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天地

文物天地杂志 部级期刊

Cultural Relics World

杂志简介:《文物天地》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533/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题:广西文物保护研究设计中心专题、鉴赏、鉴定、考古、市场

主管单位:国家文物局
主办单位:中国文物报社
国际刊号:1000-0194
国内刊号:11-1533/K
全年订价:¥ 520.00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2
总发文量:2149
总被引量:681
H指数:7
  • 秉承博物精神续写上博辉煌

    作者:杨志刚 刊期:2019年第04期

    文物的典藏与展示,是博物馆的基本职能,是安身立命之依托。1952年,上海博物馆白手起家,开启了孜孜不倦的文物征集历程,67年来已有馆藏文物近102万件,其中珍贵文物14余万件,涵盖31个门类,尤以青铜、陶瓷、书画最为突出,藏品体系完整、质量精湛,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

  • 新世纪上海博物馆征集青铜器菁华

    作者:胡嘉麟 刊期:2019年第04期

    2007年在奥地利维也纳通过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修订版)》对博物馆定义为: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常设机构,向公众开放,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该章程将征集列为博物馆的五大工作之首,这是因为藏品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到博物馆的业务水平和社会效益...

  • 新世纪以来上海博物馆受赠青铜器述要

    作者:葛亮 刊期:2019年第04期

    上海博物馆现藏中国古代青铜器6,000余件,基本涵盖了中国青铜时代各个阶段、各种器类、各个地区的代表性器物,构成了相对完整的、具有系统性的收藏体系。上海博物馆的青铜器收藏能有今天的品质和规模,和几代上博人的努力求索分不开,也和海内外收藏家的长期支持、慷慨捐赠分不开。

  • 杜维善与他的丝绸之路货币研究与收藏

    作者:王樾 刊期:2019年第04期

    海上闻人杜月笙之子、旅居加拿大的古代钱币研究和收藏家杜维善先生,前后多次对上海博物馆慷慨捐赠,使得上海博物馆在货币类文物收藏中,建立起一支种类独特的收藏体系--丝绸之路古代国家货币(图一)。

  • 器汇敷荣——上海博物馆"千文万华——中国历代漆器艺术展"藏品瑰集述要

    作者:包燕丽 刊期:2019年第04期

    上海博物馆前不久举办的"千文万华--中国历代漆器艺术展",在283件漆器展品中,仅7件是借展文物,其他均为上博收藏。观众们在惊叹于展览中琳琅满目的精美漆器之余,无不对上海博物馆在何时收藏了这么一批宝藏表示好奇,即使上博员工,很多都不曾想到我们能够举办如此规模的漆器展览。其实,这些展品中的相当一部分都是近20年通过多方努力瑰集的,难怪博...

  • 灵犀归来——仇大雄先生捐赠明清犀角器小记

    作者:施远 刊期:2019年第04期

    2015年5月的一天,瑞士华裔艺术家、收藏家仇大雄(Franklin Chow)先生及家人向上海博物馆捐赠文物仪式在上博影视中心隆重举行(图一)。为支持祖国文物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仇先生慨然将其犀角器收藏中的精品赠予上海博物馆。捐赠之前,他提出不限定数量与品种,由上博专家根据收藏和研究的需要任意挑选。2013年春夏之交,时任上海博物馆副馆长的陈克伦...

  • “两塗轩”书画珍品集萃

    作者:计颖媛 刊期:2019年第04期

    菲律宾华裔企业家庄万里先生(1899-1965),平生酷爱古代书画。数十年间,他悉心搜求流散于海外的历代书画达数百件,庋藏于书斋“两塗轩”,并立志有朝一日把家藏书画回归祖国,完整保存。

  • 上海博物馆历年征集重要书画例举

    作者:颜晓军 刊期:2019年第04期

    上海博物馆的书画藏品,无论在质量还是数量上,在全国各大博物馆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藏品数量达上万件,既有王羲之《草书上虞帖》卷、孙位《高逸图》卷等赫赫名迹,又拥有高闲《草书千字文》卷、赵葵《杜甫诗意图》卷等名家孤本,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丰富的书画馆藏,得益于文物征集工作的有序开展。现就近年来征集的书画类藏品例举如下。

  • 拾坠补遗陟彼高冈——记上海博物馆新入藏陶瓷文物

    作者:陈洁 刊期:2019年第04期

    藏品是衡量艺术类博物馆的首要标准。得益于历任决策者的远见卓识、几代收藏家的慷慨捐赠与数辈专业人员的不懈访求,上海博物馆建立起蔚为壮观的收藏体系,而古陶瓷则是其中最重要的收藏门类之一,其时代自新石器时代直至近现代,几乎涵盖了各重要窑口与品种,能够相对完整地展现中国陶瓷史的发展脉络。优秀的藏品帮助一代又一代研究人员打下鉴定基...

  • 送往迎来——倪汉克先生捐赠明清青花瓷器

    作者:彭涛 刊期:2019年第04期

    2008年,荷兰收藏家倪汉克先生将家族三代历经几十年收藏的97件中国明清青花瓷器(含1件日本伊万里烧彩绘瓷器)捐赠给上海博物馆。这批景德镇烧造的青花瓷器当中除了4件是明代瓷器以外,绝大多数为康熙时期的外销瓷。这批瓷器的入藏,极大地丰富了上海博物馆外销瓷的收藏。为了对倪汉克先生表示感谢,上海博物馆于2009年举办了“海帆留踪——荷兰倪汉...

  • 美人蹋上歌舞来:上海博物馆藏丝绸之路艺毯

    作者:于颖 刊期:2019年第04期

    20172018年间上海博物馆收到李汝宽。家族捐赠的地毯数量有90件(图一),主要来自宁夏,其次为新疆、甘肃和青海,少量产于北京等地,年代主要集中在1920世纪,品种有炕毯、鞍毯、靠背毯、礼拜毯、坐褥毯、走廊毯、厅堂毯、挂毯、帐毯、蒙古包用毯等,织毯工艺主要为栽绒毯(8字扣),少量有缂织毯(图二)、擀毡毯(图三)、织锦(图四)、氆氇(图五)等。这批地...

  • 玉绾青丝——常熟博物馆藏明代玉发饰举要

    作者:顾秋红 刊期:2019年第04期

    汉人多束发,这是华夏民族的传统习尚。明朝统治者十分重视整顿和恢复传统的汉族礼仪,根据汉人习俗,上采周汉,下取唐宋,制定了严格的礼仪制度。其中一项,是明太祖严禁国人辫发,因此,明代汉人不分男女,多采取束发,男子束发后再用冠或巾罩住,女子则再饰以簪钗、插梳和步摇等。根据考古和文献资料显示,明朝时期,随着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玉...

  • 攀古奕世——苏州博物馆藏书画出品掇英

    作者:潘文协 刊期:2019年第04期

    清代中期以来为人称道的吴门“贵潘”,主要是指乾隆时期的潘冕之后。该族由商而仕,因科举而蔚为吴中大族,延续有清半祀而不衰。其三房潘奕基一支的著名人物潘世恩、潘祖荫,祖孙继美,尤为显达。其累官枢要,屡掌文衡;于朝政敢于主持正义-一若潘世恩之保举林则徐、潘祖荫之力保左宗棠,皆具人伦之鉴;而在地方上,以潘曾沂、潘曾玮为代表,积极主持参与...

  • 昆明市博物馆藏明代云南青花瓷器纹饰赏析

    作者:高静铮 刊期:2019年第04期

    昆明市博物馆藏明代云南青花瓷器,主要为云南建水窑、玉溪窑、禄丰窑、大理窑、永胜窑等云南当地民窑生产的青花瓷,个性鲜明,独具一格。云南青花瓷器主要施青釉,属青釉青花,这是云南青花与景德镇白釉青花的最大区别。云南青花瓷器根植于民间的肥沃土壤,显示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文化情趣;它们有别于官窑青花瓷器的雍容华贵,显得更加清丽脱俗,独具...

  • 从临淄足球博物馆藏蹴鞠文物浅析蹴鞠运动的发展演变

    作者:李亚群; 马国庆; 朱淑菊 刊期:2019年第04期

    文物是一定历史时期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是历史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遗存,是重要的有形文化遗产[1]。蹴鞠文物为我们提供了足够丰富的蹴鞠图像,这些图像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忠实地反映了古代蹴鞠文化的面貌,成为我们研究古代蹴鞠的重要参考,同时也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