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战线

思想战线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Thinking

杂志简介:《思想战线》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3-1002/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西部论坛、民族与宗教、东盟论坛、旅游研究、法文化

主管单位:云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云南大学
国际刊号:1001-778X
国内刊号:53-1002/C
全年订价:¥ 190.00
创刊时间:197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云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78
复合影响因子:0.8
总发文量:1878
总被引量:15037
H指数:39
引用半衰期:6.78
立即指数:0.1173
期刊他引率:0.9584
平均引文率:23.0556
  • 学术不端行为的法律经济学分析

    作者:齐萌 于春敏 刊期:2010年第02期

    学术不端行为之所以在我国愈演愈烈,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是由于社会和学术人员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学术不端行为的高收益和法律规范的缺失。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总结国内相关治理工作的得失,当前我国要有效地治理学术不端行为,应建立完善法律制度、设立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制度和新型的学术考核机制。

  • 人类学视域下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中国阈限理论分析——以南传上座部佛教管理体系中的安章现象为例

    作者:郑筱筠 刊期:2010年第02期

    安章是南传上座部佛教社会管理的权威,其本身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安章负责管理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社会事务,被赋予某种神圣权威;另一方面,其神圣权威却在个人世俗空间被消解。这一悖论性特征人物之所以成功地同时为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和世俗社会所接受,在于南传上座部佛教与当地民族文化的规范性交融是安章现象存在的前提,而安章特有的阈...

  • 宗教和谐视角中的西藏佛苯关系浅析

    作者:和晓蓉 刊期:2010年第02期

    社会和谐之心源于各民族宗教的本质层面。通常话语中的佛苯之争,在宗教和谐视角中是不同生态系统中的人类智慧体系的相互借鉴和吸纳,以自我提升和扩容,显示了它们各自在自身义理之下统括宇宙生命的气度和魄力;也是藏民族以完好的原型心灵,无障碍地沟通接纳外来佛教神佛和本土神灵,将其有序编码并持续传承的过程。西藏佛苯关系是宗教和谐内...

  • 灵与文化创造——黔中乡村的个案研究

    作者:石峰 刊期:2010年第02期

    当下中国主要有两种类型的文化复兴,一是“道德取向”的文化回归,二是“市场取向”的文化创造。后者在当下乡村社会的社会文化意义如何,是文章讨论的焦点。由于这种类型的文化创造脱离了传统文化的本真性,从而得不到社区民众的认可,“灵”的观念是民众进行判断的标准。在民众文化批评背后,实际上反映了民众对外来政治经济力量的回应。文章...

  • 牧耕交映:从文明的视野看夷夏

    作者:徐新建 刊期:2010年第02期

    在区域性地理类型的影响下,东亚大陆的人类文明长久以来大致呈现为农业和牧业两种类型。然而由于文字表述的限制,流传至今的相关记载呈现为农耕汉语一方占绝对主导的格局。世人对两大文明的社会认知与历史记忆也多受此影响,每每表现出以中原农耕为核心的单一偏向。站在如今生态和谐与文明比较的立场上对此重新检讨,从“牧耕交映”角度看夷夏...

  • 佤族与东南亚“U”形古文化带——以神话系统的比较为切入点

    作者:李子贤 刊期:2010年第02期

    某种特定的神话系统是某一特定文化系统的表征。将我国云南佤族与台湾原住民诸族群,以及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区和国家的许多民族之神话系统进行比较,便会发现以上诸民族的神话系统基本相似,均属同一文化类型。在此基础上,便会发现西端从中国云南的佤族开始,中经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直至东端的我国台湾原住民,存在着...

  • 论苗族传统生态知识在区域生态维护中的价值——以贵州麻山为例

    作者:罗康隆 刊期:2010年第02期

    生态维护是一个文化概念,在贵州麻山石漠化山区田野调查中发现,生态失衡并非相关民族文化正常运作的结果,而是族际关系失衡或相关文化转型而诱发的灾变,直接说就是文化误用的结果。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我们认为生态维护的终极目标在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态延续。因而,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不能单凭政治、经济、法律手段,只有依靠多元...

  • 清末沪商的民族认同心理——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沪商爱国言行的一项综合考察

    作者:杨琰 刊期:2010年第02期

    清末,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沪商,在民族危亡、国弱民穷的刺激下,以言论与行动表达着自己对国家、民族的关爱之情,体现出其意识形态中的民族认同心理。沪商这种民族认同感的萌发并非历史偶然,它既是民族危机空前激化的产物,又是在上海特殊商业环境中沪商对自身价值与使命深刻理解的结果,其主要表现在民族实体、统一疆域内的国家主权与中外关...

  • 论公共参与作为一种公民教育——以香港利东街居民的社区参与运动为例

    作者:夏循祥 刊期:2010年第02期

    公共参与既是公民教育的一个主要部分,也可以被视为公民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有关城市空间的政治争议,是推动社会进步一个特别重要的源泉,同样具有教育公众的巨大潜能。在民众与政府辩论与争执、讨价还价、妥协与让步的过程中,一个复杂的公众与一个复杂的公共政治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 社区组织化参与中的公民性养成——以上海一个社区为个案

    作者:朱健刚 刊期:2010年第02期

    城市社区制转型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上海一个社区的组织化参与机制的个案研究,可见出:在当代城市社区存在着命令型、授权型、内生型和外入型4种组织化参与机制。其中后3种类型都有利于公民性的养成。这里的公民性虽然与西方情境中的公民性不同,但是也同样表达出对权利的尊重、对平等的向往以及对社会公平的追求。

  • 城郊失地农民的集中居住与移民文化适应

    作者:叶继红 刊期:2010年第02期

    推行农民集中居住是统筹我国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的战略举措。农民集中居住涉及农民的整体搬迁和空间位移。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看,农民集中居住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农民作为移民对于新环境的文化适应过程。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包括技术系统、制度系统以及观念系统,因此集中居住区移民的文化适应相应地就形成了技术层面适应、制度层面适应以...

  • 老龄化背景下的人口流动与地区均衡发展问题

    作者:蔡鑫 刊期:2010年第02期

    中国的老龄化正加速发展,其负面影响正日益显现,老龄化压力在东部大城市尤其严重,而劳动人口向大城市的流动舒缓了大城市的老龄化压力。伴随人口流动,大城市向农村和中西部人口输出省份反向输出了老龄化压力,同时,随着财富向大城市的转移,地区发展不均衡问题可能加剧。对于这样一个人口流动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应持肯定态度,因其符合规...

  • 当下国内文化哲学研究的困境

    作者:陈树林 刊期:2010年第02期

    在近20年的时间里,国内学界对文化哲学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但同时也应看到,与文化哲学理论相关的一些重要问题,如文化哲学何以可能的问题、文化哲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前提问题、文化哲学与哲学理解范式的关系问题、文化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问题、文化哲学对解决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文化转型、文化模式提供方法论问题、对文...

  • 面向文化本身:文化哲学的“现象学转身”

    作者:李金辉 刊期:2010年第02期

    文化哲学表现为两种理论形态,即作为文化学元理论的文化哲学和作为以“文化本身”的追问为本体的文化哲学。前者作为各种“在场”文化理论的哲学反思,能够给出关于文化的各种定义和理论,但对“文化本身”的追问却无能为力。对“文化本身”的追问表现了对文化反思的现象学理论态度,实现了文化哲学研究的“现象学转身”和范式转换。文化哲学的...

  • “支配自然”还是“适应自然”——格仑德曼和本顿围绕马克思的“支配自然”思想之争

    作者:倪瑞华 刊期:2010年第02期

    支配自然的思想同人类中心主义一样被指责为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英国的本顿认为马克思的劳动过程理论中包含着支配自然的逻辑并对之进行了批判,提出用“适应自然”取代“支配自然”。格仑德曼与本顿针锋相对,提出马克思是从人的生存现实、理性对待自然、人的利益和需要、人的解放四个层面来理解支配自然,这样理解的支配自然是不会造成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