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建筑

世界建筑杂志 部级期刊

World Architecture

杂志简介:《世界建筑》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847/TU,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建筑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建筑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遗产:城市转型的推动力、建筑文化、记忆与再生、工程实录、改进建筑60秒、读书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
国际刊号:1002-4832
国内刊号:11-1847/TU
全年订价:¥ 638.4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建筑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6
复合影响因子:0.18
总发文量:4112
总被引量:6366
H指数:32
立即指数:0.0376
期刊他引率:0.9649
平均引文率:1.985
  • 简讯

    刊期:2018年第05期

    肯尼思·弗兰姆普敦获2018年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 日前,英国建筑师、历史学家、评论家及教育家肯尼思·弗兰姆普敦(Kenneth Frampton,图1)被授予2018年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暨终身成就奖。在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格拉夫顿建筑师事务所(Grafton Architects)的伊冯·法雷尔(Yvonne Farrell)和谢莉·麦克纳马拉(Shelley McNamara)的提名推荐下...

  • 华南理工建筑学人:横峰侧岭,中华之南

    作者:孙一民; DU; Kejun 刊期:2018年第05期

    "华南理工建筑学人"卷首语的安排与之前的几卷不同,是缘于《世界建筑》杂志社希望由学院邀请对华南建筑有更深入了解的人来写,以避免从杂志角度可能造成的偏颇。耽搁很久也无法找到合适的人选,期限将至,只好自己提笔,好在作为一位"哈建工建筑学人"的"外人",我也算相对比较了解华南建筑学人吧。从谈月份开篇,是《世界建筑》的建筑学人专辑...

  • 亚热带地域现代主义的探索和实践——华南建筑学人综述

    作者:彭长歆; 肖毅强 刊期:2018年第05期

    华南建筑学科创建于1932年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其后历经中山大学(1938-1952)、华南工学院(1952-1988)等不同阶段。文章对建筑学科的发展历程及各个时期的华南建筑学入进行了综述,认为亚热带地域现代主义是华南建筑学科的核心价值。

  • 陶郅

    作者:陶郅 刊期:2018年第05期

    这些年的职业生涯中,我设计了许多大学,而我对校园的最初理解应该是从母校华工开始的。校园如同人一般,都有其不同的性格。初入华工,中西融合的校园建筑、红艳似火的木棉树和书声琅琅的湖滨小岛都在展示着它开放包容而又潜心治学的性格。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学生,重拾学习机会的我们无疑是求知若渴的,当时的老师们非常注重基本功的培养,同时...

  • 李保峰

    作者:李保峰 刊期:2018年第05期

    不靠关系,仅凭考试就能上大学?1977年我将信将疑地参加后的首次高考,居然被录取。以22岁"高龄"混入了校门,仿佛梦境!机会难得,大学4年成天泡在绘图室和图书馆,当时如饥似渴阅读的杂志就是这本清华大学主办的《世界建筑》,人多书少,每期杂志几乎都被翻烂。华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开放前沿的广东,创新氛围浓厚,三年级时参加蛇口住宅竞赛,获了奖,...

  • 陈雄

    作者:陈雄 刊期:2018年第05期

    作为中国最早的建筑学科之一,1932年勷勤大学建筑系创办至今已逾80多年历史。而1952年华南工学院建筑系的成立,则已过60多个春秋。1979年,我有幸入读华南工学院建筑系,成为华南建筑人,从这里走向社会,走进自己的建筑人生。华南建筑教育,历来深受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影响,老师们强调形式服从功能,重视平面布局和功能流程,造型风格现代。教学注重实...

  • 罗竑

    作者:罗竑 刊期:2018年第05期

    1980年,当我进入华工建筑红楼学习时,建筑学专业还未达到炙手可热的程度。那时候,老师们都还没有自己的工作室,我们的设计作业都还是"纸上谈兵",大学期间也没有长时间的设计院实习机会。但是,华工建筑红楼的老师们以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和认真耐心的教学态度,给我们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掌握了贴近市场的设计方法,使华工的毕业生在...

  • 倪阳

    作者:倪阳 刊期:2018年第05期

    我是1981年进入华南理工大学读书的,那时候的学校还叫华南工学院。研究生毕业后留在设计院工作,一晃已有30多年了。在我们入学的那个年代,华南工学院已经进入到第二代的教授主课,除了林克明和龙庆忠两位元老还在带研究生,元老夏昌世移民去了德国,而元老陈伯齐已经故去多时。这些教授早年大都在德国、日本学习,据说当时在中国其他大城市受到了传...

  • 马震聪

    作者:马震聪 刊期:2018年第05期

    1982年高考,当时成绩还可以,基本全国学校和专业可以任意挑,因此挑了广东高考分数最高的专业——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刚进大学时对建筑学一点感觉也没有,但受华工建筑学老师务实的态度影响,在开放的学术氛围下,我很快就爱上建筑学,并在4年系统的学习和训练中,掌握了建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日后建筑师生涯打下坚实...

  • 黄捷

    作者:黄捷 刊期:2018年第05期

    我自1989年硕士毕业后来到广州,近30年来一直根植于岭南大地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前期由于个人学识及地域文化的局限,还是遇到一些事业发展的瓶颈,感到有点迷茫和焦虑。后来为了提升自己,下定决心学习深造,2000年考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攻读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博士学位,师从何镜堂院士。在校学习期间,何老师对我悉心指导和多方关照,他在理论学习、...

  • 庞伟

    作者:庞伟 刊期:2018年第05期

    我是在1984年考进华工建筑学系的,今天回头看,这对我的人生而言,此事份量之重,相当于又投了一次胎。在这之前,我生活在青海西宁,长冬无夏的高原之地,然后,这一年正好18岁,考上了大学,坐了一共60多个小时的绿皮硬座火车,到了广东,中国最南端,湿热无冬的改革开放"热土"。当年的华南工学院远比今天草木葱茏,连空气里都是亚热带植物的芳香,以至于...

  • 肖毅强

    作者:肖毅强 刊期:2018年第05期

    我是俗称的"三华李",即学士、硕士、博士都是华南培养的,算上出身于校园的"土著"身份,华南于我便是"家乡"。华南建筑的开创者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教授在我儿时已是校园里的传奇故事。1980年代带领我们入门的老师都是这批留徳留日回国教授们的学生;

  • 汤朝晖,杨晓川

    作者:汤朝晖; 杨晓川 刊期:2018年第05期

    汤朝晖:我的本、硕、博全部都在华南埋工大学完成.可算是资深"华工人"。在早年的求学与工作经历中,岭闱迚筑学派的两位宗师:林克明先生与龙庆忠先生都还地在,有机会玲听过两位老先生在不同场合的发言,弥足珍贵。本科阶段的学习,只能嫜刚被老师领进门,及至后面正式师从何播堂先生深造,对建筑设计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当年的学生到今天的教...

  • 盛宇宏

    作者:盛宇宏 刊期:2018年第05期

    1985年,我作为全国第一届高考免试保送生,进入了华工建筑学系建筑学专业,成为30185的一员。回忆求学经历,虽已过去了逾30年,但许多场景,依然历历在目……湖滨厅的五柳炸蛋,东区饭堂的小炒和赤膊打饭的拥挤,百步梯上上下下的快乐,还有:大冬天洗澡房里洗冷水澡时的"壮烈高歌",礼堂里一票难求的霹雳舞大赛。

  • 曹劲

    作者:曹劲 刊期:2018年第05期

    能够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度过漫长的求学生涯,从本科到硕士、博士,是一生中美好的回忆。初入校门时是"美好的八十年代",南风吹拂,改革开放的大门刚刚打开,心田初耕,新世界扑面而来。本科毕业后偶然地进入当时算是冷门的文物保护行业,工作7年之后,带着深化专业知识的热望,考回华工师从邓其生先生攻读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的硕士和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