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教育经济评论 高校引进人才的最优激励合同 【正文】

高校引进人才的最优激励合同

作者:尹训东; 罗川; 于丽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与经济研究院;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力资本与劳动研究中心
高校教师   激励合同   主观评价   替代性   互补性  

摘要:高校教师的工作性质具有多重性,客观评价指标体系不能完全反映教师的工作成果,可能导致对教师激励的扭曲。主观评价则由于可信性问题,难以获得被评对象的认同。本文试图考察综合利用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对教师劳动激励的效用。研究发现,当客观评价的扭曲程度较小时,单独使用客观评价即可达到最优,即客观评价的替代性发挥主导作用;而当客观评价的扭曲程度很大时,两者的互补性更为凸显,即主观评价的引入使得本来无法单独使用的客观评价变得可用,并且两者的可用性都比单独使用时更好。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