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科学

水产科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Fisheries Science

杂志简介:《水产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1-1110/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与应用、综述与专论、建议与探讨

主管单位: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
主办单位:辽宁省水产学会
国际刊号:1003-1111
国内刊号:21-1110/S
全年订价:¥ 336.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辽宁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19
复合影响因子:0.97
总发文量:1795
总被引量:17230
H指数:36
引用半衰期:6.9046
立即指数:0.0876
期刊他引率:0.8759
平均引文率:28.6204
  •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与横向流动试纸条法快速检测鳗利斯顿氏菌的研究

    作者:董培培 李长红 丁文超 陈炯 史雨红 黎昊雁 李明云 刊期:2011年第02期

    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横向流动试纸条技术(Lateral flow dipstick,LFD),建立一种鳗利斯顿氏菌快速检测方法。针对鳗利斯顿氏菌金属蛋白酶基因设计一套特异性引物及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标记的探针,结合生物素标记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扩增反应和横向流动试...

  • 黄颡鱼“裂头病”的组织病理研究

    作者:陈飞鹏 宋青春 陈秀敏 张辉 宫春光 张兴华 刊期:2011年第02期

    应用组织病理学方法,对患"裂头病"黄颡鱼的肝脏、脾脏、肾脏、胃、肠道、脑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各主要器官均有明显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肝中央静脉扩张,并有充血现象,肝细胞界限模糊不清,形状消失、变性,并发生肝实质组织溶解、消失。脾脏内有大量的含铁血黄素沉积。肾脏的实质细胞大量坏死,肾小球出现崩解、碎裂、溶解消失现象,近曲小管、远曲...

  • 一株反硝化聚磷细菌的分离及鉴定

    作者:郑宗林 唐敏 何文平 向磊 刘鸿艳 刘波 刊期:2011年第02期

    通过建立的一种简单的反硝化聚磷菌筛选方法,获得一株源自池塘底泥的反硝化聚磷菌RC11,利用细菌自动分析鉴定仪等方法对其进行种属鉴定,确定其分类地位。试验结果表明,菌株RC11具有合成聚β-羟基丁酸和多聚磷酸盐的能力,硝酸盐还原阳性;在好氧情况下,可以直接利用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如乙酸、蛋白胨)氧化产能,吸收培养基中的磷酸盐合成多聚磷酸盐...

  • 人工鱼礁区的增殖鱼类资源效果初步研究

    作者:焦金菊 潘永玺 孙利元 杨宝清 邱盛尧 刊期:2011年第02期

    2009年春季采用地笼网分别对山东省西港小石岛、牟平养马岛、威海寻山和日照前三岛附近人工鱼礁区及对照区的鱼类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人工鱼礁区的鱼类种类数比对照区增加了1.8倍,平均数量和平均质量分别比对照区增加了3.5倍和1.9倍。人工鱼礁区的主要优势种为岩礁性鱼类大泷六线鱼和许氏平鲉。人工鱼礁区鱼类资源的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

  • 哲罗鱼流水池养殖试验

    作者:向伟 曹恭 刊期:2011年第02期

    2007年8月5日至2009年12月1日进行了流水池塘哲罗鱼无公害商品鱼规模化养殖试验,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定期进行生长测定。水温7.8~13.0℃,平均全长3.5 cm、体质量2.0 g/尾的哲罗鱼鱼苗经330 d饲养,平均体质量68 g/尾,成活率82.4%;平均体质量68 g/尾的哲罗鱼鱼种经516 d饲养,平均体质量840 g/尾,成活率76.3%,平均单产57.5 kg/m3。

  • 赤潮对引发赤潮藻类的种群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作者:蔡建堤 贾光风 王旭 田雨 张书颖 贺凌 刊期:2011年第02期

    研究结果表明,藻类种群数量一直较大,经常发生赤潮的藻类,种群会不稳定,藻类种群会发生衰退概率增大;藻类种群数量一直较小的藻类,偶尔发生赤潮,也会发生种群衰退概率增大。赤潮是藻类种群大量繁殖的结果,而经常发生赤潮又使藻类种群衰退概率增大,繁殖和衰退是矛盾的统一体,因此种群的更替是赤潮普遍的现象。

  • 鄱阳湖不同生长阶段短颌鲚生化成分和能量的变化

    作者:范海霞 吴志强 胡茂林 刊期:2011年第02期

    2007年10月至2009年9月逐月采集短颌鲚样本,分析其不同体质量的生化成分和能量变化。结果表明,短颌鲚水分含量为77.03%~79.88%,粗灰分为2.75%~3.06%,粗脂肪为3.79%~4.29%,粗蛋白为13.11%~15.15%,能量含量为6.44~6.77 J/mg。随着体质量不断的增加,鱼体水分含量依次降低,灰分变化微小,脂肪、蛋白质和能量含量依次升高,脂肪含量在5个生长阶段差异不...

  • 草鱼PPARα和PPARγ基因的克隆与组织表达差异

    作者:林亚秋 吉红 郑玉才 刊期:2011年第02期

    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s(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PPARs)基因序列设计2对引物,提取草鱼肝脏组织总RNA,经RT-PCR扩增获得了PPARα624 bp和PPARγ438 bp。并利用半定量RT-PCR分析了草鱼PPARα和PPARγ基因的mRNA组织表达特性,结果在肝胰脏、脂肪、肌肉、肠、脑、性腺、鳔、肝胰脏、心脏、脾脏和鳃均检...

  • 乳酸杆菌和β-葡聚糖合用对鲫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朱雨蕾 尹军霞 沈国娟 刊期:2011年第02期

    给平均体长(13±1)cm的鲫鱼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添加乳酸杆菌饲料(乳酸杆菌组)、添加β-葡聚糖饲料(β-葡聚糖组)、添加乳酸杆菌+β-葡聚糖复合饲料(复合组)。试验结果表明,投喂乳酸杆菌35 d,淀粉酶活性为对照组的1.81倍;β-葡聚糖对鲫鱼肠道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短期内不明显,长期效果显著;乳酸杆菌和β-葡聚糖联合投喂,淀粉酶活性是单独投...

  • 中国明对虾主要过敏原基因分子克隆与序列分析

    作者:周向红 阎斌伦 李士虎 刊期:2011年第02期

    就中国明对虾主要过敏原原肌球蛋白基因进行了分子克隆与序列分析。从中国明对虾肌肉中提取总RNA,反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根据原肌球蛋白cDNA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并进行PCR扩增,最后测序获得了中国明对虾原肌球蛋白的cDNA序列(GenBank accession:GU233303)。该cDNA序列含有长855 nt的完整编码序列,编码分子量为32.8 ku、长284 aa的原肌球蛋白;...

  • 胰蛋白酶水解虾头壳制备钙结合肽的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作者:任丽娥 黄光荣 蒋家新 屈莉君 刊期:2011年第02期

    在单因素试验研究时间、底物浓度、pH、酶浓度和温度对蛋白水解度和酶解液中可溶性钙含量的影响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酶解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酶水解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10%,pH 7.4,温度50℃,酶添加量1.39%,水解5 h。在此条件下,酶解液水解度为29.0%,可溶性钙含量为176.4 mg/ml,水解液经凝胶色谱法测定其分子量集中在1~5 ku之间。

  • 恩诺沙星在中华绒螯蟹体内的衰减研究

    作者:黄金田 熊勇君 吴林坤 郑浩 钱伟 丁涛 张敬友 柯家法 张扬 吕富 刊期:2011年第02期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了不同养殖条件下恩诺沙星在中华绒螯蟹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休药25 d后,各组试验蟹体内恩诺沙星的残留均低于日本规定的残留限量标准(10μg/kg),太湖开放型水域中试验蟹体内恩诺沙星的残留低于仪器的检测限;各组试验蟹体内恩诺沙星残留衰减消除速率总体表现为,室外开放水域中的消除速率快于...

  • 温度和pH对马氏珠母贝肝胰脏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作者:李俊辉 王庆恒 杜晓东 张善发 刊期:2011年第02期

    2006年4月,从湛江市流沙港马氏珠母贝养殖群体中挑选黄壳色个体为亲本,繁殖黄壳色选系F1。2007年10月,在黄壳色选系F1随机取样,分析了温度和pH对马氏珠母贝肝胰脏消化酶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温度为15~50℃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40℃;温度为15~75℃时,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55℃。不同pH范围内,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最适pH值分别...

  • 影响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积累条件的研究进展

    作者:孟春晓 高政权 王依涛 罗韬 叶乃好 刊期:2011年第02期

    天然虾青素是一种具有极高抗氧化活性的非维生素A原类胡萝卜素,在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及饲料添加剂等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单细胞绿藻—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能在多种胁迫条件下迅速合成并大量积累虾青素,最高可达藻细胞干质量的4.0%,远远高于

  • 3S技术在辽宁省海域使用现状调查中的应用

    作者:雷利元 席小慧 龚艳君 夏浩铭 赵东洋 张笑 陈井童 毕远溥 刊期:2011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现代技术的迅速发展,3S技术即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军事、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美国是最早应用于3S技术的国家,20世纪70年代初期首先应用于军事,在导航、情报收集、核爆监测、应急通讯和气象卫星、环境保护等领域走在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