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技进展

气象科技进展杂志 部级期刊

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杂志简介:《气象科技进展》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0-1000/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科学观察、研究进展、论坛、往事钩沉 红色气象 别有洞天、阅读

主管单位:中国气象局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
国际刊号:2095-1973
国内刊号:10-1000/P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2011
所属类别:科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47
复合影响因子:0.52
总发文量:1364
总被引量:3190
H指数:25
引用半衰期:8.7826
立即指数:0.0123
期刊他引率:0.9914
平均引文率:10
  • 基于MODIS数据的作物苗情和灾情监测系统及其开发应用

    作者:梁瀚月; 房世波; 杨武年; 李璇 刊期:2017年第01期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高低温、干旱事件趋多趋强,已经威胁到作物的生长和生产。目前,苗情灾情监测多依靠单时相遥感数据,由于难以在不同方法间形成作物灾情和苗情的同一标准,不同方法间难以比较。然而,以长时间序列植被指数为基础数据,通过构建植被条件指数、距平植被指数、与往年比较指数等,以历史作物苗情和灾情为评价标准的方法,为...

  • 地球极移振幅和相位的长期变化特征及预测研究

    作者:王勇; 刘苏峡; 邵亚平; 彭公炳; 王月玲 刊期:2017年第01期

    利用来自国际地球自转参数服务局(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Service,IERS)的1900—2013年极移数据,计算其振幅和相位序列,基于EMD(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和LS-SVM(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方法,分析了极移振幅和相位的长期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并预测了极移的未来走向。结果表明:极移振幅变化在1900—20...

  • 雷达资料GSI分析系统对一次特大暴雨的试验研究

    作者:董海萍; 罗雨; 汤翔 刊期:2017年第01期

    GSI是目前美国NCEP业务上使用的资料分析系统,本文以北京“7·21”特大暴雨为例,通过对雷达资料GSI同化后的模式初始场和强降水预报结果对比分析,检验GSI同化系统对本地雷达资料的融合能力和对强降水的预报效果。通过试验对比可知,经过GSI雷达资料同化后的分析场,可将风场和水汽场进行有效的调整,较好地反映了同时刻大气实际状况,并且水汽...

  • 基于风廓线网的散度和涡度计算

    作者:刘梦娟; 杨引明 刊期:2017年第01期

    近年来风廓线雷达在全国范围内的建设为预报员提供了更高时空分辨率的实时风场观测资料,介绍了从风廓线网计算水平散度和涡度的三点法的基本原理、算法及两种三点法的等价性。根据上海地区风廓线网中尺度特性,对梅雨期间一次过程进行计算,并与不同资料和差分方法进行了比较,以考察利用风廓线网分析中尺度系统结构的能力。结果表明,在边界层...

  • 东北冷涡活动及其短期气候预测研究进展

    作者:廉毅; 沈柏竹; 刘刚; 李尚锋; 杨旭; 苏丽欣 刊期:2017年第01期

    东北冷涡是亚洲东部中纬度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尤其在春末至初夏对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甚至江淮及以南地区的气候异常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对东北冷涡的研究,从着重天气结构、中尺度特征和暴雨发生的物理过程等,转向东北冷涡活动的机器自动监测、气候学特征、影响东北夏季低温的东北冷涡活动频率,以及预测信号等;...

  • 基于静止气象卫星的三维云图测量技术研究

    作者:姜灵峰 刊期:2017年第01期

    云图三维数据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在航空气象中,利用云图三维数据生成的云顶高度图用处非常大。同时,它也是识别天气系统强度,尤其是确定最强对流云区的有效工具。研究方法通过确定两幅或多幅图像之间的对应点,得到视差数据,从而计算物体在三维空间的位置、朝向和深度等信息,重建三维场景。本文应用静止气象卫星FY-2E、FY-2C的VISSR云图...

  • 调整适应迎接新技术挑战——记WMO基本系统委员会第16次届会

    作者:张永 刊期:2017年第01期

    2016年11月23日至29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基本系统委员会(CBS)第16次届会在广州召开。来自WMO秘书处及70多个国家气象水文部门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共计200余人出席会议,其中,WMO主席、秘书长及多个国家的气象局长的参加,凸显了会议的重要性。

  • 进展报告2017气象服务

    作者:李泽椿 刊期:2017年第01期

    1853年,第一次国际海洋气象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来自那时9个海洋强国的12位海军军官在这次会议上,统一了航行于全球海洋上船只进行气象和海洋观测规范。那次会议的巨大意义在于,包括气象观测在内的规范的制定,推动了统一海洋气象观测网的形成,后者直接成为帆船时代全球海洋运输业大发展的重要服务支撑。这也表明,正在形成中的现代...

  • 气象服务理念的演进:全球课题

    作者:贾朋群; 冀文彬; 许小峰 刊期:2017年第01期

    广义上的气象服务,即满足人类对其生活环境中重要因素——大气层中各种天气气候现象认知的欲望,实际上也是气象学诞生的最主要和持续的推动力量;远古时代,被称为自然的一部分的天气气候现象,例如埃及尼罗河季节性泛滥的洪水和洪水过后适宜农耕环境,也在某种意义上,缔造了人类最初的文明。

  • 技术推动服务

    作者:贾朋群; 王小光; 冀文彬 刊期:2017年第01期

    气象学的进步,以及依靠气象学进步提升的气象服务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人类科技整体发展的支持才能实现,其中技术进步尤其起到了关键作用。例如,在人类发明飞机120年之前,最先把人类带上天空的,是热气球。而热气球也是最早将气象传感器带上高空的载体;电报的发明,让实时地面天气图的绘制成为可能,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最早的天气预...

  • 全媒体传播的精细化贴身气象服务

    作者:王小光; 弓盈 刊期:2017年第01期

    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立足社会需求、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打造中国气象频道、中国天气网和中国天气通三大公众气象服务品牌,形成了集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热线反馈为一体的公众气象服务传播手段.近年来,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稳定在85分以上,最高达87.3分.

  • 发展历程

    刊期:2017年第01期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以下筒称“公服中心”)于2008年5月8日成立,主要承担面向部级媒体的气象信息传播服务,承担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职责,承担面向农业农村、交通旅游、森林草原火险、能源电力、环境卫生、航空海洋等行业领域的专业气象服务,承担气象科普及气象服务评价等任务,并负责全国公共气象服务的业务技术指导等工作。

  •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发展历程

    作者:武蓓蓓; 徐辉; 马心晟; 张莉 刊期:2017年第01期

    国家预警信息中心成立于2015年2月26日,挂靠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该中心是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面向政府应急责任人和社会公众提供综合预警信息的权威机构,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及运行维护管理,为相关部门预警信息提供综合渠道,研究拟定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开展预警信息科普与宣...

  • 气象大数据结合行业需求精准服务

    作者:姬丹; 张莉 刊期:2017年第01期

    中国气象部门在加强公众气象服务的同时,积极开展面向具体行业领域的气象服务。目前行业气象服务已涉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多个领域。开展全国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掌握我国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隐患点分布和监测预警设施建设情况,为加强和改善公路交通专业气象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 业务流程再造搭建一体化业务支撑系统

    作者:白雪莹; 张莉 刊期: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