,手中要拿茶包等。茶也具有良好的交际功能,一杯清茶饮下去,能使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思维清晰;待人以茶常被视为高雅之举,也表示友善与尊敬他人之意,在现代的一些外事活动、招商引资、亲友聚会等活动中都能够借助茶来增强会晤交往时和睦融洽气氛。

提倡清廉俭德,倡导社会风气的好转。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提倡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因素,一些人在精神层面和心态层面出现了用功力去衡量一切现象、去评判一切事物。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奉为人生信条。而茶文化中清廉俭德的教化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茶圣陆羽在其著作《茶经》的第一章中就写明饮茶对自重操行和崇尚清廉俭德之人最为适宜。在当代,中国、日本、韩国的茶文化都体现出“重义轻利”、“德治教化”等价值观。以茶为伴,在飘渺的茶香中使人忘却名利之争,在微涩的口感中发现人生的真正意义所在。

以茶为媒,扩大对外交流。茶文化具有国际性,不光是在亚洲范围内流传,也传到世界各地,融入本地的生活方式,让当地的风土人情更具典雅之气,从而发展成为风情各异的饮茶风俗。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就是茶叶。18世纪,我国茶叶的出口贸易就在世界茶叶贸易中占主导地位,是当时中西贸易的核心商品。茶叶也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世界各国的茶叶爱好者聚在一起,共同探讨茶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茶文化的交流已经超越了国界、种族、流派,必将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茶文化产业的兴起及特点

茶文化产业,它是一种文化活动,更是一种有效的经济活动,它开发了茶文化所蕴含的商品价值,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生产领域,创立了一个广阔的经济领域。茶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是以具体的茶文化产品和有形的茶文化服务为依托,体现了精神性和商品性相结合的双重属性,茶文化产业是介于茶文化元素的概念和茶叶经济产业的概念两者之间,其着眼点在于产业的建设、侧重点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注重点在于取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

茶文化产业是一种休闲文化产业,人们可以从茶文化产品和服务中获得身心的舒适自由和物质生活的享受。茶文化产业是一种审美文化产业,由于文化的参与和渲染,茶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日常品茶、包装、茶具,以及茶叶的选购、冲泡,乃至整个过程,无不体现出中国美的创造和鉴赏,品茶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尽善尽美、无可指责,臻于极致。显而易见,茶文化产业体现了一种中国式的养生文化产业。伴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高,老百姓普遍追求健康的自然的生活方式,茶的自然品质也符合当代社会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风气。

二、陕西茶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陕西茶文化产业发展优势

(1)生态条件优越,无污染。陕西是秦巴茶文化的发祥地,是黑茶的发源地。陕茶始于西周,明清时期,曾为贡品。据有关材料表明,目前仅全陕西省就有21个县、区种植、生产多品种的茶叶。各地茶园总面积已经达到62942公顷,年茶叶总产量高达12827吨。茶叶生产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该产业已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成为农民致富的主渠道。

陕茶的自然生态条件优越。茶园全部在秦巴山区,属江北高纬度茶区,湿度大,阳光照射率高,常有水雾笼罩,绿植覆盖率为50%左右,特别符合茶树生长特性。受当地的生态环境气候温度的影响,茶芽生长缓慢,嫩度非常好。又因为生长周期长,微量元素涵盖率高,茶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较多,茶多酚含量甚至可以达到28%以上,咖啡碱含量达到4.5%以上,氨基酸含量达到3%以上,水津出物达到43%;而江南茶区的上述各值分别平均为23%、2.5%、1.8%和37%。

(2)产量增多、品质提高。有资料表明,2003年陕西产茶量为7952吨,2006年陕西产茶量为12827吨,而到了2013年陕西省茶园面积达到162万亩,茶产量为4.3万吨,产值55.9亿元,陕西的茶产业处于良性循环发展阶段,目前,省级标准化茶园24个,其中部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园9个。这为茶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企业势头强劲、品牌建设稳步推进。陕西省近年来茶叶行业资源整合已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涌现出了相当数量的省级龙头茶业,创建了“茶叶基地+龙头茶企+养茶农户”的新型特色产业链发展的规模经济。已经重点打造了“午子仙毫”、“宁强雀舌”、“紫阳毛尖”、“秦岭泉茗”等大品牌。

2、陕西茶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茶树品种老化、技术落后、设备陈旧。陕西茶园整体品种混杂,退化严重,茶园鲜芽萌发时间不同,叶片颜色不一致,芽叶大小不等,种植技术落后,广种薄收,单产低。茶叶加工设备陈旧,加工技术落后。受地理条件限制,茶叶初加工还依赖于半手工操作,现代机械化利用率不高,据调查,大多数茶农还都使用的是传统机械加工茶叶,产能严重偏低。

(2)经营分散、管理混乱。长期以来,陕西省内的茶叶从生产到经营,始终都是各自为阵,分散经营,并没有稳扎稳打的形成以强有力的龙头企业为链接,将销售市场和产茶基地连接起来的生产经营销售的一体化模式。并且大多数经营者没有接受过专门管理经营培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难以招架,从而使茶企业的优势潜力难以发挥。茶叶经营的营销网络不健全,产业链不完善,注重基地建设,从源头上抓起的人少。而且,茶叶品牌多但是没有名牌产品,对茶叶的副产品开发不足。

(3)投入不足、产业化程度低。茶叶生产商的资金投入与产业开发的实际需求差距很大,在茶园建设上,新建和改造茶园步伐比较缓慢,企业规模小,虽然引进了一些名茶加工机械,但也是杯水车薪,在更新设备和扩大生产规模上缓慢,影响着茶叶开发步伐。

(4)专业人才缺乏,宣传不够致市场占有率低。从一定程度来讲,相关茶叶技术推广人员的从业率极低,并且在这一群体中,受过正规茶文化教育的人员更加稀少,所以茶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技术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陕西虽然有着久远的茶叶历史,但是,对茶文化的提炼不够,只能通过整理民间传说,来作为佐证茶文化的历史资料,使得拓展陕西茶历史工作难度较大,以至于陕西茶文化提炼和宣传滞后于全国其他省份。

三、陕西茶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1、提升低产茶园产能,打造茶园优质生态环境

对于低产茶园,最有效的改造方式就是提升其产能,加大推广先进茶叶技术,不断引进新茶品种,全面有效提升低产茶园产能,建立健全无性系良种繁育基地,并增加专项研制多花色品种的茶叶门类,将乌龙茶、花茶、和特种保健茶不断推向市场,促进茶叶的产品多样化,从而提高产值。加快茶叶加工体系升级换代,延长产业链,淘汰落后的设备,有效增强精细加工的技术工艺能力,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不断减轻劳动强度,继续严抓茶叶产品质量,以期做到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双提高。

2、深入研究茶文化,加大茶文化的宣传与拓展,进一步丰富茶文化内涵

陕西省做为十三朝古都,历史文化厚重广博,具体在南宋时期,中央政府专设茶马司于汉中,负责该区域茶事。应进一步加大陕西茶文化素材的挖掘工作,加快推进茶产业与茶文化的融合,走茶产品与禅文化一体化的经营道路,要认真提炼和宣扬茶文化,以茶文化为载体,开发茶旅游产业。可以根据茶文化的特点,推出茶园生态游,努力打造以茶产地为主的休闲游;茶叶节庆游,依托茶叶节,展开“茶与文化;茶与健康;茶与城市;茶与旅游”为主题的活动,以提升陕西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其他如茶文化旅游,各地根据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如人文环境、历史渊源、独有特色等等,再结合游客的需求偏好,如探秘心理、增广见闻需求、爱茶成痴状态等等,创建和组合出别具特色、市场竞争力强的旅游线路和产品,如:茶乡夏令营,茶乡健康游等等。

3、加强从业人员生态文化技术培训,提升生态化生产水平

茶农是茶产业文化中组织化程度低的单一个体,他们主要凭借的是传统经验对茶树进行栽培,以及对茶叶进行进一步加工,要加强对企业员工和茶农的培训,将茶农的传统制茶经验与现代化生态科技相结合,培养茶文化产业专门人才,调整目前茶文化行业内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引导,调整其知识结构,尽快发挥这些人才在茶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4、完善产业政策,实施系统工程

产业政策是茶产业文化的有效保障。基于我国茶叶品种多样化,地域之间的竞争激烈,同行业和各部门壁垒难以打破等原因,在茶产业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寻求政府的支持,寻求政策方面的支持。从而使茶产业文化体系中的各方参与者准确定位自身属性,明确产业主题,兼顾产业交叉,推动产业辐射,坚持走国家、集体、社团、个人一起兴办茶文化产业之路,制定投融资政策,运用经济调节手段,将多种所有制成份引导进来,丰富茶文化产业建设的经济多样性,打造茶文化产业的规模化。

【参考文献】

[1] 李天芳.陕南茶叶产业化经营的组织结构研究[M].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08.

[2] 刘华旭.陕西茶产业发展问题探索[M].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8.03.

[3] 龚永新.茶文化产业的形成、发展与推动[M].产业与科级论坛,2009.01.

[4] 吴澎,黄晓琴.茶文化概论[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07.

【作者简介】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第5篇

徐州市文化产业集聚区目前的发展过程中存在文化产业发展定位不清晰、文化产业发展体系不健全、文化集聚区经营管理水平不到位以及创意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成功的文化产业集聚区一定具有明确的文化产业发展目标、良好的文化产业体系构建、先进的产业经营理念和强大的产业创新能力。因此,徐州市文化产业集聚区应该依托徐州市厚重的文化历史资源,明确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定位,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加快文化产业与各产业之间的发展融合,重视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走好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道路。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文化资源;产业链发展融合

一、文化产业集聚区概念与发展模式

1.文化产业集聚区概念

产业集聚是指产业在一定时间或空间内产生的集聚现象。产业会在一定时间空间内产生集聚效应,并呈现集群式发展趋势,进而在空间上形成产业集聚区。文化产业集聚区(又称之为“文化产业集聚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或“文化产业示范区”等)则指众多的文化企业在一个特定的空间范围内产生的集聚效应,从而形成产业集聚区。①

2.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

(1)艺术创作模式

这类集聚区主要由民间艺术创作者自发产生集聚。在文化产品生产初期,艺术创作者通常会选择在租金低廉地带开设工作室,久而久之带动更多艺术家入驻,从而形成文化产业集聚区。②但是,这类集聚区发展比较受限。一方面,集聚区发展规模受限。集聚区一旦需要扩张,其房租地租便开始不断增长,商业气息愈加浓重,造成艺术家群体不得不撤离该原驻集聚区,而去寻找新的集聚区。这种自发集聚形成的集聚区发展模式,暴露出商业利益与原创艺术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另一方面,集聚区产业化发展受限。由于作品的生产过程与交易过程大多数依靠创作者个人完成,集聚区内部的产业转化程度较低,很难形成产业链。北京798艺术集聚区是这一发展模式的典例。集聚区形成初期,一大批艺术家曾聚集于此进行原创作品制作与展示,在创造了良好的艺术氛围的同时,带动了该集聚区文化旅游与娱乐休闲产业的发展。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商家入驻798艺术区,造成798艺术区房租飞涨,商业气息日益浓厚,迫使艺术品原创作者不得不选择主动离开,798艺术区也随之演变成一个以文化旅游和娱乐休闲为主的消费区。

(2)“代工”生产模式

这类集聚区主要为传统制造企业集聚区,采用流水线方式生产文化产品,文化企业之间合作分工比较明确,相对能够形成从产品生产到市场流通的文化产业链环节,集聚区产业转化能力较高。但此类集聚区仅限于文化产品生产层次,对文化产品的创意性要求不高。大芬村油画基地为这类文化产业集聚区的代表。作为具有20多年发展经验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大芬村基本形成了“市场订货-画师制作-画商收购-国外销售”的运营模式,产业链两端都在国外,而画师则负责在国内按照程式要求制作艺术产品。③

(3)科技创新模式

这类集聚区的特点主要是文化企业对于信息技术、网络通讯等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开发与运用,催生出如动漫、网游等数字娱乐产业。但此类产业集聚区的产业资金投入不高,对于政府的资金投入与产业扶持的依赖性较大。常州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为这类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典型。该产业集聚区全面整合了包括常州软件园、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和环球恐龙城等城市发展资源,打造的一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集聚区重点发展中韩游戏产业,形成网游、动漫、软件、设计、电子商务和文化旅游等六大产业集群,集聚的规模为全国同类型产业集聚区的首列。

(4)品牌带动模式

这类集聚区多具有比较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资源较为丰富,比较容易形成品牌效应。在较高的品牌知名度的带动下,集聚区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相关文化资源越来越多地产生集聚,从而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西安曲江产业文化集聚区是这类集聚区发展模式的典型。依托其自然条件,曲江产业文化集聚区已经发展成“旅游资源+文化创意”的文化经济发展模式,即通过节庆活动等形式,以盛唐文化为品牌,开发旅游文化资源,不断强调和扩大“大唐”文化符号。

(5)文化消费模式

这类集聚区主要满足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如娱乐休闲等。集聚区内大量聚集演艺中心、展览中心、艺术品交易中心等文化企业。上海田子坊即是由商业画廊和工艺美术等设计类的设计办公区发展为创意工艺品文化消费区。集聚区内集聚了首饰、服饰等创意商业,同时辅以酒吧等特色餐饮业态,满足了旅游者的文化消费需求。

二、徐州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徐州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政府大力倡导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引导下,徐州市的文化产业集聚区迅速发展。然而,在实地调查中,徐州比较知名的11家的文化产业集聚区中,有70%以上处于亏损状态,真正盈利的不超过10%;集聚区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同质化、地产化和资金短缺等问题。

(1)集聚区建设同质化

北京及国内文化产业集聚区形成于北京798艺术区(以下简称“798”)等需要转型的老旧工厂。当时转型成功的以798为代表的艺术家集聚区,开创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先河。然而这引起了徐州地区文化产业集聚区的效仿。徐州创意68产业园同样以老旧工厂为基础改造,却有别于798,定位为广告设计主题。然而实际情况是,不是每个工厂就可以改造成文化集聚区。由于艺术家是有限的,大师也是有数的,他们不会长期工作在二线城市,基本上集中在几个知名的大城市。所以,一些伪专家们不经过实际操作,只是略加分析北京、上海等集聚区的外在形成状况,就盲目引导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和复制。因此造成了徐州市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同质化现象。

(2)集聚区经营地产化

由于文化产业集聚区对企业准入没有限制,故文化产业集聚区的产业集聚功能不能很好地发挥,由此造成文化产业集聚区亏损。现在徐州市大多数集聚区运营商,并没有合理制定企业入驻标准,不注重集聚区运营管理。而是进行圈地,然后尽快地把地卖掉、把房子出租等等。最后,集聚区有的成为了普通的物业集聚区,有的成为了普通的商业集聚区,有的成为了艺术家的工作室,有的成为了文化交流的活动场所。

(3)集聚区投资资金短缺

目前,徐州市文化产业集聚区内文化企业的经费主要来源于自有资金、政府拨款、银行贷款和社会投资。④因为文化产业投资周期长、见效慢,同时文化产业集聚区并没有发挥其集聚功能,仅仅作为文化企业个人的地理集聚区,因而缺少雄厚的资本和较高的社会影响力,资金短板的缺陷越来越明显。此外集聚区企业开发资金主要源于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没有充分的资本积累,不利于文化产业集聚区的整体运作。

2.徐州文化产业集聚区存在问题

(1)文化产业发展定位不清晰

一方面,各文化产业集聚区没有统一发展目标,造成目标分散。另一方面,由于集聚区内没有科学的规划,文化企业准入标准不统一,造成企业无法按照文化产业发展目标进行集聚,转而以租金高低为标准进行集聚,从而难以形成特色的产业定位和城市定位。如创意68产业集聚区,原定位为以广告设计、平台建设、新媒体广告研发、创意设计等为主要业态。目前入驻的企业共有90家,其中艺术家工作室占总比14%,设计策划类企业占总比18%,文化休闲类企业占总比40%,创意培训类企业占总比18%,其他5家为文化相关企业,占总比10%。实际上文化休闲类企业入驻比重大于设计策划类企业入驻比重,表明创意68产业园已经开始背离发展初衷,向文化消费类集聚区产业模式发展。

(2)文化产业发展体系不健全

当前各集聚区普遍将一些毫无关联的文化企业甚至非文化企业僵硬地聚集,有的卖字画,有的做动漫,有的做设计,企业与企业、集聚区与集聚区之间产业分离,无法形成产业链,更无法形成系统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这样不仅增加了各文化企业的运营资本,同时对集聚区空间造成浪费,没有达到产业集群的效果。如创意68产业集聚区,目前入驻的90家文化企业中,包括艺术家工作室、设计策划类企业、文化休闲类企业和创意培训类企业,其他5家为文化相关企业。这些文化企业之间相对独立,无法形成成熟的产业链,从而使集聚区无法统筹发展。

(3)集聚区经营管理水平不到位

在运营方面,除了集聚区运营商之外,参与集聚区管理的各级负责部门形成了多头管理的情况。多头管理难以形成系统的管理体系,甚至可能造成无人管理的情况。由于管理缺位,很多集聚区在资金投入方面陷入“无人管理--投资无门--不景气--懒于管理”的恶性循环。

(4)集聚区创意创新能力不够足

徐州虽然打出“秦唐文化看西安,明清文化看北京,两汉文化看徐州”的口号,但是在旅游者心中,徐州并非一个旅游胜地,而是一个工业基地或交通枢纽。这是由于文化产业集聚区缺乏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创新能力,在集聚区建设完成后不再开发具有吸引力的特色活动,城市品牌缺失,城市知名度不足。从而造成在旅游消费群体中,徐州的城市形象不鲜明,进而产生集聚区与旅游业融合不紧密的现象。

三、徐州市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1.开发文化资源,明确发展定位

依托徐州厚重的文化基础,充分挖掘徐州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使得徐州厚重的历史符号能够活跃在现代化文化旅游平台上,使其成为可阅读、可感受、可消费的文化产品;通过准确定位,确定徐州文化产业主导发展方向,形成主次分明、特色各异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各文化产业集聚区应当将培育“城市文化名片”作为统一目标,加大对重点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宣传推广力度。将徐州汉文化作为突出文化资源发展,通过报纸、杂志、海报、喷绘广告等传统媒介加大“汉代三绝”宣传力度和徐州城市品牌推广,打造徐州“汉文化”品牌。

2.明晰发展内容,完善产业体系

主管部门应该依托文化产业集聚区自身文化资源,结合文化产业集聚区自身文化特性,在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培育。而文化资源与文化特性即各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内容。只有明晰其发展内容,加强内容建设,才能完善集聚区的整体规划指导。依据各文化产业集聚区实际发展情况建立产业链,从而形成完善、优化的产业发展体系。

3.提高经营理念,优化管理模式

首先,在经营模式方面,政府和各个文化企业要积极提升经营理念,建立良好的运营机制。借鉴优秀文化产业集聚区成功发展经验,以文化为核心,带动旅游业以及城市服务业发展;依托历史文化资源,运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人文旅游产品。其次,在集聚区管理方面,文化产业集聚区需要强有力的管理团队,而管理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团队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经营策略。最后,在人力管理方面,产业集聚区需要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同时,健全人才建立与管理体系,招揽外地人才,留住本地人才,盘活现有人才。

4.重视发展融合,鼓励技术创新

文化产业集聚区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多业态结合。让文化与各业态进行发展融合,建立集文物博览、文化体验、现代商业、演艺休闲、观光休闲等为一体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同时,在徐州特殊的文化资源背景下,利用现代科技创新,实现历史文化与生态文化相融合、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相辉映的文化项目建设,才能进一步壮大产业集群,加快区域聚集。

作者:王郁霄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注释:

①王国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经营理念探析--以北京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集聚区为例.第73页.

②贾佳葛,夏欢主编.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实证研究.第29页.

③顾江,胡慧佳.文化产业集聚区特点、模式与发展趋势.第53页.

④王天铮.中国文化产业集聚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119页.

参考文献:

[1]贾佳,葛夏欢.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实证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年版,第29,30页.

[2]顾江,胡慧源.文化产业集聚区的特点、模式与发展趋势[J].经济与管理战略研究,第51,55页.

[3]查华超,乔刚.国内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研究述评[J].安徽电子讯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版,第106页.

[4]黄晓莉,杨利平.西安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研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版(111).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第6篇

关键词: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问题,策略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关资料表明,全世界文化创意产业每天创造220亿美元的价值,并且还在以5%的速度递增。杭州在 《杭州十大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5- 2010 年) 》 中提出 “创意产业” 要成为 “杭州文化的支柱产业”,并建立了创意产业园区,综合实力已排名全国第五位。

一、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现状

(一)发展势头良好

据初步测算,2008年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579.8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增长17.6%,高于杭州市GDP增速6.6个百分点,高于杭州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3.8个百分点,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杭州市GDP的比重达12.1%,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3.2%。

(二)以产业园区为依托

以产业园区为依托,促进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杭州确定将西湖创意谷,之江文化创意园 ,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 ,运河天地文化创意园,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 创意良渚基地 ,西溪创意产业园 ,湘湖文化创意产业园 ,下沙大学科技园, 白马湖生态创意城等十大园区作为主平台,推动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集群发展。如果说“LOFT49”的出现,让我们感受到了杭州城市一隅的神秘气息,明白了什么是文化创意产业,那么如今西湖创意谷、之江文化创意园等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加快建设,将有力推动杭州成为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三)产业分层发展

以文化艺术、信息服务、设计服务和咨询策划为主要摘要内容的相关层,2008年实现增加值354.94亿元,同比增长14.8%,占全部文化创意产业的61.2%。硕士论文,问题。硕士论文,问题。

(四)文化创意活动日益丰富

2008年,杭州坚持以“五个一工程”建设为龙头,精心策划和举办西湖博览会、中国国际动漫节等重大文化创意活动,大力推进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旅游文化、广场文化建设,不断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切实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融资难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部分产业和公司效益下降,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的资金紧缺和经营困难,大量减少了在现代传媒业上的广告投入,同时,由于纸张、采购节目、工资等成本上升,以广告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现代传媒业2008年增加值增幅比上年下降19.5个百分点。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两大主要媒体营业利润增幅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全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和国内游客人数的增幅分别比上年下降8.5和1个百分点;旅游创汇增幅和国内旅游收入增幅分别比上年下降7.3和3.9个百分点,导致杭州市文化休闲旅游业增加值增幅比上年下降7.4个百分点。解决文化创意企业融资难问题迫在眉睫。

(二)部分创意产业政府保护严重,竞争能力不强

与广播电视业不同,出版业作为一种垄断性资源,不是依靠广告盈利的,而主要依赖财政补贴,因此,长期以来地方主义、部门保护主义相当严重。目前杭州市的出版单位的性质、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各不一样,上级主管部门也不同,各主管部门之间还存在复杂的级别隶属关系,要进行全面整合,以达到资源充分利用的目的相当困难。各单位产业市场化发展意识不强,把出版业当作安排冗余人员、的“后院”,读者意识、市场意识淡薄,经营效益低下。又如,杭州数字电视近几年遭到市民垄断非议,人们在安装电视时,别无选择。

(三)缺乏创新创意人才

文化创意产业需要有创意天赋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的投入。有创意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这就意味着文化创意产业必然在高素质人才集中的地方蓬勃发展。从目前从业人员构成情况来看,杭州文化娱乐业从业人员3.47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682人,只占27.9%,而专业技术人员中,中高端人才只有10%。文化创意类毕业生中,真正能发挥创意作用的很少,中高端创意人才缺乏已经成为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

(四)法律保护存在漏洞

文化创意产业是资本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其产品创作成本很高,一部电影的拍摄往往耗资几百万元以上,一张唱片的录制与发行耗资百万元以上相当常见。但文化创意产品复制的边际成本却很低,而且易于复制、传播、修改。因此,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难度加大。做好知识产权保护是文化创意产业良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如何填补这一法律漏洞,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硕士论文,问题。

(五)休闲娱乐场缺乏层次感,特征不鲜明

杭州大大小小的娱乐休闲场所较多,但各场所缺乏层次感,特征不鲜明。如杭州的宋城、杭州乐园等都是综合性的游乐场所,差别不大。各文化休闲项目处于分散的、浅层次的、粗放式的阶段。我们应该根据人们生活水平,分设层次不同的休闲游乐场所,同时,根据杭州游乐人士追求个性的特点,设立多个个性鲜明的游乐场所,改造现有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现代意义上的创新性休闲娱乐项目。

(六)产品科技含量低,知名品牌少

与工业制成品等相比,文化产品更需要科技创新,也需要创立自己的品牌。文化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还赋予了产品独有的特征,在一定时间段内,形成垄断优势,赚取丰厚利润。文化产品一旦有了自己的品牌,其知名度要比有形产品大,而且品牌的盗用情况会比较少见。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由于文化创意企业本身缺乏创新意识和经营意识,文化产品科技含量比较低,知名文化品牌很少。许多文化产品加工手段粗略和制作水平不高,个性化文化产品很少,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低,文化产品供给跟不上人们对文化产品的个性化需求。

三、促进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文化传创意产业的集群发展与规模效应

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当今产业发展的趋势之一。作为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其较强的产业融合性决定了其发展过程中需要整合各种资源,集群化发展趋势非常明显。硕士论文,问题。如美国闻名于世的曼哈顿“苏荷(SOHO)艺术聚集地”、好莱坞影视娱乐业及群等,都是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范例。

(二)注重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打造优势品牌

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杭州要着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品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硕士论文,问题。要深入研究如何把高科技引入文化艺术领域,开发新产品,从而加大文化产品的高科技含量,使高科技和人文、艺术进行完美的结合,开辟出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天地。

(三)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

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杭州要着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品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要深入研究如何把高科技引入文化艺术领域,开发新产品,从而加大文化产品的高科技含量,使高科技和人文、艺术进行完美的结合,开辟出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天地。

(四)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文化产业政策法规

首先要做好知识产权保护,营造一个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硕士论文,问题。二是要制定严格的准入制度,以避免某些文化创意产业仅仅是冲着政策的诸多“优惠”而不是产业本身的问题。三是要加大文化执法力度,坚决清除腐朽的、有害的“文化毒品”、“文化垃圾”。同时,对现有的文化产业要加大扶持力度,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做好产业园区周边环境的改造等服务,妥善处理好房屋产权人、开发商和创意产业人群的利益,为企业成为创意产业集聚区市场运作的主体打开了通道

参考文献:

[1]翁旭青.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理论及影响因素研究[J].北方经贸,2010(4).

[2]翁旭青.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实证研究[J].北方经济,2010(3)

[3]高红岩.创意产业面临的统计问题与对策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7(5) .

[4]朱英明.产业集聚研究述评[J].经济评论,2003(3) .

[5]马军显,韩仙琴.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理论探讨[J].理论视野,2007(10).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第7篇

关键词:云南 文化产业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6-046-02

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各地掀起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热潮,文化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和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和《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为我国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动力,全国各地相继掀起了发展文化产业的热潮。云南作为全国较早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省份之一,面临着“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局面。

一、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1996年,云南在全国较早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目标,开始探索一条走特色创新的文化发展之路。围绕这一目标,云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文化产业呈现出快速崛起的强劲势头,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被媒体和专家誉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云南现象”。

1.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储备。云南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其历史的久远可以追溯到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始于春秋的古滇文化、魏晋的爨文化、宋元时的南诏大理文化和元明清以来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各民族文化,构成了云南2000多年文明史的纵向脉络,使云南的历史文化资源雄浑而厚重。从横向来看,在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共有26个世居民族,其中有15个民族为云南所独有。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及歌舞、风俗、工艺品、服饰、建筑、饮食、节祭等,构成了云南特有的人文景观,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民族歌舞资源、民间传说故事、民族乐器资源、民族民间工艺品资源、民族建筑文化资源和民族饮食文化资源。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云南在全球化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具有突出比较优势的宝贵财富。

2.结合实际,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云南文化产业发展。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问题,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做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是开展一系列“走出去”的实践活动。按照“立足云南、放眼全国、走向世界”的“三步走”战略,以举办和参与大型活动的方式,把单纯的宣传云南变为整体营销云南,增强云南文化的吸引力,塑造和提升云南的整体形象。

二是把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旅游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共同提升,协调发展。通过旅游业发展为文化产业开辟市场空间,通过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旅游业的内涵及品质,形成了双赢互动的良性发展局面。

三是以点带面推进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在把丽江确定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之后,又把大理州、腾冲县以及省图书馆、省杂技团、昆明市电影公司一道作为云南改革试点。2005年,又扩大了试点范围,昆明、红河、楚雄、曲靖、保山、迪庆6个州市被确立为试点地区,同时鹤庆等10个县市区被确定为文化特色县;巍山、建水等15个县市区被确定为县域文化建设试点县。通过试点,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

四是发挥文化品牌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在重点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充分发挥云南民族文艺资源丰富的特色和优势,逐步树立起以《云南印象》、《丽水金沙》等为代表的演艺品牌。并充分发挥云南历史文化名镇众多的优势,以腾冲和顺历史文化名镇整体开发为龙头,带动全省村镇文化旅游发展。

五是不断探索和加大投融资的力度。按照“以资源吸引投资,以项目依附资本”的项目带动战略,不断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同时,始终坚持“社会资本投入、政府引导扶持、企业经营运作”的发展思路,着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使社会资本在文化产业投资领域充分涌流,并已开始在部分产业类别中充当主导力量。

3.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较快。云南省按照“文化产业兴则文化大省立”的思想,要求各地都要“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云南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支柱产业”。按照“主业拉动、基地促动、项目牵动、龙头带动、文旅互动”的思路,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市场运作”,积极拓展国内外两个市场,广播影视、新闻出版、音像、网络、文艺娱乐、体育、会展和乡村特色文化等主导性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云南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二、云南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的十七大召开以后,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从“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迈进的目标,这是对云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曾经一度走在全国前列,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这种优势正在丧失,云南的文化建设和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职能转变不够彻底,政策引导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云南省发展文化产业的政府职能定位还不明确,主要表现在政府的职能部门仍然没有完全实现从“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没有完全实现政事分开、政企分开、企事分开,多头管理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此外,由于体制改革中政事不分、管办分离还没有真正到位,一些政策性的制度安排存在改革滞后的问题。同时,一些相应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也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加上各个部门在政策的执行上还存在偏差和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使得政策的引导作用并未完全发挥。

2.文化体制改革进程滞后。云南文化体制改革几乎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时起步,并且以丽江文化体制改革为代表开展了多个地区、多个部门的文化体制改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尽管改革不断推进,企事业单位市场主体的身份一直未能完全落实到位,作为新型市场主体体制和机制的设计远未完成,优质文化资源仍然被现行“事业单位体制”所束缚,潜力不能充分发挥,社会资本不能充分伸展。应该清醒的看到,云南的文化体制改革,无论从深度上还是广度上,相对于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是不相匹配的,也没有有效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文化产业精品项目少、质量不高。近年来,云南虽然相继推出了像“云南印象”、“丽水金沙”等一系列演艺品牌,但是这些都只是一个单一的剧目,距离产业化规模还有很大的差距,也并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产业链,而具有较强市场运作能力的文化经纪人、文化中介公司也没有建立起来。而那些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文化企业,也没有形成具有较大影响的竞争力,产品科技含量,自主研发能力,企业整体规模等都与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可以说,云南真正拿得出手的文化产业精品项目实质性成果并不多。

4.投入不足。由于云南属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地区,但资金短缺问题一直是云南文化产业发展重要的制约因素。尽管近年来,云南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国内外资金,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文化产业资金不足的局面。同时,云南文化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社会比重低、投资主体单一的问题。现有的云南文化产业投资主要集中在昆明、曲靖、玉溪、大理等旅游和经济较发达地区,而不少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和贫穷山区,投资极为匮乏,导致群众连最基本的文化需求都还不能得到满足,更谈不上发展文化产业,而这些地区往往是民族文化资源富集的地区,还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5.人才不足。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更是对人才提出了质和量的新要求。然而目前,云南人才对产业发展的支撑明显不足。突出表现在:高素质人才的缺乏,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平均素质偏低,人才结构不合理,合理使用现有人才和引进外来人才的机制也不顺畅。尤其是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文化产业发展更显滞后,如网络文化及相关娱乐服务,动漫游戏,创意涉及等产业项目,在云南文化产业中比重很低。而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也由于创意人才的缺乏,依据这些资源创造的产品不多。事实上,云南大多数文化项目和产品都处在文化含量低、技术水平低、附加价值低的“三低”状况。高素质人才的缺乏,已经严重影响到云南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发展云南省文化产业的思考和对策

为实现由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向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的迈步,云南正在全面规划,力图通过不断完善的制度、政策和措施来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推进并实现新的跨越。

1.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积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政府是制定文化产业政策的主体,在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引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笔者认为,云南省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宏观调控能力。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行政职能,实现从计划经济管理向市场经济管理、从“办文化”向“管文化”、从管理政府文化单位向管理整个文化行业的转变。

2.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为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活力。深化云南文化体制改革,要对原有的文化企事业单位按其性质及其所承担的功能进行科学分类,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激发活力,改善服务;又要坚持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着力培育新型文化市场主体,鼓励文化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扩大规模,走集群化的发展战略,整合和优化各种资源,提高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从而推动云南民族文化全面协调发展。

3.进一步加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结合,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回顾几年来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所进行的实践与探索,一个显著的成效是通过文化与旅游的联姻互动,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营造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随着旅游业逐渐从单纯的观光型向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科学考察、生态游历等新型旅游方式的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要充分利用旅游产业链长的特点,在更大范围内促进休闲度假、娱乐演艺、节庆会展、体育、工艺品、报刊出版、影视音像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旅游市场平台,可以把特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特色文化产业优势,依托云南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和绚丽多字的民族风情,不断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把文化旅游做大做强,既是发展旅游支柱产业、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重要途径,优势培育文化支柱产业,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主要内容。

4.积极扶持和塑造云南文化产业品牌,发挥先进性示范作用。对文化企业来说,一个最大的战略途径就是最大限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因此,要充分利用云南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得天独厚的资产资源和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突出特色,科学规划,抓住重点,分步实施,创立、维护、特色文化品牌。通过推出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活动、建设一批标志性的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结合各地实际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等方式,积极扶持和塑造云南文化产业品牌,使其成为宣传云南文化产业、带动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名片和招牌。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努力通过深度策划、推介、包装和营销,把这些文化品牌逐步转化为具体的文化产品系列,真正打造成全国甚至全世界知名的文化品牌,再通过品牌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

5.实施人才提升战略,为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云南发展文化产业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缺少人才的支持。复合型、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缺乏已经成为了制约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针对目前云南文化创意、营销人才严重匮乏的情况,一方面要改革不利于文化人才组合和流动,不利于人才培养的认识管理制度,建立与文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相适应,与现代企业制度相协调的人才使用制度;另一方面,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努力形成良好的创业环境,使云南成为最能体现人才价值、最适合人才干事创业的地方之一;还要重视在职教育和岗位培训,努力提高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全省各地的高校和各级培训部门,都应该把培养高素质文化人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目标和任务来抓。要以高校为依托,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培养高层次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逐步建立多层次、立体型的人才培养机制,努力培养一批动经营、会管理、具有国际眼光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和一批文化经纪人及文艺专门人才,为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总之,云南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有赖于政府综合运用多种政策措施进行调控和引导,有赖于建立健全开放的、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和管理体制,有赖于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支持和带动,有赖于发挥云南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形成的文化产品品牌的示范和影响,有赖于复合型、高科技人才的提供的智力支持,只有走出具有云南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才能使云南文化产业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尹欣,纳麒,王亚楠,范建华.云南文化发展蓝皮书[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2009

2.尹欣,纳麒,王亚楠,范建华.云南文化发展蓝皮书[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2008

3.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文化蓝皮书―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文化蓝皮书―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汤莉萍,殷俊,殷瑜.世界文化产业案例选析[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6.谭玲.殷俊.动漫产业[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7.胡惠林.文化产业学―现代文化产业理论与政策[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8.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9.施惟达.态与势――云南文化产业研究[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10.黄小军.云南小康社会建设中的文化研究[M].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

11.刘佳云,张世庆.云南文化产业现状及其发展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07(03)

12.周斌,杨清心.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焕发新活力[J].2006

13.王亚南.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进程[J].云南社会科学,2006(03)

14.范建华.论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J].学术探索,2004(04)

15.胡惠林.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考[J].东岳论丛,2009(02)

16.字如祥.论云南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优势.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01)

17.孙建成.文化产业的特征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齐鲁学刊,2008(05)

18.杨燕同.云南民族文化发展与文化产业建设.云南社会科学,2008(S1)

19.马玉秀.关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之路的思考[N].产业研究,2009

20.常晔.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2)

21.马衍伟.税收政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N].2008

22.吴声怡,许慧宏等.福建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J].2007(03)

23.王新红.昆明大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陕西职业学院学报,2006(06)

24.安宇,田广增,沈山.国外文化产业:概念界定与产业政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6)

25.王新红.昆明大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陕西职业学院学报,2006(06)

26.孙安民.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M].北京出版社,2005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第8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协会;产业政策;职能转移

近十年来,随着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取得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与之而来的是各类文化协会的兴起。与其他行业协会及群艺类协会相比,文化产业协会的出现较晚,相关行业规范不够完善,产业引导作用并不明显。随着文化产业的体量越来越大,文化产业协会在产业整合与引导方面的责任将越来越重,在此前提下,文化产业协会自身也将面临迅速成长的需求。本文将以深圳市为例,对文化产业协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解决的途径。

一、文化产业协会面临的主要问题

1.协会公信力和社会地位较弱

深圳市及各区民政局登记备案的社会组织一万余家,其中宝安区登记备案的社会组织1148家、行业协会26家。除此之外,市场上还充斥着大量自发组织、没有在相关部门登记备案的各种组织与协会。就整个社会组织界而言,这些社会组织成立的背景与目的各不相同,运营手段千差万别,运营成果参差不齐,除个别成立时间早、影响力极大的协会外,大部分社会组织的影响力都只能辐射较小的范围,社会公信力与号召力不足以支撑其快速l展。甚至由于部分社会组织的异常经营,导致公众对于社会组织的信任度有所保留。就文化产业领域而言,全市各区均成立了文化产业类协会及各垂直领域行业协会,情况与上文所述基本相同。行业协会所承担的很大一部分职责是行业资源整合、资源对接,在公信力较弱的情况下,其整合和对接作用很难显现,达不到服务的效果。

2.资金及政府支持有限

社会组织的经费来源为会员会费、社会捐赠、政府资助、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等合法收入,其中会费是社会组织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但由于社会组织与会员之间多为较为松散的契约关系,会费收取不存在强制行为,而是与服务频次、服务质量直接关联,而服务频次与质量又与服务人员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关联。文化产业类协会的主要职责是产业资源整合与对接,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度有较高的要求,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相关工作人员无法达到业务开展的专业要求,相关的产业活动也难以开展,将直接导致服务质量,影响会费的收取。与此同时行业服务成效也是政府资助的重要考量。由此协会的运作将进入一个死循环,无论是于文化产业协会的运作还是相关的文化企业,均无裨益。

3.协会规模与产业规模不匹配,服务无法有效的覆盖

文化产业是一个广泛的范畴,根据《文化产业分类》可以分为文化产业核心层、文化产业层和相关文化产业层。《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政策》也明确划分了包括创意设计、文化软件、动漫游戏、新媒体及文化信息服务、数字出版、影视演艺、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高端印刷、高端工艺美术在内的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十大重点产业。其包含的企业类别多、产业跨度广,这就要求文化产业协会在服务企业、整合资源的过程中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进行分类对接、精准服务。而事实上,由于资金、资源的限制,文化产业协会在工作人员配置上通常规模很小,服务类型、服务规模、服务频次均受到制约,由此造成的结果是文化产业协会的会员数量只占文化产业企业数量中极小的一部分,而服务的会员数量又只占会员数量的少部分,服务有效率也呈递减趋势。因此,一个地区在有文化产业协会的前提下,通常还是无法准确掌握文化产业发展的详细情况。

4.产业引导作用不明显

文化产业协会的存在,另一个重要职责是政企沟通:一方面协助政府相关部门深入了解文化企业的发展情况,另一方面向文化企业传达政府相关部门的相关政策与信息,从中起到有效的调和,推动政企之间良好的生态链形成。在前文我们分析到,由于种种原因,文化产业协会在它的业务开展区域内,并不能完全地掌握文化产业的详细情况,这也就使得文化产业协会所掌握产业信息与实际情况出现一定的误差,这一误差会导致文化产业协会所开展的产业活动与服务出现一定的偏离,也会导致相关部门在进行产业引导和规划时出现与市场期望不一致的情况。长而久之,文化产业的发展可能偏离人们期望的轨道,并一定程度上出现市场混乱。

二、解决文化产业协会发展问题的建议

综合前文所述,文化产业协会出现的每一个问题都不是单独存在,而是有着因果、相互推进的联系。这就使得我们在解决这些问题、推动文化产业协会向前发展时,要全面、统一地看待这些矛盾。

1.制定行业规范,提高文化产业协会的公信力与社会地位

制定行业规范是行业协会管理会员企业的重要手段之一,完善的行业规则对行业内各个企业的权利和利益有良好的平衡与约束作用,能够培养协会成员的理性自律精神,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行业秩序进行自我调控,是促进社会经济秩序建立的重要力量。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涵盖产业类别众多的产业,加之新兴时间较短,相关行业规范处于相对缺失的状态,无序竞争的情况屡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文化产业协会要提高其公信力与社会地位,就需要从行业现状出发,制定完善有序的行业规范,推动行业自律秩序的建立。同时也要规范行业协会自身的运作,树立自律、公正、健康的社会形象,让社会对协会重拾信心。

2.推动政府职能转移及产业政策倾斜,帮助文化产业协会快速成长

2013年,总理在会见采访两会的中外记者时提出“简政放权”,前文也分析到,行业协会的一个重要职能是政企沟通,同时政府资助也是行业协会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三者综合之下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推动政府部分职能转移到行业协会是对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都有利的。一方面精简了政府职能,把管理转变为监管,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更重要的事情上;另一方面强化了行业协会的桥梁功能,让协会不再停留在信息传达的层面,而是通过相关职能的发挥掌握更准确、更有效的行业信息,从而更好地推动行业的持续发展;第三,减少企业的行政、沟通成本,在大量的实践中不难发现,企业在与政府相关部门对接的过程中存在对口较难、效率较低等多种情况,而相关职能转移将能有效地提高办事效率,从而推动企业高效发展。

与此同时,不论哪个层面的产业政策,无论是面向企业,还是面向产业协会,均采用同样的要求进行审核,也采用同样的标准进行资助。而事实上,如果对相关硬件进行考核,如资金、场地、人员投入等等各方面,产业协会都处于劣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产业协会的项目或活动的成效是不好的,硬件上的短板协会可以通过资源整合与共享来达到平衡,同时产业协会也因其性质决定了其业务活动必须从大局出发,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整个产业的有序发展。因此,从长远来看,在一定程度上的产业政策倾斜,不仅有利于产业协会的快速成长,也有利于产业的持续发展。

3.建立有效的服务W络,设立产业引导资金

大部分行业协会会员均为同质企业,而文化产业协会最大的不同在于会员的多元化,会员内部可以形成有机循环,达到产业内部生态平衡。因此,文化产业协会的服务体系也应该按照产业特性来进行划分,除了一对一的专项服务外,还可以针对细分产业类型搭建服务圈,通过不同服务圈的辐射效应,以点带面地进行突破,促使会员与其他相关企业形成有机整体,建立成有效、通畅的服务网络,把每一个企业都变成服务网络上的节点,进行无限延伸,最大化地覆盖产业群体。在此基础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设立产业引导资金,结合现有的补贴、奖励模式,让产业资金不仅仅是产业项目事后的扶持,而是能充分发挥其产业功能,让每一笔资金都能发挥长效的积极作用。

4.建立动态企业数据库,全面掌握产业发展情况

文化产业协会的话语权缺失,源于产业数据掌握不够充分。因此,建立动态企业数据库就成为当务之急。动态企业数据的意义在于,即时、全面、准确。现在不论是政府相关部门,还是行业协会,对于文化企业数据的掌握大多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这样的前提下,产业协会可以通过多种业务途径整合,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端口共享来实现企业数据库的完善和实时更新,并绘制出产业变化曲线,从而推导出产业和市场发展方向,使得相关部门在指定产业政策、产业协会在开展产业业务时能有的放矢。

三、结语

文化产业协会在现阶段处于发展和完善时期,虽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还是在产业发展和引导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整体来看,政府、协会、企业都不单独存在,都受到同一系列问题的困扰,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文化产业协会需要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要积极与各方面协调,以期做到政府、协会、企业三方平衡发展,共同推动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