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汉语国际教育对外语的要求

汉语国际教育对外语的要求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19 18:27:33

汉语国际教育对外语的要求

汉语国际教育对外语的要求第1篇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师 师德 师风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7-0047-01

新中国的对外汉语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对外汉语教师的教育培训则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进入80年代后,来华学习的外国留学生规模迅速增长,对外汉语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来华留学的外国学生和各国学习汉语的人数迅速增长,据中国高等教育委员会的统计,2010年,全年在华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员达265090人,据预测,到2020年全国外国留学人员数量将达到50万,届时中国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学生流动目的地国家。

汉语学习人数的增加,对汉语教师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2007年3月,国务院学位办了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并设立了24所试点院校招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门培养适用于新形势的汉语国际教师。《方案》对汉语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明确规定: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性、复合型专门人才。

和普通老师一样,汉语国际教师首先要做好教书和育人的工作,即教会外国留学生说汉语、掌握汉语基本知识。由于所面对的教学对象具有特殊性,对于汉语教师,要求拥有比其他教师更高的素质。即在给外国留学生传播中华语言文化知识的同时传递责任和关爱,向世界各国展现中国当代教师良好的师风和师德。

中国传统教育始终强调“言传身教”。一个老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其职业道德、生活态度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中国学生如此,对外国学生亦如此。对于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师的言传身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开阔的眼界

汉语国际教育是一门研究如何把汉语进行最有效的国际推广的学科,这个专业所培养的汉语国际教师要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不能只做井底之蛙。能够站在国际舞台上考虑汉语教学工作,始终将自己的工作与汉语国际推广这一国家和民族的事业联系在一起。

二 高尚的品德情操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学生从教师身上学习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的知识,还有优良的道德情操。

较之传统大学教育,汉语国际教育的对象具有特殊性:外国人。外国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及中国文化,在学习过程中会逐渐形成对中国社会的初步印象,之后会把自己对中国的印象传递给周围的人,从而影响这些人对中国的印象。外国学生学习期间,接触最多的就是他们的汉语教师,学生对中国、对中国人的印象很大程度上都与汉语教师的言行表现有密切的联系。

“外交无小事”,汉语国际教师教授汉语,传授中国文化,代表了国家的形象,在师德师风和教学业务上的要求也更高。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我们应时刻铭记:汉语国际教师代表的不仅是自己,还代表了祖国。在品德和情操上应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注意自己在教学和生活中的一言一行。

三 宽阔的人文情怀

外国学生到中国学习,都会面临跨文化交际障碍。为了能让外国学生尽快克服“文化休克”现象,尽早融入学校生活,除了日常汉语教学活动,汉语国际教师还应带领他们走出课堂感受中国社会,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如参加中国人的婚礼、品尝中国美食、景点文化游览等;积极动员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活动和比赛并给学生悉心指导;帮助刚来学校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交朋友,与中国学生结对子等。此外,还应积极关心学生身体、心理的健康状况。留学生中大部分是年轻人,又常年生活在国外,加上语言文化上的差异,他们在心灵上可能会感到空虚、孤寂,思想、心理上的问题与生活问题一样不容忽视。汉语教师应该在学校与学生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在心理、生活、学习上多方面为学生解答、咨询。

四 正确的从教心态

正确积极的从教心态是汉语国际教师的必备品质之一。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应该具备人格魅力,要想得到学生的喜爱,自己必须先喜欢上学生。汉语国际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同时也很艰苦,尤其派往国外时需要汉语教师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独立工作生活,承担各种有关汉语、汉文化活动的组织工作,良好的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汉语国际教师的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师德师风的培养也不可或缺。师德师风的工作做得扎实,将为国际汉语教师队伍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积极的精神保障。

汉语国际教育对外语的要求第2篇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汉语言文学;中外文学素养

一、研究背景

汉语国际教育,既是一种第二语言习得的信息输入过程,也是一种跨双向的文化交际沟通过程。因为语言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1];《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指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的核心课程,重在提升学生的汉语教学技能、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也明确要求教师要“了解中国和世界文化知识及其异同,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规则。”总之,“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目标,在国内外学界已成共识”。目前关于汉语国际教育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成果,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体系的整体视野中[2],讨论“跨文化交际课”的课程设置与教学问题。另一类是围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导因素,即教师来展开研究。梳理现有相关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如下两个特征。一是现有成果只关注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的汉语教师,而没有或较少关注国际汉语学习者。二是现有研究大多集中讨论了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表层文化或者说知识层面的文化,而缺乏跨文化交际中的深层次内容,也就是是精神性文化内容。跨文化交际是一种融合了语言活动、风俗习惯、价值观期待、哲思互动、心理反应、宗教情感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性文化传播活动。这些跨文化交际因素,至少可以划归为两个范畴和层次。第一个是表层文化或者说是知识层面的文化。日常谈论的衣食住行、习俗禁忌等都属于此类。第二个范畴,就是深层文化或者说是精神范畴的文化。人们常说的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等,都可归属于这一类文化。目前在汉语国际教育语境下展开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大多围绕第一个层次和范畴展开。这些表层文化,对初遇中国文化的国际汉语学习者快速融入其中,往往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如果以汉语学习为媒介的中外文化交际止步于此层面的话,显然是非常遗憾的。因为,“把文化背景当知识去学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透过背景知识去了解目的语国家人们的……文化心理与价值观念。”因此,本课题组设计了从国际汉语学习者入手,展开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的方案和思路。期待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跨文化交际及其能力体系建设,提供更多的培养角度和具体内容。

二、研究方案

(一)方案设计的背景及思路

1.既有成果忽视了国际汉语学习者的需求,因而使得汉语国际教育在走出去时存在问题。吴应辉在《国际汉语师资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出路》的报告中指出,当前国际汉语师资培养中,培养方式单一和国际需求多元的供需脱节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走出去”的汉语国际教育志愿者不知道汉语学习者的需求期待,在汉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过程中无法顺利而有效地沟通。喀麦隆高等教育部官员杜迪在“我与喀麦隆汉语教学本土化”的演讲中,也以自己作为国际汉语学习者的亲身经历为案例说明了这一问题。杜迪先生说,他参与喀麦隆本土师资培养、汉语课程大纲的修改、促进汉语教材本土化等方面的工作经历和感受,都告诉他汉语国际教育要本土化,即了解并满足国际汉语学习者的需求。综上,本课题组确定的研究思路,就是要区别于以往单纯从教学活动中“教”的侧面来讨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取向,转而关注教学活动中“学”的侧面来“反观”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求。2.当前汉语国际教育视域下的跨文化研究,常常忽视文学艺术等精神性文化内容。但是,不管是旧版还是新版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都规定了汉语国际教育“教师应了解中国文学与艺术的基本知识,并运用于教学”。具体来说就是:①应具有较丰富的中国文学与艺术知识,并能准确、客观地介绍和讲授。②能深入浅出地向学生讲授中国文学与艺术的基本概念,并举例说明。③能根据学习者的文化背景、语言水平及个人爱好选择多种恰当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可是,目前汉语国际教育教师们常常喜欢通过衣食住行等外在的物质性、知识性范畴文化细节展示中国,而忽视精神性文化的内容。这常常使得国际汉语学习者想要深入精神层面的文化内部时,往往感到力有不逮。根据以上因素,课题组设计了如下的调研方案。

(二)调研对象

课题组将研究对象设定为在海外进修或来华留学的国际汉语学习者。具体来说,本次调研的对象包括:15名在韩国学习汉语的韩国人;11名来华学习汉语的泰国本科留学生;8名欧非等地区国家来华学习汉语的本科留学生;1名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埃及留学生。

(三)调研方法

项目组根据客观条件主要采用了深度访谈法和问卷调研法。

(四)调研内容

1.国际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的目的;2.国际汉语学习者感兴趣的中国文化;3.重点关注中国文化中的中国文学、艺术,尤其是文学因素对其掌握汉语、了解中国文化时影响作用的评价。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课题组在选取调研样本时尽量照顾了样本的丰富性,但是由于现实条件限制,比如课题组本身的资源以及穷尽样本的不可能性等,课题组最终的采样数量并不多。但考虑到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探寻不同层次的汉语学习人员在学习汉语时是否存在学习深层中国文化,比如汉语言文学的需求,以及汉语言文学的引入对其汉语学习和中国文化了解的影响,课题组认为也没必要穷尽所有样本。

三、调研结论及建议

(一)调研结论

课题组得出的结论如下:国际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是有了解、学习深层中国文化,包括汉语言文学之需求的。而且,汉语言文学引入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之后,国际汉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是有着明显提升和持久效力。汉语言文学的引入,尤其是中外文学素养的共聚,是能够同时实现语言教学和文化沟通的双重效果的。

(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跨文化交际及能力体系培养的建议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阶段,一定要加强他们中国文学方面的知识素养和相关内容教学能力的训练。增加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内容或者提高其比重,对于来华读取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的留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人们常说,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的文学作品,是一个语言的精华。用该语言所创作的文学作品,既体现了该语言最微妙的语言特征,也蕴含着该语言所在文化的要旨。如果说,国内生源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因为之前主动被动接受的中国文学教育或熏染,使他们具备了一定程度的汉语文学功底,因此在进行汉语国际教学时可以较为自如地达到《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中规定的有关素质标准。那么,来华读取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的留学生,则是储备不足的。周敏莉在江西师范大学的调研便证明了这一点。当然,加强中国文学在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分量时,要注意把握和平衡其程度。毕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有别于汉语言文学硕士培养的。

四、结语

目前国内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的课程设置,有围绕中医文化而展开的跨文化交流培养体系,比如天津中医药大学;有以商务场景为中心的跨文化交际培养体系,比如对外经贸大学;但是,作为语言运用的重要成果之一的汉语言文学[3-4],反而缺席了,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时候,是需要引入甚至加强汉语言文学内容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师,也可以主动在教学过程中,调研国际汉语学习者是否想要学习汉语言文学,然后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历层次等,设置一些相应难度的汉语言文学内容。剪纸、武术等手段只能作为跨文化交流的辅助,而不能淹没汉语教学的文学性、严肃性。

参考文献:

[1]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翟宜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跨文化交际”课程建设刍议[J].汉语国际传播研究,2013(02):87-93+190-191.

[3]彭军.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6(05):695-698.

汉语国际教育对外语的要求第3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汉语国际教育 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张晓红(1978- ),女,陕西榆林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和国际汉语教育。(陕西 西安 710055)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9-0176-03

随着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不断深入地开展,全球范围内汉语学习者的数量与日俱增。在第七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开幕式上,国务委员刘延东指出,2012年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实现新发展,已建立400所孔子学院、500多家孔子课堂,注册学员65万人。孔子学院发展规划(2012-2020)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完成孔子学院全球布局,基本建成功能较全、覆盖广泛的中国语言文化全球传播体系”的发展目标。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快速发展对国际汉语教师师资队伍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如何培养一支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队伍,成为所有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和推广事业人士以及相关部门必须面对并认真思考的问题。

2012年教育部新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对外汉语专业正式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旨在为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汉语语言和中华文化的传播从“请进来学”发展为“走出去教”。然而,“全球化”和汉语国际传播的新形势对国际汉语教师各方面的素质和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如何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保证他们在具备汉语教学基础、汉语教学方法的同时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汉语国际教育和跨文化交际概念分析

(一)跨文化交际的定义

跨文化交际是一种交际行为,就交际的种类来看,可以是人际间的交流,也可以是个人与公众(群体)间的交流。跨文化交际学是新兴学科,国外学者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Kim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个体所具有的内在能力,能够处理跨文化交际中的关键性问题,如文化差异、文化陌生感、本文化群体内部的态度,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理压力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要素比较复杂,因为其涉及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几方面的因素。美国社会学家Ray Oldenburg曾经在著作《The Great Good Place》中提出了“第三空间”的概念并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在跨文化传播与交际中,第三空间指的是不同文化在交流过程中产生的、介于两种或多种文化之间的语言文化空间。它既有第一、二空间文化的特征,又不同于第一、二空间文化。在外语和第二语言文化教学与传播中,跨文化第三空间指的是学生的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交流对话过程中产生的,介于两种文化之间的语言文化空间。

(二)汉语国际教育的跨文化实质

汉语国际教育是一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和外语的教学,目的是要教母语非汉语的人学习汉语,掌握用汉语交际的能力。学生和教师往往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不管是在日常交往还是教学及文化活动中必然都会涉及文化间的接触甚至碰撞,属于跨文化交际的领域。

国际汉语教师要成功地实现传播汉语语言和中华文化的目的必须要意识到跨文化交际中这个第三空间的存在,避免“非你即我”或“非我即你”的思维模式,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敏感性,培养第三空间的思维和视角,形成国际汉语教师在跨文化交际与传播中的新的第三空间文化身份。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国际汉语教师标准》的参与制定者刘骏在介绍新的汉语国际教师培养模式APLUS时提到的Assimilating和Adaptable分别指的就是兼容各国的文化,融入当地社会的培养目标,同时他还提出Linkage这个理念,强调教学的关键是文化与文化的交流、语言与语言的交流、人与人的交流,Linkage代表文化和语言的交融与沟通。

(三)跨文化交际和汉语国际教育的关系

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密切关系显而易见,但是,对于应该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却并没有达成一致看法。姬建国认为跨文化是汉语国际教育的实质,只有通过培养强化教师的跨文化教学意识和跨文化施教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的建设质量和发展速度问题。王海燕也认为汉语国际教育首先是一个跨文化交际的过程,然后才是语言教学的过程,跨文化交际因素是汉语国际教育内在结构的一部分,它是保证良好教学效果的首要条件。但是李泉似乎持有不同的看法,在谈到国际汉语教育人才的培养规格问题时,他认为国际汉语教育人才的课程设置和培养重点不够明确。对于国际教育硕士海外实习后认为能够提高他们外语交际能力、教学组织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文化适应能力的课程要比语言学理论、二语习得理论和汉语本体知识等课程更让他们受益也更为重要的反馈意见,他的反应也颇为激烈,提出了“究竟哪些课程是主,哪些课程是辅?我们的主业是教汉语,还是体验外语交际、计算机应用和文化适应能力?”的质疑。

相比较之下,笔者更为赞同前两位学者的看法,即跨文化是汉语国际教育的本质,是其内在结构的一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存在离不开文化。强调在文化适当的情境中整体地使用语言已经成为第二语言教学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实质就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教授外语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或者说只有具备充分的跨文化意识,立足于较为舒适和安全的“第三空间”,教师才能够用一种最易为学生接受的方式将所要教授的语言或文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尽可能地向学生传授,做一个真正的“文化行者”。再者,国际汉语教师通常面对的是一个较为陌生的文化环境,要在这个环境中顺利展开教学文化活动,他们首先必须要适应这个环境中的生活,当然更要适应和自己文化背景不同的教授对象。

笔者曾经参加的由美国大学理事会和国家汉办共同组织的“赴美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中,就有教师因为不能很好地适应在美国的生活和课堂,最后甚至心理和精神出现问题,不得不中途归国治疗。基于此,国家汉办对于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和公派教师也明确提出了“适应性强,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申请条件。和2007版《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中“教师具备多元文化意识,同时了解中外文化的主要异同以及跨文化对语言教学的影响,并将上述理论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的文化和交际要求相比较,2012年孔子学院总部和国家汉办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强调国际汉语教师应“具有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能有效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

其实强调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重要性和“我们的主业是教汉语”并不矛盾,二者是密切关联不可分割的。国际汉语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跨文化交际是成功完成国际汉语教育工作的必然途径。

二、跨文化交际课程设置及能力培养的现状

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意义如此重大,但是目前国内各大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方式和结果却并不乐观,远远落后于汉语国际推广的步伐,无法满足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清晰,忽视了跨文化人才培养的定位;第二,过于注重外语学习,忽视了跨文化能力的培养;第三,过于重视理论性知识的学习,忽视了该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从课程设置来看,很多学校的外语课时约为50%,甚至更高,而文化课时比例约为20%,中山大学甚至低至7.1%。这组数据既说明了对外语的过于重视和对跨文化交际一定程度的忽视,更表明了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仍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指导,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效果。即使很多高校开设了一系列和文化相关的课程,诸如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与礼仪、英语国家文化基础、中西文化比较、西方文化导论、跨文化交际等,但是这些课程的讲授内容多以理论性知识为主,繁重的课程让学生不堪重负,更是无法获得对于异文化的亲身体验和实践,跨文化交际能力当然无从谈起。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科学设置课程比例,整合课程资源

在明确了跨文化人才的目标定位之后,重新分配汉语、外语、文化等课程的比例,可以适度减少外语课程的比例,加大跨文化课程的比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忽视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而是改为更加注重学生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可以开设一些英语讲授的选修课程。由于课程安排较为丰富,可能会出现几门课程内容部分重复或者是本应密切关联的课程之间却较为松散和孤立、教师各自为营的问题,学生也无法从整体和宏观上全面整合所学内容和知识。因此,有必要将各门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打破它们之间的界限。

例如,既然国际汉语教育活动本身就是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那么完全可以将“对外汉语教学法”和“教案设计”等课程和“跨文化交际”这门课程结合起来,找到它们之间的契合点,从而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一过程既实现了学生跨文化知识和能力的应用,也培养了他们的跨文化教学意识和策略,有助于他们将来开展真正的国际汉语教育工作。不过这就意味着需要几门相关课程的教师共同合作,甚至需要设计一门从跨文化角度为出发点的、集几门课程为一体的跨学期的综合性课程。而“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导论”和“中西文化比较”等课程之间也可以找到契合点,从而将三门课程贯通起来,三位教师互相合作备课必然有助于学生将三门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如何以跨文化交际理论为主线进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是我们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

(二)创造跨文化交际的机会和环境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真实的跨文化交际体验,学校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跨文化交际的机会。当然由于条件所限,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机会派学生进行海外汉语教学的实习,但是学校也要尽可能创造出“准实境”来帮助学生获得跨文化交际的真实体验,例如和海外高校之间的互换生交流项目、和本校留学生和外教的交流活动等。如果学校本身就有留学生,那么可以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和留学生进行混合培养,建立学习伙伴关系。

此外,学校也需要加强和社会各界包括各类外资企业的密切联系,为学生创造诸如为该企业中的外国人进行汉语培训或者翻译等实践的机会。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使用较为直观和灵活的教学手段,例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影视观摩、案例分析等,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接近异文化的环境。

(三)提升教师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是学生所面对的最直接的学习渠道,教师是否展现出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学生影响重大。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国际汉语教育的工作中,即使是身处本国文化的环境中,一个具有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在看待、分析和处理很多问题时也会和一个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有不同的表现。即便身处同一文化背景,教师在课堂上面对的也可以说是一个微观的异文化环境,来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别甚至不同民族和宗教的学生可能对于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

教师是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尊重学生的看法,善于向学生学习,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还是“唯我独尊”认为自己才是课堂上的权威,这些无形中却在向学生传递着微妙的正面或者负面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信息。而教师在讲授具体的教学内容尤其是文化课程时究竟是从“民族中心主义”的立场出发放大本国文化的优点轻视他国文化,是一味地推崇他国文化,还是否定或者弱化文化差异,抑或是强调文化多元性、本着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他国文化、整合文化差异,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在面对本国文化和他国文化尤其是二者之间的冲突时的态度和应对方法。

研究表明,与外国人接触的亲密程度、与外国人接触时间的长短、是否有出国经历、是否接受过跨文化交际培训或课程等因素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低有影响。曾经参加过跨文化交际培训或课程、与外国人关系亲密或接触时间长的教师在跨文化交际能力中民族中心主义维度表现尤为突出。因此学校应为教师组织跨文化交际培训课程,或送教师去国外进修,提升教师本人的跨文化教学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汉语国际推广的跨文化实质决定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的目标定位,而这个定位要求我们无论在课程设置,还是教学理念和方法、教师素质,甚至是教材编写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为国际汉语教育事业源源不断地提供合格的教师。鉴于这种调整涉及面如此广泛,还需要对此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安晓宇.高校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3(6).

[2]姬建国.汉语国际教育的跨文化实质及其理论实践意义[J].汉语国际传播研究,2011(1).

[3]刘骏.国际汉语教师培养的新模式[J].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通讯,2009(4).

[4]赖林冬.对外汉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探析[J].国际汉语学报,2012(2).

[5]李泉.国际汉语教师培养规格问题探讨[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2(1).

[6]邵滨,邵辉.新旧《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对比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3(5).

[7]王海燕.跨文化交际与汉语国际教育[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6).

[8]张和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的回顾与展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4.

汉语国际教育对外语的要求第4篇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数字化 教材 建设

中图分类号:H1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9-0079-04

作者简介:马春燕(1981―),女,浙江浦江人,浙江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生,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等。

近年来,“汉语热”在全球持续升温,每年来华留学生的规模以13%左右的增速发展,这大大促进了我国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教育部公布的数字显示,2012年共计有来自200个国家和地区的328,330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90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①。

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虽快,但三教(教材、教师、教法)问题始终制约着该项事业的发展。[1]许嘉璐先生在2012年第四届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论坛暨专业硕士培养工作研讨会上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一定要提高汉语国际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否则,三年后将掀起关闭孔子学院的高潮。汉语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有赖于三个方面:一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二是要有一系列高质量的汉语教材;三是要有行之有效的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2] 其中教材是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和教学资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科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

一、国际化背景下对教材的要求

虽然经过二十多年的开发和研究,我国汉语国际教育方面教材的研究和编写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随着学习者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现有的教材已不能很好地满足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因地制宜”能力差

现在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已变“招进来”为“招进来和走出去并举”,变“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为“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与国际汉语教学并举”。目前的汉语教学不再局限于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教学,全球孔子学院的建立,各国教育机构开设的汉语课,都使汉语教学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据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发展规划(2012-2020年)》,到2015年,全球孔子学院将达到500所,中小学孔子课堂达到1000个,学员达到150万人,其中孔子学院(课堂)面授学员100万人,网络孔子学院注册学员50万人。汉语学习场所由中国扩展到世界,这就要求教师、教材能够迅速地适应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虽然目前有不少出版社推出了不同语言版本的教材,但是因地制宜除了语言要求外,更深远的是对文化和习惯习俗的需求。

(二)“因材施教”能力差

教材开发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教学和学生的需求。教学对象和教学场所的多样化必定引起教学需求的多样化。一方面,学习者从单纯的汉语学习转变为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并重;另一方面,本土学习者缺乏汉语环境,而目前传统的教材仅适合课堂使用,无法提供语言环境。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迅猛发展,使得汉语学习者的年龄层跨度越来越大,不同年龄层的学习者也对教材和学习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内容和方案。

另外,随着国与国之间交流的日益频繁,短期学习者的数量在近几年也增长迅猛,但短期教材却极度贫乏。

(三)“与时俱进”能力差

传统的教材更新慢,雷同现象严重,重复建设现象突出。这些严重阻碍了国际汉语传播的进程,牵制了由此衍生的其他国家层面的战略性思考。[3]随着信息化加速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数字图书因其便携性、互动性、立体性得到了人们的青睐。西方国家已经提出了“无书包”“无校园”和“无教师”的教学模式。我们首先要建立大规模数字化汉语教学资料库,给各国汉语教师提供选择、拼接教材的方便,可解决某些国家和地区教材不足的困难,也可帮助教师合理应用教学法,提高教学能力,部分缓解教师不合格的矛盾,并为培训教师提供更多资源。[1]

《孔子学院发展规划(2012-2020年)》指出,到2015年派往孔子学院的专兼职合格教师达到5万人,其中,中方派出2万人,各国本土聘用3万人。汉语国际教育教师的缺口和差异将会进一步扩大,无校园、无教师的教学方式也为解决我国汉语国际教育师资缺口的问题提供了思路。

二、数字化汉语教材出版的可行性分析

(一)政策的扶持和推动

我国《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和《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报告的若干意见》都明确指出要大力加快我国数字化出版步伐。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发展规划(2012-2020年)》明确表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国际汉语教材多语种、广覆盖。基本建成功能较全、覆盖广泛的中国语言文化全球传播体系。与国内外出版社密切合作,打造编写、出版和发行一体化的教材供应体系。建立国际汉语教材资源库,为教学法研究和教材编写提供信息服务。建立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数字平台,帮助世界各国汉语学习者用母语上网学习,鼓励和支持各国孔子学院开展远程教学。”

(二)科技的发展为教材的出版提供了技术支

数字化教材研发要与电子技术相结合,与网络平台相结合。如积件系统、E-Learning、云计算等技术的开发运用,都为数字化教材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信息化浪潮下,西方教材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不管在广度、深度还是力度方面都领先于世界水平。早在2007年年底,美国的白宫科技办公室与国防部共同推动了高级分布式学习先导计划(Advanced Distributed Learning Initiative,ADL),希望通过“教材再用与共享机制”的建立,来减少教材开发时间和成本,平台的建立能让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何装置(如计算机、手机、网络电视等)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源。2012年4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以下简称“FCC”)和教育部召集苹果、英特尔、微软、谷歌等公司举行会议,讨论制定具体措施,计划未来5年在全美K-12公立学校普及数字化课本。[4]CK-12基金会开发的Flex Book平台为高中教学提供数学和科学模块,大大满足了个性化学习和自我学习的要求。

(三)我国出版界的有益尝试

据报道,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数字出版领域已扬帆启航,2011年成立了数字出版部,2012年成立了数字出版公司[5],还制定了“十二五”数字出版发展规划。

2012年,外教社两项数字出版项目获得了专项基金资助,其中“交互式外语数字教材编纂系统的研发”获得了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新闻出版专项资金40万元,另一项“基于电子书包平台的外语电子教材平台”获得了2012年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扶持资金150万元。

在汉语国际教育方面,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也积极推进数字教材体验平台的建设,另外还推出了针对中文教师编写教材和日常备课的实际需要的工具软件。该软件除了帮助教师编写教材外,还能评估教材的难度和质量。这为实现汉语国际教育数字化教材建设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四)汉语教材和教辅材料的研究和出版

近几年出现的教材大多配有较为齐全的辅助材料,除了有主要课本之外,还有教师用书、练习册、家长用书等,另外课件、音频、视频等方面的配套资料也在增多,还有不少出版商提供了可供下载的网络拓展知识。

在教授汉语比较成熟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本土化的教材也层出不穷,如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耶鲁大学出版社、Cheng & Tsui出版公司都出版了一些汉语教材,这些教材结合当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本土化的知识,能使学生在学习时有亲切感。但是这些教材往往使用面比较窄,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

汉语国际教育学习网站的建立。美国教育部门主办的“阅读中文网”“学写汉字网”“中国语言文字网”“汉语国际教育辅助教学网”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书写汉字的能力。这些网站图文并茂,配有大量音频、视频、动画素材,生动灵活,深受学习者喜爱。我国汉办网站http://专门开设了在线孔子学院http://,该网站可使用10种语言,并按照使用者的不同开发了学汉语、教汉语和汉语考试板块,按照年龄开发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相应汉语课程,按照汉语水平设置了初级汉语、中级汉语和高级汉语的相应课程。汉语学习者既可以在这里在线互动学习汉语,也可以浏览中国文化(文化集锦)和查阅相关书籍(数字图书馆),还可以了解中国的新闻(新闻汉语)。在线孔子学院为汉语国际教育数字化教材建设做出了很好的尝试和示范。

工具类汉语学习网站。这类网站主要提供对汉语学习起支持作用的软件服务,如词典、拼音输入、翻译等。如“在线新华字典”。值得一提的是“线上中文工具”与全球最大搜索引擎google联网,不仅提供词典功能,更提供语言、文化常识,如中国人的姓氏、中国的数字文化等。

另外,教辅资料的研究和开发也为立体化数字教材提供了援助。文化类的如《中国的世界遗产》(英文、日文两个版本)、《中国文化欣赏》《中国国情课件》《中国文化课件》《博览中国》等,都是很好的现成视频资料;语言类工具书如《汉字演变五百例》《汉语近义词典》《对外汉语常用词对比例释》《HSK汉语8000词》等。

(五)阅读工具和阅读方式的改变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改变,尤其是年轻人和发达地区的人们,而这些人恰好又是汉语国际推广的主要对象。美国学生拥有平板电脑的比例已经高达76%,拥有笔记本电脑的比例更是高达85%以上。[6]智能手机、iPad、Kindle阅读器、电纸书、iBook等数字终端产品的热销和普及,使得纸质出版物逐渐失去了市场主宰的地位。

网络覆盖的进一步扩大,使得这些功能强大、携带方便的数字产品深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再加上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大部分人对携带、储存方便,互动性强,个性化程度高的产品的需求更为急迫。

(六)数字化教材突显的优势

数字化教材有别于传统教材,它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传统纸质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转化为适用于各类电子终端的互动性教材,其优势在信息化时代日益得到凸显。

从出版商的角度看,数字化教材比纸质教材更具经济性、便捷性和环保性。而且对于出版社,数字化的教材格式让教材定制、操作起来也非常方便。数字化也有利于教材的拓展,如进一步开发出医学汉语、科技汉语等专业汉语教材。目前专业汉语教学的困境是汉语教师不懂专业术语,专业教师不懂汉语教学,数字化教材的立体性和互动性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从使用者的角度看,有时候学生们需要的仅仅是一本书中的某几章,或者是几本书中的某几章来辅助学习,借助定制教材,读者可以不用为对自己无用的内容买单。[5]FCC的研究显示,如果使用数字课本取代传统的纸质课本,每年每名学生可以节约至多250美元成本。[5]

数字化课本还能带来更具针对性、趣味性的互动学习体验。美国教育部全国训练和仿真协会最近进行的研究显示,数字化学习环境能够将学生学习一个主题的时间减少80%。另外一项研究显示,93%的教师认为,电子白板是一种积极的学习工具,81%的教师对平板电脑也持这个态度。[6]

数字化教材的这些优势也进一步推动其实现全球化。

三、汉语国际教育数字化教材建设设想

教材数字化并非简单地将纸质教材转化为数字图书。数字化教材要十分注重内容和制作方法,因此,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专业和数字技术的双重知识和能力,在制作中要时刻体现并突出以下几点。

(一)针对性

数字化教材要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开发本地化教材,体现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因材施教,改变过去“以我为主”的教材编写观念,特别要注意学习者的年龄、文化、喜好,及中国文化与当地文化的结合。

从操作层面上来讲,可以首先建立一个庞大而细致的资料库。前文已述全球已经有大量的汉语教材在使用,我们可以挑选在全球有一定影响的教材,并对这些教材的适用范围进行合理标注,如学习者情况(母语、国家、民族、地区、年龄、使用效果等)、内容(语言内容、文化内容、使用要求等)、配套(练习册、教师用书、视频音频资料等),针对学习者的具体情况做出判断,主动为学习者配置适宜的学习资源和相应的交流渠道。

(二)立体化

数字化教材能够克服传统教材形式单一的缺陷,满足现代学习者多种学习方式的要求,促进优秀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建设中应该充分利用图书、多媒体和网络等不同介质的优势立体化开发教材,另外还要注意跟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社会热点相结合,跟语料库相结合,跟教材使用地、使用人的个性相结合,还要体现出对学习者学习知识的拓展,在掌握了相应的语言文化知识后,给出相关的拓展知识导航供学习者选择。

(三)互动性

数字化教材的互动性不能单纯地体现在以往远程教育的可点读,有授课视频,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上,还要体现在教学相长上。通过对师生问题的积累,建立有利于学习的语料库(如文化冲突库、语言偏误库等),这些问题可供全体教学、研究者研究,实现研究成果共享,再反过来给学生提供更好的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服务,促成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发展。

另外还可以通过对教学资源进行系统评估和整合,及时反馈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改进互动工具,甚至还可以建立一个更为庞大的社区体系,让世界的语言和文化在这里得到碰撞和融合。

四、结论

未来学习必然经历“无书包―无校园―无教师”的发展,教材的发展也必定要走一条“传统出版─局限于内容电子化的主流数字出版─为电子教材提供在线学习工具和在线教学服务的延伸数字出版─提供内容深度挖掘加工和高附加值的增值服务的深入数字出版”的道路。[7]汉语国际教育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学科,有能力、也必须走在数字出版的前沿。

注释:

①以上数据均不含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参考文献:

[1]周小兵.建设数字化国际教学资源库[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0,(1).

[2]陆俭明.再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建设问题[J].长江学术,2007,(2).

[3]吴志山.定制式数字化汉语教材辅助分析与重组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9.

[4]竹子.美教育部拟5年普及数字化课本 苹果三星等参与[DB/OL].http:///20120331/n339524560.shtml,2012-03-31.

[5]刘霄.中国教材出版如何应对教育资源数字化?[N].中华读书报,2012-08-22.

汉语国际教育对外语的要求第5篇

一、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国际背景

中国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目光投放到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作为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联合国法定的一种工作语言,汉语发挥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因此,对于外国人来说,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成为了与中国人打交道的必要条件,而对于国人来说,这正是一个让汉语以及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绝佳机会。世界上形成了一股“中国热”,得益于良好的时代背景,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不断取得突破性发展。

二、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历史悠久,自汉代开始,便有“胡人”来到天朝学习汉语。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现在来中国的外国学生已不再只为交流而学习语言,更多地学生是为了学习和感受中国文化。

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已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大致可分为两大时期,即实行改革开放前30年的形成时期和改革开放后20年的发展时期,前者又经历了创立、巩固、恢复、发展四个阶段。在整个发展力历程中,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以一种强势的劲头不断向上发展。

三、汉语国际教育的面临机遇与挑战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的日益加深,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日益增强,加上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全球的汉语教学培训市场也备受瞩目。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全世界学习汉语以及了解中国文化与国情的需求还将快速增长,对外汉语教学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开放,国外各类学校纷纷携手中国,寻找新的商机,以各种方式吸引我国的学生就读。在全球,汉语热不断升温,与中国的强势发展相呼应。汉语正逐步成为一种强势语言。

虽然全球“汉语热”一浪高过一浪,如果冷静观察,我们就会发现,中国汉语推广之路存在重重障碍。国家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指导,有些教育理念还相对滞后,有些学校重视汉语推广,至今还只是出于经济的考虑。学校专业特色、办学思路不明确,课程设置不甚合理,教材编写不足学科师资队伍不强,这样根本无法保证汉语教学的质量。

四、汉语国际教育未来的畅想以及建议

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到今日,已经发展到一种综合模式,从语言能力培养走向交际能力培养、从以教为主走向教与学结合的过程。纵观结合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规律,我们可以对该学科的发展前景进行如下畅想:

第一,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体系将会逐渐变化。由语言预科教育发展到完整的学历教育体系和非学历教育体系,并朝着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

第二,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发生变化。针对于教学对象的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授课外,因材施教的需求越来越多。教学方法也从直接法、翻译法发展为沉浸法、交际法、听说法等多样化方式。

第三,教师队伍逐步专业化。国家与学校逐渐重视师资问题,未来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师资水平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多样化复合型教师人才将会不断涌现。

总之,汉语的世界推广是国家外交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会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地调整战略,让汉语成为中国打开世界大门的敲门砖。

汉语国际教育学科是一门科学学科,它建立在朴素辩证的客观规律之上,发展有规律可循,因此,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从国际化的大背景来看,汉语国际教育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虽然还面对许多挑战与问题,但是在随着我国教学改革和教育国际化的迅猛发展,汉语教育与国际接轨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所面临的困难也将在各方的努力下迎刃而解。

汉语国际教育对外语的要求第6篇

关键词: 对外汉语专业 校内专业实践 角色分析

截至2010年,全国已有330余所学校开设对外汉语专业。多数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在毕业前很少有机会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面对面给外国人进行汉语教学,致使毕业后因为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经验而不能较快较好地适应在国内外的汉语教学工作。在汉语国际教育的背景下,如何培养满足国际社会需求的汉语教师和中外文化交流人才?是当前对外汉语专业建设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问题。红河学院对外汉语专业开设于2005年,目前已有4届本科毕业生,在近年来举办的国家汉办汉语志愿者的选拔考试中均有较好的成绩,毕业后从事汉语国际推广的学生在适应异域环境、跨文化交流方面相对于其他汉语教师有一定的优势,红河学院的国际化程度以及给学生提供的国内国际交流机会是一个极重要的因素。

一、红河学院中泰教育合作与交流情况

红河学院是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本科院校,国际化办学在同类院校中起步较早,目前已与美国、加拿大、荷兰、越南、泰国等十多个国家的百余所高校、中小学及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越南、泰国、柬埔寨与当地大学合作建立了国际汉语中心。其中,同泰国高校的合作尤为密切。自2003年起,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同泰国曼谷、清迈、北榄府、孔敬府、甘烹碧府等多个地区的高校、中小学和教育培训机构建立了广泛的交流合作关系。交流形式大体可以归结为学生互换、教师互派、海外汉语教师培训班等。

(一)学生互派

红河学院与泰国合作高校的学生互派主要有SAP和IAP两种形式,即SAP(Study Abroad Program)国际课程学习项目和IAP(Internship Abroad Program)境外实习项目。红河学院同泰方高校间的SAP、IAP起始于2007年。目前,红河学院已与泰国清迈皇家大学、西北大学、北清迈大学、甘烹碧皇家大学、曼谷瓦拉亚隆宫皇家大学、马哈萨拉康皇家大学等高校建立了SAP、IAP合作关系。SAP课程涉及计算机、英语、工商管理、汉语、国际贸易、音乐、美术等多个学科领域。IAP主要为汉语国际推广,将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派往泰国高校、中小学进行汉语教学实习。

(二)教师互访

为推动中泰双方的外语教学水平,培养适应中泰两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外语人才,2007年起,红河学院开始与泰国高校合作实施教师互派计划。双方每年互派部分教师到对方学校任教,教授汉语、泰语。

(三)海外汉语教师培训班

2006年12月,红河学院国际学院组织举办了首届海外汉语工作者培训班,培训对象主要为东南亚国家的汉语工作者,其中以泰国学员为主。目前已培训了四届,近百名泰国汉语工作者接受了培训。

(四)语言文化体验夏令营

从2008年起,每年8月均有泰国高校、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组织的汉语语言文化体验夏令营到学校进行2-4周时间不等的交流学习,进行生存汉语、中国文化、历史、地理、舞蹈、武术等方面的体验学习。

二、红河学院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参加校内专业实践的形式

红河学院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参加校内专业实践主要依托与泰国高校、中小学和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交流合作,学生赴境外实习的目的国也多为泰国。

(一)专业实践

1.观摩课堂教学

观摩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是红河学院对外汉语专业学生专业见习的主要形式之一。通过课堂教学观摩,学生能感受对外汉语教学课堂的气氛,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理论上的语言知识与教学法。课堂观摩要求见习生在整个授课过程中认真做课堂笔记,观摩结束撰写教案和心得体会,教师适时组织课后讨论对学生进行相关指导,使学生能近距离感受留学生汉语教学课堂,为专业实习打下较好的基础。

2.担任助理班主任

学生担任助理班主任,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配合学校开展对泰国留学生的班级管理、交流活动协助工作、基本生活指导。相比国内班级管理,泰国留学生班级管理涉及的内容更加复杂。在语言交流、情感沟通、生活帮助等方面对助理班主任的锻炼很大。

3.课堂教学

(1)夏令营语言文化课程教学

针对暑期到校学习汉语的大、中小学泰国夏令营团进行语言课程教学,包括语言类课程(听说读写类)及中国文化课程(书法、刺绣、太极、国画等)。通过自愿报名、试讲筛选、培训等系列程序,选派专业基础好、专业相关能力强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对泰国夏令营团的教学实习。学生能得到直接的教学体验,检验专业知识运用能力,积累教学经验。

(2)交换学生文化课程教学

对外汉语专业学生作为实习教师对到校的泰国交换学生(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文化课教学实习分为课上和课后两部分,课上教学内容具体包括中国书法、剪纸、太极、中国结、武术等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技能课程。

(二)志愿者活动

1.语言学习伙伴

语言学习伙伴是一对一互助语言学习形式,担任语言学习伙伴的对外汉语专业学生,以结对子的形式在课外帮助留学生进行汉语言及文化的学习。包括语言互助学习,帮助留学生预习、复习课程内容,完成汉语作业。通过这样的交流形式,增进中外学生间的了解,建立跨国友谊。

2.生活伙伴

当人们置身于异域文化中,即在学习或工作、生活遇到另外一种完全陌生的文化时,会出现一种心理反应,从感到别扭到不适应,从轻度的易怒、烦躁,到心理上的深刻惊恐和危机,这就是文化休克。设置生活伙伴,在缓解留学生文化休克问题上收到较好的效果,最终帮助留学生快速、顺利地融入到中国学校的生活和学习中。

3.策划、组织课外文化交流活动

跨文化交流活动应该说是会一直伴随留学生国外学习生活的始终。这一形式要求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对泰国留学生的课外活动进行策划并组织实施,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推广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主要活动有中国书画作品展、中泰趣味(传统游戏)运动会、中文卡拉ok大赛、中国武术表演、包饺子活动等。

三、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在校内中泰交流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分析

在一个具有各类国际交流和学习活动的国际文化校园环境中,作为一个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和专业知识能力学习和培养需要,应该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并为实现自己的未来角色做好准备。一般来说,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角色总体上包涵“专业学生”、“汉语语言文化国际传播者”和“国际汉语教师”三个角色。这几个角色既相互紧密联系,又有着各自不同的角色要求。

1.“专业学生”角色

“专业学生”角色是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在校内国际交流活动中扮演的首要角色。这个角色以跨文化交流技能、对外汉语课堂授课技巧及对象国文化常识为主要学习内容。从角色要求上看,学生需要掌握全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

学习跨文化交流技能。跨文化交流技能作为一种交流技能,理论学习是必要的,既然是技能就要通过实践来完善。应该尽可能地利用参加校内中泰交流的机会,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流技能,提升对外汉语教师综合素质。

学习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对外汉语专业最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一批能够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教师,这也就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该具备课堂教学能力,需要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为基础,应该抓住对外汉语教学课堂观摩的机会,努力完善自己的教学能力,发现更多实用的教学技巧。

学习泰国文化。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是在其所处的文化背景下衍生和发展的,都有其特殊性。了解并掌握一定的泰国文化常识是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

2.“汉语语言文化国际传播者”角色

对外汉语专业是为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培养国际汉语师资而设置的本科专业。汉语语言文化推广者就是一个具体的身份,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在与泰国留学生的交流学习中,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这个角色。作为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肩负着汉语语言文化推广的重任,如何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胜任未来的汉语语言文化传播者角色,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作为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要求掌握除了以汉语言文学、外国语为基础的课程外,还需要学习并掌握相应的中国文化传播技能,如太极拳、民族乐器、民族舞蹈或中国书法绘画(等)。其次,需要学习一定的跨文化知识和交流技巧。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要借助跨文化交流的机会检测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体验异国文化差异,积累更多的异国文化常识。再次,具备解读中国文化的能力。不同语言的背后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价值观念。初次来访中国的泰国人对中国的很多礼节、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或多或少都会有不理解的情况发生。这个时候我们有必要充当解读大使,扫除他们的困惑。

3.“国际汉语教师”角色

对外汉语教师是指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工作的教师,参与泰国学生的汉语语言文化课程的教学工作。这是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扮演的一个重要角色,也是对学生要求最高的一个角色。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特殊性要求其具备两方面的能力,即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同时,还需要具有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1)知识结构

语言学及汉语言基础理论知识。对外汉语教师要想让自己的教学得心应手,必须踏实学好语言学理论基础知识、汉语言理论知识和中国文化知识,这是国际汉语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全面掌握现代汉语理论,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文字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对简单的汉语语言现象进行科学分析。

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及对理论的理解运用。

(2)能力结构

组织教学的能力。国际汉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专项技能训练,引导学生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言语交际技能。这就要求国际汉语教师要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课堂组织管理上有较好的驾驭能力,保证教学质量。

创新能力。打破常规,用恰当有效的方法解决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创新能力对于对外汉语教师尤其重要。创新能力应该分为创新的教育理念、创新的思维模式、创新的教学技能三个方面。

表达能力。要求国际汉语教师在面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汉语言学习者进行教学时,语音标准、吐字清晰、语速适中,并能很好地把握用语分寸,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3)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国际汉语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在汉语传播过程中做到不卑不亢,不崇洋;在涉及敏感政治问题时要有合理的化解方式,做一个真正的、合格的中国文化、历史、文明的传承者与传播者。

四、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参加校内专业实践的意义

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参加校内国际交流活动,通过跨文化交流活动,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有助于深刻认识对外汉语教师的能力要求。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活动中,学生能自觉回忆所学理论知识,并将其运用到专业实践中去,由实践促进对理论的进一步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锻炼。

充分利用校园国际文化环境,积极为学生创造专业实践机会,可以进一步丰富校园国际文化,使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需求、规格要求相适应,为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综合实践平台来实践已学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进行跨文化交际,尝试组织、实施对外汉语教学,为将来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工作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邓恩明.谈教师培训的课程设置[J].北京:世界汉语教学,1991(1):48-54.

[2]车正兰.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J].长春: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7):88-90.

[3]耿淑梅.多元文化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师的角色定位——以北京语言大学为例[D].万方数据,2009(7).

[4]金秀芳.论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休克”现象[J].上海: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84-87.

汉语国际教育对外语的要求第7篇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 根本动力 先进的现代文明

一、近年来汉语国际教育取得的进展

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播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有力手段,也必将为世界文化的多元交融和共同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汉语国际教育事业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2004年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挂牌以来,至2009年底已在全球建立272所孔子学院及282个孔子课堂(许琳2010);到2010年10月已建立322家孔子学院和369所孔子课堂;至2012年8月已在全球建立389所孔子学院,520个孔子课堂。近年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得到批准并逐步扩大招生;大规模的汉语国际教育志愿者师资培训在国内外进行;“汉语国际教育”留学研究生开始招生并提供全额奖学金,这些成绩表明汉语国际教育事业正蒸蒸日上,也表明有关部门作出了巨大而富于成效的努力。

二、汉语国际教育中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与根本动力

在喜人的形势下我们应当认识到,汉语国际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文化战略基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令人鼓舞的形势下应该作更长远更深入的思考。反观英语等其他语言在近代以来成为世界强势语言的历程和情况,可以深化我们的认识,给予我们启示。

近代以来英语等语言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是伴随着殖民主义进行的。除去这一特定的历史因素,这些语言得以扩张的背后是英美等国前沿的科学研究和先进的应用技术,即语言扩张的背后基础是先进优秀的现代文明。这一点非常清楚,但在认识上却很重要。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认为汉语国际教育有以下问题应该得到高度重视。

1.语言崛起不能仅以传播古代文明为基础。

语言崛起依靠的是前沿的科学研究和先进的应用技术,不能简单寄希望于该语言承载的在历史上创造的古代文明。英语等语言的扩张依靠的正是近代文明和现代文明,而不仅仅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反观汉语国际教育,目前偏重的仍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介绍、传播和输出。孔子、京剧、功夫、中医等一直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性符号。海外汉语教师很清楚,目前的中华文化课程基本上仅仅局限于制作几个中国结,唱上两段京剧,或者练几笔书法,摆几个太极拳的架势,等等。这实际上是寄希望于一部分西方国家对中国及中华古代文化表层的兴趣甚至好奇。由于对汉语、汉字乃至中华古代文化不了解,英语里甚至有这样的说法:as difficult as Chinese(像汉语一样难)。换言之,目前我们的文化传播定位还停留在西方国家对远东陌生异域文化的兴趣和好奇上。要真正以汉语国际教育为桥梁和平台达到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目的,这种局面必须得到扭转。

2.语言崛起应打造包含经济因素在内的多层面、多维度的需求格局。

不可否认,语言的崛起应该包含经济因素在内的多层面、多维度的需求。2009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会议指出:“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的需求不断增长,‘汉语热’持续升温”。但应当看到,造成这种需求局面目前主要依靠的是经济。我国的经济发展这些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和外贸出口已经上升到第三位,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张国祚2009)。经济的发展会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贸易往来,这当然需要语言的沟通,会扩大汉语的需求。但经济上促成的汉语需求只是一条腿走路,单纯依靠经济维度,从长远来看汉语的需求空间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目前已经显露出来。据2006年5月22日国家语委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年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近4000万;据国家汉办预测,到2010年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将达1亿,按1:20的师生比估算,届时对外汉语教师的需求将达到500万。但目前全球的外国汉语学习者是否已经达到1亿,恐怕很难给出精确的统计数据。可以预见的是,单纯依赖于经济的语言需求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达到饱和和极限。经济层面的需求是一个重要的基础,但要不断扩大汉语国际传播的成果,必须下大力气逐步打造多层面、多维度的汉语需求局面。

3.先进的现代文明是语言传播的坚强基础和根本动力。

汉语国际教育对外语的要求第8篇

关键词:国际汉语教育;对外汉语教学;第二课堂;课程;芝加哥大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2-0116-04

近年来,汉语热在全球持续升温,在美国,在政府倡导与民间力量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地位得以进一步强化,汉语已被列入美国最急需语言人才的关键外语(critical languages)之一,汉语学习者的数量得到稳步增长,汉语教学亦在美国大学、中学与社区蓬勃开展起来。

众所周知,对外汉语教学包括语言要素教学和语言技能训练,语言要素教学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教学;语言技能训练则包括听力技能、会话技能、阅读技能、书面表达等技能训练。而对外汉语教学目的也经历了从上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后期基本上是以培养汉语的听说读写语言技能为教学目的,到从上世纪70年代末至现在确立的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教学目的的转变 [1 ]。因此,汉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和意义乃在于以汉语为中介,帮助外国学生了解中国、熟悉中国文化,实现跨文化交际。

如何实现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传播的互动、结合和协调发展?如何通过对外汉语教学实现跨文化交际?这是目前我国汉语国际教育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在国内教学的经验和在美国高校从事汉语教学的体验,以美国芝加哥大学为考察对象,对此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芝加哥大学开展汉语教学的历史考察

芝加哥大学创立于1891年,其中文课程则滥觞于1936年。最初,开设中文课和中国研究的Herrlee Creel先生出版了一套教科书“Literary Chinese by the Inductive Method”,共三册,即《孝经》、《论语》和《孟子》。Herrlee Creel先生将《孝经》1 799个字中的388个不同的汉字作为教学的起点,要求学生充分理解每个字的起源和意义,要点是学会字义和语法,从而掌握整个语言。芝加哥大学最初即建有商学院(1898年)、法学院(1902年)和东方研究所,芝加哥大学编写的最早的中文课本是关于文言文的,显然也是因为当时的学术研究而聚焦于古代中国 [2 ]。

几十年来,芝加哥大学的中文教学历经了“为学术研究而学中文”、“为战争而学中文”、“为经济而学中文”三个历史阶段,也走过了“归纳法”、“经验法”等教学法的探索和实践历程 [2 ]。

2000年以降,随着中国经济和全球化的急速增长,芝加哥大学选修中文的学生人数增加了三倍多,越来越多主修经济的学生开始选择过去往往只是主修历史、人类学、语言学的学生才选修的中文课。而汉语教学的内容也不断得以拓展,更加着眼于文化的交流与接受;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选择、教学法的运用,也呈现出芝加哥大学独特的气派。基于汉语教学70多年的深厚积淀和丰富经验,秉持“益智厚生”的校训,随着芝加哥大学办学实力的不断增强,汉语教学的理念、条件、模式亦日益明晰而成熟,这主要表现为:

1. 优越的师资及学习条件

芝加哥大学拥有一个设施先进完善,可以教授50多种语言的语言中心,由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教师教授外语。中文组的教师们也大多毕业于中国国内的北大、北师大等著名大学,并在美国获得了与语言教育有关的学位。语言中心有着语言教学及学习的现代化设备,为学生们课内课外的活动提供了物资的保障。在那里学生可以和母语为中文的助教练习会话,拥有独立的视听间学习语言,还可以使用录音录像设备完成短剧拍摄等活动。

2. 课型设计合理完备

中文教学设5个年级,包括零起点班、双语班(教授华裔子女中文)、中级班、高级班,以及为中文水平很高的本科生、研究亚洲及中国文化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开设的高级汉语班等。分班调配、课程结构、教材使用、教学模式选择、教学进程安排、实践及语言测试等各个环节无不设计精当。

3. 课时量有保证

选修中文的学生们每天都有1小时的中文课,这一课时量在美国的中文教学中也是相当充足的。课时量的保证,让学生们的中文学习能够快速进步。

二、“第二课堂”是芝加哥大学汉语言文化教学的显著特色

与上述基于课内教学的优势比较,异彩纷呈的“第二课堂”乃是芝加哥大学汉语言文化教学的显著特色,也是芝加哥大学中文教育的最大亮点。

众所周知,第二课堂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如果说依据教材及教学大纲,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称之为第一课堂的话,那么第二课堂就是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在芝加哥大学的汉语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学生们学习中文的主要阵地,丰富的第二课堂和活跃的校园文化却是汉语学习极其有益的重要方面,是构建起汉语言文化教学大厦的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1. 第二课堂展开的具体形式

在芝加哥大学,已经形成了惯例,每周四中午都有一个小时的“中文桌子”(CHINESE TABLE),学生和老师一边用餐,一边用中文自由交流。参加者除了学习中文的学生,有时还有对中文和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学生,也为今后选修中文奠定了基础。

一年级设有“中文短剧”(VIDEO PROJECT)等特色活动,学生自己创作中文小剧本,拍中文短剧,然后向大家展示。这种中文电影小品制作每年都评奖(被大家称为中文课的奥斯卡,奖杯的样式也与奥斯卡的“小金人”一样)。一年级中文助教课的设立也是很有特色的,它让每位同学在课外每周都有40分钟时间与中文母语者对话,及时练习课堂所学内容。

其他年级也都有中文短剧表演、演讲、研究报告会等丰富的活动。老师们设计了学生的一系列“小项目”,如采访中国人,用中文开模拟学术讨论会等等,帮助学生在听说读写多项技能之间搭建桥梁,获得在中文语言技能方面的全面提高。

至于校园网站上的“CHALK”,很多美国大学叫“blackboard”,更是丰富多彩、意趣横生。这是新的科技条件给中文教学带来的重要变化,以利用电脑和网络实施中文教学。在课程的网页上有新型的阅读材料,还有一些视听练习也放在各门课的网页上,供学生使用,并与老师互动学习。美国学生对写汉字感到很困难,但是对拼音和使用键盘掌握较好,近几年来学生在写作上进步很快,即与用电脑打字有一定关系。

中国始终是学习中文的最好课堂,“芝加哥在北京”暑期班的开设,使很多学生有了到中国学中文的机会。“芝加哥在北京”运用了全新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在教室里通过教科书学习词汇和语法,另一方面在完全的中文环境中向中国人直接学习中文。其中设计了一个特别的项目叫做“采访北京人”。这是在课外完成的一个综合性的语言习作,包括准备中文问题,提问和记录得到的回答,以及最后用中文写成文章并在课堂上报告。学生采访的人,有国家的法律工作者,也有摆摊修自行车的人,有年轻的商店售货员,也有80岁的退休人员。听了课堂报告的北京的老师们说,报告不但反映了学生们在语言能力上的很大进步,而且在内容方面也很有思想,充分体现了文化关注和文化理解。

到北京参加暑期班的学生们还到北京五道口服装市场购物、游览中国的名胜古迹以及到中国家庭参观、与中国人面对面地交流;观看少林功夫表演、皮影戏、中国杂技等中国文化表演项目也是常见的项目。经过暑期班学习的学生,在中国的语言学习提高特别快,回到芝加哥大学他们都能跳级进入更高的年级,这跟丰富的课外活动以及融入中国的文化环境是有密切关系的。

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可以说多种多样,不胜枚举。而且学生的参与也是主动积极、态度认真,师生配合默契,实际成效显著。

2. 着力发挥第二课堂“文化引导”平台功能

课外语言实践活动是学生运用汉语的重要机会。要更好地使用汉语,没有中国文化做底蕴是不行的。特别是欧美,与很多亚洲国家不同,学生选修外语没有强制性观念,主要根据个人兴趣,这就更加凸显了“文化引导”的重要性。现在芝加哥大学每年都有约200人在选修汉语,这在芝加哥大学的外语选修课中是名列前茅的。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日益提升,中国文化也日益成为学生关注的兴趣所在,发挥“文化引导”功能,即可在中文教育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第二课堂则是一个发挥“文化引导”功能的最佳平台。

芝加哥大学设有一个东亚语言文明系,有一个研究资料丰富的“东亚中心”,还有2010年6月刚刚成立的孔子学院,聚集了一大批研究亚洲及中国艺术的优秀学者及相应的研究机构。层出不穷的中国文化艺术活动也不断在芝加哥大学上演,形成了浓郁的中国文化氛围。例如,很多节日里都会有中国艺术团体来大学演出,中文班的同学们更是积极参加汉语桥的比赛活动,热衷于中文演讲、演奏中国乐曲、表演中国舞蹈、唱中文歌、表演中文小品、相声等等。

这里举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每个新年,芝加哥大学剧院都要上演一场长达数小时的多幕剧,这是由华人学生组织发起的,由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演,到2011年,已经连续举办了15届,每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09年演出的剧目是改编自吴宇森导演的同名电影《天堂口》,中国的场景、服饰、人文环境,让人仿佛置身于旧中国的上海,只是他们的台词是英文的(这样方便吸引更多的美国学生了解和接触中国文化);2010年的主题更让人震撼,名为《翔》,讲述的是奥运飞人刘翔的传奇经历。2011年的剧目则是《花木兰》。这么多中国化的主题在芝加哥大学的舞台上得到了广泛关注和集中展示,剧目主题深刻,演员表演到位,整个演出极具文化感染力,深深吸引了芝加哥大学的莘莘学子,他们被中华文化所深深地打动。这项活动已成为芝加哥大学校园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 第二课堂运用的目的

芝加哥大学在汉语教学中着力发挥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与其整体教学课程体系设计、教学目标实现是密切相关的,第二课堂的运用合乎其目的性,即帮助学生在“接受性技能”(听和读)和“生产性技能”(说和写)之间搭建起桥梁,获得中文语言技能的全面提高,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实践层面的语言交际能力。

芝加哥大学汉语教学第二课堂活动是在汉语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组织指导的,用以补充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活动,活动的内容、方式与活动的组织、过程控制等,无不与提高学生的美中跨文化交际能力息息相关。事实上,丰富多彩、富于创新、注重内涵的第二课堂正是芝加哥大学汉语言文化教学的鲜明特色,第二课堂与汉语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共同构建起以跨文化交际为目标的芝加哥汉语教学的整个体系。

三、基于跨文化交际目标的对外汉语教学第二课堂

沃尔夫冈·布列钦卡将“教育”概念定义为:所谓教育,就是人们尝试持续在任何一方面改善他人心理素质结构,或者保留其心理素质结构中有价值的部分,或者避免不良心理素质形成的行动 [3 ]。如果从实践的角度来理解教育现象,教育实践主要以“目的—手段”的结构所呈现,即它总是要不断地以教育为手段达到所追求的教育目的 [4 ]。教育目的即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研究教育实践问题,主要应针对的也就是教育目的和教育手段。在规范概念的意义上,教育目的意指一种规范,它描述了一种设想的有关一个(或多个)受教育者的人格状态或人格特征,它(或它们)不仅应该成为现实,而且教育者还应该通过教育而有助于他(或它们)的实现 [4 ]。

长期以来,汉语国际教育的目的,一直是对外汉语教育界探讨的主要问题,而所设置的教育目的不同,也直接制约或影响着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路径选择。过去,我们也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语音、词汇、语法、汉字,近年来又加之篇章,这只是就语言本身而言。现在看来,似应在功能和话题的导引下,更加关注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即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 [5 ]。这种转变一是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这一教育目的的重新界定,二是在此目的观照下教学手段的必然转变。

在上述“目的—手段”的结构中,如果把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篇章在内的语言知识的传授,视为第一课堂必须关注的重点运用手段,那么,第二课堂恰恰是关注包括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学习者的情感态度的有效手段,亦即有效提高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相关因素的必需手段。在这里,如果说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必要补充,毋宁说第二课堂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必需组成部分,是与第一课堂拥有相等地位、功能的必需环节。

从跨文化交际出发,无论从语言教育理论,抑或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处理好结构、功能、文化三者间的关系,使整个教学交际化,是构建新的汉语言文化教学模式的重点,而语言技能的训练,必须与交际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则是这一新模式的关键。一个难点在于,不同的交际活动对语言交际能力有特定的要求,“一个人学会的语言只是其中为了他在社会上发挥作用所需要的那些部分” [6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个别教学被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代替,这种情况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不例外。因此,要解决语言教学中个体需求的多样性、差异化、复杂性,就必须在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的、侧重语言技能训练的第一课堂之外,从实际需求出发,因材施教,构建起利于受教育者个性发展的、满足不同交际目标的、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

中国的语言学家们从实践中意识到,在信息化时代,汉语教学从内容、方法到手段,都应该有所变革,有所创新 [7 ]。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相继探索过不同的课程、课型、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基于跨文化交际目标的对外汉语教学第二课堂亦将在长期的发展和实践中,不断完善,日趋成熟,真正变革创新成为适应新时期国际汉语教育发展要求的新的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有赖于国际汉语教育理论研究者、对外汉语教学实践者的共同努力,而芝加哥大学基于跨文化交际的汉语言文化教学第二课堂成功实践,则是这个国际汉语教育范式创新的很好借鉴。

参考文献:

[1]程 棠.对外汉语教学目的、原则、方法[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2]王友琴.芝加哥大学中文教学73年回顾[J].国际汉语教育,2009,(4):3-8.

[3]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M].胡劲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唐 莹.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5]赵金铭.国际汉语教育论文集[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2.