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天地

文物天地杂志 部级期刊

Cultural Relics World

杂志简介:《文物天地》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533/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题:广西文物保护研究设计中心专题、鉴赏、鉴定、考古、市场

主管单位:国家文物局
主办单位:中国文物报社
国际刊号:1000-0194
国内刊号:11-1533/K
全年订价:¥ 520.00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2
总发文量:2149
总被引量:681
H指数:7
  • 工匠精神传千古 云纹铜禁铸辉煌

    作者:林晓平; 牛爱红 刊期:2017年第07期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地下文物异常丰富。保存在河南博物院的云纹铜禁,历经沧桑巨变,折射着古代先民的智慧灵光,其发现过程及修复都凝聚着现代文博人的执着与坚守。

  • 院藏镂孔蟠螭纹俎

    作者:陶亮 刊期:2017年第07期

    镂孔蟠螭纹俎,俎面长35.5、宽21、通高24厘米,重3.85千克,1978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下寺2号楚墓出土。

  • 石辟邪的辨识及其源流考析

    作者:贾璞 刊期:2017年第07期

    “辟邪”,来源于梵语,意为“大狮子”,多见于汉代至南北朝时期的墓道守卫或石刻、玉器、陶瓷等装饰。中国古人认为辟邪是一种驱邪去秽、拔除不详的神兽,因此从古至今深受人们喜爱。古代织物、服饰、带钩、绘画等物品上常装饰有辟邪的图案。尤其是陵墓前石雕辟邪,更是能体现其捍卫守护、避邪驱鬼的功能。

  • 画像砖(石)上反映的汉代庄园生活

    作者:王莉娜 刊期:2017年第07期

    西汉初年,社会经济凋敝,汉高祖为巩固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高祖下诏“民前或相聚山泽,不书名数。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即招抚因战乱逃离家乡的人回归土地,进行生产,使社会经济逐渐发展起来。

  • 隋代的室内乐团——彩绘陶坐部伎俑

    作者:化夏; 牛爱红 刊期:2017年第07期

    隋代,是中国历史上短暂而又繁荣的朝代,是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王朝,对南北朝的文化传承以及对唐代的繁荣盛世奠定了基础。因唐代与隋代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一脉相承,故史学家常将两代合称为隋唐。

  • 与武则天有关的嵩山道教文物

    作者:张得水; 黄林纳 刊期:2017年第07期

    嵩山拥有很多上古时期的遗迹、传说,是我国道教文化传播的重地,是道教的第六小洞天,嵩山的附属山脉缑山是道教的第三十二福地,嵩山的北翼邙山是道教的第七十福地。历史上有许多著名道士曾在嵩山修炼,如浮丘公、王子晋、李八百、张道陵、成公兴、寇谦之、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吴筠、刘道合、邱处机、王常月等,他们当中有的长期在嵩山...

  • 盛世的华光——海兽葡萄镜

    作者:古花开 刊期:2017年第07期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铸造和使用铜镜的国家之一。四千多年前的齐家文化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制作和使用铜镜,经历了先秦与汉代的繁荣,铜镜制作在唐代进入到全盛时期。铜镜在唐代除了照面、正衣冠的实用功能,还因其不同的纹饰而具备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社会生活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 宋陵石刻头像赏析

    作者:闫睿 刊期:2017年第07期

    一、宋陵石刻概况 北宋皇陵始建于宋太祖乾德二年(964),至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北宋灭亡,前后经历163年之久。北宋九位皇帝除徽宗、钦宗外,其余七位及被追封为宣祖的赵匡胤之父赵弘殷,均埋葬与此,故称“七帝八陵”。此外,还甜葬有22位皂后,以及上千庸皇室宗亲及名将勋臣陪葬墓,形成一个庞大的宋代皇室陵墓群。

  • 彩枕伴梦 宋风遗韵——院藏宋代三彩听琴图枕和婴戏枕赏析

    作者:张滢 刊期:2017年第07期

    枕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生活用具,夜寐与小憩均不可或缺,一天中近三分之一时间,人们都要携枕而卧。当代枕的材质和功能繁多,有保健枕、药用枕、首枕、腰枕、靠枕等,足见人们十分注重枕的舒适性功能。与当代相比,古代枕的内涵更为丰富,具有重要的艺术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功能。

  • 梵文袅袅 步步生莲——青花梵文莲瓣洗赏析

    作者:杨扬; 张晓蔚; 向祎 刊期:2017年第07期

    笔、零、纸、砚是中国传统的文字书写工具,被习惯称为文房四宝。宋以来即特指湖笔、徽墨、宣纸、端砚四者为文房四宝。南宋陆游更是以“文房四士”相称,将书写工具当作朋友、文士相待,可见文人墨客对文房用具的喜爱与尊重。

  • 佛利尔与他的中国佛教造像收藏

    作者:常青 刊期:2017年第07期

    1840年的鸦片战争,英国人用炮火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领域里掀起了前往遥远的东方探险的热潮,也引起了外国收藏家们与古董商们对中国古代文物与艺术品的极大兴趣。大量的外国收藏家与古董商前往中国搜求古代艺术品,无计其数的中国珍贵文物外流。佛利尔(图一)的收藏和他的美术馆便是这种历史背景之下的产物。

  • 明代“大肚弥勒”形象研究

    作者:邢鹏 刊期:2017年第07期

    大肚弥勒的形象为中国所创,深受民间喜爱。本文通过考察大肚弥勒像在明代的形象及其变化、其在寺院中的供奉位置、与其他造像组合关系等内容,对其样式、所代表的含义等进行了初步研究。

  • 也谈蚂蚁山明墓之佛道共存

    作者:王文彬 刊期:2017年第07期

    2005年,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长沙市岳麓区蚂蚁山发掘了一座大型明代砖室墓一座,编为一号墓。通过墓志铭(图一)可知,墓主是明初谷王朱穗的乳母张妙寿,于永乐十一年(1413)卒,生前与谷王关系亲近,很受尊崇。由于和谷王的特殊关系,所以在墓葬的规格和随葬品方面,

  • 元代张达夫墓出土瓷器探讨

    作者:朱连垡 刊期:2017年第07期

    2011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于曲江新开门村发掘了元代至元五年(1339)张达夫及其夫人墓,出土了一批珍贵瓷器,现就这批瓷器略作探讨。

  • 残瓷之美(上)——圆明园出土瓷器残片赏析

    作者:陈辉 刊期:2017年第07期

    圆明园作为清雍正至咸丰五朝皇帝理政、园居的“御园”,是当时清廷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统治中心。这里收藏的历代古玩之珍,诸般陈设之精,可居清代皇家园林之首,其中的许多收藏在紫禁城以外独一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