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杂志 省级期刊

Teaching Monthly(Primary School Edition)

杂志简介:《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3-1280/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课堂新探_阅读教学、备课之窗_教学参考、评价研究、观点主张_观点直播、课堂新探_习作教学、备课之窗_文本解读、卷首语、教师博客_教海拾...

主管单位:浙江外国语学院
主办单位:浙江外国语学院
国际刊号:1671-704X
国内刊号:33-1280/G4
全年订价:¥ 202.00
创刊时间:1983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浙江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复合影响因子:0.11
总发文量:1112
总被引量:430
H指数:9
  •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对中学德育课程的价值导向

    作者:蔡志良 刊期:2017年第11期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具有整体构架的育人格局、符合规律的目标设置、重点明晰的内容安排、传统与现代的恰当融合等特点,对中学德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坚持正确方向的政治担当、培育客观理性的科学精神、铸就自觉理性的法治意识、唤起坚定自觉的文化自信等价值导向和德育使命。落实《指南》精神,要准确把握德育课程的功能定位、知识传递与品行养...

  • 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从改进教学设计做起

    作者:刘蕊 刊期:2017年第11期

    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必须从改进教学设计做起:教学目标设计要从三维目标转向核心素养;教学过程设计要从知识核心转向素养核心;教学情境设计要从知识引领转向素养引领。

  • 《道德与法治》学科学生思辨力培养探索

    作者:郑乐安 刊期:2017年第11期

    根据《道德与法治》的学科特点以及当前对核心素养的现实诉求,思辨力成为《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关键能力。它是一个人辩证思维、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着力点。为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通过课堂及课后的学习,养成敢于思辨、慎于思辨、善于思辨、巧于思辨的习惯,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提高...

  • 法治教学活动应求“真”务“实”

    作者:王芳 刊期:2017年第11期

    根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法治教学要综合开展故事教学、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案例研讨、价值辨析等多种教学活动。充分发挥活动在法治教学中的独特功能和价值,求“真”务“实”是根本,角色扮演要基于“真材实料”,主题辩论要引发“真情实感”,案例研讨要寻求“真凭实据”。如此,才能为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养成遵法守法的行为习惯奠...

  • 中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三重指向及优化路径

    作者:张丹 刊期:2017年第11期

    中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是根据中学生这一群体所独有的生命特点以及特定的时代社会发展需要,旨在引导中学生识读生命价值、唤醒生命价值意识、确立生命价值目标,最终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认知和生命价值信念的教育实践活动。生命体认、生命感悟、生命践行是中学生生命价值教育的三重指向,通过课堂教学、家庭教育和课外活动优化提升中学生生命价值...

  • 叹蓝鲸游戏之害觅生命教育之策——以“生命的思考”单元教学为例

    作者:耿妍; 王莎莎 刊期:2017年第11期

    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生命教育,既符合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也贴合当今时代对青少年核心素养培育的实际。教师应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为平台,最大限度地创新整合课程资源,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增强学生的生命价值判断能力,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素养。

  • 探索“生命自觉”教育践行学科“核心素养”——从一节市优课教学片段谈起

    作者:董玲娟 刊期:2017年第11期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有效地凸显了生命教育,强调对生命的认知取向和价值选择。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好向上、阳光和温暖的底色,让“健康生活”“责任担当”等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生思想的土壤中得以萌芽与滋长,是我们教育的应然追求。教师可尝试通过自我反思、角色体验、情境体察等方法探索“生命自觉”教育,践行学科“核心素养”。

  • 思想政治教科书插图的类型、特点及启示

    作者:常超 刊期:2017年第11期

    插图在思想政治教科书中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插图在思想政治教科书中所处位置、组成数量、画面内容、表现风格以及发挥功能侧重点的不同等,插图有不同分类。思想政治教科书插图除了具有一般教科书插图共同的特点外,还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性、价值行为的导向示范性、内容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等学科特点。教师要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教科书插...

  • 基于历史理解的教学策略探讨——以“罗马帝国的兴衰”一课为例

    作者:费为群 刊期:2017年第11期

    历史理解是将对史事的简单记忆和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以“罗马帝国的兴衰”一课为例,教师可以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亲临体悟三个维度展开教学,以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历史,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 融合本土资源打造精彩课堂——以“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一课为例

    作者:马仲宏 刊期:2017年第11期

    打造精彩课堂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追求的目标之一,课堂精彩与否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和感受。学生的生活环境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挖掘学校周边的本土资源,将它们与国家课程的内容深入融合,这样的课堂更容易出彩。精彩课堂接地气,它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学生能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在积极参与中生成能力。

  • 教学设计与教材研究共进共生

    作者:王静慧 刊期:2017年第11期

    教材研究,常常被视作教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教材研究的过程可以和教学设计的过程充分结合、同时进行,在教学设计中解读教材,在研究教材中点亮设计。抓准教材研究的内容视角,对接教材研究的学生视角,契合教材研究的过程视角,可使得教学设计凸显观点、立意高远,关注过程、逻辑清晰。

  • 政治课教学也要遵循“艺术真实”

    作者:李勇斌 刊期:2017年第11期

    政治课要从生活真实走向艺术真实:一要学会“过滤”,即对用于政治课教学的生活素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仅反映“真”,更应反映“善”与“美”;二要学会“包装”,使生活素材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鲜明的典型性,能够通过个别表现一般,通过特殊表现普遍,以增强思想政治课的理论说服力;三要学会“借鉴”“改编”和“虚构”,创造出熠熠生辉...

  • “师问”诚可贵“生问”价更高

    作者:袁琨 刊期:2017年第11期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政治课教学,应把引导、鼓励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教师应敢于突破预设,优化“师问”以助推“生问”,在教学中巧设启发性问题暴露“疑点”,利用“误导式”问题彰显“迷点”,抛出开放性问题凸显“议点”,精编检测性习题寻找“盲点”,通过这样的策略,找准助推“生问”的切入口,以期提升学生的...

  •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作者:陈方梁 刊期:2017年第11期

    这是一首赞美教师的歌。初听这首歌是激动,激动于做教师的辛劳、奉献被社会认同;再听这首歌是压力,压力来自于为人师表的工作性质。“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你拿什么去作学生的榜样,而无愧于学生的信任与期待?教育的实质是智慧和素养的影响和传递,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总是被作为教...

  • 遵循逻辑,提高信息挖掘的有效性——以2017年高考文综全国Ⅰ卷主观题为例

    作者:刘丙胜 刊期:2017年第11期

    信息分析利用不够全面准确,转换不到位,是考生考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精准地对试题信息进行分析利用与转换,是落实高考政治能力考核要求的载体,遵循答题逻辑则是一个有效的着力点。在备考复习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明辨答题逻辑,精准分析利用;其次要依据答题逻辑,精准转换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