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杂志 北大期刊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

杂志简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3-1076/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本刊专稿、书记论坛、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理论探讨、党建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政治工作、德育研究、...

主管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主办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国际刊号:1672-9749
国内刊号:23-1076/G4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黑龙江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48
复合影响因子:1.04
总发文量:2583
总被引量:17115
H指数:42
立即指数:0.0413
期刊他引率:1
  • 三者整体建构实现和谐发展——论以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指导高校的三项工作

    作者:张耀灿 刊期:2007年第05期

    在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给予科学界定的基础上,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认为高校这三项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指导,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贯彻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原则的迫切需要,是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强调只有三者整体建构,...

  • 和谐社会建设中龙江人文明修身的理路探求

    作者:王忠桥 刊期:2007年第05期

    构建和谐龙江首先依赖于龙江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因此,转变龙江人传统粗放的生活方式十分必要。首先给出了文明修身是提高龙江人精神生活质量、增强其自教自律能力、以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的生成性活动的观点,然后指出它将有利于引导龙江人正确处理眼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自身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文明修身能促使龙江人形成正向选择、...

  • 我国近十年来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研究述评

    作者:唐贵伍 刊期:2007年第05期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效果关系到一国公民的政治素质如何,关系到一国政治体系的稳定。文章就国内学者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研究涵义和内容、影响因素、途径与对策等方面进行述评,以期能对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研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及其培养

    作者:宋进 刊期:2007年第05期

    坚持时代精神,科学地回答时代提出的课题,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问题意识的集中体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取向是提高大学生对理论的接受度。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理性就不是止步、满足于描述的认知层面,而必须在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思维张力,培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

  •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王秀阁 刊期:2007年第05期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与任务。在构建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不与和谐社会相对立,而且是和谐社会构建之必需。和谐社会精神前提的创造、制度机制的建设及主体素质的塑造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

  • 论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前沿问题

    作者:余仰涛; 赵继伟 刊期:2007年第05期

    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问题主要表现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前沿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前沿问题是指呈现出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向、态势与趋势的问题。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结合实践的新动态和趋势、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结合理论的新动态和趋势、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发展的新动态和趋势。

  • 论创新型高校德育环境的优化

    作者:曾长秋; 刘勇 刊期:2007年第05期

    建设创新型大学的理念,对高校德育的校内外环境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高校德育要满足创新型大学的需要,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自身德育环境和校外德育环境的优化。

  • 论思想政治工作对红军长征胜利的保证作用

    作者:王晓荣; 何婉平 刊期:2007年第05期

    红军长征途中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争取沿途群众支持,保证党中央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保证红军获得战争主动权等方面,对长征胜利起了重要保证作用。这对我们今天在新条件下正确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启示。

  • 提高农民素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战略地位

    作者:付国荣 刊期:2007年第05期

    论述了提高农民素质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作用,以及怎样提高农民素质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探讨了提高农民素质与建设新农村的关系、提高农民素质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以及提高农民素质的若干途径,

  • 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群体的自我评价及教育应对策略

    作者:漆小萍; 王燕芳; 钟一彪 刊期:2007年第05期

    通过对1992~2006年15年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数据中涉及学生自我评价的指标进行纵向分析,总结出大学生群体自我评价的走势,并以当年教师对学生同一指标的评价为参照系进行横向比较,得出教师对学生群体的评价与学生群体自我评价之间的偏差,从而获得学生自我评价的现状和特点。并提出高校可从3个方面着手,教育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自...

  • 论、和谐社会思想的内在联系

    作者:张寿 刊期:2007年第05期

    、两代党的领导人的和谐社会思想具有内在联系性。马克思主义社会和谐思想是二者共同的理论基础;发展是二者共同的主题;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是二者一致的战略思想;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理想是二者统一的价值取向。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王易; 傅强 刊期:2007年第05期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我国大学生群体的自由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把握和谐社会内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统一点,探索和谐社会的环境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之间的交汇点,找准和谐社会的育人功能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主体定位

    作者:段成利; 王明霞 刊期:2007年第05期

    新时期应从新的视角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问题,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社会个体与主流意识形态沟通的平台。从社会与个人的辩证关系出发,尊重个体的主体地位,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提升至完善个体生命的高度。

  • 基于网络的大学生人格教育研究

    作者:刘玉梅 刊期:2007年第05期

    当前大学生的上网行为表现多样,其中大部分学生能够科学合理地使用网络。正确使用网络可以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减少人格内部冲突以及强化角色行为,从而给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带来了诸多方面的积极影响。教育者应当努力做好网络阵地的建设工作,使网络成为人格健康发展的推进器。

  •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探讨

    作者:康厚德 刊期:2007年第05期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应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诉诸和谐共生理念,增强其合理性;坚持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开辟新途径,增强其凝聚力;坚持借鉴与创新相结合,创新教育载体,发挥其文化力作用;坚持内在平衡与外在协调相统一,健全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