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报

气象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杂志简介:《气象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2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006/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环境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环境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动力气象学、天气学、气候学、数值天气预报、大气物理学、大气化学、大气探测、人工影响天气及应用气象学等。

主管单位:中国气象局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国际刊号:0577-6619
国内刊号:11-2006/P
全年订价:¥ 340.00
创刊时间:1925
所属类别:环境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5
复合影响因子:2.05
总发文量:1021
总被引量:41890
H指数:91
引用半衰期:6.9167
立即指数:0.0556
期刊他引率:0.9705
平均引文率:26.0185
  • 青藏高原地区大气臭氧变化的研究

    作者:周秀骥; 李维亮; 陈隆勋; 刘煜 刊期:2004年第05期

    文中综述了对青藏高原夏季大气臭氧低值中心的出现和可能形成的机理的一些研究结果。发现了青藏高原在夏季存在大气臭氧总量低值中心的事实,研究了该低值中心的背景环流特征;证实了青藏高原地区确为对流层与平流层物质输送的通道之一,以及它对青藏高原臭氧低值中心形成所起的作用;并用数值模拟方法揭示了该低值中心的形成原因。另外用资料证...

  • 青藏高原影响亚洲夏季气候研究的最新进展

    作者:吴国雄; 毛江玉; 段安民; 张琼 刊期:2004年第05期

    文中回顾了近10a来吴国雄等在青藏高原影响亚洲夏季气候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通过分析东西风交界面的演变证明,由于青藏高原的春季加热,亚洲季风区对流层低层冬季盛行偏东风转变为夏季偏西南风最早发生在孟加拉湾东部,与其相伴随的激烈对流降水出现在其东面。因此孟加拉湾东部至中印半岛西部是亚洲季风最早爆发的地区。同时也指出盛夏伊朗高...

  • 登陆热带气旋研究的进展

    作者:陈联寿; 罗哲贤; 李英 刊期:2004年第05期

    随着大气探测技术的发展,登陆热带气旋研究已经成为热带气旋研究中一个新的领域。新的探测技术能初步揭示出热带气旋登陆过程中发生的多种改变。近年来,国内外科学家实施了一系列外场科学试验(Field scientific expexpreiments),对登陆热带气旋进行探测和研究,旨在提高预报的准确率。登陆热带气旋研究内容包括:海岸和内陆山脉地形影响,结...

  • 中国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研究的回顾和发展

    作者:方宗义; 许健民; 赵凤生 刊期:2004年第05期

    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是大气科学中发展最迅速、成就最显著的一项大气探测技术和新兴的分支学科。目前,气象卫星已经成为地球大气探测系统中的主要成员,而卫星气象学则正在覆盖地球系统科学中的主要方面。文中从3个方面综述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30多年时间内,中国在这一领域内取得的主要成就:(1)中国气象卫星的发展历史和现状,重点介绍了中国...

  • 南海季风试验与东亚夏季风

    作者:丁一汇; 李崇银; 何金海; 陈隆勋; 甘子钧; 钱永甫; 阎俊岳; 王东晓; 施平; 方文东; 许建平; 李立 刊期:2004年第05期

    南海季风试验是一次国际性大气与海洋的联合试验,旨在更好地了解南海季风的爆发、维持与变化,以改进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季风预报。1998年5~8月进行的外场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获得了大量气象与海洋资料。不少国家对这些资料进行四维资料同化,并改进数值模拟和预报;同时也为东亚与南海地区季风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资料集。文中总结了中国科学...

  • 定常态副热带高压与垂直运动的关系

    作者:吴国雄; 刘屹岷; 任荣彩; 刘平 刊期:2004年第05期

    文中利用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定常条件下二维和三维空间上副热带高压与垂直运动的关系;比较了Hadley环流和副热带高压动力学的差异。结果显示由于地球自转,在副热带地区出现了最大的经向质量通量的辐合,导致了纬向平均副热带高压的形成。在热成风关系的制约下,除了在北半球夏季,通常副热带高压脊线随高度增加向赤道倾斜。Hadl...

  • 中国业务动力季节预报的进展

    作者:丁一汇; 李清泉; 李维京; 罗勇; 张培群; 张祖强; 史学丽; 刘一鸣; 王兰宁 刊期:2004年第05期

    利用动力模式开展季节到年际的短期气候预测,是目前国际上气候预测的发展方向。自1996年以来,经过8a多的研制和发展,国家气候中心已建立起第l代动力气候模式预测业务系统,其中包括1个全球大气一海洋耦合模式(CGCM)、1个高分辨率东亚区域气候模式(RegCM-NCC)和5个简化的ENSO预测模式(SAOMS),可用于季节一年际时间尺度的全球气候预测;全球海...

  • 利用ARGO资料改进海洋资料同化和海洋模式中的物理过程

    作者:张人禾; 刘益民; 殷永红; 史历 刊期:2004年第05期

    国际ARGO计划的实施每年将可提供多达10万个剖面(0~2000m水深)的海水温度和盐度资料,这些资料的获取无疑将会大大促进海洋和大气科学的发展,使人们加深对海洋过程的了解,揭示海一气相互作用的机理,为长期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提供模式初始场,提高长期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的能力。如何利用这些资料开展研究工作以及在实际业务中应用这...

  • 数值天气预报业务模式现状与展望

    作者:陈德辉; 薛纪善 刊期:2004年第05期

    2004年是数值天气预报理论提出100周年,同时也是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化应用50周年。经过百年的发展历程,数值天气预报学科有了飞跃的发展。特别是最近10多年来,大气科学以及地球科学的研究进展,高速度、大容量的巨型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快速发展,更加快了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步伐。文中从模式动力框架、物理过程参数化、模式程序软件等方面对数...

  • 中国近8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作者:陈隆勋; 周秀骥; 李维亮; 罗云峰; 朱文琴 刊期:2004年第05期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地区40和90年代出现了2个暖期及50~60年代相对冷期。最近的90年代的最暖年(1998年)或5a滑动平均气温几乎已达或略高于40年代的最暖年(1946年)或5a滑动平均气温。变暖最明显是北方地区(黑龙江和新疆北部),而35°N以南和100°E以东地区自50年代以来存在一个以四川盆地为中心的变冷带,虽然90年代有变暖趋势,但基本达到40...

  • 中国长江中下游梅雨锋暴雨形成机理以及监测与预测理论和方法研究

    作者:倪允琪; 周秀骥 刊期:2004年第05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我国重大天气灾害形成机理与预测理论研究”经过项目全体科学家的5a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1)提出了基于多种实时观测资料的梅雨锋暴雨的多尺度物理模型;(2)建立了梅雨锋暴雨的天气学模型;(3)梅雨锋是由多个不同尺度系统构成的梅雨锋系,它具有介于温带锋系结构与热带辐合带结构之间的副热带锋系...

  • BECAPEX科学试验城市建筑群落边界层大气环境特征及其影响

    作者:徐祥德; 丁国安; 卞林根; 谢立安 刊期:2004年第05期

    2001~2003年在北京实施了大气边界层动力、热力、化学综合观测试验(BECAPEX,Beijing City Atmospheric Pollution Observation Field Experiment),获取了北京城市大气动力和大气化学三维结构图像。综合观测试验分析研究发现,城市区域呈非均匀次生尺度热岛分布,并伴随着城市次生尺度环流,影响了局地空气污染物分布特征。MODIS卫星遥感一地...

  • 近20年来中国极地大气科学研究进展

    作者:陆龙骅; 卞林根; 效存德; 武炳义; 逯昌贵 刊期:2004年第05期

    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是地球上的3大气候敏感地区,是多个国际计划研究全球变化的关键地区。中国的南极和北极实地考察研究,分别始于20世纪80和90年代,起步较晚,但近20余年来有较大的进展。极地大气科学考察与研究是极地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讫今为止,中国已组织了20次南极考察和3次北极考察,建立了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和北极黄河站...

  • 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广胜; 王玉辉; 白莉萍; 许振柱; 石瑞香; 周莉; 袁文平 刊期:2004年第05期

    全球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特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人类生存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引起了各国政府、科学家及公众的高度关注。文中从CO2浓度倍增、温度变化、水分变化、水热与CO2协同作用、辐射变化、臭氧变化以及人为干扰等气候环境变化对植物光合生理、生长发育、物质分配、水分利用、碳氮代谢等的影响方面阐述了全球变...

  • 气象信息科学视算环境及其若干问题

    作者:王洪庆; 张焱; 郑永光; 陶祖钰 刊期:2004年第05期

    多维动态气象数据的科学视算环境通过多视角的图形、图像表达方式,能够直接、准确地展示复杂多样的天气过程及其时空演变,辅助解释人员和预报人员形成天气系统的四维空间/时间结构,已成为天气系统分析的重要工具。文中首先讨论了描述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的常用图形、图像表达方式,然后通过若干典型天气系统数值模拟结果的示例分析,介绍了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