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天地

文物天地杂志 部级期刊

Cultural Relics World

杂志简介:《文物天地》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533/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题:广西文物保护研究设计中心专题、鉴赏、鉴定、考古、市场

主管单位:国家文物局
主办单位:中国文物报社
国际刊号:1000-0194
国内刊号:11-1533/K
全年订价:¥ 520.00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2
总发文量:2149
总被引量:681
H指数:7
  • “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的策划与思考

    作者:李建毛; 王树金 刊期:2017年第12期

    历史是需要延续的,文化是需要传承的。在思想上,中国的传统观念对当下的人们依然产生重大影响,很多传统的文化通过规范的程式化形式固定了下来,形成了在中华大地上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作为一个地区历史文化集中展示、对外宣传的主要窗口,区域性博物馆有责任和义务策划推出较全面、系统地展示其历史文化的基本陈列。湖南省博物馆定位为全面反映...

  • 经典再现——“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的策划与特色

    作者:喻燕姣 刊期:2017年第12期

    1972-1974年发掘的长沙马王堆汉墓,是西汉长沙国丞相、软侯利苍一家三口的墓葬,共出土了三千多件珍贵的帛书、帛画、简牍、丝织品、漆木器、乐器、动植物标本、竹器、陶器、兵器等,无一不是稀世珍品,还有一具在地下“长眠”两千多年、依然保存完好的辛追夫人遗体,成为“湿尸”类古人类遗骸最典型代表,也因此被学界称之为“马王堆型古尸”。马王...

  • 马王堆汉墓的历史文化价值

    作者:喻燕姣 刊期:2017年第12期

    一、中国考古学史上的里程碑马王堆位于湖南长沙市区东部五里牌,这里地面残存两个东西相连的土堆(图一),曾经被认为是五代时期(906-970)楚王马殷及其家族的墓地,“马王堆”由此而得名。1951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著名考古学家夏鼐率队对马王堆两土堆进行调查,断定其为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墓葬。1956年它被列为湖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徙居与融合——湖南地区人口流动与文化变迁物证

    作者:余斌霞 刊期:2017年第12期

    湖南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多民族人口大省,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省级行政区之一。湖南历来是我国重要的人口迁人地之一,境内各世居的少数民族和汉民族,历史变迁都相当大。湖南现有的人群结构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结果,湖南的人口史,就是一部本土原有居民与外来移民不断融合变迁的历史。湖南境内原住民与涌入的外来移民不断融合与变迁,形成了...

  • 客家文化的调研与个性表达——以基本陈列中湖南客家人的展示为例

    作者:余斌霞 刊期:2017年第12期

    一、湖南民族概况湖南,位于长江中游,因地处洞庭湖南面而得名,又因境内有湘江贯通南北而简称“湘”。湖南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部多丘陵、盆地,北部为平原,其间湘、资、沅、澧四水蜿蜒汇入洞庭。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物产丰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就了湖南“潇湘夜雨”、“洞庭秋月”等美景,赢得了“鱼米之乡”等美誉。湖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

  • 多元文化美美与共的湖南民族大家庭

    作者:舒丽丽 刊期:2017年第12期

    湖南“北阻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群苗所萃”,为“四塞之地”。“群苗所萃”折射出湖湘大地原住民的多样性及复杂性,而历史上不同时期汇集而至的各类移民,或与原住民相融合,或是独立发展,更有甚者或是淹没于历史长河,都见证了湖南人历史的足迹,并最终形成了今天湖南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民族大家庭格局,为湖湘文化的繁荣增添了无限光彩。民族大...

  • 文物凝聚的家国情怀

    作者:刘涛 刊期:2017年第12期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所谓的“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包括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三个层次。家国情怀具有时代性,近代的家国情怀是近代特殊社会历史的思想产物,是人文精神在面临民族危亡的紧急时刻的重构,千锤百炼,浴火重生,带有很强的积极、正面意义。在近代特殊社会历史...

  • 穿戴出来的时尚——湖南地区的服饰流变

    作者:袁建平 刊期:2017年第12期

    服饰,从广义上讲包括服装、佩饰与妆饰等,其结构与款式、用料随着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发展而逐渐变化,与历代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不同时期服饰的材质、款式、工艺与审美标准各有差异,被誉为文明社会的晴雨表。美国著名服饰心理学家伊丽莎白·赫洛克曾指出:“在生活中,也许没有什么东西比服饰更能反映出总的社会风尚。只要略查一下某个时期的...

  • 辛追墓随葬衣服与深衣、汉服的探讨

    作者:袁建平 刊期:2017年第12期

    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辛追墓)的发掘轰动世界。绚丽多彩的服饰和各种丝织品的发现,犹如揭开了一座地下丝绸宝库。尤其是该墓出土随葬的完整衣服10多件。因墓主人辛追贵为软侯、长沙国丞相夫人,其作为一种重要的随葬品,应该是辛追生前所喜爱的服装,也是当时贵族妇女的一种很时尚的衣服,为研究汉初贵族妇女服装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 见微知著——“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玉器精品解析

    作者:喻燕姣 刊期:2017年第12期

    “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展示了各个历史时段湖南人的生活原貌,既涵括物质生活,也嵌入了精神生活。所涉器物品类繁多,质地多样,其中不乏承载集装饰功能与精神信仰为一体的各式玉器。这些玉器串联起来,既可反映湖南古代玉器的发展历程,又能体现各个阶段玉器发展的特点。本文撷取其中数件(套)玉器予以解析。一、澧县孙家岗M14石家河文化玉...

  • 厚土丰殖——洞庭鱼米乡

    作者:郑曙斌 刊期:2017年第12期

    湖南地处亚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集中、光热资源丰富的特点。湖南人在这样特殊的地理环境中,以农为本,辛勤劳作,世代繁衍生息于这片土地。早在石器时代,湖南境内的原始先民就学会了人工栽培野生稻,使定居生活成为可能,人类迈出了走向农业文明的脚步。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稻米经历了从采集野生稻到人工栽培...

  • 从穴居到广厦——湖南历代居住变迁

    作者:郑曙斌 刊期:2017年第12期

    家,作为人类生存最基本物质条件的居住场所,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全部希望和寄托,在完成遮风蔽雨、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同时,起着沟通人与自然之间的桥梁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湖南人的居住结构方式与空间格局经历了从穴居到广厦的历程。远在万年前,曾经栖身洞穴的远祖来到旷野,构木为巢,建立起可以遮风蔽雨的家。随着人口的繁殖,生存的需要,技术...

  • 汉代居室陈设小议——以“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居室文物组合为例

    作者:王卉 刊期:2017年第12期

    20世纪70年代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三千多件文物,考古的轰动已过去了40余年,湖南省博物馆的马王堆汉墓展览更新换代也已经历数代人,如何在众多先贤的光环下策划出“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的新路子,是策展团队这次策划的重中之重。这次新馆的“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以软侯利苍一家生前死后的故事串联展览,明线暗线相互交织。但如何说好整个故事的...

  • 器物与空间:昨日盛宴中的排场——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丧葬礼俗

    作者:聂菲 刊期:2017年第12期

    天国是逍遥极乐世界,人间幻景却挥之不去,汉初长沙国丞相夫人西行时,从人间背起太多行囊。两千多年后,当历史尘埃被层层拂去,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派绚烂景象,尤其椁室北边厢布置成丞相夫人的“内室”,精心挑选和摆放的器物营造出特殊的“礼仪空间”,透露出主人的尊贵:四壁挂着丝织的帷幔,地上陈铺精致的筵席,袅袅吐清香的熏炉;精于打扮的“女...

  • 汉唐时期湖南生活用具的瓷化现象

    作者:李建毛 刊期:2017年第12期

    湖南在东汉时期开始烧制成熟青瓷后,瓷器作为新的材质,逐渐替代铜器、漆器,广泛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进入到寻常平民之家,也渗透到各级贵族阶层。各类生活用品出现“瓷化”现象,包括饮食器具、灯烛、虎子、枕、砚台、香炉以及各类小型奁盒等。从汉唐时期墓葬随葬品可以看出,瓷器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并逐步成为随葬品的主流。湖南作为早期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