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杂志 北大期刊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

杂志简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3-1076/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本刊专稿、书记论坛、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理论探讨、党建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政治工作、德育研究、...

主管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主办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国际刊号:1672-9749
国内刊号:23-1076/G4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黑龙江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48
复合影响因子:1.04
总发文量:2583
总被引量:17115
H指数:42
立即指数:0.0413
期刊他引率:1
  • 关于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重大问题研究的进展与思考

    作者:王永贵 刊期:2014年第04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领域的研究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点,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也强调了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纵览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在理论创新、方式创新和制度创新等领域取得了诸多新成就与新进展,但在宣传环境、范围、对象等方面也面临着很多新要求与新挑战。因此,不断总结我们党在意识形态建设领域的...

  • 跨文化对话之条件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之前路

    作者:戴锐 刊期:2014年第04期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文化本质在于,它是以宣传教育为中心的政治行动领域的跨文化对话,这种对话既不以达成共识为目标,也不应过度强调文化冲突而将比较止于政治文化鉴识,而是要通过文化理解,从别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设计、理论观点或实践做法中发现另一种文化影响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何以实现其目标的规律或诀窍。这种跨文化对话需要以话语形...

  • 论创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根据

    作者:吴林龙 王立仁 刊期:2014年第04期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创建有着深刻的现实实践根据、学科规制根据和研究现状根据。笼统地把中小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培养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范畴,这事实上是把基础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让渡给了教育学或道德教育研究,必然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基础教育支撑的缺位。无论是从创新实践的角度,还是从加强整体研究的角度,抑或从拓展学科视...

  • 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研究反思及文化范式出场

    作者:赵志业 崔华华 刊期:2014年第04期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的出场是在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研究成果进行理论总结和评价基础上提出的。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研究主要集中在从学科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进行宏观探讨、鉴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与归宿不同而进行范式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实践活动范式等几个方面。但从整体上看存在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主要还是以“传统教育学范...

  • 群众路线视域下社会动员的过程透析

    作者:甘泉 刊期:2014年第04期

    社会动员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动员、组织社会成员积极参与重大社会实践以完成重大社会任务的过程。社会动员以思想动员为主线,是动员主体实施动员的过程,是动员对象响应动员的过程,也是动员主体与动员对象双向互动的过程,归根到底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透彻分析社会动员过程,对于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充分依靠和动员广大群众投身...

  • 全面准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研读笔记

    作者:张建云 刊期:2014年第04期

    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是其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的重要内容,表现为把抽象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具体化为物质生产活动并由此出发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从而确立唯物史观的过程。自由自觉的劳动虽然不再是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出发点,但它仍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即是价值理想和目标,是关系到人类“从何处来”、“往何处去”的重大问题。...

  • 学习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学习《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论述

    作者:苑秀丽 刊期:2014年第04期

    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方面是当时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为了清算他们以前对德国哲学的信仰。在这一著作中,他们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批判了当时在德国流行的哲学意识形态和所谓的“真正社会主义”,系统地表述了他们对社会历史的总体性看法,论证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然性。《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阐述历史...

  • 科学把握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作者:马国钧 刊期:2014年第04期

    确立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广泛凝聚人民共识和民族力量,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都有重大而深远意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实质是浓缩了的剩余价值理论和唯物史观,它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制度变迁的客观规律,确证并倡扬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我们党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实现...

  •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过程的两种选择方式

    作者:邹国振 刊期:2014年第04期

    从“受众选择行为”的视域看,受众选择行为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导向和出发点。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理性选择和感性选择两种选择方式。受众接受马克思主义既可以是一种理性选择,也可以是一种感性选择。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效,必须正确认识理性选择与感性选择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索两者相互作用与相互转化的机制,...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衍生的逻辑向度研究

    作者:徐俊峰 刊期:2014年第04期

    社会主义围绕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追求,沿着逻辑起点、逻辑内核、逻辑发散、逻辑升华的探索维度,衍生出二维逻辑路径与模式向度,一是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理论与绝对公平实践模式;二是社会主义流派的多维公平探索,设计了福利公平、分配正义、生态正义、性别公平等模式,升华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模式,明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

  • 跳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过程中的思维困境

    作者:田旭明 刊期:2014年第04期

    在当代中国,培育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息,且与国际社会相对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伟大的实践工程,应当坚持“中国内涵”与“国际表达”的内在统一,避免顾此失彼;应当避免过分纠结于与资本主义价值观的缠绕和争论,保持高度理论自信;应当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一般意义上的公民道德规范或价值观的本质区别,防止混...

  •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构成看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作者:高丽萍 阿拉腾哈斯 刊期:2014年第04期

    “05方案”是按照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精神设置的课程体系,几门课之间既有各自的侧重点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我们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体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就要关注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的设计,并在教学实践中处理好三者的关系。

  • 思想政治理论课“两个课堂”实证分析--兼论课外小组访谈教学实践

    作者:徐俊 年大琦 刊期:2014年第04期

    基于安徽农业大学近10年教学改革背景,通过大规模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了“90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课堂”教育教学实践和课外小组访谈教学“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认知评价状况。面对调查中反映出的思想政治理论教材、教法、班级设置等问题,必须综合采用多种途径,力求突破现有课程教学瓶颈;同时,立足于“第一课堂”,不断拓展和完...

  • 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设计

    作者:李晓梅 王鹤岩 刘阳 刊期:2014年第04期

    情境学习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产生于西方的最新学习理论,它强调了真实情境中的学习和个体学习者意义制定的社会建构性质,更新了人们传统的学习观念。情境学习理论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设计既有它的适用性,同时又要注意它的限定性。文章把情境学习理论引入思政课实践教学设计,把创设情境看成实践教学设计的根本内容,以情境引导实践教学设计,...

  •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创新模式的发展趋势性问题的研究论纲

    作者:程伟 刊期:2014年第04期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创新模式的发展趋势性问题的研究论纲,是指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创新的发展趋势性问题进行纲要性的分析说明和概要性的推论判断。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创新模式发展主要呈现出普遍化与个性化趋势、理论化与实践化趋势、综合化与分化化趋势、竞争化与合作化趋势、职能化与志趣化趋势、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