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社会科学

天津社会科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Tianjin Social Sciences

杂志简介:《天津社会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2-1047/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学术评论、马克思哲学当代阐释、西方哲学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理论经济学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研究、文艺理论研...

主管单位:天津市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天津市社会科学院
国际刊号:1002-3976
国内刊号:12-1047/C
全年订价:¥ 157.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天津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21
复合影响因子:0.8
总发文量:1644
总被引量:13655
H指数:44
引用半衰期:5.1176
立即指数:0.0447
期刊他引率:0.9964
平均引文率:9.0894
  • 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要理论问题

    作者:荣长海 刊期:2007年第02期

    本文提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关的八个重要理论问题:广义上理解和谐社会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定位,狭义上理解和谐社会有利于人们自觉从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两个层次不同的概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性和外在表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以人为本放在首要位...

  • 论马克思哲学的再生产实践概念

    作者:刘怀玉 刊期:2007年第02期

    针对20世纪西方一些社会思潮对马克思哲学的生产概念庸俗化的狭隘理解,本文指出,澄清这一问题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意义的先决条件。文章在认真解读马克思经典著作的基础上,得出如下基本结论:马克思从未把生产实践归结为人类永恒的劳作活动,也没有把生产实践等同于入对自然的控制与征服,而是突出强调了生产实践的社会关系性内涵及其...

  • 劳动辩证法: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新解读

    作者:关锋 刊期:2007年第02期

    劳动辩证法是马克思历史辩证法隐而不彰的重要内容,其核心内容是异化劳动向自主活动转化。劳动辩证法和生产力-生产关系辩证法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两者是历史辩证法在不同向度的表现。从异化劳动转化为自主活动,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一致的。文艺复兴以降,人们劳动观念的改变,是马克思劳动辩证法形成的重要的思想背景。

  • 走向一种由实用主义所激发的社会科学哲学

    作者:帕特里克·贝尔特; 朱红文(译); 黄春芳(校) 刊期:2007年第02期

    本文反思一种社会科学的可能性,这种社会科学的目标是自我指涉的知识获取。这种形态的社会研究探索和质疑盛行于当代文化中的根深蒂固的假设,力图意识到其他生活形式的存在及其合理性。因此,这种社会科学观与实用主义的视角完全一致。在实用主义看来,是语言和知识,而不是表述性的行动拓展了人的可能性的范围。在许许多多的学科中,不同形态...

  • 社会价值主体析论

    作者:庞井君 刊期:2007年第02期

    社会价值主体是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确证社会价值主体,要经历一个从自我价值主体到他人价值主体,到个人价值主体,再到社会价值主体的逻辑发生过程。社会价值主体可以分为部落、国家、全球和人类四种历史形态,它具有拟人格性、集合主体性和价值体系的完整性。本文从社会价值主体的角度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一种新的社会历史...

  • 西方修辞学的当代复兴及其定位——兼论哲学诠释学与批判语用学之间的一个重要分歧

    作者:陈治国 刊期:2007年第02期

    基于20世纪语言、思想、知识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重新界定和多种变动,西方古典修辞学在某种意义上又呈现复兴之势。面对此一态势,“辩护还是抵制”的问题构成了以伽达默尔为代表的哲学诠释学和以哈贝马斯为旗帜的批判语用学之间的一个重要分歧。澄清这一分歧,有助于恰当定位修辞学“复兴事件”的作用与意义,同时也使我们能够洞察其中潜在的危机...

  • 中国早期政治哲学的三个主题

    作者:陈来 刊期:2007年第02期

    政治问题在一切民族和文明中,都是早期哲学的思考对象,但在不同的文明体系中政治哲学的问题意识和讨论方式并不相同。如古希腊以城邦为基础的政治思想突出“正义”的观念,把正义作为追求的目标。在中国,西周至春秋时代,并没有出现以“正义”为中心的讨论,而是提出了一些特有的概念范畴,如天和民、天和礼、天和德的关系等。这些讨论虽然还...

  • 简析皇侃《论语义疏》的性情问题

    作者:强昱 刊期:2007年第02期

    儒家的精神原则奠基于孔子的《论语》,汉代诸儒对《论语》曾进行过多次注释。这些保留在何晏编纂的《论语集解》中的文献思辨深度有限,相反玄学家何晏、王弼等对《论语》内在价值的领会,却引导着时代潮流。主要活动于齐梁时期的大儒皇侃《论语义疏》的创作,自觉地运用魏晋玄学的本体论哲学的成就,发掘阐释孔子思想的内涵,开启了未来宋明儒...

  • 试论儒学的宗教性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作者:冯琳 刊期:2007年第02期

    关于儒家思想传统是否能被视为一种“宗教”?儒学具有怎样的宗教性内涵?一直为中外学者所关注。学界大致有三种看法,一是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二是不认为儒学是宗教,但承认它具有宗教的某些特点,故有宗教性;三是认为儒学是宗教,故径称儒学为儒教。

  • 构建和谐社会与中国政党制度创新

    作者:王彩玲 刊期:2007年第02期

    构建和谐社会对中国政治发展和政党制度创新提出了新的重大课题。中国政党制度作为中国政治发展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具有政治民主化功能,其发展和完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所蕴含的政治参与和民主监督是当前利益整合的重要途径,对解决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现实困境具有重要作用。充分发...

  • 公共服务制度的系统构建——论事业单位及其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作者:孔超 刊期:2007年第02期

    事业单位是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组织。因此,所谓事业单位改革,也就是中国政府公共服务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改革与创新,其实质是构建一套能够有效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公共服务制度的构建既不能采取计划经济条件下行政化的政府治理模式,也不能采取完全市场化的自由放任式政府治理模式,而应该以科学...

  • 民族和谐与融合:实现民族团结与政治一体的关键——兼析多元文化主义理论

    作者:常士訚 刊期:2007年第02期

    多元文化主义自70年代在加拿大产生以来,在西方社会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它极大地改善了少数民族群体的地位,促进了这些国家中的不同民族、种族和文化集团之间的和睦相处,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效地抑制了因民族关系紧张而产生的民族分离活动。为此,有国内学者认为,多元文化主义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本文通过对多元文化主义理论...

  • 社会转型、意识形态、政治正义与制度变迁

    作者:邓宏图; 李亚南 刊期:2007年第02期

    社会正义、制度精神与公权力等因素,与制度体系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前者是后者的核心要素。这样,制度变迁或社会转型就是在社会正义原则的规范与调节下,重塑制度精神、转变观念与意识形态以及改进效率的统一。社会正义原则尽管源于历史演变过程中不同利益团体的合理诉求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交替,它的表现形式却只是一种抽象的、精神的、观...

  • 范式:框架禁锢与突破——以服务生产力概念模型的新探索为例

    作者:张金成; 王立文 刊期:2007年第02期

    库恩范式概念的提出,无论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在社会科学领域,都引发了强烈冲击。仔细比照一些学科,人们会发现,它们的发生、发展、演进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一定的研究范式。但是,这些研究范式并不一定像库恩所表述的那样,是一种常规范式逐步演进之后,在适当时候实现的革命性突破,即范式的转型。在很多时候,各类范式可以交叉并行...

  • 滨海新区的发展优势与环黄渤海经济区的合作前景

    作者:卢卫 刊期:2007年第02期

    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战略,既是发展的新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从国家区域战略的视角来看,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滨海新区的比较优势和不足。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是一个逐层递进、分步带动的过程,环黄渤海区域是天津加快对外开放,谋求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一个过渡,积极开展区域合作,是环黄渤海各国共同发展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