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研究

社会发展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Journal of Social Development

杂志简介:《社会发展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0-1217/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马克思主义学习与研究专栏_“乡村振兴”笔谈、专题研究_数字时代的治理、专题研究_社区治理研究、论文、述评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国际刊号:2095-7580
国内刊号:10-1217/C
全年订价:¥ 240.00
创刊时间:2014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39
复合影响因子:3.29
总发文量:395
总被引量:1601
H指数:20
引用半衰期:6.3971
平均引文率:14.28
  • 从乡村到城市:文化转型的视角——以广东东莞虎门为例

    作者:周大鸣; 陈世明 刊期:2016年第02期

    乡村都市化,带来了生活方式、社会文化、社会结构、生计模式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虎门经历了从乡村到城市的巨变,同时,也正经历着深刻的文化转型。外资、亲缘与地缘社会网络、乡村精英、传统的发明、后集体时代的土地资源等曾是虎门乡村都市化的动力机制。都市化需要处理好统筹规划发展与各村自主发展的关系,解决好产业转型升级、新莞人的...

  • 可持续的城市化:内涵、路径和政策

    作者:潘屹 刊期:2016年第02期

    我国近年来城镇化发展迅速,但攀升的城镇化发展指数下出现了大城市的繁荣和农村的凋弊现象,导致城镇化发展的不完整和不可持续。本文对目前的城镇化指标和动因提出了质疑。我国城镇化的内涵不应仅以流动人口的居住作为指标,还要考虑农民工的社会权利,并且加入社会质量的维度。同时城镇化的发展路径要根据城乡一体化的原则,拓展从农村出发的...

  • 激励方向与组织选择——一个人力资本控制权的分析框架

    作者:向静林; 邱泽奇 刊期:2016年第02期

    交易成本经济学和新产权经济学在分析组织选择问题时,都隐含地假定不同组织形式生产出来的产品是相同的。本文提出一个人力资本的控制权理论框架,指出不同组织形式之间的重要差异在于人力资本的剩余控制权分布不同,这种差异内含一个假设即对于人力资本的不同激励方向,可能带来不同的产品组合。进而,本文以不同剩余控制权分布对目标产品和创...

  • 关于社会景气研究

    作者:李汉林 刊期:2016年第02期

    文章试图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社会景气研究的学术意义。首先,努力阐述对社会景气与社会信心的总体考虑;然后,分别分析社会景气的三个子量表,并说明选择这样三个角度来观察与测量一个国家社会景气状况的理论与方法上的依据。最后,文章从宏观的层面探讨社会景气与社会信心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社会信心设计的一些考虑。我们认为,以社会信心...

  • 博弈视角下小微企业合法性管理机制研究——以Y县经济开发区为例

    作者:王鹏 刊期:2016年第02期

    在我国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乡镇小微企业快速发展,同时也面临一系列合法性问题。研究者从博弈论角度出发,结合实地研究结果分析了制度环境中利益相关者与组织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索企业的合法性管理策略。研究发现,由于同时受到名义约束与底线约束的作用,小微企业的合法性管理机制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特定的制度设计会造成两...

  • 流动人口困难家庭的求助网络与社会救助政策

    作者:王伟进 刊期:2016年第02期

    流动人口困难家庭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亟需关注的一个群体,研究其求助网络能为完善社会救助政策提供重要参考。本文基于“城乡困难家庭调查”2014年数据的分析发现:血缘和亲缘关系仍是我国城市流动人口困难家庭最天然的帮扶网络;与城乡户籍人口困难家庭比,流动人口困难家庭求助网络更少依赖政府及村/居委会;较大的家庭人口规模、收入有困难...

  • 社会排斥视角下无家可归者问题探究——基于对上海的实地考察

    作者:张波 刊期:2016年第02期

    无家可归现象是一种普遍的社会问题。基于社会排斥理论视角,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市无家可归者的实地考察,从制度性排斥与功能性排斥两个维度揭示了无家可归群体形成的社会机制。研究发现,无家可归实质上是社会失序的一种表现,其根源在于社会排斥。在被排斥过程中,无家可归者遭受了一系列能力剥夺,包括社会连接的断裂、社会参与的不足等,这使...

  • 社会服务政策属性及构建的探索分析

    作者:李兵 刊期:2016年第02期

    在构建社会服务政策的初期阶段,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社会服务政策的属性和构建怎样的社会服务政策认识不清,对社会服务的社会接纳度仍然有限。本文从比较社会政策的视角,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梳理社会服务的政策属性和创建特点,概括出社会服务政策的从属性和专一性两个政策属性,提出形成政策体制和开展政策创设活动是实现从政策属性...

  • 社会公平性产品更能增进政府信任吗?——基于北京、首尔和东京的实证分析

    作者:葛天任; 孟天广 刊期:2016年第02期

    政府信任是政府合法性和政策有效性的基础,对政府的信任反映着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政府信任的研究谱系中,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所产生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验证,尤其在跨国比较研究方面,对于更具权威意识、但却具有较大制度差异的东亚大城市而言,相关研究仍缺乏实证基础。本文以北京、首尔和东京为例,分析公共产品如何影响民众的政府信任...

  • 话语促成的“共谋”——以北京市城中村拆迁为例

    作者:刘怡然 刊期:2016年第02期

    本文以北京市海淀区城中村A为个案,通过考察村民在拆迁过程中与政府的话语互动,探讨其从抵制拆迁到与政府共谋的立场转变过程及其原因。本文认为,国家将城中村拆迁政策的合法性建立在社会发展与城市规划的知识体系之上,形成一套难以反驳的强势话语。基层政府在使用这一套话语的同时,采用多重话语策略推动拆迁计划。村民最初试图以基于故土...

  • 生命历程理论及其视角下的移民研究:回顾与前瞻

    作者:曾迪洋 刊期:2016年第02期

    生命历程理论发源于移民研究,后自成体系并被广泛应用。本文回顾了生命历程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阐释了“轨迹”、“转折点”和“时机”等概念的内含与外延,并梳理了埃尔德等人提出的五种理论范式。按照生命历程理论的内在逻辑,本文又简要回溯了该理论视角下的移民研究文献,归纳了移民与生命历程各要素间的联系与互动。文章认为,在我国城镇...

  • 异化问题——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研读

    作者:吉砚茹 刊期:2016年第02期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由物的异化、自我异化和人与类本质相异化这三个规定而展开。本文试图从这三个角度切入,理解人如何使他的劳动异化;马克思在对异化问题的具体展开中,又如何揭示出入的实现或生成对异化劳动的否定;主体如何积极自由地依照对象的尺度支配对象,使其与主体建立普遍联系,从而体现人的实现。

  • 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王子宇 刊期:2016年第02期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经济社会中物与物之间的关系逐渐取代了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在马克思的基础之上,卢卡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通过对发达国家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探讨,引发关于技术对人的统治、人的物化和主体性缺失的思考。物化现象渗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方方面面,给传统文化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 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的互构:进入一种文化解释的路径——评《给无价的孩子定价——变迁中的儿童社会价值》

    作者:申超 刊期:2016年第02期

    在古典社会学领域,涉及文化对经济行为的影响的研究中,最为经典的应当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在这本书中,韦伯描绘了宗教理念、价值观和态度对经济行为的影响。韦伯在《世界宗教的社会心理学》一文中,曾明确阐述过他的观点:

  • 稿约

    刊期:2016年第02期

    1.《社会发展研究》是以社会学学科为主、兼具跨学科研究特点的专业学术期刊,刊登相关主题研究的学术成果,热诚欢迎海内外广大学者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