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转化

煤炭转化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oal Conversion

杂志简介:《煤炭转化》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163/TQ,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化工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化工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与开发、综述与专论

主管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主办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国际刊号:1004-4248
国内刊号:14-1163/TQ
全年订价:¥ 292.00
创刊时间:1978
所属类别:化工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06
复合影响因子:0.65
总发文量:946
总被引量:10279
H指数:37
引用半衰期:4.9787
立即指数:0.1512
期刊他引率:0.7257
平均引文率:11.0233
  • 山东金源气煤萃取后的族组成和化学组成研究

    作者:张小东 张硕 孔令菲 魏高洋 刊期:2015年第01期

    通过超声萃取的方法,采用苯、二硫化碳(CS2)和四氢呋喃(THF)三种溶剂对山东金源气煤的四种不同煤体结构煤(原生结构煤、碎裂煤、碎粒煤和糜棱煤)进行了分级萃取,结合元素分析、工业分析以及柱层析法,对煤样的化学组成和族组成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变质程度的增加,溶剂萃取率有增大的趋势;溶剂萃取作用下,C元素和H元素含量增加,S元素和...

  • 褐煤中水分存在形式的实验研究

    作者:唐文蛟 张守玉 董建勋 郭熙 董爱霞 郑红俊 邓文祥 丁艳军 吕俊复 刊期:2015年第01期

    利用低温差热法分析了我国内蒙古两种典型褐煤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并用恒温干燥的方法对褐煤中各部分水的析出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褐煤中存在三种具有不同冷凝特性的水,分别为自由水、束缚水和不冻水,其含量与煤种有关;从等温干燥实验得出,自由水的析出速率明显大于束缚水的析出速率;由不同存在形式水分含量及冷凝特性可以推测,大唐五间...

  • 单颗粒褐煤高温烟气干燥过程实验研究

    作者:邓文祥 张守玉 董建勋 郭熙 董爱霞 郑红俊 唐文蛟 丁艳军 吕俊复 刊期:2015年第01期

    针对10 mm~25 mm粒径的大唐五间房褐煤,通过单颗粒高温烟气干燥实验,得到了600℃~900℃烟气温度下的干燥特性曲线,研究了干燥介质温度和粒径对褐、煤高温脱水效果的影响,发现干燥过程主要处于降速干燥阶段;高温条件下,温度对干燥速率的影响并不显著;针对褐煤水分在干燥过程中的迁移特点以及大唐五间房褐煤的孔隙特征,基于努森扩散定律,建立了...

  • CO2气氛对伊宁煤热解过程中酚分布的影响

    作者:张纯 朱生华 白永辉 刘昌龙 闫伦靖 李凡 刊期:2015年第01期

    以伊宁煤为原料,将其粉碎至5 mm~8 mm粒径置入固定床热解炉中,分别在N2和CO2两种气氛下程序升温至终温为500℃,600℃和700℃,收集热解产物并用GC-MS联用仪定量分析了焦油中的7种酚类化合物,对比分析了两种气氛下热解产物的分布,考察了CO2热解气氛对焦油及酚类化合物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气氛能促进焦油的生成.700℃时,CO2气氛下煤热解生成总...

  • 基于正交实验优化凤眼莲与低阶煤共热解条件

    作者:何选明 王小娟 王春霞 付鹏睿 陈诚 刊期:2015年第01期

    采用自行改装设计的干馏炉,基于L9 (34)正交实验对凤眼莲和低阶煤低温共热解进行条件优化,以提高热解油产率,正交实验得出因素主次关系为:终温>配比>粒径>保温时间,并且当凤眼莲添加量为35%,终温为550℃,凤眼莲粒径为0.355 mm~0.500 mm,保温时间为25 min时,热解油产率达到最大值11.70%,比优化前提高了3.36%.并对热解油进行了GC-MS检测...

  • 贵州高灰熔点煤气化特性研究

    作者:娄彤 张忠孝 周志豪 刊期:2015年第01期

    选取贵州典型高灰熔点煤种老矿中煤,在柱塞流反应器中进行气化特性研究,在未反应碳缩核模型以及动力-扩散模型两种气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一维柱塞流气化小室模型.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从1 200℃上升至1 500℃时,CO2的体积分数下降约15%,CO的体积分数上升约16%,H2的体积分数上升约2%,碳转化率上升约20%;在相同温度下,水煤浆...

  • 准东煤气化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作者:邱朋华 陈希叶 李丹丹 徐健健 刊期:2015年第01期

    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我国准东煤合成气生产系统进行模拟,研究气化炉的主要操作参数(即n(O)∶咒(C)和气化剂中水蒸气比例)对气化结果(合成气温度、合成气产出率、冷煤气效率和(火用)效率)的影响;比较了相同气化条件下准东煤与烟煤经济性的差异;对粗合成气显热回收对经济性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准东煤的气化经济性比烟煤的高,而...

  • 激冷式气化炉液池内射流冲坑特性数值模拟

    作者:吴晅 焦晶晶 金光 李海广 武文斐 刊期:2015年第01期

    对激冷式煤气化炉内顶部浸没式气体射流冲击液池的行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可视化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获得气体射流冲击液池形成冲坑的演变过程;引入特征深度和特征半径两个特征参数表征冲坑特性.研究发现,在冲坑停滞阶段,冲坑特征深度和特征半径随气体射流速度的提高呈现逐渐加速并最终趋于平缓的增长趋势;随着下降管出口静态淹没深度...

  • 西沟煤直接液化条件及超声对液化效果的影响

    作者:游静 刘月娥 马凤云 席海全 刊期:2015年第01期

    以新疆阜康西沟原煤(200目)为研究对象,四氢萘为制浆和供氢溶剂,利用正交及单因素实验确定西沟煤适宜的液化条件.结果表明,T=435℃,p=7 MPa,m(solvent)∶m(coal)=1.75∶1和t=60 min为适宜的液化条件.此条件下,rη(oil)=75.33%.进一步探讨了煤粒径及超声处理对液化效果的影响.西沟原煤经胶体磨研磨后直接液化:研磨1h,粒径9.98 μm,η(oil...

  • 含氮煤焦边缘模型氧化生成NO途径研究

    作者:朱恒毅 孙保民 信晶 尹书剑 肖海平 刊期:2015年第01期

    通过Mayer键级预测反应过程,基于过渡态理论,在分子水平上研究了含吡啶氮的armchair煤焦边缘模型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前驱体HCN以及直接与O2反应释放NO分子的全过程,并计算得到了每一步反应的反应能量和能垒大小.结果表明,含吡啶氮armchair煤焦模型化合物产生HCN的过程中N2—C4键和C1—C3键的Mayer键级最小,这两个键最先断裂后分离出HCN分子,该过程...

  • 捣固焦高温碳素溶损反应行为研究

    作者:张小勇 吴光有 郑明东 徐陆佳 刊期:2015年第01期

    选择有代表性的捣固焦炭,在连续热反应装置内,考察不同温度下焦炭与CO2反应行为,揭示捣固焦炭在高炉内的劣化机理.结果表明,等温条件下,不同焦炭与CO2反应至30%的水平时,转化率随时间总体呈线性规律变化,反应动力学符合零级反应特征,表观活化能为89 kJ/mol~151 kJ/mol,碳溶反应后粉化程度与焦炭显气孔率及表观活化能有关,且粉化主要以扩孔和开...

  • 陕北中低温煤焦油减压馏分的GC-MS分析

    作者:孙鸣 陈静 代晓敏 马晓迅 赵香龙 刘科 刊期:2015年第01期

    以陕北中低温煤焦油轻油为原料,在减压(1 kPa)蒸馏装置中切取<100℃,100℃~170℃,170℃~200℃,200℃~240℃,240℃~270℃,270℃~300℃和300℃~340℃7段馏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鉴定了馏分中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蒸馏终温为340℃可得到煤焦油约95%(质量分数);在各个馏分中都分布有脂肪烃类化合物;蒽菲类化合...

  • 化学链燃烧中CuO载氧体释氧吸氧特性研究

    作者:徐鹏 牟超 戴领 刊期:2015年第01期

    首先利用热重法考察了氧解耦化学链燃烧(CLOU)中CuO载氧体在不同氧气气氛以及不同温度等工况下的释氧特性、Cu2O在不同温度下的吸氧特性以及CuO载氧体的持续循环能力.最后采用Achar-Brindley-Sharp-Wendworth方法对氧化铜在不同氧气浓度下的动力学参数进行了拟合求解.结果表明,CuO释氧速率随反应温度的提高而增加.氧气浓度越高,CuO在释氧温度...

  • 添加剂对劣质煤燃烧特性和灰渣熔融性的影响

    作者:陈艳容 李浩杰 刊期:2015年第01期

    利用热重-微分分析仪和灰熔点测试仪,研究了O2/CO2和O2/N2气氛下添加剂对重庆南桐高灰分劣质烟煤燃烧特性和煤灰灰渣熔融温度的影响,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剂CaCl2,Ca(OH)2和CaCOs均能有效地增加煤粉反应表面的活性,降低煤粉反应表观活化能、煤粉点燃温度和燃尽温度,提高煤粉可燃性指数C和燃尽指数Cb,但三种添加剂对煤粉燃烧促进作...

  • 太西无烟煤制备锂电负极材料的研究

    作者:张校菠 刊期:2015年第01期

    以太西无烟煤为原料,对在不同处理温度下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太西无烟煤在1 000℃~1 150℃温度处理下,在0 V~0.12 V的电压范围内显示出最高的可逆容量,在处理温度为1 100℃时,显示出最高容量为370 mA·h/g.较大的可逆容量归因于其硬碳在石墨化后产生了一定量的微孔,有效地改善了材料的比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