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研究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杂志简介:《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1-1414/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名家序跋、“理想主义重建:是否必要?如何可能?”专辑、“电影与技术社会”专辑、近世文化研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古代文学研究...

主管单位:河南大学
主办单位:河南大学
国际刊号:1674-8506
国内刊号:41-1414/I
全年订价:¥ 192.00
创刊时间:201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河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1
复合影响因子:0.16
总发文量:864
总被引量:555
H指数:7
引用半衰期:10.2926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20.875
  • 陶渊明《饮酒》诗二十首发覆——兼论《停云》诗的作年与主旨

    作者:张德恒 刊期:2017年第01期

    陶渊明《饮酒》诗二十首的主旨一直晦莫能明,本文在充分利用原始文献、努力发掘史实、还原诗作背景的基础上,对《饮酒》诗二十首的主旨进行深入细致的考论,揭示出其深厚悠远的人文、政治底蕴,同时对渊明《停云》诗之作年与主旨作出合理推断。

  • 黄庭坚词的脱“俗”“诗化”与北宋词风转变的契机

    作者:刘军政 刊期:2017年第01期

    对黄庭坚词的评价,在词学史上颇多争议,既有以俚俗俳狎严厉指责的,也有以意趣深至赞扬的。黄庭坚的词早期受柳永影响,致力于俚俗之作,后期因苏轼的启发,引诗法入词,另择新路,词风发生转变,创作了大量“诗化”的作品。黄庭坚在词坛的地位虽然并不显著,但无论俚俗之作,还是“诗化”的作品,都表现出创新的精神,这种精神来源于宋词发展的时代趋势,黄...

  • 英藏S.2014《七夕诗并序》释读

    作者:冯和一 刊期:2017年第01期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S.2014诗并序皆不能称为经典,但却未加雕琢地保留了敦煌官僧民众“七夕”赋诗作序系列手稿原貌。另外,S.2014中的词汇,有的与晚唐时代敦煌当地的语言有关,如《七夕(自到敦煌)》“耐”“管领”“接括”等词汇都并非错字。校释该卷内容以及对写卷创作情境进行合理还原,对研究敦煌僧众文化生活、俗文学创作、抄经写经的意义以及...

  •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订补——以王惟俭等五位河南籍作家为中心

    作者:朱则杰 刊期:2017年第01期

    今人柯愈春先生所著《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从清代诗歌(包括散文)文献学的角度来说,代表了迄今为止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最高成就。因此,以该书作为基准,对其中难免存在的若干舛误与疏漏进行订正与补充,从而使之尽可能地更趋完善,这也就成了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同时,这些遗留下来的问题,其难度相对来说也是最大的。现在即根据平日读书所得,对其...

  • 王士禛集外诗文考略——兼谈其与清初河南诗人的若干交游

    作者:黄治国 刊期:2017年第01期

    齐鲁书社出版的《王士禛全集》,是目前所见收录王士禛作品最为完备的集子,但因其人交游广泛,题赠诗文很多,故仍有部分作品遗落于外。今从其河南籍友人梁熙诗文集后附卷中辑得集外诗文若干,并对其中涉及的人物和事迹加以相应的说明和考证,为研究王士禛的生平、交游、诗学思想提供新的资料佐证。同时,有关王士禛与清初河南诗人的若干交游情况,亦在...

  • 身份政治与左派

    作者:埃里克·霍布斯鲍姆; 易晖 刊期:2017年第01期

    我的演讲要讨论一个大家意料之外的新主题。※我们已经熟悉了诸如“集体身份”“身份集团”“身份政治”或者是“种族性(ethnicity)”这类术语,以至于很难想起它们是在近时才开始成为当下政治话语词汇表或行话的一部分的。

  • 作为一种“后理论”范式的姿态批评

    作者:支运波 刊期:2017年第01期

    文学理论进入“后理论”时代给人们提出了一个如何认识“理论”的问题。“后理论”要求人们再也不能强迫理论去继续行使一种解答现实的终极主义,也不能强迫理论继续承担一种“宏大叙述”角色,而提醒人们注意文学理论已经开始步入一种日常的、参与性的具有实践指向的“小理论”阶段。阿甘本的姿态批评就是一种典型的“后理论”范式,它对于勘定与...

  • 审美无利害命题的引入与文艺学的范式转型问题——兼论文艺学中国形态的建构

    作者:郝二涛 刊期:2017年第01期

    审美无利害命题是百年文艺学范式转型的一个重要线索。以此为基点,反思文艺学的百年发展历程,文艺学经历了文学审美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文学意识形态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综合论的范式转型,其主流趋势是审美社会价值主义。这有利于文艺学研究者把握文艺学发展历程、总结文艺学得失、构建文艺学的中国形态,有利于促进文艺学学科的完...

  • 从文章到天下——论废名的“写实”主张

    作者:康宇辰 刊期:2017年第01期

    废名文学中的“写实”,迥然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写实主义”,是一个发明于20世纪30年代初,意义不断衍变,并在40年代作为反八股的旗帜被推上前台大书特书的概念。本文讨论了“写实”在文章、思想、文明三个层面的意义。首先,分析了废名文学从“说梦”到“写实”的演变过程与动因;其次,分析了“写实”的“实”通过对以周作人为媒介的儒家的习得而...

  • 文化引介者的资格:王文显与《北京政变》

    作者:李汇川 刊期:2017年第01期

    王文显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重要的剧作家以及戏剧教育家,以英文进行创作,其部分作品佚失,唯有李健吾翻译的《委曲求全》和《北京政变》两个中文剧本留存于世。《北京政变》是一部以袁世凯称帝的故事为原型的话剧,在耶鲁大学首演并引起较大反响。以往研究者多看重该剧所呈现的戏剧手法,而忽视了作者试图向西方人介绍并展现中国人真正的形象的写作...

  • “五四”时期新文学家的构成与特征

    作者:冯仰操 刊期:2017年第01期

    本文利用社会学的集体传记研究法,对219位“五四”时期新文学家的生平资料进行量化统计和分析,以期厘清早期新文学群体的构成与特征,并从代际视角出发,考察不同出生代的主体特征与表现。1880年代(含之前)出生代,多出身于浙江的士绅阶层,经历科举与留学后栖身于新式学校与报业,是倡导新文学的先驱;1890、1900两个出生代,人数递增,多出身于浙江...

  • 《庐隐全集》补遗

    作者:金传胜 刊期:2017年第01期

    2015年,福建教育出版社推出了6卷本的《庐隐全集》,全面地呈现了这位女作家的心路历程与文学成就,成为研究庐隐十分完备的参考资料。不过,《庐隐全集》亦有集外遗珠,尚待汇辑。本文钩沉介绍10篇失收于《庐隐全集》的佚文,考察其史料价值与文学意义,以期对全集的修订完善和推进庐隐研究有所裨益。

  • 记忆的“变形记”——读白桦的两篇关于洛阳的散文并议其人

    作者:吕东亮 刊期:2017年第01期

    白桦的两篇关于洛阳的散文《洛阳灯火》和《忆洛阳》之间,发生了一场深刻的“记忆”的变形记,这和作家主体在记忆时的想象机制有关,从根本上说则是中国社会变形记的一个侧影。白桦在两篇散文的记忆书写中表现出了一个“问题中人”对于宏大政治的关切和期求,而这在“去政治化”的当下文化语境中必然遭遇落寞。

  • 吾衰已久竟谁陈——张中行“负暄丛话”的文类意识与史传精神

    作者:李浴洋 刊期:2017年第01期

    1986至1994年间,张中行相继推出了《负暄琐话》《负暄续话》与《负暄三话》三部文集,世称“负暄丛话”。“丛话”的出版,不仅引领了1990年代以来兴起的“文化怀旧散文”的风尚,而且因应了文坛、学界与大众传媒重新关注民国时期的思想、学术与文化的时代潮流。以往对于“丛话”的研究,大都将其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加以考察。而本文则致力于通...

  • 反城市的空间地理学与超性别的生命救赎——论安妮宝贝《莲花》及其女性主义写作的突围

    作者:江涛 刊期:2017年第01期

    《莲花》是安妮宝贝女性主义小说写作中的一次突围。小说中的“墨脱”象征着女性空间,对“墨脱”的朝圣之旅,体现了安妮宝贝的女性主义实际上是一种朴素原始的母性主义,回到生命的原点便能实现自我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