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艺术

民族艺术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National Arts

杂志简介:《民族艺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5-1052/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文化研究、新时代故事学研究、艺术人类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选介、艺术探索、审美人类学、艺术考古、学界名家、建党100周年专题、视觉人...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3-2568
国内刊号:45-1052/J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27
复合影响因子:0.77
总发文量:1671
总被引量:7525
H指数:27
引用半衰期:9.7885
立即指数:0.0625
期刊他引率:0.8684
平均引文率:17.9
  • 从工艺史到设计学的追寻——我的学术自述

    作者:李立新 刊期:2017年第05期

    人类造物领域中,设计可能是最足以代表这一创造活动心智的了,我探索造物的心智活动经历了一趟长程的跋涉。在追寻的旅途上,从工艺到设计,从知识到方法,从功能到价值,一路行来山光水色令人应接不暇。这一过程有值得撷取的经验,经验的得失比知识的得失更有意义。在各学科研究之间会有一些共通的经验,从专业及专业范围之外也可感受一些为学求知的共...

  • 取益在广求:李立新设计学思想述评

    作者:李轶南 刊期:2017年第05期

    设计史论家李立新是中国艺术学界一位较具代表性的学者,他的研究涉及设计史、设计艺术研究方法论、设计哲学、设计学理论等领域。李立新从民族心理、文化结构、审美趣味与创作倾向的角度把握中国设计艺术史的演进历程,在跨学科的基础上寻求新的设计史观,提出了其设计史理论思想。他将设计艺术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系统划分和分析,具体阐释了设计艺术...

  • 食品谣言的传统变体及叙事生长点

    作者:施爱东 刊期:2017年第05期

    食品谣言是民众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自我提醒和自我教育。现代食品工业日渐脱离公众视线和常识,给公众造成了不安全感。"三鹿奶粉"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丑闻,引发了民众对于食品工业、企业良知、政府监管的不信任情绪,刺激了谣言的生产和传播。网络食品谣言无论在数量上还是攻击频率上都远远超出了传统食品谣言,但多数都是传统谣言的变体,如食品添...

  • 怀旧、反思与消费:“民国热”与当代民国名人轶事的制造

    作者:祝鹏程 刊期:2017年第05期

    在"民国热"的影响下,关于民国政要、文人等精英人物的趣闻逸事广泛地流传在通俗读物、电视节目、网络节目等大众媒体上,其中有大量荒诞不经的谣言。这些虚构的民国名人轶事是民国怀旧的产物,承担起了历史反思和娱乐消费的双重功效,寄托了中产阶级重新评价现代中国历史叙事的意愿,也表达了他们在社会转型期的不安与焦虑。在大众消费历史的需求...

  • 作为风险文化的微信谣言——“无知羞耻”下的信息互酬与角色扮演

    作者:刘汉波 刊期:2017年第05期

    微信是现阶段最普遍的社交平台,充当日常生活的重要信息源头和认知渠道,但其运作方式又在客观上使各种信息在未经筛选的前提下获得了在场的可能,微信谣言因此蜂拥而起。与其说微信谣言是社会秩序的洪水猛兽,不如说它是社会情绪与文化秩序的晴雨表。现代性为人类带来了一种"祛魅的传统",一切事物可以把握,所有问题可以解释,拒斥任何不确定感,形...

  • 从“社会”到“社区”:走向开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界定

    作者:朱刚 刊期:2017年第05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2008年通过的《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操作指南》并没有对社区的概念加以明确界定,仅将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其持有者群体之间的关系置于保护实践的核心。若要理解和把握"社区参与"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原则,当在该公约及其《操作指南》的文本分析基础上深入...

  • 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中的“隐性知识”及其当代转化

    作者:孙发成 刊期:2017年第05期

    隐性知识的存在是传统手工艺保持生命力、突显创造性的源泉,同时它又阻碍了优秀技艺的传播,延缓了行业水准的整体提升。在传统手工艺的传承过程中,隐性知识一方面以人为载体、以工艺过程为核心动态表现,另一方面又以作品为依托、以材料和工具为延伸静态表现。在当代,推动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保持传统工艺的生命力,需要探索传统手工艺人隐性知识的...

  • 伏羲女娲蛇尾蜴尾考——兼谈嫦娥为什么也有尾巴

    作者:吴晓东 刊期:2017年第05期

    在古文献中,伏羲女娲被记载为人首蛇尾,汉画像除了有相应的形象之外,还有人首蜴(蜥)尾的形象。这两种形象的形成,是因为羲与蛇、蜴古音同音,而乂与義、娲古音同音则是伏羲女娲交尾形象的缘由。后羿嫦娥与伏羲女娲的名称中心词分别是羿、娥、羲、娲,都来源于"日"的语音变异,所以嫦娥与女娲有同一来源,这是汉画像中嫦娥有尾巴的原因。

  • 黄道婆传说的当代建构及社会记忆转型

    作者:黄景春 刊期:2017年第05期

    20世纪50年代在新中国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话语作用下,黄道婆被建构出纺织女工、纺织技术革新家、童养媳、反抗者、民族文化交流使者等多重形象。这些形象建构主要以编创新传说的方式进行的,建构新传说首先是现实社会的需要,随后成为社会记忆转型的依托,而新的社会记忆维护着现存的权力话语体系。20世纪80年代以后,海南又编创了一批黄道婆传说,并通...

  • 守“墨”成规——文化视野中的墨

    作者:罗士泂 刊期:2017年第05期

    在书写工具愈趋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围绕着墨(块)与墨汁之间的争论始终存在于书法与艺术圈内。一部分人坚持从古法规约出发,基于传统美学概念强调磨墨、墨法的重要性,在此过程中也表露了作品留存万世的愿望;另一部分人则秉持"方便"的概念,认为使用墨汁才是适应现代社会的最终选择。然而不容否认的一点是,两者之间的争论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秩序建...

  • 社会交流视角中的音乐选择

    作者:吉娅·贾妮珍; 刘祥焜; 萧梅 刊期:2017年第05期

    我们如何理解音乐选择,相当程度上取决于音乐制品生产及分配过程中的商品化。只有当经济交流的某些特征在我们称之为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社会秩序框架中得以发展,我们才能观察到这一过程。尽管这一阶段中涌现的产物并未像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品那样被完全看作市场产品,但无论它们是否情愿,都相继得到了转化。因而,我们真的能选择音乐吗?我们真的是从...

  • 美学人类学:一种跨文化的方法

    作者:罗素·沙曼; 孙文刚 刊期:2017年第05期

    美学由于与从共同的、可观察的认知过程中移除出去的主观的、定性的感官活动相联系,使得它经常被社会科学的探究排除在外。这种立场忽视了审美经验的现象学方面,而支持了一种僵化的、康德式的审美无功利的美学观。美学人类学作为研究人类审美系统的一种新模式,必须在一个更具包容性的、跨文化的和文化相对主义的角度对美学中的美感和审美表达的...

  • “苗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吴通英

    刊期:2017年第05期

    吴通英,1951年生,苗族,贵州省台江县施洞镇人。五岁开始学绣,至今已有五十余载绣艺生涯。师从母亲、邻亲及祖辈。熟练掌握苗族传统服饰的各种针织绣技,其绣品的题材多源于苗族古歌和民间传说故事。她先后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历史博物馆等重要场馆举办苗绣作品展示。1996至1997年,先后受邀赴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国家举行苗绣展览。1990至2011年,...

  • 外相与心法——达摩“衣法”的视觉人类学观察

    作者:邓启耀 刊期:2017年第05期

    禅宗是中国佛教本土化程度较高的一支佛教宗派,其代表性的修行方式是不立文字,而是以心传心,强调以直觉方式领悟或认知佛学义理的"心法"。但禅宗不立文字并非没有表述和传达,只是转换了表述和传达的媒介,把文字符号变为非文字符号而已。禅宗善于以物象、图像、表情、动作和音声等可见可感的信息,传达抽象的义理,即使通过语言进行的"参话头",...

  • 非-文化与非-艺术:原住民绘画原真性论争

    作者:罗易扉 刊期:2017年第05期

    在非西方社会原住民仪式过程中,原本用于地面、身体、盾牌、容器及飞镖器物的表面装饰,在今日发生了被挪用到架上画布之上的现象。此类从仪式中挪用到画布上绘画,是文化亦或"非-文化"?是艺术还是"非-艺术"?引发了学界关于画布上原住民绘画身份问题的论争。在西方艺术制度中,对于绘画的身份讨论曾经采用文艺复兴工作室制度及现当代艺术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