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艺术

民族艺术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National Arts

杂志简介:《民族艺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5-1052/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文化研究、新时代故事学研究、艺术人类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选介、艺术探索、审美人类学、艺术考古、学界名家、建党100周年专题、视觉人...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3-2568
国内刊号:45-1052/J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27
复合影响因子:0.77
总发文量:1671
总被引量:7525
H指数:27
引用半衰期:9.7885
立即指数:0.0625
期刊他引率:0.8684
平均引文率:17.9
  • 多重学缘与视野开拓——民俗学学习历程的思考

    作者:毛巧晖 刊期:2019年第04期

    职业选择有着偶然性。在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的时代,生长于华北腹地小县城的我对身外世界了解极少,除了中国最好的大学和身边哥哥姐姐就读的学校外,其他都不熟悉。高考报志愿,拿着厚厚一大本资料,漫无目的地浏览着高校的名字,但脑海中闪现的只是历史老师的身影,他讲课精彩,视野宏大,让我对历史有了莫名的热爱。

  • 理想故事的游戏规则

    作者:施爱东 刊期:2019年第04期

    所有故事都有明确边界,都是限定在密闭时空、特定关系之中的虚拟语言游戏。故事中驱动或约束人物行为的游戏规则,我们称之为“驱动设置”。从故事的最简结构图看,故事情节的形态标志就是转折。转折意味着主人公现有的状态和轨迹发生了变化。在民间故事中,引起状态改变的原因一定是外在因素的变化,也就是说,在既有条件和主人公希望达成的目标之间...

  • 《理想故事的游戏规则》问答、评议与讨论

    作者:赖婷; 施爱东 刊期:2019年第04期

    施爱东研究员设计了一套可操作性较强的故事结构分析法,有助于分析故事的情节与推进核心情节的驱动设置,揭示出民间故事的结构规律及其逻辑法则。同学们在评议和讨论中分析了反套路故事的几种套路,指出不同人使用故事结构分析法时可能存在的问题,比对了故事结构分析与格雷马斯符号矩阵分析之间的关系,加深了对故事游戏规则的理解。同时,讨论中延...

  • 烟墩大鼓

    作者:潘汁 刊期:2019年第04期

    烟墩大鼓因主要流行于广西钦州市灵山县烟墩镇而得名,此外还见存于该县平南镇、沙坪镇及相邻的南宁市横县南乡镇等地。最初于明代时用于聚众御敌或者驱逐猛兽,后来逐渐演变成当地年俗活动的重要内容。每年腊月二十四至正月十六,当地人举办“赛鼓”“拼鼓”等活动,击鼓时不分老少,不分昼夜,旨在驱邪逐疫、酬神纳吉,祈求来年老小平安、五谷丰登、...

  • 龙州壮族天琴艺术

    刊期:2019年第04期

  • 刺绣百子图

    作者:徐艺乙 刊期:2019年第04期

    百子图是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之一,图中有众多活泼小儿的形象,在中国古代的铜镜、陶瓷、织锦、扇子、木雕、砖雕、刺绣、服饰等许多器物上都有应用,表达着多子多福,含子孙繁衍之意,因而受到历代不同民众的喜爱。这是一幅清代常见的百子图被面,一般用于富贵人家嫁女娶媳的仪式,底色为大红,很是喜庆。

  • “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及相关文献收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简介

    作者:孙利华(摄) 刊期:2019年第04期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及相关文献收集整理与研究”(18ZD07)于2018年7月立项,首席专家:刘祯研究员。由文化和旅游部梅兰芳纪念馆组织实施,研究周期:2018年7月至2024年12月。

  •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大学重大项目"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及相关文献收集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刘祯研究员简介

    作者:孙利华(摄) 刊期:2019年第04期

    刘祯,1963年出生于内蒙古,汉族,文学博士,梅兰芳纪念馆馆长,梅兰芳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梅兰芳学刊》主编。兼任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戏曲学会顾问。武汉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大学、河南大学、山西师大等兼职教授。历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戏...

  • [清]生活艺术·刺绣百子图

    作者:徐艺乙(图) 刊期:2019年第04期

  • 器具与房舍:中国民具学探微

    作者:岳永逸 刊期:2019年第04期

    20世纪初叶,现代中国农具学的滥觞明显受到日本农学的深度影响。作为杨堃倡导的“社会学的民俗学”的标志性成果,在社区-功能论的引领下,基于长期深入的局内观察,1941年燕京大学邢炳南和虞权分别对“社会学实验室”平郊村的农具、住宅设备进行了热描。与偏重农具形制、功效的农具学不同,这些热描在注重物之制造、使用等静态面相的同时,更加在意...

  • 图溯犀牛大海——河湟、洮岷民间大黑天信仰的流变及文化表征

    作者:牛乐 刊期:2019年第04期

    河湟、洮岷地区民间供奉的犀牛大海家神来源于云南白族、彝族的土主大黑天神,是民族文化传播、变异、重构的历史文本,其生成和流变体现了藏彝走廊文化传播、民族互动与文化变迁的历史踪迹。作为个体和社会生命的文化表征,宗教图像的演化与人类文化的底层知识之间相互指涉,表征为“音”“形”“义”的综合图式,在传播与流变中表现出文化生命共性...

  • 端午龙舟竞渡习俗至迟出现于唐代考——兼谈民俗史研究中史料的搜集与释读问题

    作者:张勃 刊期:2019年第04期

    端午龙舟竞渡是在端午节期间举行的以龙舟为工具、以速度比赛为内容的活动。关于端午龙舟竞渡出现的时间有唐代说与宋代说两种观点。目前看这两种观点均论证不足。释读张建封《竞渡歌》、卢肇《竞渡诗》、李群玉《竞渡时在湖外偶为成章》、张鷲《五月五日洛水竞渡船十只请差使于扬州修造须钱五千贯请速分付》、康庭芝《对竞渡赌钱判》等唐代文献...

  • 昆剧"传"字辈口述史的当代意义

    作者:邹元江 刊期:2019年第04期

    昆剧的传承与变革究竟是什么关系,“传”字辈的想法也比较含混。建立昆剧传习所的主旨是传承、抢救经典,还是“应该走改革的路线”,这直接影响了“传”字辈面对传统的不同态度。让大多数“传”字辈最有急迫感的,是在传承上尚未触及昆剧表演审美的精髓,而正是这些至关重要的细腻表演是非要依赖“传”字辈耳提面命的点拨才能够让被传承者开窍的。...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视角下的龙州壮族天琴女性禁忌破除

    作者:杨丹妮 刊期:2019年第04期

    女性禁忌是将女性作为禁忌对象加以防范或限制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禁制。龙州县金龙镇一带壮族民间长期流传着“传男不传女”的壮族天琴女性禁忌,而这一少数民族乐器禁忌的破除需要在尊重当地社区、群体和个人的主体作用和意愿的前提下,经过多元行动方的透明的对话、协商而达成,并对多元行动方及可能涉及的伦理问题进行规范与准则约定,体现了《非物...

  • 传统师徒制与表演者权利的冲突与解决

    作者:陈杰 刊期:2019年第04期

    戏剧、相声等传统艺术的传承传播面临着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冲突直接体现为传统艺术表演者的权利与表演者的师父之间的利益冲突。面对冲突,以民法为代表的现代法制需要在二者之间取得平衡。法律在保护表演者姓名权、肖像权等具体权利的前提下,允许师徒之间通过合同、禁止权利滥用等方式维系传统中师父的正当利益。法律通过师徒之间的利益平衡,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