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战线

思想战线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Thinking

杂志简介:《思想战线》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3-1002/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西部论坛、民族与宗教、东盟论坛、旅游研究、法文化

主管单位:云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云南大学
国际刊号:1001-778X
国内刊号:53-1002/C
全年订价:¥ 190.00
创刊时间:197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云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78
复合影响因子:0.8
总发文量:1878
总被引量:15037
H指数:39
引用半衰期:6.78
立即指数:0.1173
期刊他引率:0.9584
平均引文率:23.0556
  • 艺术人类学前沿思考

    作者:方李莉 刊期:2018年第01期

    艺术人类学伴随着人类学传入中国而受到中国学者的关注。从开始就有学者从人类学的角度去研究艺术,但艺术人类学真正作为一个学科受到关注,则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艺术人类学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走向田野,到2006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成立,许多研究艺术人类学的学者开始结成一个学术的共同体。

  • 中国艺术人类学发展之路

    作者:方李莉 刊期:2018年第01期

    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发展可分为:学术准备、学术起步、稳健发展3个时期。在后两个时期中,可总结出迈向人民的艺术人类学、田野工作中的艺术人类学、社会发展中的艺术人类学、国际交流中的艺术人类学、本土理论建设中的艺术人类学等5个方面的特点。对中国艺术人类学20年的发展之路概括。任何新的理论都是来自于新的社会实践,中国30年来的巨大变化,...

  • 地方性、地方感与艺术民族志创新

    作者:孟凡行 刊期:2018年第01期

    进入20世纪,艺术开始祛魅,目前学界对艺术的理解已进展到艺术界的层次。不同于艺术哲学和美学,艺术人类学的理论建构要基于田野调查和民族志书写。在对具体的艺术田野研究中,要重点注意对地方性和地方感的双重挖掘。前者更多是通过对地方艺术界的结构和功能、艺术的法则等的研究,阐明作为艺术界一般规律的各种人文关系,为艺术民族志夯实社会和文...

  • 论西方艺术哲学与艺术人类学间分歧及成因

    作者:李世武 刊期:2018年第01期

    随着艺术人类学研究全球化热潮的兴起,西方艺术哲学和艺术人类学逐渐在艺术研究的范畴、艺术划分的标准、艺术经验与审美经验的关系等核心问题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两门学科间之所以产生分歧,既因西方艺术哲学理论传统的狭隘和封闭,也因两门学科在不统一的语境下混用了某些关键概念。此外,两者在处理艺术经验时,皆陷入了功利或非功利的二元思维...

  • 量化与比较:量化比较方法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运用

    作者:李伯重 刊期:2018年第01期

    在历史研究中,量化研究和比较研究都是重要的方法。如何将这两种方法用于中国经济史研究?这是需要我们弄清楚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涉及中国经济史与比较史学之间存在的关系,以往比较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比较与量化方法之间的关系,以及量化方法如何在比较研究中的实际运用等4个方面。对这些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用这两种方法对中国经济...

  • 夷夏观的转变与天下观的再造——从思想史看明清更替对“中国观”的影响

    作者:李晶 刊期:2018年第01期

    在从传统“天下”向民族国家转化之前,明末清初发生了一次关于“中国”问题的讨论,其爆发点是夷夏之辨。明清之际“亡国”与“亡天下”的二分,激发了夷夏之辨的转变,转变的发生导致了“中国”和“天下”内含的转换。以顾炎武、黄宗羲和王夫之等为代表的思想家,主张夷夏之辨承载的“天下”及其文化主体性,在从康熙到乾隆的政治行动和运作中逐渐被...

  • 宋元断例新考

    作者:胡兴东 刊期:2018年第01期

    宋元断例,在法律性质上,是刑事类法律;在法律载体形式上,主要是判例法,但也有成文法;在编撰体例上,采用唐朝律典体例。宋元法律概念中断例与判例法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宋朝断例是在对成文刑事法律作出解释和补充时所产生的司法产物。宋朝对断例进行了200多年的法典立法,制定了至少16部法典。元朝断例是当时通行的两种法律形式之一。元朝断例...

  • 明清云南高原湖泊的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以石屏异龙湖为中心

    作者:董雁伟 刊期:2018年第01期

    明清时期是异龙湖流域经济开发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生态环境变迁的典型时期。水利淤塞成为异龙湖生态环境变迁的主要表征及治理重点。尽管在异龙湖的治理和开发中存在利益博弈和论争,但为应对生态环境问题,修治水利和恢复生态成为区域民众的共同利益,生态环境变迁成为促进社会动员和社会整合的主要动力。异龙湖的小流域个案,反映了明清时...

  • 国家建构视野下游牧与农耕族群互动的分期与特点

    作者:李大龙 刊期:2018年第01期

    中华大地上生活的人群大体可以分为游牧与农耕两大族群,而两大族群的互动不仅构成了中国史书的主要内容,也是中国从传统王朝国家向近现代主权国家的转变的主要推动力量。从国家建构的视阈下探讨两大族群的互动,不仅为研究两大族群互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更有助于形成符合阐释中华大地主权建构与族群凝聚历史的话语体系。因此,从国家建构的视...

  • 顾颉刚“中华民族是一个”理论再探

    作者:汤莹 刊期:2018年第01期

    “中华民族是一个”是顾颉刚于抗战期间提出的一个重要民族理论。从现有资料来看,顾氏之所以能够提出这一理论,不仅在于其从前人如梁启超的民族论述中得到了一定的启发,更在于其能够运用“考究典籍”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而建立了这一既有历史根据、又有调查依据的理论。此论一经问世,不仅引发了一场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论争,还引...

  •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阈下领导者节制德性涵养研究

    作者:袁明旭 刊期:2018年第01期

    国家治理要求领导者保持勤俭节约良好作风,要有节制的德性。但由于种种原因,节制德性在一些领导者身上日渐淡薄。当前廉政建设中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四风”和“三严三实”教育,就是要从根本上重塑和培育领导干部的节制德性。由领导角色的特殊性决定,领导者必须驯服欲望、节制权力、克制情感、抑制冲动、约束享乐...

  • 中国政治伦理思想史研究初论

    作者:孙晓春 刊期:2018年第01期

    中国政治伦理思想是历史上的思想家有关政治伦理问题的认识结晶,其主题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正当性。历史上的思想家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道德层面有着十分深切的关注。什么样的社会生活是符合道德的生活,生活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与历史上的思想家一样,生活在现时代的人们也要对这一问题给出属于我们自己时代的答案。我们对有关社...

  • 生生不息:乡土景观模型的建构性探索

    作者:彭兆荣 刊期:2018年第01期

    我国正在进行空前的变革,“城镇化”使得传统乡土社会面临艰难的转型和命运的抉择。以农耕传统为背景的中华文明正在接受挑战,抢救快速消失的乡土景观考验着当代学者的责任与能力。据此,我们尝试着“生生不息的乡土景观模型”的建构,将有助于在社会变迁中保护和保持传统乡土景观的形制。

  • 旅游审美的城乡二元结构

    作者:吴海伦 刊期:2018年第01期

    旅游审美的城乡二元结构是指旅游主体的审美居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在城乡之间回环往复。与经济学意义上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社会学意义上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不同,旅游审美的城乡二元结构,是从旅游审美的角度,研究城市审美与乡村审美的并置与融合。沿袭文化的传统以及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探讨旅游审美的城乡二元并置,主要是居于城市回望乡村,居于乡...

  • 地权界定中的宗族与国家

    作者:刘锐 刊期:2018年第01期

    祖业权作为民间习惯并未形成权利,无论是民间意识还是外在制度,均不否认国家作为终极产权主体。当经济变迁带来土地的强财产属性时,即使祖业权嵌入的宗族网络稳定,宗族为获得好处仍会争夺清晰地权。一方面,无论所有权还是使用权的权利声称,均强调各自的“管业来历”具有社会合理性;另一方面,产权声称背后的利益诉求存在矛盾,如何通过确权分利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