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艺术

民族艺术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National Arts

杂志简介:《民族艺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5-1052/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文化研究、新时代故事学研究、艺术人类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选介、艺术探索、审美人类学、艺术考古、学界名家、建党100周年专题、视觉人...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3-2568
国内刊号:45-1052/J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27
复合影响因子:0.77
总发文量:1671
总被引量:7525
H指数:27
引用半衰期:9.7885
立即指数:0.0625
期刊他引率:0.8684
平均引文率:17.9
  • 杂糅中滋补营养 博采里成就自我——我的学术研究回顾

    作者:周星 刊期:2015年第04期

    和许多出色学者不同,我一直把自己界定为普通的文化研究者。所谓文化是指研究都注重与人相关的多样精神文化领域,研究则是指对于具体现象、思想潮流的询问兴趣。所以,从来没有被所谓的学者帽子所架空,为了保持所谓的精深,去专一独守;

  • 国际法中的“艺术”“艺术价值”及“艺术品”

    作者:周超 刊期:2015年第04期

    对“艺术”、“艺术价值”以及“艺术品”这一组关连概念在国际性法律文件中的表述、界定以及规范的梳理、探讨与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国与文化艺术遗产相关的法律、法规中相同或类似概念的内涵,也将有助于中国“艺术法”体系的建构。因此,理清“艺术”、“艺术品”、“艺术价值”等概念在国际法表述中的脉络,对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艺术类文...

  • 城市艺术田野与“音乐上海学”——艺术人类学三人谈之四

    作者:洛秦 胡斌 王永健 刊期:2015年第04期

    城市艺术人类学研究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进入到学者的研究视野,受到学界的瞩目。中国城市的艺术田野有它的特殊性所在,对于国外研究经验的借鉴与内化要注意结合本土的历史和文化生态。“音乐上海学”是一个基于“地方性知识”的研究论域,通过十几年的积累,努力建构城市艺术人类学研究的“中国理论与经验”,以期建立起中国城市艺术人...

  • 从玉教到佛教——本土信仰与外来信仰的置换研究之一

    作者:叶舒宪 公维军 刊期:2015年第04期

    文明发生的必要条件是宗教信仰和神话观念,而不是理性与哲学。宗教信仰的人类普遍性与信仰内容(一神、多神、拜物教、人格神)和形式(偶像、禁绝偶像)的文化差异性,成为认识每一个文明特质的关键所在。玉教在东亚绵延数千年的偶像崇拜传统,成为成功接引佛教东传的内在引力。而以禁绝偶像崇拜为特色的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统治下的西亚、...

  • 民俗现场的物象表达及其视觉“修辞”方式

    作者:邓启耀 刊期:2015年第04期

    传统的记事、表意和叙事,除了通过语言和文字来实现,还可以通过物象或图像来实现。用物象和图像作为媒介,通过象形、指事、形声、会意等视觉“组词”和谐音、形容、比喻、象征等视觉“修辞”手段,形成具象的可视符号进行远距传播和错位传播,是历史和民俗中最具“艺术”精神的文化遗产。这种物象表达方式积淀在一定的文化系统或人群(如无文字民...

  • 栏目主持人语

    作者:彭兆荣 刊期:2015年第04期

    茶是一个有着巨大历史、文化和交流的信息容量。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中,茶已然羼入复杂的历史编码,无论是神话叙事、自然生态、种植方式、文字演变、经典专著、医药成分、养生技法、茶艺道法、休闲必备、馈赠礼物……还是一个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外交使者,在CHINA的几种译名和意思中,“茶叶说”即为一种。

  • 文化遗产关键词:茶

    作者:肖坤冰 刊期:2015年第04期

    “茶”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自然之物、人造之物、药物、食蔬、饮品等复杂的角色演变过程,以及各种历史事件对人们的品味与消费的社会性建构。茶叶在帝制中国的财政税收、华夷互动、族群认同、朝贡体系的维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茶是无论在中国的起源,还是近代以来在西方的传播,人们在消费茶的使用价值的同时,也将其编织进了社会的价值系统和文...

  • 文化遗产关键词:行业

    作者:魏爱棠 刊期:2015年第04期

    行业一词,在东西方文化中具有不同的发展逻辑与文化内涵。相对来说,行业在西方文化中表达的是一种自治的专业共同体的概念,而在中国文化中,行业最初却是在政府行政权力影响下建立的松散的同业网络。就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这种以世家、流派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同行网络不仅具有强烈的宗族性、地缘性特征,还体现了中国文化差序格局的关系网络特...

  • 封底皮影作品作者薛宏权简介

    作者:魏力群 刊期:2015年第04期

    薛宏权.男,生于1968年,华县柳枝人。陕西华县皮影雕刻名家、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雕刻作品在第十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被商务部研究院品牌建设与促进中心评为“科技创新奖”。

  • 文化边界上的道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拉卜楞唐卡艺术

    作者:牛乐 刊期:2015年第04期

    拉卜楞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多民族文化交界区域,其深厚的宗教学术传统成为藏传佛教艺术生存和传播的重要介质,基于远离藏文化中心的边缘性,这种文化介质成功地维持了藏传佛教艺术的一些本原特点,使其宗教与世俗的二元性、隐秘的价值观、特殊的供施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作为一种宗教艺术形式,唐卡艺术的宗教传统和技艺传统互为道器,在某种意...

  • 传统的承续与修复——访杨柳青年画传承人霍庆有

    作者:郭平 刊期:2015年第04期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是地域文化的领军人物,他们头脑中穿越历史长河保留下来的文化记忆和手头鲜活的传统技艺,具有活文献的学术价值。以年画这种民间艺术为媒介的文化记忆随着相关民俗行为的衰退正在走向消亡,而失去年画等象征符号的年文化,近半个世纪以来也发生了剧烈的变迁。如何唤醒民众的文化自觉,修复传统,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

  • 南北朝帝陵壁画墓的图像体系讨论

    作者:汪小洋 刊期:2015年第04期

    南北朝时期,帝陵壁画墓首次出现,而且南北面貌相异。北朝壁画墓图像体系中,强调皇权的图像而表现出上移的方向。南朝壁画墓图像体系中,“竹林七贤与荣启期”这样士族化的图像表现出下移的方向。上移和下移两个方向的理论指向是:首先,形成了民族平衡与阶层平衡的两个图像体系。其次,形成了礼仪化与生活化的不同图像特征。再次,提供了图像证史的...

  • 误解与重读:北朝图像艺术中的“领带”“帔”与“领巾”

    作者:宋丙玲 刊期:2015年第04期

    颈项是人体最适宜佩戴饰物的部位之一,因其位置显著,围巾、领带已是当下服饰设计和着装搭配需要考虑的重要元素,然而,关于它们的早期发展历史却大多语焉不详。随着时代的变迁,二者的形制和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而古今话语体系的不同也使今人对其名物称谓存在不少误解。北朝图像艺术中呈现出来的肩领配饰不能简单地以披帛或帔帛统称,更不能将其不...

  • 日常生活美学:人类学的视角和方法

    作者:范丹姆 李修建 刊期:2015年第04期

    审美经验和审美评价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具有普遍性,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美学由于受到康德、黑格尔等美学观的影响,对异文化中经验性的审美甚少关注。不过,这在民族志研究中得到了强调,亦受到进化论学者的重视。为了考察日常美学,人类学家运用了整体性的视角和语境化的研究方法。人类学以民族志的形式,将对审美研究的重心,从纯粹的“艺...

  • 超越艺术人类学——古巴“音乐生成”的理论素描

    作者:田中理惠子 陈昭 刊期:2015年第04期

    近年来倍受关注的艺术人类学,多以造型艺术为其研究对象,但对于“出现即消逝”的音乐而言,只能从“生成”的角度进行把握。起源于西欧的“古巴古典音乐的生成”事例,重新构建了艺术人类学的理论框架,开拓了“艺术生成”这一全新的视角。以音乐为对象的艺术人类学,应该关注艺术当中“存在”与“生成”的差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