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科学

领导科学杂志 北大期刊

Leadership Science

杂志简介:《领导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1-1024/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外管理、广告·书评、治理研究、领导方法、领导艺术、领导参考、领导鉴戒、领导视点、特别关注、世相新语、领导素养、新锐职场、用人之...

主管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国际刊号:1003-2606
国内刊号:41-1024/C
全年订价:¥ 484.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河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43
复合影响因子:0.3
总发文量:12303
总被引量:9182
H指数:20
立即指数:0.0025
期刊他引率:1
  • 选举国家机关领导人员要严把资格条件关

    作者:朱岩 刊期:2011年第21期

    今明两年,全国地方各级人大、政府换届工作陆续展开。通过换届把干部选好、把班子配强,关系“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由各级人大选举产生的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履行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领导职责,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和责任很大,要求也很高。

  • 今日中国当以“包容性竞争”促进“包容性发展”

    作者:王善平 刊期:2011年第21期

    根据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我国将再用“十二五”、“十三五”两个五年规划的时间,于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她既是一个富裕、和谐、公正的社会,也是一个富有竞争活力、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 做好群众工作要注重“四多四少”

    作者:毛知兵 刊期:2011年第21期

    同志在2011年“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既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再思腐败官员打击报复举报者问题

    作者:杨守涛 刊期:2011年第21期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同志强调了“消极腐败的危险”,并指出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下级官员与公众举报正是有效惩治和预防腐败不可或缺的力量,但他们常常遭被举报者打击报复。为确保他们的反腐热情与反腐责任感不被耗散甚至消失,笔者对腐败官员打击报复举报者问题进行了思考,并...

  • 腐败治理与党的公信力建设

    作者:卢爱国; 王跃勇 刊期:2011年第21期

    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把消极腐败列为我党面临的“四大危险”之一,并进一步指出,“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信任和支持”,从而为党的公信力建设指明了方向。加强党的公信力建设,必须深入分析党的公信力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认识消极腐败对党的公信力建设的深刻影响,在此基础上探寻防范和消除消极腐败...

  • 破解消极腐败多重困境的科学选择

    作者:陈茂先 刊期:2011年第21期

    总书记在2011年“七一”重要讲话中将消极腐败列为党执政面临的“四大危险”之一,并指出“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信任和支持”。可以说,消极腐败是治党、治国大敌。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深化改革攻坚期、法律法规完善期,客观上给消极腐败提供了土壤;我国长期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期、社会和谐稳定期,让一些领导干部主观...

  • 做好县委办公室主任的“正反”之道

    作者:温文强 刊期:2011年第21期

    黑格尔曾提出过“正反合”的理论,简而言之,就是一切事物的发展都可分为“正题”、“反题”和“合题”三个有机联系的层次。“正题”和“反题”辩证统一,相互作用,进而把正反两个阶段的某些特点或积极因素在新的更高的基础上综合起来,就可以达到“合题”的效果,使事物的发展迈向更高的阶段。“正反合”理论同样适用于办公室工作。我们知道...

  • 改善政治生态失衡的良方

    作者:黄宗良 刊期:2011年第21期

    当前,影响和制约中国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一是我们面临的自然生态失衡,即资源短缺和环境的破坏;二是社会政治生态失衡,突出表现为党群矛盾突出,因民主权益受损诱发的社会群体性事件增多。改善社会政治生态失衡,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生的改善必须有民主作为政治保证,否则,一些重要举措和项目...

  • 解决社会信任困境要靠制度

    作者:卢雁 刊期:2011年第21期

    中国社会“正在由传统的、乡村社会的‘熟人社会’逐渐演变为‘陌生人社会'”,中国社科院在今年的中国首个《社会心态蓝皮书: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中如此描述。同时,该报告指出,进入“陌生人社会”后,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社会信任困境”。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王俊秀表示,当前社会陷入了“信任困境”,“人际信任和机构信...

  • 把握一个真实的“微观中国”

    刊期:2011年第21期

    这些年来,不管是学者对基层政治生态异化的担心,还是有人对“故乡沦陷”的忧思,无不折射了转型期基层所蓄积的种种问题。也正是怀着对基层政权“悬浮”的警惕,着力于对基层治理支撑点的构建,近年来,中央大规模集中轮训县委书记、县级公安局长等基层干部,并提出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时把基层视为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 生产力和幸福度应成为评价经济体制的“双标准”

    作者:张仁德; 王文治 刊期:2011年第21期

    在比较经济学研究中,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生产力作为评价经济体制绩效的最终标准。根据唯物史观,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但生产的最后目的还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一个社会如果将发展生产力作为最终目的,而把民众的幸福作为次一级的目的,甚至放在无足轻重的地位,那么,这样的社会经济体制绝不是好的经济体制。

  • 推动公民有序参与需要合理的制度设计

    作者:朱旭峰 刊期:2011年第21期

    政府和公民间的互相信任是公民能否有效参与公共决策的前提。现阶段,少数政府官员缺乏对公民的信任,这往往使公民参与失去了真正意义。公众与社会舆论往往担心,有些官员和部门会通过操纵公民参与的程序,如参与者挑选、议程设置、信息提供等,让公民参与对政府决策几乎没有实质性的影响,这反过来会导致公民对公民参与机制丧失信心。

  • 社会力量决定中国未来发展

    作者:李玉 刊期:2011年第21期

    市场经济体制已成为今天及未来中国发展的轴心机制,在推动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深刻地作用于其所连接的两大车轮——国家和社会。其中,在推动社会力量成长方面,尤其值得关注。社会力量的不断增强和发展决定了未来十年国家发展的根本方向,这就需要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过程形成的社会力量加以组织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构建形成社会...

  • 法理思维应成为国家和公民的常态思维

    作者:丁国强 刊期:2011年第21期

    在转型时期的中国,法律问题更多的不是理论分歧而是利益分歧,这在一定程度上钝化了中国法学家的理论勇气和言说冲动。法学理论只有解答真问题才有价值、有意义。建设法治国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法学的力量在社会管理和秩序控制中起作用,让法理思维成为国家和公民的常态思维。

  • 应重视改革的内在发展逻辑

    作者:李海青 刊期:2011年第21期

    理解一种社会历史现象的关键是把握其发展逻辑。审视33年的改革历程及其未来趋势,一条内在的发展逻辑今天已经相对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改革之初到本世纪初,在各项改革工作中,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的聚焦点;新世纪以来在各项改革综合推进的基础上,社会建设提上日程,迅速推进;而对于今天的改革攻坚及未来的中国发展而言,积极稳妥地深化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