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艺术

民族艺术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National Arts

杂志简介:《民族艺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5-1052/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文化研究、新时代故事学研究、艺术人类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选介、艺术探索、审美人类学、艺术考古、学界名家、建党100周年专题、视觉人...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3-2568
国内刊号:45-1052/J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27
复合影响因子:0.77
总发文量:1671
总被引量:7525
H指数:27
引用半衰期:9.7885
立即指数:0.0625
期刊他引率:0.8684
平均引文率:17.9
  • “叛师”与知识工作者的自我管理--历史人类学的探索与反思

    作者:覃延佳 刊期:2019年第06期

    自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知识界以来,作为方法与视角的历史人类学在中国学界一直是一种多面的存在。历史学本位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与人类学本位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在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与表述系统上差别甚大。这既是国际学术界的一种常态分野,也是不同学者之研究旨趣上的差别。因此,当我进入这个知识领域之时,不仅需要根据自己所处的学习环境对自己的...

  • 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核心概念:幻象、流动幻象与幻象批评

    作者:王杰; 肖琼 刊期:2019年第06期

    "审美幻象"理论是王杰教授长期进行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思想结晶,构成了他思想体系的重要支柱。随着当代社会意识形态越来越发达,意识形态把现实关系掩盖得严严实实,唯有艺术作为"审美幻象",可以成为人和世界、个体与他人、人和自然交换交流的重要中介,这也决定了"审美幻象"理论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在访谈中,王杰教授强调"审美幻象"概念与西方幻...

  • 本土语文学与民间文学

    作者:王杰文 刊期:2019年第06期

    "古典语文学"是对古希腊、古罗马乃至中世纪以来书面文献的考据性研究,"本土语文学"则是19世纪以来由德国学者所开创的对于活态的口头语言及文化表达的研究。现代民间文学的学科基础之一便是"本土语文学"。重新追溯"本土语文学"的发展历史及其学术宗旨,有利于现代民间文学重新定位自身的学术方向。

  • 以口头传统作为方法:中国史诗学七十年及其实践进路

    作者:巴莫曲布嫫 刊期:2019年第06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史诗研究逐步发展成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专门学。文章以"机构-学科"为视角,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在该领域的知识生产和学术治理为主线,同时结合世纪之交的学术反思、文本观念的革新、理论方法论的拓展,以及研究范式的转换,勾勒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的大致轨辙和学科建设的若干相面。而超越对史诗本身的研究,探...

  • 文学类型还是生活信仰:童话在中国的蜕变及其思考

    作者:张举文 刊期:2019年第06期

    童话作为一个文学概念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从西方引进中国的。最初它是作为一种文学手段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被引介用来普及儿童教育,同时也受到民族主义影响,成为新兴的民俗学的一个关注领域。在随后的实践中,童话愈发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类型。尽管中国文化并没有西方童话中的"仙女"概念和形象,但在民俗学研究中,童话被普遍理解为幻想故事,并...

  • 《文学类型还是生活信仰:童话在中国的蜕变及其思考》问答、评议与讨论

    作者:周诗语; 张举文 刊期:2019年第06期

    张举文老师在问答环节中指出,当下研究中很难舍弃童话概念,但概念只是工具,在具体研究中,要清楚概念来源的历史,划清定义的边界,不能忽视概念中的意识形态霸权问题。在评议和讨论环节,同学们主要围绕童话概念界定不清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思考了童话之所以能成为生活信仰的原因。

  • 民间艺术的当代变迁--以手工艺为中心

    作者:徐赣丽 刊期:2019年第06期

    民间艺术具有天然的变异性。在当下社会转型时期,原本具有极强实用性的民间艺术在外在环境下变成了审美的对象和文化的符号,其功能与价值逐渐更新,朝向专业艺术发展,升华为具有思想深度的、高雅的、具艺术美感的纯艺术。除了变形为国家和民族文化象征性符号以及旅游等经济场域中的消费品,也会有意根据现实需要和时代特色转化为当代社会中新的艺...

  • 话语场中的民间艺术:作为商品的泥泥狗在不同语境中的社会生命

    作者:赵元昊 刊期:2019年第06期

    话语博弈是每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在当今社会的共同经历。作为自有社会生命、被多元行动方赋予能动性的物品,民间艺术形式的意涵、价值、评判标准在纷繁的话语体系中被时刻改变。为了分析这一过程,选取河南省的民间工艺品淮阳泥泥狗作为例证,在非遗保护、脱贫致富、传统文化保护等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及地方政府以及学术机构、本地泥泥狗艺...

  • 消费遗产:想象、情感与浪漫主义--评《中国的遗产与浪漫消费》

    作者:尹凯 刊期:2019年第06期

    遗产研究大致可以从三个向度开展:遗产本体论、遗产生成论、遗产感知论。就目前而言,已有研究要么关注遗产的物质本体及其相关的真实、管理、修复、阐释议题,要么以"遗产化"为研究路径探究遗产制造与生成过程中的社会、政治、文化情境,鲜有研究从遗产感知论的视角去观照个体或群体在遗产搭建的戏剧舞台中的存在方式、情感体认与浪漫想象。2018年...

  • 工匠文化变迁中的“同代代沟”--以当代景德镇手工陶瓷创业青年两个群体为视点

    作者:邓文杰; 潘天波 刊期:2019年第06期

    基于田野调查与人类学考察认为,当代景德镇手工陶瓷创业青年群体关系已然由早期的"隔代代沟"转向新型的"同代代沟",学徒与学子之间的同代代沟文化正日益影响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传递方式、表现途径和创新机制,尤其在认知行为、实践行为和销售行为层面的同代群体的代沟趋势逐渐扩大,并由此产生了景德镇陶瓷文化新的话语代沟、行为代沟和理念代沟。学...

  • 墨子、鲁班工匠形象的分化与转换

    作者:孙洪伟 刊期:2019年第06期

    作为先秦时期的著名工匠,《墨子》中墨子与鲁班同台竞技的故事家喻户晓。从工匠传承的角度来看,二人都源于"工商食官"的周代工匠体系,都是从"执艺事以谏"的传统中走出,但是却在新的社会环境中产生分化。鲁班以"艺"傍身,走向了民间、市场;而墨子却坚持了"谏"的传统,并进一步将其学术化、体系化,最终成为墨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在二人最初...

  • 世界墓室壁画的比较与意义

    作者:汪小洋 刊期:2019年第06期

    世界墓室壁画的比较是学术界极少关注的领域,这是一个遗憾。从艺术现象层面看,墓室壁画体量巨大,同时有着稳定的宗教体验结构,可以媲美任何一项地面的宗教艺术现象,这是世界宗教艺术史上一个庞大的、独立的地下宗教艺术体系。从文化价值层面看,墓室壁画以墓葬图像的沿革体系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其中有现实生活的彼岸安排、生死关系转化的操作...

  • 多重祈愿--宋金墓葬中的宗教类图像组合

    作者:邓菲 刊期:2019年第06期

    宋金时期的仿木构砖室墓中常饰有与宗教信仰有关的图像,通过不同的题材组合描绘出仙人接引墓主、亡者飞升天界的想象图景。这些组合一方面明显受到了唐宋以来佛教观念与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呈现出道释混杂、三教合一的情形。墓中的宗教类图像流露出对于往生天国、飞升仙境的祈盼,象征了一种广义上的神仙世界,展现出有关该时期冥世观以及死后世...

  • 葫芦丝

    作者:张雪梅 刊期:2019年第06期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傣语叫作"筚郎叨",是一种铜簧类吹管乐器,主要流行在云南西南部德宏州与临沧市的傣、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民族之中。葫芦丝由葫芦笙演变、改进而来,其渊源可追溯至先秦时代。云南江川李家山遗址和晋宁石寨山遗址出土的铜葫芦笙,据测定属于春秋晚期至战国初期的遗物。唐代樊绰《蛮书》载:"少年子弟暮夜游行闾巷,吹葫芦笙,或...

  • 壮族陇峒节

    刊期:2019年第06期

    舞麒麟是陇峒节重要环节。舞麒麟目的:一、各峒在村庙舞麒麟宣布该峒节庆开始;二、一个区域内各峒轮流过节,最后在过去的州治所(现县城或乡镇政府)所在地舞麒麟,称为“杀麒麟”,宣布区域内节庆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