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气象服务论文

气象服务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4 15:13:40

气象服务论文

气象服务论文第1篇

1.1P2P传输模型在P2P传输模型中,各个节点所起的作用是对等的,一个节点(同一时刻)既可以是资源的提供者,也可以是资源的需求者,如图2所示。P2P技术将各节点互相结合成一个网络,共享其间的带宽、共同处理其中的信息。

1.2P2P协议P2P技术发展至今,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文件共享协议,根据拓扑结构的关系可分为4种形式。(1)以Napster为代表的中心化拓扑,所有节点的位置关系依然需要中心节点的参与,可扩展性差。(2)以Gnutella为代表的全分布式非结构化拓扑,是一种纯粹的P2P网络,网络节点可以随意扩展,但可靠性较差。(3)以KaZaA为代表的半分布式拓扑,具备一组超级节点提供服务,支持复杂查询但是可维护性不高。(4)以BitTorrent为代表的全分布式结构化拓扑,自适应节点的变化,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好。气象宽带网是一个结构稳定的网络,为了在减小中心节点压力的同时保证网络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最适合采用BitTorrent协议。另外,BitTorrent协议采用数据块传输机制,支持断点续传,这种方式能够保障数据的完整性。

1.3P2P技术的优缺点P2P技术可以充分利用气象宽带网MPLS-VPN的网状结构,将中心节点分发压力分摊到各个节点上,利用所有节点的参与实现数据从单数据源到多目标节点的共享,如图3所示,针对部级节点A需要向若干省级节点(至少大于1)共享数据,部级节点会将数据拆分成若干数据包,分别传输给广东、湖北、河北3个省级节点,然后这3个节点再分别进行交换传输直到数据包接收完整。然而,在气象通信业务中直接使用现有的互联网P2P软件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节点的可控性、可管理性差,网络中各个节点随时可能退出系统,共享交换的信息随时可能被删除或者被终止共享;二是节点间传输不可控,容易造成骨干网拥塞、网络流量风暴等问题。

1.4解决方案(1)内容可靠性。为了解决传统P2P传输中内容可靠性的问题,需要融合CDN网络[8]的思想,CDN的全称是ContentDeliveryNetwork,即内容分发网络。其目的是通过在现有的网络中增加一层新的网络架构,将中心节点的内容到最接近用户且服务能力最好的节点(即超级节点),使用户可以从超级节点取得所需的内容,解决网络拥塞问题,提高用户访问节点的响应速度。为了将P2P和CDN有机融合,设计了一种基于节点-服务器的模型(P2SP):在一个共享网络环境中,保证有足够的服务能力较好的超级节点已经具备初始数据源能力,然后与所有节点进行共享。如图4所示,当部级节点A需要向各省提供共享数据时,首先选择向部级节点B和服务能力较好的北京节点进行数据拷贝,生成BitTorrent协议中的数据源,然后由这3个数据源节点同时向其他省级节点服务,各省级节点会根据实际网络状态选择优先连接的节点。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解决传统Bit-Torrent协议可靠性差的问题。(2)传输控制。为了解决P2P技术中节点间传输不可控的问题,需要在BitTorrent协议基础上,在软件中合理设置和调整节点间传输的最大上行和下行速率,避免网络流量风暴和拥塞问题。

2应用实现

2.1功能组成基于P2P的气象数据共享应用主要目标是实现从单一资料源节点以BitTorrent协议将资料共享给网络中所有的节点。从逻辑上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数据服务器,保存需要共享气象数据的一份原始拷贝,又称为种子。该数据服务器和业务系统存在接口,实时获取并更新种子,气象数据可以按照指定的目录进行存储。每一组共享传输试用特定的P2P通信端口。(2)torrent文件,即种子文件,记载BitTorrent协议的相关信息。BitTorrent软件负责制作和生成种子文件,逻辑上把将要共享的数据文件重新编排,然后按照议约定的256KB大小进行切割,最后将编排和切割后的索引信息存放入torrent文件中。(3)Web服务器,用于存放和分发种子文件。(4)Tracker服务器,保存整个P2P网络信息的中心服务器。(5)节点客户端,负责定时或根据需要从Web服务器下载并解析torrent文件,实现P2P方式数据的共享传输。节点客户端通过与Tracker服务器以HTTP协议进行交互,能够得知网络中已下载完成的节点数以及正在下载的节点数,每个节点的IP地址和端口号等。节点客户端(A)与另一个节点客户端(B)建立TCP连接过程如下:A首先向B发送握手消息,等待B返回相同格式的握手反馈信息,达到完全握手状态。与此同时每个节点客户端都需要维护一张所有与自己连接节点的链表。

2.2应用流程基于P2SP的气象数据共享应用流程如下。(1)中心节点源数据制作并:中心节点从逻辑上包括数据服务器、Tracker服务器和WEB服务器,中心节点需要将所有需要共享的数据组织成torrent文件并到Web服务器上,如图5中流程①②③。(2)超级节点获取torrent文件并获得原始拷贝:中心节点临近的超级节点会首先获得种子文件和完整的共享数据从而成为超级节点。如图5中流程④⑤。(3)所有节点参与共享:各节点客户端会实时下载torrent文件并进行解析,然后从中心节点或超级节点下载数据片段并从其他节点获取余下的片段,如图5中流程⑥⑦⑧。

3业务试验和比较

考虑到实时气象业务的不可中断性,不可能在全国31个省级节点实际业务环境开展大规模的试验。针对P2SP技术在气象业务中应用的性能评估,采用网络仿真和小规模的比较试验成了最佳可供选择的测试和验证方法。

3.1可行性模拟验证PeerSim是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开发的基于生物启发技术的P2P模拟器[16]。PeerSim由配置管理器、网络拓扑对象、结点对象、协议对象、动态对象、观察对象以及模拟引擎对象等组成。PeerSim是一个模拟P2P覆盖网络的软件,支持结构化和非结构化P2P网络模拟。通过BitTorrent协议的修改和部署,实现了基于P2P的仿真试验。使用PeerSim模拟BitTorrent协议从1个中心节点向固定的30个节点共享100000KB数据的表现情况。100000KB的文件将被拆分成391块(390×256KB+160KB=100000KB),限制上传、下载速率不超过100KB/s。在试验的时候,为了模拟P2SP场景,随机选取了部分节点作为超级节点。试验结果表明,在1800s内这些数据完成了全部节点的共享拷贝。经过10次的模拟,所获得的试验结果相似。

3.2性能比较试验为了评估该应用在实际业务中效率以及稳定性,搭建了一个利用中国气象局局域网环境的试验平台,有针对性的开展一系列试验。由于P2P需要多节点的参与,因此在试验中除中心节点外至少选择2个节点参与。现在国内通信传输业务比较多的使用AFD,它是一个自动的支持多协议的本地和远程数据收发软件,在气象通信系统中目前使用较多的还是AFD的FTP协议。AFD支持并发传输,因此在进行单数据源多目标节点分发时,会通过消耗中心节点的资源获得传输效率。为了使两种应用具备可比性,通过软件功能限制中心节点平均速率,并且AFD的传输并发数设置为1,P2SP传输应用也设置为1个TCP连接。(1)数据总量对于传输效率的影响。在测试中选择文件大小为1MB至300MB的数据文件。当子节点个数为4时,两种应用传输效率结果如图6,测试次数为3次,结果取平均值。当数据量逐步增大时,在中心节点同等网络流量条件(不超过1MB)下,当数据文件大于10MB时,P2P应用传输效率优于AFD应用。从理论上分析,P2P应用通过子节点之间的网络流量消耗换取了效率的提高。在数据总量较小时,由于P2P应用还存在节点相互握手和与Tracker服务的交互访问导致效率低于AFD应用,而当传输大文件时,P2P应用对提升多节点互传的效率起到明显的作用。(2)节点个数对于传输效率的影响。为了与实际业务场景更接近,进行大量小文件在不同节点数条件下的传输测试,选择单个文件大小在50B~150KB的总大小约28MB的1000个小文件,这些文件被打散分布在至少3级层次的目录中。子节点个数分别设定为2~6个,将3次测试的平均结果记录在图7中,可以看出:当节点个数逐步增大时,在中心节点相同网络流量条件下(不超过30KB),AFD应用的传输时间成线性增长,而P2P应用随节点增多产生了明显的加速效应。

3.3小规模业务试用通过可行性模拟验证和性能比较试验,基于P2P的气象数据共享应用可以满足单数据源多目标节点的气象数据共享需求,并且在不增加中心节点资源消耗的情况下随着数据量和目标节点增加,P2P的传输效率也随之提高。考虑实际业务应用效果,我们将该应用部署在气象宽带网的部分省级节点上开展小规模业务试用。选取北京、四川、河北、广东、湖北、内蒙等省级节点,在MPLS-VPN网络中使用PC服务器进行试验,操作系统为SUSELinux,选择实时卫星资料进行传输,各节点传输速率控制在1MB/s内,试验结果表明,全部数据在150s内完成了176MB文件在所有省级节点的传输。此外,在相同的网络环境下,我们还进行了气候模式数据文件的传输试验,模式数据量为2GB,在各节点传输速率控制在1MB/s内时,P2P用时20min完成了全部数据在6个省级节点的共享传输。而对于AFD应用,采用单线程方式,即使不限制中心节点传输速率,全部共享完所有数据耗时也超过了1h。利用P2P技术的一个附加好处是:不需要对共享的目录结构进行传输配置,因为P2P应用将所有目录信息都记录在torrent文件中,接收端的目录结构和发送端的目录结构在默认情况下会保持一致。而AFD应用必须逐一配置指定路径来保证资料传输到目标节点的对应目录,当目录数过大时容易导致中心节点配置错误。

4结论

气象服务论文第2篇

气象科技服务领域得到拓展循化县气象科技服务初始,相继开发了气象声讯电话12121、彩球、气象影视广告、防雷工程检测等气象科技服务内容;随着科技的发展,又取得了人工增雨、兴农服务、生态环境监测、旅游景点电视天气预报、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服务领域的拓展,已全面深入到了循化县农牧业、工业、旅游业、生态环境保护、道路交通等各个领域。其中在兴农气象科技服务上,针对该县特色产业辣椒病虫害防治上,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经过精心研究和试验为防治病虫害、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科学依据;又通过组织实施“冬小麦茬地移栽玉米”推广试验,调整了循化种植业结构,实现了一年两熟种植制度。气象科技服务能力和手段得到提高2003年循化县气象局增设县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局、县防护雷电管理局和生态环境监测站,管理、指导和组织实施该县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组织管理防雷减灾工作。测报业务实现自动化以及局域网的组建,使得监测范围内气象数据更加精确、完整,并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资料共享,提高了天气预报预警准确性和时效性,提升了气象科技服务水平。气象科技服务步入法制化轨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青海省气象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依托电视、报刊、网络气象日等进行气象法律法规宣传,扩大气象法律法规的社会认识和影响,为气象行政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从而有利于气象科技服务工作的开展,切实规范了气象信息服务、防雷管理、大气探测环境保护等业务,气象科技服务逐渐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气象科技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气象科技服务管理法规尚不健全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明确规定气象台站在确保公益性气象配套的气象无偿服务前提下,可以开展气象有偿服务,但对于气象科技服务工作的管理法规还几乎为一片空白,还未对气象有偿服务管理及商业性气象服务管理等进行单项法规制定,导致气象科技服务出现一些行为不规范或监督管理不力等问题出现,阻碍着气象科技服务的健康、顺利发展。气象科技服务投入相对不足气象科技服务的开展,为气象部门作出的经济贡献呈逐年增长,但同时,要求气象部门对气象科技服务产业的投入也逐年增大,技术装备设备、业务体系建设、人员队伍技能提高、组织管理等方面已远远不能适应气象科技服务自身发展需要,使很多气象服务业务的开展过程受到严重瓶颈制约,不利于气象科技服务工作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健康成长。气象科技服务效益和科技含量不高近些年,循化县气象科技服务取得了一定效益,但从整体效益来看,还存在着很大的效益空间未开发,一些气象科技成果尚未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应用于各行业,而且气象科技服务产品科技含量低,创新能力差,不能切实依据用户需求开发出一些有针对性、专业性的气象科技服务产品,一些以公益气象服务产品替代商用服务产品的气象科技服务缺乏发展后劲,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发展建议

气象服务论文第3篇

一、依托挂靠单位,努力提高自身发展能力。

气象部门绝大多数科技人员(尤其是层次较高的科技人员)均为学会会员。气象事业的发展依靠的是这部分人,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加强学术水平的提高和知识的更新,就需要学会这个科技人员之家来为他们讲话,提供平台。为此,**州气象学会在XX年改选时,将理事会成员做了比较大的改革,各县(市)气象局局长、州气象局大多数科长都是理事会成员。州气象局局长为理事长,并在每年召开全州气象局长会议之际,召开学会理事会,争取把学会工作纳入全年气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全年至少召开4次常务理事会,召开常务理事会时邀请局党组有关领导参加。在学术论文征集、学会活动时都以州气象局、气象学会联合下文,这样可以增加文件的“份量”。

二、加强科技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我会在州气象局的支持下,每年年初常务理事会邀请州局有关领导及科室领导一起根据本年度业务需要和业务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拟定培训计划,按计划每年除自己举办各种类型的业务技术培训班以外(每年4次左右),还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千方百计筹措资金,选送人员参加中国气象局、**省气象局等举办的各类业务技术培训班,每年会员的培训面达80%以上。与此同时还积极鼓励在职人员参加学历培训教育,近三年来,全州气象学会会员有27人次参加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的本科学历教育,已有15人次取得本科文凭。有25人次参加各类学校的函授专科学历教育。通过这些学习培训,不仅提高了广大学会会员的学历水平,也为现代气象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使得全州气象业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都得以明显提高。

三、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业务服务进行科研开发。

近几年来在中国气象局、**省气象局和州科技局、州电业局、州气象局等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山区反季节无公害大棚蔬菜的农业气象科学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及“**自治州电力线路沿线雷暴分析及其预报”等10多项课题开发与研究,并取得明显效果,有的被评为**州科技进步二等奖,有的被省局评为开发奖。

同时,积极组织会员参加为地方经济建设的各项服务工作,一是根据气象服务“一年四季不放松,每次天气过程不放过”和“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气象服务方针,要求广大会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气象服务工作,为防灾减灾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好务;二是要求广大会员在我州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中多流汗,多出力,努力减轻旱灾及冰雹灾害的损失。由于广大会员的努力业务服务工作成效显著,州气象局近五年来两次被中国气象局授予“重大气象服务先进集体”,一次被**省人民政府授予“防汛抗旱先进集体”,有4名会员被中国气象局奖励,有6名被**省人民政府奖励。

四、积极组织会员撰写论文,参加各种学术交流。

一是请省内外有关专家来讲授如何撰写科技论文的讲座;二是提供各种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业务水平。近三年来共组织会员撰写论文130余篇,参加各种学术交流(研讨会)近100余篇,在部级核心刊物有关学报上刊登近10篇。XX年还成功的举办了湘鄂渝黔四省(市)边界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我州有38篇文章参加交流。

五、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培养技术能手。

为提高广大学会会员的业务技能,我会依托州气象局的支持,每年与州气象局有关科室联合至少举办为期20天以上业务技能培训班,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地面气象测报、预报、人工影响天气、防雷等,使他们的业务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在业务服务等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如近三年来地面气象测报人员中有10人次获中国气象局“优秀测报员”;在XX年全省地面气象测报比赛中获团体第三名;wosis业务系统应用竞赛中获个人二等奖;人影知识竞赛中我州选手获第一名等等。

气象服务论文第4篇

一、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素质

我局党支部结合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呈先争优活动,认真制定学习计划,健全学习制度,利用周五政治学习日,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素质。同时,坚持党支部中心组定期学习,我局党支部中心组集体和个人学习笔记连年被区委组织部、宣传部评为优秀。

同时,组织党员干部撰写党员箴言,参加建党史、反腐倡廉知识竞赛和纪念建党92周年征文活动。2013年,我局党支部书记、局长同志撰写的“牢记党的服务宗旨,积极搞好气象服务”论文,被区委宣传部、区社科联评为优秀论文。

二、积极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认真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

我局党员干部按照心为民想,情为民系,利为民谋,权为民用的执政理念,积极开展争创“101%服务”窗口单位主题实践活动,创新服务手段,优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打造服务品牌,全面落实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和责任追究制。区行政服务中心气象局“窗口”多次被区政府和区行政服务中心评为“先进集体”和“红旗窗口”。2013年,受到企业赠送锦旗两面,在全区“窗口”单位行风和软环境测评中获96分,名列第二。在城市长效综合管理中,积极参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搞好文明交通执勤。我局气象防灾减灾、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和挂钩帮扶壮村富民工程多次得到区委、区政府表扬。

三、积极推进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工作

气象服务论文第5篇

关键词 精细化服务;电视气象节目;天气预报

中图分类号P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2-0013-02

0 引言

随着气象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气象服务手段在不断改进和优化,人们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要想提高电视气象节目公众满意度,就需要提高节目的服务价值,充分运用精细化服务手段,为公众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使电视气象节目更好地满足电视观众的需求,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找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1 气象影视发展需要精细化服务

干旱、暴雨、洪涝、地质灾害,近几年气象灾害越来越频繁,每一次重大的天气事件过后,除了带给人们深刻的思考和教训外,很大程度上也激发了公众对气象信息的关注程度。这也给电视气象节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为气象部门对外窗口之一的电视气象节目,如何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公众?如何才能带给公众有价值的气象信息?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国的气象影视服务已经走过了30多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气温、风、湿度等等这些普通的气象信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公众更关注的是有针对性的精细化服务。

2 精细化服务在电视气象节目中的运用

2.1打破传统模式,立足精细化服务

足不出户知天气,这个梦想人们早已实现。然而,人们在利用天气预报指导生产生活时,会遇到这样的“烦恼”:虽然预报明天下雨,但不知道雨啥时候下?因为,夜里下雨与白天下雨,对人们生活影响差别是很大的,而开展精细化服务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电视气象节目中的天气信息来源于气象台,而气象台的常规天气预报通常只是对大范围区域的划分,针对特殊天气也只会运用“部分地区”、“局部地区”等字眼,远不能满足节目精细化服务的需求。传统的电视气象节目往往直接将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内容移植到节目中,预报结论过于笼统,没有针对性,离精细服务相差甚远。

要想在节目中体现精细化服务,必须打破传统模式,将预报结论进行再包装,取其精华,舍其糟粕,深入解读气象信息,挖掘信息背后隐含的深层信息,在有限的节目时间内最大限度的传递有效信息。对预报结论中无关紧要的天气信息要敢于大胆舍弃,服务内容不要求面面俱到,但必须突出重点。针对不同季节、不同天气形势策划不同的重点服务内容,还可以在全省预报中找出典型加以重点描述,从大范围区域的划分精细到单个站点的预报,尤其要对已经发生重大天气灾害的地区进行跟踪服务,让受灾群众体会到人文关怀。

2.2精细化服务与防灾减灾

满足社会公众对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的不同需求,加强突发性、转折性和灾害性天气的定点、定时、定量服务,是气象影视工作人员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而加强精细化服务在电视气象节目中的运用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每当灾害天气即将来临时,电视气象节目都会第一时间向公众传递准确、及时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而针对气象灾害预警的,如果只是在节目中悬挂天气预警图标,主持人口播气象台的预警内容,这样并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记忆。我们必须从节目内容和节目表现形式两方面同时入手,首先,在节目内容上除了反应天气预警信息的类别、等级外,还应将预警信息所覆盖的区域进行详细介绍,并且通过地图将该区域准确的勾画出来,标注上具体地名,由主持人边讲解边指图的方式将预警内容呈现到观众面前。当预警区域过于复杂,地名较多时,还可将地图采取漫游和局部放大的方式突出预警区域,使观众加深印象。天气预警完成后,接下来还需要围绕天气预警展开服务,根据天气预警内容,告诉大家如何正确的采取防灾减灾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少灾害损失。而此类服务并不是一句“请加强防范”或“注意采取措施”就可以敷衍了事的,要想将精细化服务落到实处,必须深入了解各类灾害天气对社会民众的影响,指导公众在生产、生活中应该怎样正确防范灾害、躲避灾害。就好比遭遇暴雨灾害时,不仅要报哪个地方的雨下的大,还要告诉观众哪条街道容易发生渍水,如何绕道而行,暴雨天出行注意事项,以及如何躲避和防范暴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等等。甚至可以将暴雨和城市的治涝、排涝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得气象灾害的防御更有针对性。

3 精细化服务离不开预报产品的支撑

目前我国的天气预报产品正朝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既包括时间的精细化,也包括空间的精细化。时间的精细化主要体现在天气预报时间的间隔越来越短,以前是逐24小时预报,现在已经有了逐6小时预报,以后将达到逐小时预报。空间的精细化则是指预报的区域越来越具体。湖北省已于2012年10月建立了乡镇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服务业务,该服务涵盖全省1062个乡镇,预报要素包括天气现象、温度、风向、风速、降水量等。2013年9月1日起,湖北省武汉、宜昌、襄阳三市也正式开展了精细化城市天气预报服务。武汉市从现有的116个自动气象观测站中,挑选出10个有代表性的站点实行精细化天气预报。然而,过去传统的天气预报只能提供武汉整体天气概况,无法精准到区域,气温实况和预报均以东西湖慈惠农场附近的武汉观象台为基准。但由于武汉面积大,天气状况复杂,“十里不同天”的情况时有发生,夏季高温天气时同一时刻各地的气温甚至相差3℃~4℃,例如:今年盛夏,武汉东西湖慈惠农场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的最高气温为39.5℃,而中心城区一些地方的气温均已超过40℃,有的地方甚至突破了42℃,导致不少市民对气象部门预报的气温表示质疑。所以,精细化城市天气预报的推出,能让同一城市中不同区域的老百姓,更了解自己所在区域的天气状况,气象服务更贴近市民生活需求。

传统的天气预报产品,无法体现出精细化服务的真正含义。而随着精细化天气预报产品的不断推出,电视气象节目也注入了新的活力,为节目中精细化服务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当然,根据受众需求,预报产品往往还需要进行再加工,运用电视表现手法,将其转变成观众耳熟能详的电视气象节目。

4 结论

依托精细化预报产品,通过对服务产品的深加工和包装,不断加强节目的精细化服务,为公众提供更加丰富的电视气象节目,是提高电视气象节目公众满意度的重要途径。以公众需求为引导,构建全新的精细化服务模式,在精细化需求上下功夫,随时掌握受众动态,提供准确细致的服务,是开展精细化服务的目标。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气象影视行业需要做大做强,开展精细化气象服务十分必要,精细化服务将成为气象影视未来发展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气象服务论文第6篇

关键词: 课程体系 行业标准 高等教育

1.行业背景

教育部长袁贵仁指出,今后的工作重心将转向优势学科、特色学科,把优势学科建设同战略优先行业特色建设(2011计划)相衔接。“强调传统,强调特色”就是指行业型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师资建设、教学体系和质量评价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随着很多部属院校的下放及“大而全”的综合性办学,行业人才培养的属性逐渐减弱。当务之急是结合行业院校的特色专业、行业标准和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所以,作为我国气象行业知名高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必须在人才培养中进一步强化行业特色,即强化气象人才培养目标。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气象人才工作正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如人才总量与现代气象业务发展需求矛盾日益加剧、气象基础教育与现代气象业务发展需要脱节、人才结构单一和布局不合理、基层人才队伍素质低、高层次人才和关键领域人才严重不足、人才队伍专业性差且地域分布不均,尤其是人才服务水平和能力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包括信息处理、产品制作、效益评估、用户需求分析等在内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能力相对薄弱等[1,2]。同时,就业市场出现“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员工,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尴尬局面[3],如最新的国考50个冷门专业,大部分都是气象和地震局之类。究其原因是大学毕业生所具备的能力不能满足就业岗位的要求,这是行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众多问题所致,归纳如下:(1)培养目标与培养过程不统一,忽视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与企业需求错位;(2)所设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的对应性不明晰,不同培养层次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雷同,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衔接度不够;(3)行业标准与教学实践脱节,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实践则仅仅停留在案例分析阶段。研究表明,行业型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关键在课程,而课程体系或课程设置是提高学生业务能力的关键。目前行业院校现行课程体系缺乏应有的学术性、职业性和灵活性,不适应行业型人才培养要求。由此可见,改革、优化或重构基于气象行业标准的服务性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模式、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刻不容缓。在总结和提炼一线教师、专家、学者有关课程设置改革与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公共气象服务)专业的具体实情,借鉴其他院校应用气象专业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调整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探索适合公共气象服务行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调整、革新课程体系,构建具有气象特色的公共气象服务人才培养体系。

2.基于行业标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行业标准是连接专业课程内容与用人单位需要的能力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体现了市场和行业企业对职业要求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有利于毕业生掌握R岛诵闹识和技能。把行业标准内容渗透到人才职业素质培养和课程体系中,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满足社会、行业或企业对行业型人才的能力需求。基于行业标准构建的课程体系整合了行业标准中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兼顾了职业的实用性和职业发展性。融入了行业标准的教学内容和课程推动了课程体系的优化,让技能练习贯穿整个在校学习过程,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在实践中加强业务能力的培养。基于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使毕业生能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为学生就业创造有利的条件。基于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的建设紧密依托行业或企业,由学校、行业、企业联合参与完成,尤其是校企合作[4]。同时,基于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构建能有效地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素质和教学、科研、实践能力,并能建立过硬的、开放的和敏捷的师资队伍。

3.公共气象服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3.1基于气象行业标准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流程

与行业标准对接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流程:(1)通过对用人单位岗位的调研、毕业生的跟踪信息分析和论证,确定公共气象服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岗位群;(2)对公共气象服务基础业务、公众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气象灾害防御、专业气象服务、应用气象教学科研等岗位分析,提取各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和主要工作内容;(3)选择与气象服务发展要求匹配的行业职业标准,确定各岗位的行动领域能力及要求;(4)明确自身在多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定位,确定适合区域行业发展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案;(5)基于岗位工作任务及业务流程,把行业标准中的知识、技能要求融入教学任务中,转化设计学习领域的教学项目和任务,开发项目式专业课程;(6)由学校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讨论、制定基于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最后,值得强调的是构建过程要将职业标准融入教学内容,行业标准融入专业课程体系;而实施过程要保持人才需求调研的常态化,持续关注新的行业标准的出台和修订,及时优化课程配置及更新教学内容。

3.2基于气象行业标准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行业型高校课程体系应遵循能力本位的课程观。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和层次定位,这种能力体现在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能有效对接职业岗位的实践要求;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能获得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运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开发;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包括组织管理、表达沟通、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行业。可见行业型高等教育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专业教育,因此课程体系应有自身特色。下面将重点介绍基于行业标准的公共气象服务专业教育体系构建中涉及的课程设计、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

3.2.1课程设计

首先,针对气象服务人才职业素养教育,行业标准中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应渗透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每一个模块中。近年来,围绕气象业务、服务、科研和管理需要,气象部门及行业相关部门积极推进气象标准化工作,初步建成了覆盖气象防灾减灾、气候与气候变化、农业气象、雷电灾害防御等13个气象业务服务主要领域的气象标准体系框架。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现了市场和行业、企业对职业所要求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有利于毕业生掌握专业核心知识和技能。以“项目―任务―过程”的实施方法组织教学,创设形象的职业情境,使学生真正经历气象项目式工作模式。另外,邀请行业、企业的一线专家研讨公共气象服务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学方案、教学内容及实训基地规划建设等,提出建设性意见。再者,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更新,且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接轨。基于行业标准的动态性,抓住气象服务行业发展的新方向,增设新专业新内容;摒弃过时或不实用的技术和教学内容,增补以往教学中反映不够或未涉及又实用的技术和内容,吸收气象服务学科最新的教学科研成果。在保持基本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凸显综合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B,以适应科技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3.2.2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气象公共服务专业的培养目标需要全部开设课程的分工与配合及其之间的协调和补充。公共气象服务专业涉及多学科的课程领域,可采用如下思路构建基于岗位需求和“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和一线企业专家访谈确立基于气象行业标准的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学习进程等转化成学习领域,针对合并后的学习领域按照教学目标、实施序列、教学情境等内容划分学习单元,再划分成若干个学习情境,构建有利于学生核心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

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中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借鉴实训基地的教学经验,综合教学团队的教学成果、实训团队的实训成果和科研团队的开发成果,集思广益,形成“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四个层次的课程体系。公共气象服务专业课程体系应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要做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统合,综合核心课程要系统,理论课与实践课并举,必修课与选修课平衡并有机联系。另外,为了更好地与行业人才需求接轨,学校还要增设反映新技术的技能课程和过程性课程,同时进一步优化目前已有专业课程体系。

公共基础课程是为学生构建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拓宽应有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及基础应用工具的能力,涉及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计算机程序设计等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传授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体现气象服务交叉学科的特色,涉及气象、管理、法律、新闻等知识,主要包括微气象学、应用气象学、气象服务学基础、天气学原理、公共管理学、法学基础、新闻学等课程。专业课程主要由学科平台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等构成,培养学生从事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的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业务和管理工作所必备的知识,包括应用气候学、地理信息系统、气象统计学、现代气象服务、生态环境气象学、统计天气预报、雷达气象学、卫星气象学、公共气象服务概论、城市气象学、气象防灾减灾、污染气象学、航空气象学、军事气象学、雷电监测与预防、人工影响天气、农业气象业务与方法、气象设备维护、市场营销学、客户关系管理、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网络及图形处理等课程。实践课程要针对公共气象服务的主要业务,通过实验、课程设计、各类实习及毕业设计等全方位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①“公共气象服务基础”业务实训使学生了解气象服务信息采集、的流程和平台,数据库的开发等;②“气象灾害防御业务”使学生了解气象灾害防御管理信息业务平台及气象服务效益的评估方法;③“决策气象服务”实践课使学生了解该环节中的产品特性、业务流程、工作机制、业务平台等;④“公众气象服务”实践课使学生掌握服务的分类、产品、业务流程、产品的加工制作方法等;⑤“专业气象服务”实训使学生熟悉农林牧渔、水文、海洋、交通、旅游、航空、卫生、能源等气象服务及其流程等。整个公共气象服务专业课程的课时分配比例以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为3∶4∶8∶5为宜,也可适当增加设计类或实训课的比例[1]。

公共基础课程是在低年级主修的学位必修课程,以模块化的方式构建,强调专业的宽泛范畴。专业(或基础)课程是针对已经有初步职业取向的二、三年级学生而设计,在支撑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必修(或基础)课程基础上,分别为不同职业取向的学生制定该方向的专业选修(或基础)课程,让学生尽可能宽地了解专业基础,结合职业取向灵活选择专业方向和特色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了设计类(综合)课程和实训课程的比重,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融会贯通,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操作技能。实践课程是为高年级学生定制的以就业目的为导向的课程组,不仅培养天气会商、信息技术应用、设备运维等保障性能力,还培养业务开拓、产品策划及开发、情报处理等岗位生产性能力,可按13个气象业务服务主要领域进行“分流”培养,或者采取课程置换的方式选修培养。根据社会的需要,将学生分流到13个气象业务服务主要领域及继续攻读研究生等方向,各自学习一些较适用的课程,并安排从事相关的毕业课程实训。根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计算机能力的高要求及气象业务部门气象现代化的需要,将气象专业从最初唯一的“天气动力”专业方向,扩大增加“自动化与信息处理”方向,将课程结构中的计算机系列课程做出进一步整合和更新,增加“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计算机接口与编程”、“气象数据处理与自动化”及“系统工程与决策”等[5]。同时,削减原天气动力方向的一些选修课程。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扩大应用或技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同时拓宽了毕业生就业渠道。

3.2.3师资队伍

与气象服务标准相衔接的公共气象服务专业基于“工作过程”构建的新课程体系需要过硬的、开放的和敏捷的师资队伍做支撑。因此,打造一支既满足行业标准中的知识要求,又满足行业标准中的技能要求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刻不容缓。①鼓励教师“走出去”,采用公共气象服务部门对调岗位、基础气象站挂职、产学研合作、企业实践等形式,利用寒暑假进行短期培训、工作,体验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的实施和管理流程;鼓励教师开展教改科研活动,并在学生职业方向选修课程中体现。②通过“引进来”的方式,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专业课程和实训课程的专职或兼职教师。这些企业专家把行业发展前沿、新技术新理论、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对员工综合能力的要求及职业核心技能直接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3.2.4教学方法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质量评价已从仅注重对理论教学的终结性评价转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评价,显著提高实践教学地位,以培养高素|技能型行业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特色得以充分体现。①基于“必需、够用”原则压缩理论教学,增加实践教学,强调课程设计和模拟实训,强化实践教学[6,7]。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真实或模拟性实践情境,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②强调“学中做,做中学,探中学”,侧重对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融合,把学生的技能培养分配到各个学习情境中,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适应能力。③建立多方参与、多元考核机制。除了专家教授以外,用人单位、师生、家长等都可参加评价。考核对象由传统的知识考核转向实际应用能力、职业技能的考核。通过终结性、过程性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全程监控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综合评价学生的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交能力。校企共同管理顶岗实习工作,制订详细的顶岗实习计划和考核办法,按照行业标准进行考核评价。

基于“课内系统综合的实践技能训练和课外自助式开放实验”与“校内贯穿学习全过程的专业拓展训练和校外实训”的有效结合,构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创新实践”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让技能练习贯穿整个在校学习过程[8]。基于对气象服务专业人才实践能力要求,整合实验内容,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构建起逐步培养各阶段对应能力的由必修实验(实践)和选做实验(实践)组成的实验教学体系;根据岗位技能,设置6-9个训练项目,穿插在整个理论教学中,进行专项技能训练,为综合技能训练打下基础;按照工作任务,设置若干囊括多个工作学习领域和业务环节的典型项目进行综合技能训练;从行业标准的视角设计若干指导性选题或操作性强的实训项目,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和企业开展“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实践教学,搭建实习就业一体化平台,实现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多方共赢。

4.结语

本文针对目前公共气象服务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行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探讨了构建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初步构建出与行业标准衔接的开放式公共气象服务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四个层次课程体系,实现与岗位的紧密对接。同时,探索了气象服务行业教学体系中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核心环节,为与行业标准无缝对接的行业院校课程体系构建提供支撑。本研究所构建的公共气象服务专业课程体系是一个开发的、动态的教学体系,其中“学中做,做中学,探中学”的课内实训综合项目实训定岗实习实践体系,注重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并可随时按照职业岗位的需要进行调整或重建。

参考文献:

[1]周显信,卢愿清.公共气象服务人才培养与发展体系研究[J].阅江学刊,2012(2):56-60.

[2]王海君.我国高层次气象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理科教育,2012,104(4):5-8.

[3]杨艳.构建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高职嵌入式技术专业课程体系[J].软件,2014,35(1):159-160.

[4]杨家鹏,阮富坚,黄海滨.高职专业课程内容体系与行业标准衔接问题研究[J].广西教育,2011(9):47-48.

[5]谢应齐.面向21世纪努力探索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云南大学地球科学系气象专业教改实践初步小结[J].高等理科教育,1996,13(3):46-50.

[6]傅宁.航空气象实践教学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8(6):37-39.

[7]杨亚新.航海气象课程体系改革与立体化教材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9(26):17-19,47,94.

气象服务论文第7篇

关键词:气象服务;农村;农民

中图分类号:P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206-1

农业、农村问题一直是我国特别关注的问题,它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农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是非常必要的,气象服务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当前我国农村气象服务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提出提出改善农村气象服务的应对措施,对于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对我国新农村的实现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农村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

1.1 不能满足农村需求

目前我国气象服务方面仅仅停留在对天气的预报,并且这种预报有时还不是特别准确,这就限制了我国农村农业的发展。很多气象服务不但没有,而且很多气象部门缺乏这方面的认识,例如农业需要的气象服务,名特优农作物经济作物生育期采摘期的气象保障服务、养殖业发展的气象服务、新品种引种的气候论证、适应特色农业发展的农业气候区划。随着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整,气象服务必须能够跟的上这些服务。尽可能地为农业提供及时、准确、时效性的气象信息服务。

1.2 气象科普的匮乏

由于气象部门资金的匮乏,很多气象科普不能直接选到农村,很多农民不能了解到比较科学的气象知识,只能是通过电视等一些媒体得到有限的气象知识,这就限制了农村农业的发展,农民根本不知道有什么样的气象服务,又何谈去利用好这些服务呢。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农村留守的一般都是老人、小孩,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再就是富余的人们直接搬到城市居住,这样的人口结构对于气象的普及起着消极的影响。再就是很多气象服务人员对农村的了解不多,这导致了很多气象服务不符合农村的现状,这样就浪费了财力,又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影响气象信息在农村发挥的作用。

1.3 防雷知识的空白

目前我国农村大部分农民已经能够认识到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对于雷电的避防还是处于空白阶段。很多农民还是在雷雨来临时,往往跑到没防雷装置的凉亭、简易棚、大树下等最易受雷击的地方躲雨,这就会出现雷击而遭雷击伤亡事件。农村绝大部分的民房没有防雷装置。

2 采取的对策和建议

2.1 体制改革和人才建设

随着农村对气象服务需求的不断多样化,这就要求气象部门不断提高各类气象服务产品的质量和增加服务产品的数量。气象部门一定要改变传统的工作思想,不能把传统的服务一成不变地强压给农民,气象部门一定要提供适合农村需求的预报产品,这样的话就对气象部门体制的改革提出了一些要求,要对整个气象运行系统进行改革和调整。要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那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同时要注重对人才的引进和队伍的建设。

2.2 建立气象监测预报系统

加强对农村的气象监测网络的建设,这对农村减少天气及地质灾害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通过国家气象卫星和地方监测的数据为农村提供农业气象、生态气象、大气成分、雷电等各项服务,提高遥感遥测技术在农村气象监测的应用水平,为农村气象服务提供必要的监测技术手段。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农业气象、重大病虫害气象、生态气象、大气成分等方面的观测,这样就可以为农村提供服务,也可以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研究提供基础监测数据。建立和完善气象监测预报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2.3 建立农村气象科普教育体系

针对农村存在的问题,气象部门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出适合农村特点的、通俗易懂的气象预报运用、气候资源利用、种养业气象服务指标、避雷防雷技术等科普知识,能够让农村的农民非常容易的接受这些科学知识。气象信息的提供一定打破传统的通过电视广播等传统手段来进行传播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定要利用好现代工具和传统工具,气象部门还要定期给农民培训一些科普知识,通过举办农村气象技术培训班,传授经济实用的农村适用技术,培养乡土气象专家,从而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科学利用气象信息的水平。

2.4 加大农村防雷减灾管理力度

雷电知识的普及对于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具有非常好的帮助,通过科普知识进行宣传,让农村人们认识到雷击的危害,把农村防雷减灾纳入到日常工作规范管理中,建立完善农村建设项目的防雷设计审核和施工监督制度。对农村的防雷状况进行定期普查,公布普查结果。特别是对农村企业、公共建筑、学校的防雷隐患,要分类指导,督促整改到位。

参考文献

[1] 韩佳芮.公共气象信息服务的若干问题分析[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04).

[2] 周文韬.我国气象信息业产业化发展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4,(04).

[3] 陈利敏.合理利用气象经济 促进农产品营销[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08).

气象服务论文第8篇

[关键词]微博 气象服务 新平台 气象发展

[中图分类号] P4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7-395-1

1引言

鄂州市是我国受气象灾害影响较严重的城市之一。气象灾害对鄂州的影响呈上升趋势,每年因气象灾害带来的直接损失占全市 GDP 的 1%-3%,因此公共气象服务在减少由高影响的强天气造成的损失和减少与天气相关的经济社会不利影响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作用日益显著。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公众对公共气象服务的需求和要求日益增高,气象服务产品和信息传播途径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满足公众的真正需求,才能突显公共服务的内在价值。相信随着气象服务的不断进步和成熟,类似微博气象服务这样的开发应用一定能得到公众更多的认可和满意,进而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微博特性

①短小性。顾名思义,微博的特点在于“微”。微博一般为 140 个汉字,两条短信的长度。精简的信息便于接受和传播,提高了交流的时效性和信息共享的效率,有利于群体头脑风暴,进发出更具创新性的想法。

②实时性。用户可以通过多种客户端包括短信、E-mail、IM(即时通讯软件)等向平台发送信息,无论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以发送和接受信息。比如在 5.12 汶川地震发生后,微博上第一条关于地震的消息是在北京时间当天下午 2 点 35 分 35 秒,比新闻报道快了 22秒。

③互动性。微博对字数的要求使得其互动性大大增强。用户不仅能在微博上快速接受信息,还能即时消息,而且能发表评论和感想。基于微博与手机的无缝结合技术,用户看到一则微博消息时,即可利用手机发送短消息即时发表自己的想法。这种互动性是目前其它传播媒介所不具备的。

④支持图片,可以实现图文并茂。

⑤转发功能。微博具有转发功能,因此可以说,微博更像是一个一对多的平台。移动终端提供的便利性和多媒体化,无形之中扩大了信息的传播范围,提高了微博信息的影响力[3]。

3微博气象服务研究

3.1现有微博气象服务分析

武汉市的微博气象服务开展得比较早,而且做得比较出色,内容丰富,风格清新,分析武汉市气象局的微博服务,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经验。如武汉气象台的一条微博信息:“注意:一股较强冷空气将在 15 日白天影响我市,届时天气将显著转凉。15 日有分散小雨,北风加大,沿海地区将出现强风,气温迅速下降,16-17 日早晨最低气温 11-12℃,过程降温幅度达 7-8℃。预计此次降温不会出现明显的持续阴凉天气,17 日白天起冷空气减弱,气温开始回升。”这条信息被转发 334 次,属于关注度比较高的一条信息。我们都知道,转发次数并不等于接收到信息的人数,收到这条信息的人数肯定远远高于转发人数,但是转发得越多,信息肯定被传播得越广。分析这条信息,可以看到,尽管这条信息仅仅是常规的气象预报,但是由于微博有 140 个字的容量,可以比一般的手机短信涵盖更多的内容,也就可以更清楚明白的传达气象信息,而且将公众关注的几大气象要素,如气温、风、雨等都写到了,天气转折也明白罗列其中,因此被转发多次,这条气象信息得以在一个扩大的范围内传播和关注。

气象微博的信息比起手机短信等可以更全面更丰富,利用这一特点,微博气象服务可以涵盖更多的内容,除了一般的天气预报信息外,还可以包括生活、健康等多方面的信息。同时,还可充分利用微博支持图片的特性,做到图文并茂,增进理解和交流。

3.2微博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优势

(1)信息更及时。比起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微博具有短小性的特点,同时其自身便捷的机制,可以极大的提高信息、传播和接收的效率,实现信息传播的“零时间”,为防灾减灾工作赢得时间和主动。

(2)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微博比一般的手机短信多了70个字的空间,因此可以涵盖更多的内容,同时可实现各种操作,包括图文信息,因此微博气象信息可以做得更丰富、更生动、可读性更强。

(3)功能更强大。3G 手机能够与传统媒介嫁接,3G 手机可以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服务,再加上 3G 技术的成熟和 3G 手机的普及,微博与 3G 手机的融合,将进一步增强微博和传播信息的能力,也能够提供更多传统媒介所无法提供的便捷服务。

(4)信息传播更广泛。目前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进一步融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微博,信息的和接收变得越来越方便,易于操作,微博可以在更大范围的人群中推广使用。由于使用微博的人数的增加和群体特征的丰富,微博气象信息的影响面和影响力将得到不断加大,另外,微博的转发功能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信息的“滚雪球”效应,气象信息将通过微博平台全方位辐射和传播出去。

(5)互动性。微博的即时对话功能,可以及时接受和了解公众的反馈,并可实现与公众的互动交流。

4结语

微博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信息传播的新平台,这一平台意味着信息交流与传播方式的里程碑,多样化、便捷化、简单化的方式降低了信息的门槛,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处发送和接收微博信息。然而,任何一种新技术的实际应用都会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要将微博和气象服务更好的融合在一起,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在信息资源如此丰富,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提升技术与应用能力、信息整合能力是非常关键的,同样,对于气象服务人员来说,如何提升其信息获取与创造能力、信息选择与评价能力也将变得越来越重要。现阶段,微博气象服务可以作为报纸、电视、手机短信等主要信息手段的一个有益补充,可以在许多方面强化气象服务的效果,今后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并探讨如何将微博更好地应用到气象服务中去,促进气象信息化的发展,促进公众气象服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黎健,公共气象服务的认识和思考,湖北气象,30(4):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