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天地

文物天地杂志 部级期刊

Cultural Relics World

杂志简介:《文物天地》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533/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题:广西文物保护研究设计中心专题、鉴赏、鉴定、考古、市场

主管单位:国家文物局
主办单位:中国文物报社
国际刊号:1000-0194
国内刊号:11-1533/K
全年订价:¥ 520.00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2
总发文量:2149
总被引量:681
H指数:7
  • 中国成功追索流失日本曾伯克父青铜组器

    作者:徐秀丽 刊期:2019年第10期

    2019年8月23日深夜,CA168次航班缓缓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流失日本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回到了祖国怀抱。经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研究鉴定,该组8件青铜器被整体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的回归,是中国政府在国际公约框架下成功追索流失到日本的文物,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

  • 陕北神木大保当M11画像石赏鉴

    作者:岳敏静 刊期:2019年第10期

    陕西历史博物馆基本陈列汉代部分展出了一组画像石,系20世纪90年代出土于陕北神木大保当东汉画像石墓M11,分别为墓门的左右门柱。根据发掘报告可知,M11由墓道、砖封门、石墓门、砖券甬道、前室、过道及后室等部分组成,画像石全部为墓门构件,由于早年遭破坏,出土时门楣及右门扉均呈碎片,仅存左右门柱和左门扉画像石[1],左门扉刻画朱雀、铺首衔环...

  • 浅析唐墓壁画中的胡服仕女形象

    作者:蔡淋 刊期:2019年第10期

    中国古代壁画是指绘制在建筑墙壁或天花板上的绘画作品,主要包括宫殿邸宅、寺观洞窟和墓葬三种形式。在历代墓葬壁画中,唐墓壁画发现数量最多,并且以陕西关中地区最为集中,规模大、数量多、等级高,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 从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唐墓壁画看唐代狩猎之风

    作者:田卫丽; 张红玲 刊期:2019年第10期

    狩猎是一种古老的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它不仅是一项军事体育活动,也成为帝王贵族的一种娱乐活动。狩猎在唐代十分盛行,是当时唐人追求豪华生活的一种休闲享乐方式。唐人事死如生,生前喜好的狩猎活动,在死后墓葬中,以狩猎场面作为器物装饰纹样便成为唐代艺术品中常见的表现题材,在墓葬壁画、陶俑、铜镜及金银器中均有所体现。

  • 丹青勾勒时代烙印——唐章怀太子墓《内侍图》

    作者:杨亮 刊期:2019年第10期

    章怀太子李贤(654-684),字明允,是唐高宗的第六子,高宗和武则天的次子。其容貌举止端重,年少数岁,读书便过目不忘,在高宗子女中才华显著,高宗十分喜爱。上元二年,立为皇太子。因召集诸儒张大安等注《后汉书》,书中谈到汉高祖刘邦死后,其妻吕后大量启用吕氏家族的成员,排挤朝廷大臣,篡夺汉室刘姓天下的史实,武则天认为这是在含沙射影地将她比作吕...

  •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唐墓壁画中的鞶囊考

    作者:赵青 刊期:2019年第10期

    唐墓壁画气势恢宏、华彩绚丽、内容丰富,从出行、仪仗、宴饮、乐舞、狩猎等方面反映了唐代贵族生活的场景,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研究唐代典章制度、社会习俗、美学艺术等方面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图象资料。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数量众多的唐墓壁画中,常常可以看到在人物的腰带上佩戴着一个体量不大的袋状物,史料中称之为鞶囊。

  • 试说唐墓壁画中的旗与执旗人

    作者:周叶青 刊期:2019年第10期

    执旗人,顾名思义,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旗手,拿旗子的人。说到拿旗子的人,必然就脱离不开旗子这种现今具有强烈象征意义的东西。人类的第一面旗子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它的作用又是什么?这些问题考证起来着实困难,但是我们或许可以从旗子的功用这个角度大开脑洞。

  • 棨戟遥临——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列戟图》的前世今生

    作者:张桢 刊期:2019年第10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的《列戟图》共有四幅。李寿墓和章怀太子墓的《列戟图》收藏在唐墓珍品壁画馆内,可供参观者欣赏。另有一幅出自万泉县主薛氏墓,还有一幅不确定墓主人的《列戟图》,保存在文物库房中。这幅不确定出处的《列戟图》,在经过文保修复后,展现出的细节为研究其来源提供了一些新的线索。

  • 带垂钿銙花腰重——唐代女子的腰间佩饰

    作者:张佳 刊期:2019年第10期

    大自然将人的身体比例进行了巧妙的黄金分割,标准身材的人,其腰线恰好是身高的0.618倍。换言之,人体中视觉感受最佳、比例最适中之处就是腰部,腰饰的选择佩带自然也就成了点睛之笔。唐代女子腰间佩饰种类繁多,制作精美。既有横向的,对腰部四周的装点;也有纵向的,垂挂在两侧和前后的点缀。在视觉上拉长了腰部以下的比例,从正、侧、背多角度、全方...

  • 唐墓壁画颜料色彩浅析

    作者:张悦 刊期:2019年第10期

    唐代是经济、文化、艺术都空前繁荣的时期,绘画艺术水平也达到了鼎盛。壁画作为重要的绘画形式,形象地记录并反映了唐代的社会风貌、典章制度、民俗民风、社会生产活动、宗教信仰、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内容,是对文献的验证与史料的补充。唐代壁画作为重要的时代艺术象征,不仅继承了传统绘画所表达的写实性、装饰性与象征性,而且在题材、构图、用色...

  • 浅谈墓葬壁画修复的几点原则

    作者:金紫琳; 霍晓彤 刊期:2019年第10期

    墓葬壁画,作为中国传统壁画的重要一翼,它带我们领略了古人的绘画艺术、审美观念和社会时尚。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了600多幅、面积约1200平方米的唐墓壁画,时间序列完整,且数量多、等级高。这些墓葬壁画从墓穴中揭取,需要经过修复师们的精心修复,才能成为一件件面向观众展出的文物展品。

  • 传承与发展——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壁画保护修复的探索之路

    作者:王佳 刊期:2019年第10期

    前言壁画是中国绘画的主要组成部分,包含建筑壁画、石窟壁画和墓葬壁画三种类型。古代壁画,特别是唐代墓葬壁画的保护研究,一直是文物保护的热点,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许多地方都有唐代壁画墓发现出土,陕西关中地区唐墓壁画的数量多且相对集中,仅西安地区已知绘有壁画的唐代墓葬就已超过一百座。

  • 金杯铜钵话宴饮——由临淄出土的战国铜套餐具说起

    作者:于美杰 刊期:2019年第10期

    1991年冬,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临淄区永流乡张家庄村东发掘了一座战国时期的大型墓葬(又称勇士区战国墓)[1],虽然墓葬椁室被盗,但位于墓室内的陪葬坑保存完好,出土了一批青铜礼器和生活用具。出土的战国铜餐具格外引人注目,耳杯、小碟、钵[2]、盘、盒等59件铜餐具盛装在一件铜罍(三部分组成)内,总数达60件。

  • 浅论唐代的玉册

    作者:王碧杨 刊期:2019年第10期

    玉册,即玉制简册,是中原王朝即位、上(赐)谥号、封禅等礼制活动中使用的重要仪具。目前考古发现的玉册按用途可分为陪葬册(哀、谥册)、即位册、封禅册等,是研究古代礼制的重要资料。本文以目前发现的唐代玉册为研究对象,参照其他朝代玉册、文献资料,以期对唐代玉册形制及其使用情况形成初步的认识。

  • 浅析11-19世纪中国支轴式剪刀的形制演变

    作者:黄琦; 张璐 刊期:2019年第10期

    剪刀是一种通过相对的两刃剪切物体的工具。《诗经·召南·甘棠》曰:'蔽芾甘棠,勿剪勿伐。'说明中国至少在春秋时期就已有剪类的用具。一般认为,剪是从刀分化发展出来的,但从刀到剪的演变却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材料与技术准备。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剪刀实物是广州淘金坑西汉前期南越国墓葬出土的γ型交股铁剪。从剪刀发展的历程来看,剪刀的基本形制大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